Workflow
稳定币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行业周报: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监管细则-20250803
湘财证券· 2025-08-03 13:24
行业评级 - 证券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 近12个月行业表现:相对收益23%,绝对收益41%[3] 核心观点 -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监管细则,首批牌照申请将于2025年9月30日截止[4][5] - 稳定币发行人需满足全额储备资产支持要求,已缴股本不低于2500万港元[6][11] - 市场交投活跃,券商板块业绩和估值持续修复,建议关注beta属性较强的互联网券商[8][15] 政策跟踪 - 香港金管局发布四份监管文件,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等,前两套指引于2025年8月1日刊宪[4][10] - 初期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监管态度审慎[5][10] - 储备资产类型包括现金、短期银行存款、短期债券等,需超额抵押以提供缓冲[6][11] 行业数据 经纪业务 - 上周沪深两市日均股票成交额为17870亿元(环比-1 8%)[7][12] - 7月股票型基金新发份额355亿份(环比+58%、同比+558%),混合型102亿份(环比-65%、同比+201%)[7][12] - 1-7月股票型基金新发份额同比+211%,混合型+33%,债券型-49%[7][12] 投行业务 - 7月股权融资规模662亿元,其中IPO 8家(融资规模242亿元,环比+164%、同比+444%)[7][12] - 再融资25家(融资规模420亿元,同比+114%)[7][12] - 1-7月IPO规模同比+66 6%,再融资规模同比+379%[7][12] 投资建议 - 维持证券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互联网券商如指南针[8][15] - 券商板块有望迎来增量资金配置,因主动权益基金持仓仍低配[8][15]
刷屏!张勇,有了新职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10:44
【导读】港交所上市新规8月4日生效,阿里前董事会主席张勇履新港交所 8月1日,香港三大股指全线下跌。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07%,报24507.8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2%,报5397.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88%,报8804.42 点。大市成交2546.7亿港元,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超122亿港元。 | 恒生指数 恒生国企 | 恒生科技 | | --- | --- | | 24507.81 8804.42 5397.40 | | | -265.52 -1.07% -78.53 -0.88% -55.74 -1.02% |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跌5.87%,药明康德(603259)跌3.78%,中国石油股份跌3.26%。 | 序号 | 名称 | 代码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 0386 | 4.330 c | -0.270 | -5.87% | 18.89亿 | 0.91% | | 2 | 药明康德 | 2359 | 101.700 ...
博时市场点评8月1日:沪深两市调整,成交有所缩量
新浪基金· 2025-08-01 08:10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小幅调整,两市成交缩量至1.62万亿。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PMI指数,制造业和 非制造业指数均较前值有所回落,其中制造业PMI超预期回落,结构上生产和需求指数均进入收缩区 间,究其原因,一方面生产进入淡季呈现季节性回落,叠加高温多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另一方面此前 的"抢出口"效应逐渐弱化,出口订单出现回落。但数据中也有亮点,"反内卷"政策令大宗商品价格反 弹,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有回升,前者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往后看,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反内卷",可关注中下游反内卷效果及内需的变化。 消息面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 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简评:今年以来,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回升向好,但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特 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仍然较为疲软。贴息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 主体融资成本,有助于更好激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
快讯· 2025-08-01 04:52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生效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于8月1日正式生效 [1] - 该条例设立了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1] - 旨在完善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 [1] - 目标为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1]
科普|稳定币产业链全解析:从托管到发币,RWA又为何成为关键锚点?
新浪财经· 2025-07-31 23:53
稳定币产业链全景图 - 稳定币产业链逐渐清晰化、规范化,涉及资产托管人、发行机构、流通与交易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和实体资产支持方五类核心参与方 [2] - 资产托管人负责管理支持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如美元、短期国债等,众安银行等数字银行提供托管账户与后台结算服务 [2] - 发行机构需获得正式牌照才能合法发行稳定币,香港金管局"沙盒测试"已纳入京东链科技、圆币创新、渣打银行等机构,超50家公司有意申请牌照 [3] - 流通与交易平台为稳定币提供交易场所,香港已有11家获得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8家正在申请 [3] - 企业服务提供商为稳定币系统提供支付接口、钱包集成、后台风控等技术支持 [4] - 实体资产支持方为稳定币提供与真实世界挂钩的资产支持,如绿色债券、电力收益权或房地产上链 [5] 稳定币发行机制 - 稳定币发行基于真实法币、严格托管和按需铸币机制运行,分为五个环节:兑换请求、资金托管、储备金管理、稳定币铸造、用户接收并使用 [7][8][9] - 用户将法币打入发行机构指定账户后,资金存入托管账户作为准备金,部分投入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 [7][8] - 发行方按等值比例发币(如1美元对应1枚稳定币),用户可存放在平台托管钱包或去中心化钱包中自由使用 [9] 全球稳定币趋势 - 监管加速登场,欧盟MiCA法案、美国GENIUS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等推动稳定币进入合规阶段 [12] - 传统金融机构如Zelle、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推出"清算所级"稳定币产品,稳定币成为跨境支付、清算结算的高效工具 [13] - 非美元锚定方案崛起,东南亚、拉美推出本地货币稳定币,中国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香港搭建人民币+RWA双锚结构 [14] RWA成为稳定币新锚点 - RWA将现实资产(如房子、债券、电力)映射上链,具有真实可信、风险可控、合规性强等优势 [16][17] - 香港推动绿色债券、电力收益权等资产代币化,RealT、太保资管、国朗新能源等推进房地产、美元债、光伏收入上链项目 [18] - 全球RWA市场规模已达244亿美元(占稳定币总市值10%),波士顿咨询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6万亿美元 [18][19] 稳定币发展展望 - 稳定币从单一美元锚定转向多币种、多用途、多场景发展,拓展支付、结算和资产应用可能性 [20]
科普|稳定币为何成为全球立法焦点?一文读懂监管逻辑与制度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7-31 23:49
稳定币的定义与重要性 - 稳定币是一种将法定货币价值锚定到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兼具价格稳定性与链上可编程性,是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世界的关键桥梁 [2] - 稳定币可用于日常支付、跨境转账、链上结算、RWA(现实资产上链)等场景,相比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更具实用性 [2]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2,458亿美元,同比增长53%,月度转账总量约3.7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超150% [2] 稳定币的监管必要性 - 储备透明性不足问题突出,例如USDT长期未披露真实资产支持结构,引发市场兑付能力质疑 [3] - 机制稳定性风险显著,如Terra UST算法机制在市场剧烈波动下失效,导致超百亿美元损失 [3] - 高流动性和匿名交易特征常被用于跨境洗钱与非法资金转移,加剧金融系统风险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未受监管的稳定币可能"威胁货币主权",建议各国建立统一标准 [3] 全球监管路径对比 - 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将稳定币归类为电子货币代币(EMT),实行统一许可制与透明化监管 [4]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草案及州级监管机制,要求禁止无牌发行、实施100%储备等核心要求 [4] - 香港《稳定币条例》采用"发牌+沙盒"双轨模式,要求最低资本金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需足额锚定高流动性资产 [4][5][6] - 新加坡、日本选择相对开放路径,在明确监管边界的同时支持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机构创新试点 [4] 香港监管模式的制度亮点 - 实行"持牌经营"原则,无证不得发币,有效遏制滥发币和资金池风险 [5] - 设立五大监管红线:本地实体公司注册、100%资产储备、禁止向用户付息、定期审计与信息披露、反洗钱与KYC合规 [6] - 引入"稳定币监管沙盒"制度,允许创新项目在受控范围内试点运营,如圆币科技、渣打银行与京东科技合作的链上支付模型 [7] - 定位为连接内地资产与全球流通的枢纽平台,兼具"人民币映射实验场"与"链上金融中介"双重身份 [8] 稳定币立法的深层次博弈 - 稳定币挑战国家主权货币边界,美元锚定型稳定币的全球扩张引发各国央行对货币控制力流失的警惕 [8] - 清算权之争涉及跨境支付通道主导权归属,立法核心在于确立发币合法性与资金流通规则 [9] - 稳定币重构全球金融底座,成为链上金融的"操作系统",为RWA、DeFi等提供定价与支付统一接口 [9] 未来监管趋势 - 国际清算银行(BIS)与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推动统一国际监管标准 [10] - 可能出现"稳定币评级"制度,由第三方或官方建立风险分级体系 [10] -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关系紧密,部分国家探索"两轨并行"机制 [10] - 稳定币+RWA趋势加速,稳定币有望成为链上金融的定价与支付基础设施 [10]
专访金杜律所费思:稳定币监管的香港路径与全球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7-31 23:42
监管立法进展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5月正式通过并于8月1日生效 [1] - 美国《天才法案》于2025年7月由特朗普总统签署落地 [1] 香港监管框架特点 - 香港金管局作为唯一监管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9] - 监管机构注重稳定币的实用性与可持续性而不仅限于合规 [3] - 要求稳定币项目清晰展示应用场景包括零售支付和跨境结算领域 [3] - 监管框架为黄金稳定币石油稳定币等创新形式预留弹性空间 [4] - 仅允许银行券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持牌机构在香港发售稳定币 [8] 美国监管框架特点 - 采用联邦与州两级多层监管模式 [9] - 美联储等联邦机构监管大型稳定币州政府监管小型稳定币 [9] - 立法明确支持美元稳定币发展同时限制CBDC推进 [6] - 将稳定币储备资产与美债深度绑定以实现宏观政策目标 [6] 跨境监管协作 - 香港金管局明确未来可能推动稳定币牌照互认机制 [7] - 美国立法纳入互认机制允许认可他国兼容监管框架 [7] - 跨境协作旨在解决稳定币跨境流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问题 [7] 产品形态发展 - 当前主流稳定币多锚定美元等法定货币 [4] - 法律上任何与其他资产价值锚定的数字资产都可归为稳定币范畴 [4] - 香港监管框架允许未来将新的锚定资产纳入监管范围 [4] 市场竞争格局 - 香港允许稳定币CBDC和token化商业银行存款在市场同台竞争 [6] - 央行数字货币更适合安全性要求高的大额交易场景 [6] - 稳定币在小额高频个人消费及跨境电商场景更具优势 [6] 市场准入限制 - 专业投资者可参与各类稳定币交易 [8] - 普通散户仅允许交易香港本地持牌机构发行的稳定币 [8] - 严格禁止未持牌境外稳定币在港流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8] 监管政策导向 - 香港模式以投资者保护为核心打造公平透明安全的市场环境 [9][10] - 美国模式以巩固美元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导权为首要目标 [9] - 美国对消费者保护的侧重程度相对较低 [9]
香港《稳定币条例》明天正式生效 参与机构“备考”忙,圆币创新等抢跑欲拿牌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2:23
近日,多名香港稳定币生态参与者向记者透露了最新的准备进展。例如,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RD InnoTech Limited,以下简称圆币创新)称,公司已完成多项稳定币牌照申请相关准备,正积极探索稳 定币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的发行计划。HashKey Exchange(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表示,预计相关法案在 反洗钱、金融风险管控上非常严格,平台已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香港稳定币生态参与者已着手准备相关业务 首批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sandbox,指一种隔离的测试环境)参与者之一的圆币创新对记者表 示,其母公司圆币科技集团(RD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圆币科技)已成功完成接近4000万美元A2轮 融资,其在香港构建合规稳定币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据悉,本轮融资由众安国际(ZA Global)、中湾国际(China Harbour)、璀璨投资(Bright Venture) 及Hivemind Capital等现有及新投资人共同领投,其他投资人包括红杉中国(HSG)、恒久数字资本 (Eternal Digital)、君实投资与国泰君安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等。 圆币创新表示,随着香港《稳定币 ...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从沙盒测试到发牌监管,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8:19
自2022年起,香港就启动了对稳定币监管的系统探索,从立法酝酿到"沙盒"(计算机领域术语,本意为 在产品未上线前在内部环境或网络下进行的测试,此处为其引申义)试点,从规划监管到发牌制度,一 步步锚定"信任"这一金融核心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观察到,随着今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即将正式落地实施,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已跃然成型,成为全球关注的制度样本。 破题: 如何让"稳定币"名副其实? 早在2022年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就敏锐地捕捉到稳定币对金融稳定与创新 的双重影响。 彼时,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公开表示:"我们致力于在维持香港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与支持金融创新 之间取得适当平衡"。这句看似平实的表述,实则为后续稳定币监管定下了基调。彼时,全球稳定币市 场正经历着剧烈波动,让监管者不得不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 "稳定币" 名副其实? 余伟文及香港金管局从市场观察发现,用作支付用途的稳定币及其钱包的功能与储值支付工具相似。按 照"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香港金管局在审视是否需要调整现有的监管框架,例如在《支付系统 及储值支付工具条 ...
全球首个稳定币监管范本落地香港,港元稳定币或重塑跨境支付格局
环球网· 2025-07-31 07:18
在全球货币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此举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宋科分析,尽管美元仍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但其"霸权"地位正面临挑战。香港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活跃的金融机构,通过《稳定币条例》有效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市场的顾虑,从而提升了自身在稳定 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尤为重要的是,港元稳定币的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强大动力。宋科指出,香港与内地已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项目,为数字人民币的规模化应 用奠定了基础。未来,港元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将丰富跨境支付生态,增加人民币在跨境清结算中的应用份额,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高效、更低成本 的跨境支付新路径,减少对SWIFT等传统系统的依赖。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正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中国 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条例在稳定币政策制定上具有示范效应,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稳定币监管的范本。他同时指出,通 过推广数字人民币和港元稳定币,可以逐步减少对美元清结算系统的依赖,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香港《稳定币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