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不能忘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7-21 22:12
图一 信件、照片、旅行箱……展览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玻璃墙上,张贴着无数张遇难者 的肖像,那些在战争发生前微笑的、严肃的、平静的脸庞,随着战火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之中。"像我们 一样的人们"——一旁的文字上写着照片墙的主题,述说着战争的残酷。 展览强调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战斗,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在"战争之路"展区内, 展览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介绍了日本军队对中国的残暴侵略以及野蛮行径。"战争的恐怖"展区揭 露了日本军队给亚洲国家尤其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博物馆还展陈了两份来自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 队罪证陈列馆的馆藏资料复印件,揭露当年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乌努克说:"直到今天,仍有不少 波兰民众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不甚了解。我们希望来到博物馆的每一个参观者都能了解完整的 历史,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暴行以及中国人民经历的苦难和抗争。" "二战是全人类的悲剧。因此,博物馆并非仅仅呈现波兰的战争叙事,而是采取更为全球性的视角来呈 现二战历史。我们相信,只有将波兰人的战时经历置于欧洲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广阔背景中,才 能充分传达呼吁和平的意义。我们要全面、真实叙述历史 ...
墨西哥各界人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新华网· 2025-07-21 09:46
中墨文明交流活动 - 红厅论坛·中墨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墨西哥城举办 近百位文化、学术、媒体、工商及政界嘉宾参会 [1] - 墨西哥人士称墨中文明交流源远流长 合作日益加深 堪称文明交流互鉴典范 [1] - 活动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待未来开展更多对话与合作 [1] 战略合作意义 - 墨西哥联邦众议院墨中友好小组主席称墨中对话是两个千年文明间的对话 具有战略意义 将为两国及世界未来作贡献 [1] - 交流对话巩固友谊纽带 为持续促进学术、文化与政治交流搭建新平台 [1] - 墨西哥国会前众议员强调应搭建桥梁而非隔阂 墨中友好关系为世界树立榜样 [1] 文明互鉴理念 - 研究员比喻文明互鉴为相互交织的复杂舞蹈 主张建立更加公正、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 - 社交媒体创作者指出墨中等全球南方国家有历史困境 中国发展为全球南方提供借鉴 [2] - 双方可在文明互鉴中携手走向更美好未来 [2] 文化遗产合作 -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研究员称两国文化遗产数量庞大且极具价值 均有丰富遗产保护经验 [2] - 建议加强遗产保护研究与数字考古项目合作 通过技术创新与青年参与传承文化瑰宝 [2] - 中墨文明交流源远流长 400多年前马尼拉大帆船开启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2] 文化交流成果 - 墨西哥文化部官员表示自建交以来文化交流持久深入 中国兵马俑展览令人叹为观止 [3] - 越来越多文化展览为双方民众打开相互了解之窗 [3] - 两国均热爱和平与友谊 不干涉他国事务 致力于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3] 发展道路借鉴 - 中国发展道路为墨西哥提供有益借鉴 墨方愿与中方开展更多对话交流 [3] - 共同推进全球南方合作 [3] - 文明交流体现在瓷器领域 中国瓷器影响墨西哥普埃布拉州陶艺匠人 [3] 陶瓷领域合作 - 墨西哥陶艺匠人将中国陶瓷审美理念与本地原住民艺术传统融合 创造出塔拉韦拉陶器 [3] - 合作包括联合展览、陶艺家互访交流驻地创作项目、经贸合作推动传统工艺高附加值转化 [3] - 以陶为媒的文明对话不断延续 合作正不断深入 [3] 全球文明倡议参与 - 墨西哥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化交流、遗产保护、艺术活动与文化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4] - 两国人士应更多参与合作实践 落实文化、商业与教育交流项目 [4] - 让墨中友谊之船扬帆远航 自称为新时代大帆船的一员 [4]
“红厅论坛·中墨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墨西哥举办
新华社· 2025-07-19 15:56
中墨文明交流互鉴 - 中墨文明交流互鉴和人文交流活动日益深入 需持续增进传统友好 促进民心相通 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1] - 两国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人文交流取得新成效 通过文明交流增进友好互信 以文明互鉴丰富世界文明 [1] - 中墨两大文明同为人类文明瑰宝 在历史长河中各展风华 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 中华民族"仁爱和谐"与玛雅 阿兹特克文明智慧艺术跨越时空呼应 [1] 墨西哥政府与社会转型 - 墨西哥政府致力于社会转型 墨中两国可相互借鉴经验 共享智慧 为深化双边友谊与合作注入新活力 [2] - 墨西哥与中国在相互尊重中理解差异 在互相欣赏中珍视共同之处 两国关系成为国际合作典范 [2] - 面对全球性挑战 墨中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是实现共同繁荣与公平未来的必要条件 [2] 中墨经贸与多领域合作 -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 墨中合作远超经济 贸易 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至文化交流 科技创新 教育合作 学术交流及体育等多领域 [2] - 期待更多墨中各界人士投身推动双边关系持续深化 促进两国关系更好发展 [2] 智库报告与论坛背景 - 论坛发布《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智库报告 回顾中华文化主体性历史脉络 剖析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坚守并激活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成功实践 [3] - 论坛由新华社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同主办 中墨两国文化 学术 媒体 工商及政界近百名嘉宾出席 [3] - "红厅论坛"全球系列对话会自2022年起在非洲 拉美和欧洲多国举办 为中外智库专家和媒体交流提供重要平台 [3]
新华时评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夯实文明互鉴精神根基
新华社· 2025-07-19 14:09
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根基与时代价值 - 报告深刻阐释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根基、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1] - 明确指出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 [1] - 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样本 [1] 文化主体性对全球文明互鉴的贡献 - 中国以"美美与共"包容精神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1] - 提出全球文明倡议,重视文明传承创新与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1] - 搭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平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1]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各国文明现代更新提供借鉴 [1] 文化主体性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影响 - 中国以"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理念提供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治理视角 [2] - 打破"西方文明等于现代文明"的历史错觉 [2] -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证明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可能性 [2] -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对冲霸权话语 [2] 文化主体性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推动 - 中国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应对全球性挑战 [2] - 主张各国巩固文化主体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 维护文明多样性并通过交流学习绘就人类文明多彩画卷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交流互鉴 - 各国需携手巩固文化主体性,在坚守中传承与创新 [2] -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凝聚人类文明进步力量 [2] - 引领世界走向持久和平、稳定、发展的未来 [2]
“一次思想和精神学习之旅”
人民日报· 2025-07-18 21:54
中国共产党发展成就 -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从建党之初50多名发展到过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2] - 取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和组织成就,秘诀在于深厚的党群关系、制定长期战略规划、勇于自我革命、赢得民众信任的能力 [2] - 开辟了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治国理政效能的独特实践 [2] 毛里塔尼亚公正党考察团访问成果 - 考察团参访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中共一大纪念馆等场所 [2] - 近距离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创立于坚定的斗争原则之上,保持本色、坚守初心、与时俱进 [2] - 高度赞赏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注重自我审视和开展自我批评 [2] 中毛两国关系发展 - 今年是毛中建交60周年,两国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3] - 2024年9月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 - 双方在农业、基建、教育、渔业、矿业、能源、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3] 两党合作情况 - 毛里塔尼亚公正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关系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两党保持经常性互访和多领域协作,合作水平持续提升,理念经验交流互鉴不断深化 [3] - 访问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深入了解中国发展经验 [3] 全球倡议评价 - 高度评价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3] - 三大全球倡议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方案 [3] - 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多极化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3]
2025“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跨文化叙事主题研讨 聚焦全球文明倡议与媒体责任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24
全球文明倡议与跨文化叙事 - 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江西赣州举行 聚焦"全球文明倡议下的跨文化叙事创新与媒体责任" 来自18个国家的媒体代表参与研讨 [1][3][5] - 研讨会探讨媒体如何以更具包容性和创造性的叙事方式构建公正、客观、多元的国际传播格局 [1] - 客家文化被作为跨文化叙事的典型案例 其融合中原与南方山地文化的特点被视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缩影 [1] 国际媒体代表观点 - 埃及媒体代表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动力 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亚洲、拉美及非洲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 - 印度代表强调全球文明倡议的合作、平等与和谐理念 认为媒体应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 [3] - 埃塞俄比亚代表赞赏中国在数字传播领域讲述国家故事的能力 认为媒体人肩负促进跨文化理解的责任 [3] 文化认同与交流案例 - 印尼代表表达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 分享祖辈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 认为文明交流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5] - 非洲代表高度评价赣州福寿沟博物馆展示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智慧 认为中国以创新应对困难的发展模式值得赞赏 [5] - 专家总结强调各国应加强对话交流与包容理解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5] 论坛概况 - 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江西举行 为期7天 来自50多个国家的100余位媒体组织负责人参与 [6] - 论坛以"新闻力量·文明对话·推动世界现代化"为主题 通过多种形式探讨媒体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 [6]
【环球财经】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和谐注入动力——访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格罗布勒
新华社· 2025-07-18 13:59
全球文明倡议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1]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深入交流凝聚广泛共识,增进国际社会相互理解 [1] - 非洲国家对包括全球文明倡议在内的三大全球倡议感到振奋,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中国积极分享自身发展经验和模式,为国际合作提供宝贵借鉴和新机遇 [1] - 非中双方将在教育、民间等领域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与可持续和平 [1] - 中国推进签证便利化措施,让更多国际友人有机会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 [2]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1]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
共同的“路”将赞比亚和中国紧密相连(观象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01:01
绿色发展 - 云南当地合理利用山脉资源投入光伏板、风电机等设备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1] - 赞比亚希望借鉴中国能源转型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以解决因干旱导致的能源短缺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 -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极大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通过运输日用品和农产品矿产品等促进经济发展[2] 减贫事业 - 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成果以任何世界标准来看都堪称奇迹[2] - 中国的减贫方案在云南等地有生动实践其经验值得赞比亚及非洲国家学习借鉴[2] 国际合作 - 中国与赞比亚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原则没有任何附加政治条件双方相互尊重支持[3]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鼓励非洲国家与中国加深合作[3] 文化交流 - 中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各国树立良好典范[3] - 全球文明倡议属于全人类的公共产品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所有国家人民受益[3]
多国汉学家:愿做中外对话“筑桥人”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7 00:42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会议以"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出席 [1] - 汉学家们认为会议为解决地缘政治冲突、探索团结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提供了宝贵契机 [1] - 会议体现了中国促进和平与全球对话的责任担当 [1] 中国倡议与理念 -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2] - 这些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越对抗、走向合作的新思路,有助于各国在多元文明框架下寻求共识 [2] - 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是求同存异、和合共生 [2] 中华文化的全球价值 -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智慧源泉 [3]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互敬互信等理念是实现和平的一剂良方 [4] - "中庸之道"、"礼"、"仁爱"等思想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增进信任,减少冲突 [6] 汉学家的桥梁作用 - 汉学家们扮演着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角色,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6] - 汉学家们致力于增进中外相互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6] - 汉学家们积极参与中外对话,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促进民心相通 [6]
以文明互鉴促和平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17 00:08
全球文明倡议 -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1] - 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是求同存异、和合共生,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 [1] - 倡议提出两年多来,其理念日益成为全球性共识并转化为实践,彰显了中国方略的强大生命力 [1] 世界经济与文明交流 -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问题突出 [2] - 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人为构筑贸易壁垒,阻碍世界经济正常交流与合作 [2] - 各国应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经济政策协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2] 文明多样性与发展路径 - 应尊重彼此文明的差异性,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2] - 多样的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2] - 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是文明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各具特色的现代化路径都值得尊敬 [2] 文明对话与合作机制 - 应加强文明对话而非对抗,坚持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主导作用 [3] - 各国应深化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等机制对接,推动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文明交流合作 [3] - 中国积极考虑承办2028年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论坛,将成立全球文明研究院,支持文明古国论坛等机制 [3] 文明互鉴与未来发展 - 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各国应搭建更多载体和平台推进文明交流 [3] - 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映照,共同书写了人类社会文明交融的灿烂篇章 [4] - 未来不同文明彼此丰富、交汇交融是主流和大势,应持续唱响交流互鉴的主旋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