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伊朗核机构: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未发现污染迹象,居住在目标核设施周围的居民没有危险。
快讯· 2025-06-22 03:21
伊朗核设施事件 - 伊朗核机构声明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未发现污染迹象 [1] - 目标核设施周围居民未面临危险 [1]
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急剧恶化
新华网· 2025-06-22 01:21
美伊冲突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成功打击伊朗三处核设施,包括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所有美军飞机已撤离伊朗领空 [1][2] - 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的6架B-2隐形轰炸机疑似飞往关岛,显示美方正加强军事部署 [4] - 也门胡塞武装警告若美国攻击伊朗,将袭击红海海域的美国军舰和船只 [13][14] 以伊军事对抗 -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超过450枚导弹和1000架无人机,造成以色列24人死亡、1272人受伤 [5] - 以色列军方动用约60架战机打击伊朗境内多地,摧毁约950架未发射的无人机,并破坏伊朗导弹生产链 [5] - 以色列对伊朗的持续袭击已造成伊朗400余人死亡、3056人受伤,其中54名妇女儿童和5名医护人员遇难 [6] 伊朗核设施状况 - 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三处离心机制造设施遭袭,包括伊斯法罕省的车间,但未造成放射性后果 [7][10] - 伊朗德黑兰核研究中心和卡拉季的离心机技术公司设施遭袭,这些设施此前均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 [10] - 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伊朗核安全与核安保状况急剧恶化,存在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 [10] 伊朗核能立场 -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重申伊朗绝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愿就核能合作展开对话 [11][12] - 伊朗表示从未寻求发展核武器,但拒绝接受停止所有核活动的要求 [12] - 伊朗指责以色列违反国际准则发动军事攻击,将采取更有力回应 [12]
伊朗媒体称遭袭核设施内无核材料
快讯· 2025-06-22 01:03
伊朗核设施事件 - 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遭美国袭击的伊朗核设施内无核材料 [1]
伊朗媒体:伊斯法罕核设施遇袭
快讯· 2025-06-21 07:43
伊朗核设施遇袭事件 - 伊斯法罕核设施遭到以色列袭击,暂未发生危险物质泄漏 [1] - 以色列空军对伊朗中部导弹储存和发射基础设施进行一系列打击 [1] - 伊朗防空系统进行了反击,相关地区遭受一定损失 [1] - 目前尚未报告人员伤亡 [1]
伊朗发起新一轮导弹袭击,以色列全国响起防空警报,要求全境居民进入避难所!俄罗斯警告美国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3:42
中东局势升级 - 以色列国防军监测到伊朗新一轮导弹袭击 全境响起防空警报并进入避难状态 [1] - 伊朗发射约25-30枚弹道导弹 造成以色列北部海法市2人受伤[3][4][5] - 以色列反击伊朗中部和西部军事设施 国防部长称将扩大打击德黑兰政权目标及核设施[6][7] 军事技术动态 - 以色列首次实战应用自主研制的"巴拉克"防空系统 成功拦截入侵无人机[8][9] 国际政治博弈 - 俄罗斯警告美国勿军事干预以伊冲突 称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将引发核灾难风险[10] 市场异动 - 未提及具体公司或行业数据 仅标题显示"4万亿市场突发消息"[11]
国际原子能机构:只要战争持续威胁该地点的核安全,扎波罗热核电站就无法重新启动运行。
快讯· 2025-06-19 17:09
国际原子能机构:只要战争持续威胁该地点的核安全,扎波罗热核电站就无法重新启动运行。 ...
市场消息:以色列国防军向伊朗中部阿拉克核设施(IR-40)内的人员发出了2公里半径的疏散范围指令。
快讯· 2025-06-19 01:43
市场消息:以色列国防军向伊朗中部阿拉克核设施(IR-40)内的人员发出了2公里半径的疏散范围指令。 ...
直接摧毁冷却塔,致6座核反应堆“冷停机”:全欧洲都捏一把冷汗
搜狐财经· 2025-06-17 09:27
扎波罗热核电站袭击事件 - 8月11日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连环袭击,冷却塔严重受损,引发欧洲恐慌[3] - 袭击导致核电站六座反应堆面临"冷停机"危险,虽辐射指标正常但危机未解除[9] - 核电站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可能引发核泄漏,影响范围或波及整个欧洲大陆[11] 冲突双方立场 - 俄罗斯指控乌克兰三次攻击核电站,乌克兰否认并反指俄方自导自演[5] - 俄方称此次袭击为"核恐怖主义行为",乌军方否认参与并反控俄方炸毁冷却塔[11] - 乌克兰组建4000人精锐部队进攻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战略从防守转向进攻[6] 国际反应与影响 -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现场见证袭击,增加调查难度和核安全紧迫性[7] -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欧盟呼吁克制,美国重申对乌支持[15] - 西方国家提供先进武器引发道德争议,可能被用于高风险行动[14] 潜在战略意图 - 分析认为乌克兰可能通过展示军事实力迫使俄军从特别行动区撤军[13] - 事件反映乌克兰试图缓解乌东战场压力,但策略风险极高[13] - 中国提出和平解决建议,期待美国新政府推动和平发展[14] 历史警示与宏观影响 - 事件引发对切尔诺贝利灾难的联想,潜在后果可能更严重[5][14] - 凸显核安全在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地位,警示争端处理需考虑全球影响[16] - 反映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大国竞争、地区冲突和核威胁的多重挑战[16]
金十整理:以色列的算计与冒险,最终能否得偿所愿?
快讯· 2025-06-16 10:57
以色列攻击伊朗的战略动机 - 内塔尼亚胡政府认为当前是战略窗口期 因美国支持 伊朗国内相对虚弱 以领导层强硬派主导 旨在破坏即将重启的伊核谈判 同时转移国内政治危机 巩固自身权力 [1] 两国敌对关系根源 - 1979年伊斯兰革命导致两国由盟友转为死敌 伊朗政权称以色列为小撒旦 呼吁将其消灭 [1] - 伊朗长期支持哈马斯 真主党等与以色列敌对的组织 [1] - 以色列将伊朗拥核视为生存威胁 存在核安全的根本性冲突 [1] 冲突模式转变 - 伊朗在去年4月首次直接袭击以色列 虽未造成重大损失 但打破双方长期间接冲突的模式 [1] - 同年7月以色列在德黑兰刺杀哈马斯领袖哈尼亚 [1] - 10月双方再度互相发动空袭 将冲突推入更不可控阶段 [1] 以色列军事能力 - 拥有压倒性技术优势 尤其空中力量如F-35隐身战机 [1] - 构建多层高效防空体系 包括箭式系统 大卫投石索等 在与伊朗去年4月的实战中拦截率超99% [1] - 具备先进网络战能力 如震网病毒 [1] 伊朗军事能力 - 自主开发武器受制裁限制 常规军力落后 [2] - 拥有大量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和无人机 [2] - 通过与俄罗斯合作提升空军实力 [2] - 具备核潜力和网络战能力 [2] 以色列摧毁伊朗核设施可行性 - 伊朗核心核设施深埋地下 需重型钻地弹反复打击 [2] - 以军现役弹药穿透力不足 需依赖美军3万磅级MOP钻地弹 但美方参战意愿存疑 [2] - 核设施数量多且分散 饱和打击难度大 [2] - 情报评估认为空袭仅能暂缓而非终结伊朗核能力 [2] 以色列盟友支持 - 美国提供军事支持及英国有限协助 [2] - 特朗普政府虽协防但反对以方主动打击伊朗 [2] 伊朗盟友支持 - 黎巴嫩真主党2024年受以军打击严重削弱 [2] - 也门胡塞武装 伊拉克什叶派民兵 [2] - 与俄罗斯关系友好但援助有限 [2] - 去年底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 丧失中东唯一国家盟友 [2] 阿拉伯国家立场 - 海湾国家因防范伊朗而与以色列缓和关系 但也在寻求修复与伊关系 [2] - 沙特在2023年与伊朗复交后更趋谨慎 公开支持外交解决 [2] - 阿拉伯国家不会公开支持以色列对抗穆斯林国家 但可能默许有限合作 如开放领空供以军战机过境 [2]
伊朗否认伊斯法罕核设施遭以色列袭击
快讯· 2025-06-14 07:57
伊朗核设施事件 - 伊朗原子能机构发言人表示以色列袭击对核设施造成的损坏有限,将抓紧修复损坏之处,民众无需对核污染感到恐慌 [1] - 伊朗伊斯法罕省长的安全顾问透露截至14日上午未收到核设施遭遇袭击的报告 [1] - 以色列方面此前宣称摧毁了伊斯法罕的一处核设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