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文档
科学进万家,科普正当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4 23:01
全国科普月活动概况 - 首个全国科普月于2025年9月举办 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由中国科协联合34家单位共同部署 包含6大板块超10万场活动 [7] - 科普月前身为连续举办22年的全国科普日 从"日"到"月"不仅是时间延伸 更是活动内涵的重塑 [7] 前沿科技展示与体验 - 北京主场活动展示4D打印机器人夹爪 具备磁性响应功能 可实现柔性夹取 新型可穿戴电子织物包含发光传感通信等智能功能 [8] - 中国科技馆"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展展出30余个高校科研院所团队的首台套原创展品 包括"月球第一片绿叶""中国空间站对构齿轮"等 [8] - 安徽合肥推出全国首条量子科普研学游线路 串联6大核心站点 通过VR实验室和虚拟人互动转化量子科学知识 [8] - 山东青岛即墨区科协组织公众走进国家深海基地 接触深海探测装备 了解深海生物 体验"蛟龙"号模拟训练基地 [9] - 民航博物馆提供飞行模拟器体验 讲解eVTOL技术 学生可观察触摸飞机航材了解特殊材料与结构 [9] 科普形式创新与数字化 - 多地推出科普Citywalk路线 包括天津"前沿科技解码" 湖南张家界"遗落地球的异世界" 浙江111条科普研学路线等 [10] - 上海通过地铁Techwalk串联科学场馆 解析射频识别 屏蔽门系统 光波原理等轨道交通科技 [10] - 中国园林博物馆采用AI绘画+VR漫游+3D影片打造沉浸体验 观众可生成数字园林画作 唐宋园林借数字技术动态呈现 [11] - 中国铁道博物馆推出"铁道迷踪"沉浸式游戏 将铁路发展史融入闯关解谜 [11] - 华南国家植物园"生命网格"APP邀请公众成为公民科学家 记录识别植物信息绘制城市生态地图 [11] 线上科普平台与传播 -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普博览"平台自1999年发布原创科普视频超8000个 累计传播量破百亿人次 [12] - 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平台汇聚40万余个科普资源 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 完善AI小科普认知大模型 [12] - "天宫课堂"太空科普品牌由教育部2021年推出 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展示在轨工作生活 完成实验并与地面师生实时互动 [12] - "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连续30天开播 提供云直播 云看馆 短视频创作等服务 [13] 科普队伍建设与成果 -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28年开展4.6万余场讲座 面对面听众1560多万人 2025年9月计划开展780余场报告覆盖15省28市 [15] - 100余位院士将同步走进西部地区开展科普活动 [15] - "科普中国"联合18个平台开展网络科普行动 组建近1800万人的科普信息员队伍 包含社区工作者 大学生志愿者 农业技术员等 [16] - 2024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5.37% 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 区域与人群不均衡问题显著改善 [17] 基层科普与国际合作 - 云南宾川葡萄科技小院开展实用性科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向种植户讲解葡萄冠层物理避雨技术 [17] - "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科普边疆行"等活动深入城乡和民族地区 [17] - 中国科协自2019年向全球南方推广"科技小院"模式 拓展至巴西 肯尼亚等国 开展科普国际合作项目 [17]
全国科普月苏州主场活动启幕
苏州日报· 2025-09-14 00:30
活动背景与意义 - 2025年是中国科普事业奠基人高士其诞辰120周年 全国首个法定科普月于9月启动[1] - 高士其毕生致力于科学传播和青少年教育 为科普创作 队伍组建及理论研究作出重大贡献[1] - 高士其与苏州渊源深厚 曾在苏州度过4年童蒙启蒙教育时期[1] 活动内容与规模 - 科普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 苏州联合80余家市级学会和300多个科普场馆推出100项重点活动[1] - 活动旨在提升市民科学素养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通过寓教于乐形式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1] - 展览以图文形式呈现高士其生平事迹 苏州主场活动于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开幕[1]
2025年全国科普月长沙主场活动启幕
长沙晚报· 2025-09-13 02:11
刘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科普月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长沙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注入 蓬勃力量。希望广大青年朋友,传承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在充满机遇、承载梦想的长沙创新 创业,成为新时代星城创新创业中"最亮的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高精尖"卡脖子"技术开展科 研攻关,聚焦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让科学家精神绽放时代光芒;希望全市各级科协组织, 进一步创新科普传播手段,推动科普走进社区、乡村、学校,在全社会营造"懂科学、爱科学、用科 学"的良好氛围。 现场发布了科普月重点活动安排及新认定的3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名单。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实验 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三大省级实验室,集中发布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突破与产业化 成果。科普月期间,2025年长沙公民科学素质知识系列竞赛、"探索科学奇境 动手发现未知"公益科普 嘉年华等活动将会陆续举行。 9月12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长沙主场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启幕。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 主席王瑰曙宣布活动启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刘汇,市政协副主席陈剑文出席。 ...
河北孟村:科普进校园 点亮科创梦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7:43
图为孟村科普进校园活 活,创新赢得未来"活动启动仪式。 杨洋 摄 动中,中医药师教孩子们识别中草药。 杨洋 摄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12日电 (刘冠一 刘雅堃)探索生命奥秘、制作昆虫标本、识草药、对话机器人……12 日,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走进代林小学,开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 得未来"全国科普月活动。 图为孟村"科技改变生 狗。 杨洋 摄 动中学生们制作植物标本。 杨洋 摄 据孟村回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刘晓然介绍,今年9月是全国科普月,该县持续深化与各部门协 作,整合优质资源,开展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等系列主 题活动,以精准化、特色化服务拓宽科普覆盖面,为县域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注入强劲动能。(完) 图为孟村科普进校园活 图为学生们操作机器 ...
数字地图游全省 主题展里探未来
南京日报· 2025-09-07 01:04
活动概况 - 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南京科技馆举办 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2] - 活动集中发布江苏省数字科普地图 110条科普研学线路及80个2025年度新质生产力科技馆 [2]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 达斯琪数字科技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向南京科技馆捐赠魔方机器人 全息数字艺术光影秀设备 无人机等科普展品 [2] 数字科普资源建设 - 江苏省数字科普地图整合全省超500家科技馆 全国及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与新质生产力科技馆信息 [3] - 数字科普地图嵌入线上VR展览功能 实现公众足不出户云逛展 [3] - 110条科普研学线路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 95个县(市、区) 其中涉及南京的线路共12条 [3] 新质生产力展示 - 80个2025年度新质生产力科技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新能源 新材料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量子科技等领域 [3] - 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科技科普教育资源展展出新能源互动装置 航空航天模型 全息信息技术产品及科普教育实践成果 [4] - 新质生产力科技馆集中展示江苏省新技术 新模式 新产业 新业态 [3] 行业参与与成果表彰 -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捐赠科普展品推动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 [2] - 活动现场表彰第八届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大赛6支优胜代表队 [4] - 为20名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 120项优秀科普作品成果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为15家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授牌 [4]
全国科普月“火力全开” 一千五百余场活动点亮金陵
南京日报· 2025-09-06 01:38
活动规模与组织模式 - 南京在科普月期间统筹开展1500余场科普活动 覆盖社区 乡村 学校 企业 机关等各类场景[1] - 活动采用"1+12+N"组织模式:1场省市主场活动 12场区级主场活动 N个多元主体跨界协作实现全域联动[1] - 全市各市级学会和企事业(园区)科协将组织各类科普活动百余场次[4] 高端智力资源与科普内容 - 集结7位院士领衔的顶尖智力资源 联合十多位资深科技工作者与行业专家开展20余场高端报告会[2] - 通过院士专家基层行 南京科协大讲堂 科普报告进校园等品牌项目面向青年科技人才 大学生 企业家 公务员等群体深度解读前沿技术[2] - 同步开放12条精品科普研学线路 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高品质科学教育服务[2] 企业参与与捐赠情况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 达斯琪数字科技 睿悦信息技术 阿凡达机器人科技 拓恒信息技术等本土科技企业向南京科技馆捐赠总价值超百万元科普教育展品[2] - 科技企业积极响应新修订科普法 转化科技资源投身科普事业 践行科普社会责任[2] 展览主题与特色内容 - 省市主场活动设置多个主题展览 覆盖新能源 航空航天 青少年创新 交通工程等多个领域[3] - 国内首个聚焦新能源电站的沉浸式科普展"科技追光之旅新能源电站科普巡展"设置五大交互展区包括能源大比拼 能源大侦探 电的存钱罐等[3]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
新京报· 2025-09-05 13:36
9月5日,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正式宣告北京市科普从"一日聚 焦"的集中性、短期性宣传模式,迈入"全月深耕"的常态化、延续性服务新阶段,为首都公民科学素质 提升注入全新动能。 ...
权威数读|全国科普月,这些特点亮点要关注!
新华社· 2025-09-04 14:22
活动特点 - 聚焦科技前沿并激发创新动能 通过开放高校 科研院所 科技企业 园区 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 同时科技场馆和社团打造专题展览 科普报告和主题科普活动 [6] - 多元主体参与并凝聚广泛合力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地方特色活动 科研院所 企业 高校 学会 科技文化场馆和媒体集中提供多元优质科普服务 [6] - 彰显为民初心并突出科普惠民 广泛开展科普剧 游园会和打卡探馆等趣味活动 持续举行全国百家科技场馆"科学之夜" 开展女性主题科普和科普进校园活动 [6][7] - 注重创新示范并引领科普风尚 "典赞·科普中国"展示行业和地域科普实践案例及品牌活动 "科普创新实验室"首次集中推出科技成果转化的首台套 首批次和首版次创新展品 [7] - 线上线下融合并掀起科普热潮 "科普中国"平台联合18个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科普联合行动 "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连续30天线上展播 [7] 活动形式 - 深入民族和边疆地区开展群众性活动 包括"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 "科普边疆行"和"科学文化精品进边疆" [7]
首个全国科普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
新华社· 2025-09-04 11:52
活动背景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科普月活动 [2] -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活动情况 [2] 活动内容 - 今年首次全国科普月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2] - 活动汇聚多方科普资源并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服务 [2] - 活动提供覆盖广泛且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形式 [2] - 全国科普月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2]
省财政下达补助资金2492万元支持17家科技馆免费开放与科普
新华日报· 2025-09-03 23:31
"财政补助资金将重点用于场馆日常运行保障、展品展项(含临展)的更新与升级、抖音等新媒体 平台科普宣传推广、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科技馆服务能力与覆盖面,充分发挥科普主 阵地作用。"太仓科技馆馆长张瑞介绍,自2025年1月至今,该科技馆坚持免费开放,截至目前累计服务 公众11.5万人次。 为完善江苏省科技馆设施建设,丰富日常科普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省财 政厅近日向全省符合条件的17个科技馆下达补助资金249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科技馆免费开放门票收入 减收补助、运行保障增量补助、展品更新补助等,保障科技馆有效运转,支持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据了解,自2015年起,江苏省财政持续为免费开放的科技馆提供专项补助,江苏各地科技馆不断探 索科普新形式、丰富展教内容,不仅让更多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得以近距离接触科学、直观感受科技魅 力,更为全省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有力助推了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良好生态的构 建。 "在财政支持下,我们不仅举办各类临展活动,还将持续打造各类品牌活动。"泰州科技馆教育活动 部部长胡群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泰州科技馆有近5万人到馆体验,近几年参观人数保持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