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胜宏科技: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AR/VR、无人机等领域,已与部分国内外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5:30
产品应用领域 - PCB产品应用于机器人 AR/VR 智能手机 无人机等领域 [2] - 已与上述领域部分国内外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 业务发展动态 - 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产品应用范围及客户合作情况 [2]
宏昌电子涨2.12%,成交额5380.9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1.2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1 02:2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12%至7.70元/股 成交5380.99万元 换手率0.62% 总市值87.3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3.93% 近5日涨1.45% 近20日涨7.69% 近60日涨28.3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5日净买入1.43亿元 买入总额2.16亿元占比23.08%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1.28万元 特大单买入0元占比0% 卖出406.84万元占比7.56% [1] - 大单买入1091.53万元占比20.28% 卖出965.97万元占比17.95%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 成立于1995年9月 2012年5月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电子级环氧树脂生产销售 覆铜板/半固化片等产品 [2] - 收入构成:覆铜板/半固化片40.16% 阻燃环氧树脂22.23% 液态环氧树脂19.65%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6亿元 同比增长24.16% [2] - 归母净利润1633.52万元 同比减少35.0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5.89万户 较上期增加2.27% [2] - 人均流通股19250股 较上期增加0.61%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5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56亿元 [3] 机构持仓 - 金鹰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增持:科技创新股票A持股997万股增80万股 红利价值混合A持股517万股增60万股 [3] - 核心资源混合A持股417万股增40万股 中小盘精选混合A新进持股257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 [2] -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3D打印 先进封装 覆铜板 智能手机 [2]
安车检测:矽睿科技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芯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0:50
公司业务布局 - 矽睿科技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芯片产品 [1]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 智慧家居 无人机 人形机器人 3D打印 新能源汽车 [1] - 技术演进方向涵盖智慧医疗 元宇宙及自动驾驶市场 [1]
“消失”的10大国产手机品牌
创业邦· 2025-09-10 10:31
核心观点 - 国产手机品牌在功能机时代凭借营销和渠道突破国际垄断 但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导致转型失败 如今华米OV在智能手机技术深水区竞争并主导市场[7][9][10][11] - 行业经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技术革命 早期领军者如波导、金立因战略失误和研发不足衰落 而华为、小米等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崛起[17][19][25][48] - 小众品牌如朵唯、美图瞄准细分市场但未构建技术护城河 跨界玩家如360、乐视因合作模式缺陷和生态战略失败退出市场[30][32][37][40][44][47] - 工匠精神代表魅族和锤子虽在产品设计上创新 但供应链管理失控和资金链断裂导致最终失败[50][51][52][54][55][57] 功能机时代领军者 - 波导1999年通过先建生产线后获牌照方式进入市场 以低价策略和明星代言(李玟)打开市场 2000年销售70万台夺国产品牌销量冠军 2004年以全球第八销量成为首跻世界十强的中国厂商[15][16][17] - 波导2004年后因多元化失败(造车、西门子合作亏损)及功能机转型滞后 2005年起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19] - 金立2005年借电影《天下无贼》营销绑定高端商务人群 2007年推出自研语音识别技术“金立语音王” 比苹果Siri早五年[19] - 金立2006-2009年线下销量第一 2010年登顶国产销量冠军(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 但智能机转型迟缓 2011年发布七款智能机反响不佳 后期营销投入超60亿元导致资金缺口[24][26][27] - 金立董事长2017年赌博输掉上百亿(自称十几亿) 2018年破产清算[27][28] 细分市场品牌 - 朵唯2009年瞄准2亿女性用户市场 主打拍照美颜和一键报警功能 借《非诚勿扰》电影营销(舒淇代言) 2010年销量翻倍 2011年增50% 但因功能机局限和竞品崛起衰落[30][31][32] - 美图2013年依托美图秀秀4亿用户推出前置800万像素手机(同期iPhone 5s前置120万) 限量款2000台半分钟售罄 联名款(Hello Kitty等)受青睐[33][34] - 美图缺乏技术护城河 OPPO、vivo、华为等竞品在拍照功能外具备快充、音质等优势 2019年将手机业务移交小米[36][37] 跨界玩家 - 海尔2010年推三防智能手机“超级战舰” 因续航差和线下覆盖不足1%退出[40] - 格力手机定价1600元高于竞品 年销量不足10万台 开机画面强制植入董明珠头像[40] - 360采用特供机模式与传统厂商合作 2014年与酷派合资奇酷科技 顶配版搭载360 OS系统 定价3599元[40][41] - 2015年酷派出售18%股份给乐视导致360话语权削弱 业务受阻 10年烧光50亿[43][44] - 乐视以“硬件成本定价+会员服务盈利”模式每台亏200元销售 2016年销量1700万台 但收购酷派耗资37亿港元致现金流紧张 手机业务累计亏超40亿元 内容付费转化率不足5%[47] - 乐视汽车业务消耗60%资金零产出 最终资金链断裂[47] 产品导向品牌 - 魅族M8被视为国产智能机里程碑 Flyme系统成安卓定制标杆 2014年销量破500万台居第一梯队[50][51] - 魅族2016年拒绝全面屏坚持实体Home键 2017年Pro 7因联发科芯片和小众设计亏损13亿元[52][53] - 锤子T1预售48小时售5万台 但供应链问题导致发货延迟3个月 首发价3000元三个月跳水至2480元[54][55] - 锤子2012-2018年融资近17亿 资金用于研发营销(万人场馆发布会) 但无核心技术 坚果Pro利润微薄 2018年底破产清算[57] 当前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18.1%份额重返国内榜首 vivo 17.3% OPPO 15.5% 小米15.2% 苹果13.9%排第五[9] - 华米OV合计占据中国手机市场66%份额[10] - 华为2024年9月推Mate XTs三折叠手机 苹果同期发布iPhone 17系列 高端机竞争加剧[5][6][7] - 小米通过“成本价硬件+免费软件+互联网服务”模式颠覆行业 直销削减渠道成本 MIUI系统构建用户粘性[48]
创世纪跌2.09%,成交额6.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224.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9.86元/股 成交金额6.88亿元 换手率4.56% 总市值164.1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224.08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5.71%卖出占比9.21% 大单买入占比21.61%卖出占比27.1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46% 近5日下跌5.10% 近20日上涨9.56% 近60日上涨23.56%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26日净买入4.38亿元 买入总额7.24亿元占比21.09% 卖出总额2.86亿元占比8.3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成立于2003年4月11日 2010年5月2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装备 定位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2] - 收入构成:数控机床96.23% 经营租赁3.40% 其他业务0.37% [2] - 申万行业分类: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创投、无线充电、低空经济、智能手机、融资融券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10.20万户 较上期减少1.47% 人均流通股14,630股 较上期增加1.49%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4.41亿元 同比增长18.44%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同比增长47.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537.49万股 [3] - 申万宏源证券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1392.85万股 较上期增加134.4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恒铭达涨2.07%,成交额1.5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4.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3: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42.49元/股 成交额1.51亿元 换手率1.87% 总市值108.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4.98万元 特大单买入990.79万元占比6.54% 大单买入3325.48万元占比21.96% [1] - 年内累计上涨29.76% 近5日下跌4.11% 近20日上涨24.17% 近60日上涨21.8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4亿元 同比增长32.18% [2] - 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43.0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99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2] - 人均流通股9687股 较上期增加2.6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7.8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3.0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 持股166.11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 防护产品及外盒保护膜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精密柔性结构件82.85% 精密金属结构件15.69% 材料及其他1.4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米概念 智能手机 小鹏汽车概念 无线耳机等 [1]
共达电声:公司专注在声学领域的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1:40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声学领域发展 [1] - 产品应用覆盖智能车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及物联网等消费电子产品领域 [1]
华映科技涨2.06%,成交额5.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9.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5.94元/股 成交5.78亿元 换手率3.59% 总市值164.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9.81万元 特大单买入5433.65万元占比9.40% 大单买入1.05亿元占比18.2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1.7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85%/35.00%/33.1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2.59万户 较上期减少6.57% 人均流通股12231股增加7.0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127.73万股 较上期增加454.43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1亿元 同比减少16.5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4.76亿元 但同比增长15.50%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LCD显示面板及液晶模组研发生产销售 面板业务占比74.29% 模组业务占比25.53% [1] - 属于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行业 涉及荣耀概念、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等概念板块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92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恒铭达涨2.08%,成交额3.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3.2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6: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45.65元/股 成交额3.55亿元 换手率4.09% 总市值116.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3.25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6.70% 卖出占比9.42% 大单买入占比27.68% 卖出占比25.5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9.4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87%/35.22%/43.8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4亿元 同比增长32.1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43.0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99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2] - 人均流通股9687股 较上期增加2.6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7.8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3.0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66.11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防护产品及外盒保护膜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精密柔性结构件82.85% 精密金属结构件15.69% 材料及其他1.4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米概念、小鹏汽车概念、无线耳机、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等 [1]
深度*公司*思特威-W(688213):智能手机产品矩阵丰富化 汽车业务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3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7.86亿元,同比增长54% [2] - 2025H1毛利率23.2%,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2] - 2025H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5% [2] - 2025Q2营收20.37亿元,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26% [2] - 2025Q2毛利率23.5%,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2] - 2025Q2归母净利润2.05亿元,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51% [2]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H1智能手机业务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40% [3] - 新一代5000万像素产品在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应用出货量大幅上升 [3] - 推出全国产供应链5000万像素1/1.28英寸手机CIS产品SC595XS,具备低噪声、高帧率、低功耗等性能优势 [3] - 推出5000万像素1/2英寸0.8um像素尺寸产品SC532HS,基于国产Stacked BSI平台,适用于主流智能手机主摄及长焦摄像头 [3] - 创新研发推出Lofic HDR 2.0技术,实现单次曝光下三帧融合 [3] 汽车与安防业务 - 2025H1汽车业务营收4.82亿元,同比增长108% [4] - 2025H1智慧安防营收15.50亿元,同比增长59% [4] - 与主流车厂深化合作,覆盖车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 [4] - 智能驾驶(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新一代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4] - 安防领域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大幅上升 [4] - 高端安防产品系列在专业安防领域份额持续提升,销售收入显著增加 [4] 市场地位与产品优势 - 智能手机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可靠性提升 [1][3] - 在安防领域继续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4] - 汽车业务营收快速增长,安防领域巩固领先地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