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专栏丨三个关键词读懂中国何以吸引全球车企
新华社· 2025-04-29 12:45
开放政策 - 中国于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并于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 - 国际车企如大众 宝马 特斯拉等纷纷在华布局汽车生产 受益于优质营商环境 高素质劳动力及完整产业链供应链 [2] - 上海车展期间设置约10万平方米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 大批世界百强零部件供应商参展 并推动投资签约如丰田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上海 [3] 创新能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首次突破1200万辆 在智能化 电池 电控等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突破 [3] - 上海车展展示尖端技术包括快速充电 智能驾驶系统和个性化装饰 中国车企被外媒评价为全球汽车行业带来变革 [3] - 2024年中国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达57.3% 合资车企持续加码电动化与智能化 [4] 市场规模 - 中国汽车市场拥有巨大规模与消费潜力 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且年销量持续攀升 基本盘稳固 [4] -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推动购车需求向智能化 电动化 高端化演进 外资企业转向本土化研发和生产以适应市场 [4] - 国际车企视中国市场为重要机遇 通过产品设计和平台架构以中国需求为原点进行深度融入 [4]
营收1158亿元 利润115.39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伊利股份韧性筑基 多维赋能开启价值增长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2: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 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 39亿元同比增长12 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 18亿元同比增长1 35% 扣非归母净利46 29亿元同比增长24 19% [1] - 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 03% 经营现金流净额217 40亿元同比增长18 86% [2] 经营质量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管理费用率降低23个基点至3 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 9% [2] - 拟现金分红77 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 4% 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 4% [3]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业第一 [3] 业务梯队结构 - 第一梯队液体乳营收750 03亿元 常温白奶/酸奶市占率第一 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 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增长超30% [5] - 冷饮业务营收87 21亿元连续30年行业第一 [5] - 第二梯队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 75亿元同比增长7 53% 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 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双位数增长 [5]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60% [6] - 奶酪业务2B端增长超20% 非乳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成倍增长 [7] - 海外业务冷饮增长13% 婴幼儿奶粉增长68% [8] 战略能力建设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唯一国家级平台 [10] - 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 奶酪智造基地三期将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1] - 新品收入占比达15 1% 数智化技术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 [11] - 可持续发展聚焦绿色减碳/乡村振兴/社会公益 [12]
富邦科技(300387) - 300387富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9:2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29日下午15: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参与人员为2024年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仁宗等 [2] 业务服务模式 - 以“水肥药耦合 + 数字技术”为核心,打造数字农业配套服务体系,围绕关键技术及一体化技术,加速成果转化,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推动“降本增产”方案落地 [2] 研发成果 - 加大节能降耗、碳中和类助剂研发投入,推出新型磷酸除镉助剂、磷酸除砷助剂、尿素造粒助剂等高效环保型助剂产品,深化与国内外合作,推进钙镁磷肥等项目研究 [3] 行业发展前景 化肥助剂与化肥行业 - 客户对化肥助剂需求多元化,公司开发新型农化助剂产品,引导行业向养分高效化等方向发展,布局增值肥料与土壤改良板块 [3] 现代农业行业 - 生物农业与数字农业是发展重要方向,潜力巨大,是落实相关方案的重要驱动力,我国现代农业市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在多个领域布局 [4] 盈利增长点 农化助剂与特种肥料业务 - 推动产品升级转型,从传统肥料助剂向绿色、多营养、多功能农化助剂跨越发展,布局经济作物特种肥料等产品系列,构建配方体系 [5] 综合解决方案 - 以“水肥药耦合 + 数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为突破口,带动创新产品市场营销 [5] 海外市场 - 深化“走出去”战略,布局东南亚、前独联体地区及非洲市场,提供全流程产品与服务,提升全球竞争力 [5] 证券简称变更 - 从“富邦股份”变更为“富邦科技”,蕴含战略布局调整,聚焦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建设,构建一体化模式,以“数字 + 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打造“降本增产”解决方案 [6] 业绩情况 2025年一季度 - 营业收入为3.05亿元,同比下降3.44%,归母净利润为2312.30万元,同比下降11.75%,原因是春节假期早使客户停工放假早、2024年底氮磷钾原料价格下行使下游采购观望、开工推迟,预计后续改善 [6] 2024年 - 整体经营稳健,实现营业收入123,507.48万元,同比上升17.79%,其中农化助剂业务收入90,247.01万元,同比增长9.35%;肥料业务收入9,364.93万元;现代农业业务收入20,660.71万元,同比增长169.05% [7] 并购计划 农化助剂与特种肥料领域 - 考察拥有核心研发能力及先进生产设施的投资标的,并购整合扩充产品线,提升技术储备与产能规模 [8] 现代农业板块 - 采取双轨并行并购策略,寻求生物领域前沿技术企业强化“降本增产”能力,关注符合数字农业战略布局的企业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 [8] 数字农业配套服务 - 包括土壤检测评价、科学种植规划、智能滴灌决策、水肥一体化、在线种植管理等,实现标准化种植、产品和品牌化运营,提质、增产、降本、增效 [8] 现代农业业务经营表现 - 2024年依托富邦湘渝、康欣生物两大平台,构建全产业链闭环,实现营业收入20,660.71万元,同比增长169.05% [9] 助剂业务板块增长因素 - 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0,247.01万元,同比增长9.35%,增速放缓,原因是行业整体需求增速放缓、内卷严重,下游采购节奏调整,以及公司适度调整资源投放重点 [9] 关税战影响 - 2025年“美国滥施关税”事件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业务不涉及直接对美贸易,主要海外市场集中在欧、亚、非,主要原材料价格稳定且公司有应对策略,未来将关注进展并调整策略 [9][10] 核心战略 - “降本增产”是核心战略之一,通过“水肥药耦合 + 数字技术”创新模式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顺应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10]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重视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加强业务整合,提高盈利能力,探索机构投资调研渠道,与二级市场交流互动 [10] 股东回报机制 - 公司将深化市场拓展,提升核心业务市场占有率,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回报 [11]
清华大学钱颖一: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经济的明天
搜狐财经· 2025-04-28 22:13
教育模式比较 - 中国式教育强调用功读书、限制娱乐活动、专注特定技能训练,并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表现优异,上海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三项中均名列全球第一 [3][4] - 美国式教育与中国式教育背道而驰,美国中学生在PISA评估中阅读排第17名、数学排第31名、自然科学排第23名 [3] - 印度教育体制存在填鸭式教育问题,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公开抨击传统教学方法,赞扬创新思维 [4] 高等教育人才表现 - 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和INSEAD三所世界顶级商学院新任院长均为印度裔,且均在印度完成本科教育 [5][6] - 哈佛商学院近200名教授中有二十多位印度裔教授,但仅有一位中国裔教授且非终身教授 [6] - 犹太人在科学和创业领域成就突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人数超过100人,以色列是NASDAQ上市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 [6] 教育理念差异 - 中国家长注重"学知识",通常询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而犹太家长注重"提问题",询问"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 [6] - 中国教育优势包括学习能力强、知识掌握快、模仿改进能力和执行力强,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奇迹 [7] - 中国教育弱点在于过度依赖刻苦、时间投入、死记硬背和重复练习,缺乏创新和创造能力 [7] 创新教育要素 - 创造性三大基本元素为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均超越知识本身 [8][9] - 好奇心是科学家发明最重要要素,如牛顿因好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8]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和乔布斯的想象力改变了世界认知和商业模式 [8] - 批判性思维表现为挑战广泛接受的结论,中国留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批判性思维 [9] 教育与国家竞争力 - 传统考试文化扼杀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学科领域 [9] - 仅灌输知识不培养创新能力可使国家在追赶阶段表现出色,但难以获得世界引领地位 [10] - 经济竞争本质是创新竞争,创新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最终是教育竞争 [11]
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新高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8 08:02
订单趋势变化 - 德国采购商安娜·穆勒采购金额较上届增长40%,其中70%订单流向环保科技类产品 [1]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吸引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224372名境外采购商,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广交会订单变化显示全球消费新趋势:创新、绿色、时尚成为"中国制造"转型方向 [1] 创新驱动需求 - 佛山坚美铝材通过智能化设计和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将节能性能提升30%,吸引定制化需求 [2] - 广东华艺卫浴"飞雨厨房龙头"首创双模式出水系统,首日即获3家采购商签约 [2] - 广东省光禾悦建筑科技模块化房屋设计首日斩获超1000万元意向订单,提供定制化户外生活方式 [3] - 广东企业从被动满足订单转向主动创造需求,如针对南美模块化建筑、中东抗高温建材、欧美低碳方案等细分市场 [3] 绿色竞争力 - 中山莱博顿卫浴展示强度提升3倍但生产能耗降低15%的玻璃产品,欧洲客商愿为绿色溢价买单 [4] - 56%参展企业拥有绿色低碳专利,63.5%通过国内外绿色低碳认证,现场展示88万件绿色产品 [5] - 阳江厨客家庭用品加快环保转型,通过多项绿色认证应对国际市场准入要求 [5] - 浙江物产生物科技四腔洗衣凝珠减少30%塑料用量,上届订单转化率达70% [5] - 广东联塑科技全产业链自主化战略确保生产全程低碳可控,灵活切换欧美与新兴市场 [6] 设计赋能价值 - 广东华艺卫浴获德国红点奖的智能镜柜从设计到量产仅用8个月,集成隐藏储物与蓝牙功能 [7] - 临沂鲁美达工艺品融合北欧极简与中国扎染工艺的挂饰欧美预售量超10万件 [7] - 微石文化"西游宇宙"系列通过机甲化设计实现文化出海,首日获东南亚订单 [7] - 广东荣利宝家居粉系蝴蝶结饰品由外籍设计师参与创作,研发人员占比达20% [8] - 行业转型体现为功能性+审美融合、传统元素现代表达、数字化提升定制能力 [8][9]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美利肯化工事业部添加剂业务全球副总裁Wim Van De Velde一席谈
中国化工报· 2025-04-28 01:48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以"美好生活透出来"为主题展示聚烯烃的广泛应用和解决方案,助力产业链低碳化、高品质转型[1] - 公司认为应对聚丙烯行业竞争的唯一办法是创新,通过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实现品牌溢价[2] - 公司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在上海设有应用实验室并拥有研发资源,未来将重点提升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和应用水平[2] - 公司在中国推出新产品Hyperform HPN 1000ei聚丙烯高性能添加剂,性能进一步提升[2] - 公司与榆能化合作开发高刚性透明聚丙烯材料YM40BUC在冰箱抽屉部件的新应用[2] 可持续发展举措 - 公司的聚丙烯解决方案在设计源头降低资源消耗,赋能应用端促进低碳转型[3] - 公司核心产品Millad NX 8000透明剂从上游到下游均能助力可持续发展[3] - 通过材料替换提升PP性能后可替代PS、PC、ABS等工程材料[3] - 公司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度协作拓展透明聚丙烯的创新应用边界[3] 回收与环保技术 - 公司通过提升聚丙烯可回收能力助力行业减少碳排放[4] - 公司与PureCycle合作推广新技术,使回收聚丙烯达到食品级新聚丙烯相同的透明度[4] - 公司将探索通过化学回收技术赋能整个行业[4] - 公司视中国市场为重中之重,将推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4]
年产6.2亿把!创新让中国伞具加速全球“上新”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44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放眼全球,每三把伞就有一把产自 浙江绍兴上虞区的崧厦街道。凭借年产6.2亿把伞的规模,崧厦撑起了上百亿元的产业,伞具远销上百 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绍兴一家伞企出口雨伞1000万把,同比增长10%,其中60%销往日本和欧洲。重量只有66克、 售价约250元的"羽毛伞"是热销海外的"爆品"。 浙江绍兴天玮雨具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 潘旭东:在研发上,每年投入接近两百多万元,每年新增专 利大概有三十多项,自我开发的产品才有自我定价权。 源源不断的创新,让中国伞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主动权,而环环相扣的上下游,则是从不断创新到快 速"上新"的关键。从"一块布"到"一把伞"需要多长时间? 浙江绍兴上虞华联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赛飞:我们原材料端有20%到30%的比例来自上虞的本土企 业,我们跟下游的伞企经常做交流,可以反馈到他们对原材料端需求的改变。 据统计,崧厦伞业年产值规模达15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伞具生产和出口基地,近70%的产品销往欧 洲、美洲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绍兴上虞伞业商会会长 吕信龙:在品牌建设方面,通过跨境电商、国际展会等渠道 ...
复星国际与南洋商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金在线· 2025-04-25 03:24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南洋商业银行与复星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 [1] - 南商执行董事孙建东、副总裁刘晓光、陈伟与复星国际高管汪群斌、龚平、张厚林等出席签约仪式 [1] - 双方承诺将携手合作,为复星未来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1] 合作历史与基础 - 南商与复星自2010年开始合作,已有15年合作历史 [3] - 十五年合作奠定了扎实良好的基础,为更深厚紧密关系创造条件 [3] - 复星在全球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产业布局 [3] 未来合作方向 - 南商将发挥跨境领域经验,与复星全球化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 [3] - 双方将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基础上深化产品和服务合作 [3] - 南商将为复星提供稳定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 - 未来将通过融合金融科技和AI,深化产品和服务合作 [3] 公司背景 - 南洋商业银行1949年在香港开业,秉持"专业经营、效率至上、创造价值"理念 [3] - 复星长期坚持"全球化"和"创新"两大核心引擎 [3] - 南商将利用立足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服务企业 [3]
豫论场 | 这一次,太空又来俩河南人
河南日报· 2025-04-24 11:08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 55年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再次奔赴太空 [1] - 航天事业从天地往返到出舱行走 从交会对接到多人多天太空驻留 空间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 [1] -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太空183天期间完成9种组合体构型 5次交会对接 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 [2] 航天员任务成就 - 航天员陈冬担任神舟二十号指令长 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三次飞天的航天员 [1] - 陈冬在2022年担任神舟十四号指令长 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 [2] - 神舟十四号乘组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空间站建造 [2] 航天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风云气象卫星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北斗系统覆盖全球使上亿户家庭享受信息服务 [3] - 商业航天新业态快速发展 包括民营火箭 卫星互联网等产业 [3] - 河南省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包括卫星制造 火箭研制 卫星测运控管理和数据应用 [3] - 女娲星座在轨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每天传输数据 天章卫星智造基地进行卫星总装 [3] 航天科学研究进展 - 空间站微重力实验为材料科学 生命医学研究提供独特条件 [3] - 月球样品分析助力揭示月球演化之谜 [3] - 航天技术推动基础科学不断突破 众多航天科技已应用于日常生活 [3]
2025英国创新报告:英国工业在全球智能化背景下的创新表现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22 11:13
英国创新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突破传统创新评估框架,从生态系统"生命力"角度全面分析英国创新活动与工业表现,强调产业部门细分数据对政策制定的价值 [2] - 制造业对英国经济贡献率达15%(含价值链间接效应),但全球份额从2000年3.7%降至2022年1.5%,先进产业份额从4.4%降至2.6% [3][4] - 英国研发强度2.77%超OECD均值但落后于韩美德,政府研发支持主要依赖税收减免而非直接补助 [5][6] - 英国在AI/量子技术专利全球前十但总量落后中美日韩,顶尖研发企业数量十年减半 [7] - 37%劳动者存在资质过剩问题,职业教育选择率22%显著低于德法(37%-41%) [11][12] - 英国低碳技术公共RD&D支出全球第四(2023年18亿美元),环境技术专利全球第七 [14][15] 制造业结构性变迁 - 制造业占英国经济全价值链15%增加值与就业,但G7国家全球制造业份额从2000年56%降至2022年33%,同期中国从6.4%跃至31% [3][4] - 英国10个先进产业全球增加值份额从2000年4.4%降至2020年2.6%,需通过细分行业数据识别优势领域 [4][8] 研发投入特征 - 英国研发税收减免模式普惠性强但战略引导力存疑,企业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在OECD领先 [5][6] - 全球顶级研发企业数量十年减半反映高研发强度领域领导力衰退 [6][7] 人才结构挑战 - 技能错配率达37%(资质过剩)和34%(技能过剩),职业教育参与率较OECD均值低9个百分点 [11][12] - STEM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结构性脱节,影响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12] 绿色创新表现 - 核能技术获最大RD&D投入(2023年),其次为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氢能/CCUS为重点方向 [14] - 2010-2021年环境技术专利全球第七,需加速技术产业化以实现深度减排目标 [15][16] 国际竞争力比较 - 报告采用G7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结构对比,揭示英国在汽车/航空航天/制药等关键行业相对优劣势 [8][9] - 通过生产率/增加值/就业/出口多维指标进行行业级SWOT分析,避免制造业整体误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