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变化
icon
搜索文档
ESG一周丨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5:44
ESG政策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九大方向细化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规范 [1] - 指南基于细化补充《基本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及体现中国特色三原则,重点围绕九大核心问题 [1] - 强调价值链重要性,关注可持续信息与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关联,提及"相称性原则" [1] ESG发布 - 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系统反映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 [2] - 气候系统变暖趋势持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显著加速 [2] -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增暖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2] - 2024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损失量、中国沿海海平面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 [2] 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 - 首批7项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正式发布,涵盖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清洁能源资源评估、新能源并网、跨国电网互联等领域 [3] - 标准由9个国家和地区近160位专家共同编写,经11个国家的26家企业机构投票表决通过 [3] - 标准融合中国等有关国家能源电力技术成果与创新实践,填补国际上相关方面的标准空白 [3] ESG活动 - 第二届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促进中欧在ESG领域加强合作 [4] - 中欧各界与会嘉宾认为合作有利于深入挖掘双方经贸潜力,共创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4] ESG成果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深化建材行业ESG实践共创可持续发展未来》报告,并启动"建筑材料行业ESG公共服务平台" [5] - 平台集信息披露、绩效评价、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于一体,填补行业ESG评价体系空白 [5] 产品碳足迹管理 - 生态环境部发布我国首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6]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发布和研制中的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达70余项,发布团体标准100余项 [6] ESG行动 -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实现全绿色用能,场馆方100%绿色电力供应,共折合绿电电量80万千瓦时 [7] - 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300吨,减排二氧化碳600吨 [7]
“中国持续成为促进全球发展的引擎”
人民日报· 2025-06-27 21:45
中国经济与市场潜力 -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创新持续突破跃升,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1] -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2]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太阳能、风能、储能等领域加强合作,建设大型项目 [2] - 荷兰路易达孚集团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4,持续加大投资 [3] - 美国伊克赛尔服务控股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且韧性十足,广阔国内消费市场和产供链多元化支撑其重要性 [3] 跨国公司投资与布局 - 空客A310飞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开始施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第二基地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在江苏南京开工 [2] - 法国桥智库认为中国工业门类齐全,现代化程度高,积极推动开放创新,为世界带来机遇 [3] - 比利时世索科肯定中国政府采取积极举措促进跨国企业发展 [3] - 万宝盛华集团认为中国是全球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市场之一,深耕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2] 一带一路与全球合作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共建国家贸易往来增长4.1% [4] - 巴基斯坦安格鲁集团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中国企业共同推动电站项目,改善地区面貌和民生 [4] - 尼日利亚企业积极与中国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尼日利亚发展 [4] 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势 - 中国企业在光伏、储能等关键领域凭借技术成本、产业链布局、本地化运营等优势成绩显著,同步推进海外建厂和绿地投资 [5]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约30%,在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6] - 西门子认为工业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制造业释放更大潜能,推动工业发展更强大、智慧、韧性 [6] - 高通公司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在终端侧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强大发展潜力 [7] 国际合作与未来机遇 - 美国思科公司加强与中国伙伴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创新和研发 [6] - LG化学认为中国创新生态体系为未来伙伴关系打下坚实基础,将坚持深耕中国市场 [7]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绿色创新等领域持续成为全球发展引擎 [7]
G20第三次协调人会议闭幕 多项议题达成共识 美国代表缺席
快讯· 2025-06-27 18:33
G20第三次协调人会议 - 会议在南非西北省举行 为期三天 汇聚全球主要经济体协调人代表 [1] - 在多边合作 气候变化 债务可持续性 社会公平等关键议题达成重要共识 [1] - 各国代表围绕制定领导人宣言草案进行深入磋商 [1] - 会议强调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国际法基础 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1] - 推动建设更加公平 包容和有韧性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美国代表团缺席引发对全球包容性合作的担忧 [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中国2024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
央视网· 2025-06-27 05:49
大气圈气候变化 - 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创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 最近10年(2015-2024年)为最暖十年 [2] - 2024年亚洲区域平均气温较1991-2020年基准期偏高1.04℃ 与2020年并列1901年以来最高 [2] - 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1℃(1961-2024年) 2024年较常年值首次高出1.0℃ 为1901年来最暖年 [2] - 中国极端高温/强降水事件增多 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增强 2024年气候风险指数达1961年来最高 [2] 水圈变化特征 - 全球海洋热含量1958-2024年持续增加 90年代以来显著加速 2024年再创新高 [3] - 全球平均海平面持续上升 2024年达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高位 [3] - 中国沿海海平面以4.0毫米/年速率上升(1993-2024年) 2024年较1993-2011年均值高96毫米 为1980年来最高 [3] - 2024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较常年值偏多6.0% 辽河/西北诸河流域分别偏多38.5%和24.0% [3] - 青海湖水位连续20年回升(2005-2024年) 2024年达3196.84米 [3] 冰冻圈消融状况 - 全球冰川1960-2024年持续消融 1985年后加速 2024年参照冰川平均物质平衡量达-1298毫米水当量 创连续观测最低值 [4] - 中国西部冰川加速消融 2024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量达-1815毫米水当量 为消融最强烈年份 [4] -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10年增厚20.8厘米(1981-2024年) 2024年平均厚度270.8厘米创观测记录最大值 [4] - 北极海冰范围每10年减少2.5%(3月)和13.9%(9月)(1979-2024年) 南极海冰2016年后总体偏小 [4] 生物圈生态变化 - 中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2000-2024年显著上升 2024年达0.358 较2001-2020年均值增长8.2% [5] - 西北地区石羊河流域荒漠面积2005-2024年呈减小趋势 西南岩溶区秋季植被指数2000-2024年显著增加 [5] - 中国沿海红树林面积1973-2024年先减后增 2024年基本恢复至1980年水平 [6]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 - 2023年全球大气平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分别达420.0ppm/1934ppb/336.9ppb 均创观测记录最高 [7] - 青海瓦里关站2023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达421.4ppm/1986ppb/337.3ppb 略高于全球平均值 [7] - 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2004-2014年波动增加 之后呈降低趋势(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站数据) [7]
美联储理事巴尔:气候变化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风险。美联储并不制定气候政策,但需要关注银行如何管理气候风险。
快讯· 2025-06-26 17:50
美联储对气候风险的立场 - 美联储理事巴尔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风险 [1] - 美联储不制定气候政策但需关注银行对气候风险的管理 [1]
报告预警:今年气候年景偏差,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多发强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4:57
全国低碳日与气候变化 - 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强调从生产生活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1] -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高1.55℃,首次突破1.5℃温升红线 [8][10] - 中国30个省份已出台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明确2035年前区域适应目标 [9]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92.5%,太阳能与风能成为最经济的新增电力选项 [2][4] -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占GDP比重超10%,贡献四分之一经济增长,是全球最大市场与制造基地 [4] - 联合国指出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十年,但能源转型速度仍滞后于气候危机恶化速度 [4][5] 气候适应行动进展 - 中国2024年极端天气频发,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 [8][10] - 国家持续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适应能力 [9][10] - 水利工程、林草生态系统、海洋环境等领域适应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9] 国际合作与政策呼吁 - 联合国呼吁在三大领域突破:制定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增加发展中国家气候融资、改革国际金融架构 [4][5] - 中国将扩大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全球贡献解决方案 [10] - 需加强政府、社会及各行业协作实现气候目标 [5]
亚投行十年关键词:“朋友圈”翻倍,多边合作共赢
北京商报· 2025-06-24 14:07
亚投行发展历程 - 2013年由中国倡议筹建,旨在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 - 2014年10月24日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签约成立,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3] - 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2016年1月开业运营 [3] - 截至2025年6月成员从57个增至110个,覆盖全球81%人口和65%GDP [4] 业务规模与项目成果 - 累计批准320个项目,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资本超2000亿美元 [5][7] - 项目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非洲、拉美等地 [7] - 孟加拉国配电系统改造惠及1250万农村人口 [5] - 印度孟买地铁4号线减少市区35%车流量 [6] - 印尼贫民窟升级项目惠及970万居民,亚投行承担2.165亿美元融资 [6] - 中国落地20+项目,如北京燃气2.5亿美元贷款覆盖21.675万户 [6][7] 战略方向与未来重点 - 2025年十周年年会主题为"互联助力发展,合作共创繁荣" [4] - 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如AI研发)、气候变化(相关项目占比从2023年60%升至2024年67%)[8][9] - 三大优势:区域平衡、协同互补、创新融资 [9] - 新任行长邹加怡2026年上任,拥有丰富多边合作经验 [9] 运营模式与行业影响 - 采用多边开发银行模式,汇聚各国资金支持基建 [4] - 保持三大国际评级机构AAA信用评级 [5] - 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互补合作 [7] - 推动"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8]
普华永道:AI与气候变化双重挑战下,中国企业迎来独特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24 08:10
中国企业转型路径 - 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和优化运营模式在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双重挑战中开辟独特发展路径,聚焦于运营体系重构和优化,将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价值链核心环节 [1] - 中国制造业中超3.1万家智能工厂应用AI,其中230余家工厂将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3] - 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展现出全球领导力,拥有全球40%的绿色技术专利,这些技术优势正通过新型运营体系转化为实际效益 [3] 全球商业模式重塑价值预测 - 到2025年,中国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变革将额外创造高达1.66万亿美元的价值 [2] - 全球市场由此产生的价值增量将超过7万亿美元 [2] - 亚太地区预计将创造2.98万亿美元价值,北美地区1.55万亿美元,中国1.66万亿美元,印度0.33万亿美元 [2] 技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企业将AI视作推动变革的核心要素,为应对气候变化更有意愿加大相关投资 [3] -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2025年发电量预计将超过火力发电,进一步推进"双碳"计划 [3] - 企业应聚焦利用AI推动流程创新和增长导向的运营转型,而不仅仅是降本增效 [3] 未来战略方向 - 中国企业需摒弃"简单跟随"策略,优先推动商业、运营和能源模式创新 [4] - 在建立信任、运用前沿技术和战略资源管理上持续精进,为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4] - AI、气候变化及全球贸易将持续重塑产业格局,"赢家通吃"趋势或将继续 [4]
拉美发展面临三重挑战
商务部网站· 2025-06-21 17:28
人类发展指数下滑 -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人类发展指数(HDI)自2010年持续下滑,1990—2015年年均下降0.7%,2016—2021年为0.3%,2022年至今为0.2% [1] - 贫困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48%降至2023年的25%,但31%人口处于返贫边缘且比重逐渐增加 [1] - 全球增长不确定性自特朗普二任以来增加77%,拉美地区飙升至101% [1] 技术进步滞后 - 拉美地区仅2%人口拥有5G网络,发达经济体覆盖率达28% [1] - 高收入家庭互联网接入率是贫困家庭的2倍 [1] 社会分裂与政治极化 - 拉美政治极化指数达3.3(最高4),高于亚太(2.9)、东欧和中亚(2.9)、中东和北非(2.7)、西欧和北美(2.7) [1] - 政府信任度从2008年43%降至2023年30%,反建制派影响力上升 [1] 气候变化影响 - 2024年美洲大陆地表温度较1951—1980年均值上升2.3摄氏度,连续5年高位 [1] - 自然灾害导致生产力下降,28%人口面临粮食及水安全威胁 [1]
《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发布
快讯· 2025-06-20 11:49
中国-新西兰合作领域 - 双方在食品安全、海关、农业、林业、气候变化、贸易和经济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及绿色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1] - 首轮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取得进展 [1] - 旅游、文化、地方政府、体育、科学创新等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至关重要 [1] 中新近期活动 - 近期举行中新市长论坛 [1] - 即将举行中新二轨对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