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私有化

搜索文档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股份并于香港联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31 23:25
交易概述 -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安排方式回购除公司和得茂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所有股东所持股份并申请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2] - 本次交易前公司持有大悦城地产约64.18%普通股股份(9,133,667,644股),得茂持有367,692,000股普通股及1,095,300,778股优先股 [2] - 协议安排生效后将注销4,729,765,214股计划股份,每股支付0.62港元现金对价,总金额约2,932,454,433港元 [2] 交易审批情况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7月31日审议通过该议案,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 [3][11] - 本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4] 大悦城地产基本情况 - 大悦城地产成立于1992年,2013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注册于百慕大,已发行总股本15,326,425,636股(包括14,231,124,858股普通股和1,095,300,778股优先股) [6] - 2024年非经营性损益17.25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处置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6] - 主营业务涵盖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和管理输出四大板块,布局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管理32个商业项目及多个优质投资物业 [6] 协议安排主要内容 - 回购资金来源为大悦城地产内部资源及/或外部债务融资 [8] - 协议安排生效需满足大悦城地产特别股东大会、百慕大最高法院批准及联交所监管审批等条件 [4][8] 交易目的与影响 - 交易旨在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优化公司治理框架,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8] - 完成后将增厚公司对大悦城地产的权益,提升归母净利润,增强资产统筹配置能力和业务协同效应 [9] - 有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市场竞争力和推动核心战略发展目标实现 [9]
大悦城:大悦城地产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于香港联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
新浪财经· 2025-07-31 15:00
公司私有化安排 -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董事会提出私有化建议 通过协议安排方式回购除公司和得茂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所有股东所持普通股股份 [1] - 私有化对价为每股计划股份支付0.62港元现金 合计金额约29.32亿港元 [1] - 协议安排生效后将注销约47.30亿股计划股份 并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 [1] 股权结构 - 交易前公司持有大悦城地产91.34亿股普通股 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约64.18% [1] - 得茂有限公司持有3.68亿股普通股及10.95亿股优先股 [1] - 公司及得茂合计持有大悦城地产普通股及优先股约59.59%的股份 [1]
3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if You Buy Walgreens Stock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7-26 12:57
公司现状 - 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连锁药房零售商之一 但作为投资标的近期表现不佳 [1] - 公司业务表现疲软 主要由于药房零售行业整体面临挑战 且公司多项重大投资未达预期 [2] - 公司曾进入药房福利管理业务但未能实现增长目标 后转向医疗诊所领域同样进展不顺 [4] - 零售门店数量臃肿 公司亟需全面改革 [4] 私有化进展 - 公司决定削减股息以保留现金 该举措虽有利于转型但未获投资者认可 [5] - 公司已同意被Sycamore Partners收购 交易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 每股现金对价11.45美元 [6] - 当前股价略高于收购价 意味着投资者基本无法获得保证收益 [7][8] - 私有化后公司将退出公开市场 不再适合作为长期投资标的 [8] 潜在投资机会 - 公司计划出售医疗诊所业务 私有化后股东可获得部分出售收益 每股最高可能获得3美元 [9] - 该部分收益可能带来约25%的额外回报 但出售时间和价格均存在不确定性 [9][10] - 诊所业务出售属于特殊情境投资 仅适合激进型投资者参与 [10] - 长期来看公司可能通过业务重组后重新上市 [11]
东阳光药(06887)已向联交所申请批准1.127亿股H股于联交所上市及买卖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11:41
公司上市及私有化方案 - 公司申请1 127亿股H股在联交所上市及买卖 基于假设换股股东持有全部东阳光长江药业H股按换股比率转换为H股 [1] - H股以介绍方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 无新发行股份 仅向换股股东发行 预计2025年8月7日开始交易 交易单位为每手100股 股份代号6887 [1] - 私有化方案采用发行H股作为代价收购换股东阳光长江药业H股 换股比率为每股换股东阳光长江药业H股换取0 263614股新H股 [2] 特别股息安排 - 向特别股息记录日股东支付特别股息 涉及4 276亿股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 每股派息1 50港元 [2] 私有化后续安排 - 私有化完成后 东阳光长江药业将从联交所退市 公司H股将上市 换股股东成为新股东 [2] - 公司将承接东阳光长江药业所有资产、负债、业务等 东阳光长江药业最终在中国注销 [2] - 公司持有的东阳光长江药业内资股及H股将在合并完成后注销 [2] 交易结算安排 - H股获批上市后将纳入香港结算系统 可作为合资格证券在中央结算系统寄存、结算及交收 [3]
沃尔格林(WBA.US)Q3业绩超预期 私有化渐行渐近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2:26
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390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68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38美分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1美分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 盘前微涨0.27% [3] 战略转型 - 即将被私募股权公司Sycamore Partners以100亿美元收购 交易预计年底完成 [1] - 正在剥离医疗诊所业务VillageMD 出售该业务可为股东带来每股最高3美元收益 [2] - 此前撤回2025财年业绩指引 且未发布新指引 [2] 行业竞争 - 零售竞争加剧且保险公司降低处方药支付金额导致市值暴跌 [1] - 竞争对手西维斯健康通过经营保险公司和药品福利管理公司缓解行业挑战 [1] - 同业来德爱再次申请破产并出售资产 [1] 收购方动向 - Sycamore Partners主要收购零售和消费类企业 医疗健康为其新业务领域 [1] - 收购方对公司未来计划尚未明确 [1] 投资者沟通 - 自3月宣布收购后未举行分析师电话会议 本次财报也未安排会议 [2]
Qudian: A Slow-motion Privatization?
Benzinga· 2025-06-06 11:38
公司业务转型 - 趣店(QDUS)正考虑关闭其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因激烈竞争导致一季度收入暴跌约50% [2][3][7] - 公司过去十年涉足消费贷款、教育、预制食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 但均因不同原因退出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Fast Horse在2023年曾实现21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71%) 但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腰斩至2580万元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物流行业高度集中 由6家主导企业控制 这些公司正快速构建全球网络 [4] - 趣店在澳新市场面临本地竞争对手和国内物流企业海外扩张的双重挤压 [5] - 行业竞争导致趣店配送业务持续亏损 但利息收入使公司一季度仍盈利15亿元 [14] 财务状况 - 截至3月底持有56亿元现金及受限现金 较2022年底的35亿元大幅增长 [15] - 一季度利息收入达165亿元 抵消了主营业务亏损 [14] - 2024年3月启动的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尚余25亿美元未使用 [17] 资本运作 - 流通ADS数量从2022年底的265亿股降至172亿股 缩减约三分之一 [8][15] - 创始人罗敏持股约35% 按当前股价计算外部流通股价值约335亿美元 [16] - 公司可能加速股票回购为私有化铺路 显示其资本运作能力优于实业经营 [16][17] 投资者反应 - 公告当日股价未波动 随后四个交易日也基本持平 显示市场反应平淡 [9] - 股东包括瑞银(345%)、摩根士丹利(136%)、花旗(057%)和摩根大通(036%) [10] - 大机构投资者可能更关注私有化套利机会而非长期前景 [10]
力宝(00226.HK)建议透过计划安排私有化及撤销公司上市地位 5月29日复牌
格隆汇· 2025-05-28 15:11
私有化要约 - 要约人LL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提出私有化建议 包括通过计划安排将公司私有化 代价为每股0 14港元 较最后交易日除权经调整收市价负0 104港元溢价0 244港元 [1] - 私有化代价将以现金支付给计划股东 [1] - 公司还将进行实物分派 向股东分派全资附属公司Skyscraper持有的303 289 730股力宝华润股份 占已发行力宝华润股份总数33 01% [1] - 股东可选择以股票或现金方式收取分派权利 [1] - 私有化完成后 公司将申请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1] 要约人背景 - 要约人LL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为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投资控股公司 无重大资产或业务 [2] - 要约人为Lippo Capital全资附属公司 Lippo Capital由李棕和李白分别间接拥有60%和40%股权 [2] - Lippo Capital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 [2] 业务计划 - 要约人计划继续经营公司现有业务 不拟对业务或资产进行重大调整或出售 [2] - 要约人不计划因私有化建议对公司管理层和雇员进行重大调整 [2] - 要约人将持续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机会 [2] 交易安排 - 公司已申请股份于2025年5月29日上午9时起恢复在香港联交所买卖 [2]
金利来私有化“告吹”,中国男装市场正在面临结构性困境
观察者网· 2025-05-14 03:22
私有化计划及失败原因 - 公司董事会主席曾智明提出私有化退市计划,拟以每股1.52港元收购31.25%股份,最高现金代价4.64亿港元,较公告前股价溢价24.85%,较最后交易日股价溢价71.15% [2] - 私有化方案在法院会议上被否决,赞成票仅55.3320%,远低于75%的要求,反对票高达44.6680% [4][5] - 私有化失败后首个交易日股价暴跌33.56% [1] - 反对原因包括收购价格接近历史低位(2018年股价曾达2.21港元/股),且未反映公司净资产价值(每股净资产4.47港元) [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总资产51.46亿港元,负债7.97亿港元,净资产43.49亿港元 [6] - 现金及银行结余超过10亿港元,无银行贷款或透支 [12] - 拥有15处投资物业价值26.05亿港元,2024年租金及物业管理收入合计1.87亿港元 [13] - 2024年营收11.29亿港元同比下滑8.44%,净利润8621万港元同比下滑19.86% [8] 行业及经营状况 - 传统男装行业整体低迷:雅戈尔2024年净利润27.67亿元连续四年下滑,报喜鸟营收51.53亿元同比下降1.91%,利郎营收36.5亿元净利润下滑13.07% [14] - 公司转型举措(联名产品、子品牌"金利来3388"等)收效甚微 [14] - 上市33年仅IPO融资1.02亿港元,近20年未利用上市地位融资 [2] - 每年需支付1200万港元合规成本,日均交易量仅29.6万股(不足总股本0.03%) [3] 公司历史与治理 - 1992年上市,2018年曾智明正式接任董事会主席 [7][8] - 2009-2012年为黄金时期:营收年复合增长13.39%,净利润年复合增长18.58%,2012年净利润4.07亿港元为历史峰值 [8] - 近三年业绩持续下滑,年复合降幅12%,净利润双位数负增长 [8]
金利来私有化失败股价闪崩,57岁男装巨头难逃“中年危机”
新京报· 2025-05-13 12:28
金利来的退市计划发生逆转。 5月12日,金利来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12日,其股价低开近40%,截至收 盘,股价下跌33.56%。此次复牌,意味着金利来酝酿已久的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语曾让金利来品牌风靡一时。不过,对于这个创立57年的男装老品牌 来说,上市公司地位已成"鸡肋",但随着私有化失败,却不得不留在资本市场,同时还要面临竞争激 烈、业绩下滑的困境。 退市计划出现"反转",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5月12日,金利来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此次复牌,意味着金利来酝酿已久的 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 今年以来,金利来多次发布公告,告知投资者私有化详细进度表,预计将于7月2日正式撤销上市地位。 4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受理金利来集团私有化退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创立57年的男装品牌将结束 33年的港股生涯。 然而,正当业界认为金利来退市已是"板上钉钉"之际,却突然发生"反转"。上周五,金利来举行法院会 议及股东大会,并于下午一时起短暂停牌。 图/金利来公告截图。 据了解,在股东大会上,该私有化议案以89.9894%的赞成票获得通过。但同日 ...
金利来私有化退市不获股东批准,股票复牌暴跌近40%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02:11
私有化计划失败 - 金利来集团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仅55.33%投票股东支持 低於75%门槛要求 同时44.66%投票股东反对 超过10%反对上限[2] - 私有化报价为每股1.5232港元 总收购价约4.64亿港元 涉及剩余31.25%股份 交易失败後曾氏家族未能实现全额持股[4] - 私有化失败导致公司股票於5月12日复牌後大跌近40%[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额12.19亿港元 同比下降8% 净利润9309.7万港元 同比减少19.86%[4]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51.5亿港元 每股净资产约4.46港元 私有化价格较净资产折让约66%[8] - 维持上市每年需支付1200万港元合规成本 2024年日均成交量仅29.6万股 相当於总股本0.03% 全年换手率不足20%[7] 行业背景与挑战 - 男装行业面临消费频次较低 品牌老化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等问题[4][5] - 商务男装行业集体进入增长困局 行业整体面临转型压力[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私有化计划由董事局主席曾智明通过全资拥有的广朗公司发起 旨在实现家族全额持股并撤销上市地位[4] - 业内分析认为私有化初衷在於谋求战略自主权 摆脱上市公司监管约束 转为家族办公室模式[8]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私有化失败前三个月股价在1.45港元附近波动 市场普遍预期私有化将顺利通过[7] - 公司公告强调私有化失败不会对业务 营运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