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专访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中欧互利共赢(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1 12:17
中欧经贸合作 - 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值 [3] - 中欧双边贸易额50年来增长超过300倍,目前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1/3 [3] - 中欧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需坚持多边主义,聚焦经贸与气候等共同议题 [5] 中欧合作成果与机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联通中国128个城市和欧洲229个城市,架起经贸往来桥梁 [8]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中搭建对话平台,让欧洲国家获得发展红利 [7] - 欧中通过多元模式开展深度合作,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 [8]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国对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实施免签政策,促进人员流动和文明对话 [9] - 文化和慈善事业跨越分歧,意中、欧中可在高等教育和学术交流方面加强联系 [9] - 中国年轻人拥有坚定信念和扎实专业能力,愿意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10] 中国现代化发展 - 中国不依赖殖民、不发动战争走出一条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参考 [6] - 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决心与智慧 [6] -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中国人民的活力给国际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 [6] 全球倡议与合作 -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7]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伟大创举,打开合作空间,传递合作信号 [7] - 欧中合作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契合各方需要 [7]
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中欧互利共赢(环球热点)
人民网· 2025-07-31 09:40
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中欧互利共赢(环球热点) 专访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 "若欧中形成合力,足以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唯有开放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今年是中国与意大 利建交55周年、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不久前,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到访中 国,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发表演讲,剖析中欧合作新机遇与新路径。 长期以来,普罗迪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意及中欧务实合作,多次来华访问,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友好往来。 近日,他接受本报专访,对中欧、中意多年来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为破解时代命题提供了独特思 考。 在接受差异中实现互相理解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 交时一年的贸易值。"海关总署最近发布的这组数据,显示出当前中欧经贸合作程度的持续加深。50年 来,中欧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了300倍,目前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的1/3。 总结中欧关系50年发展,普罗迪认为,中欧建交后一直有非常好的友谊,双方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 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有'和而不同'的说法,我也经常表达类似的观点——虽然 ...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举办建军98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 2025-07-31 00:47
中澳两军关系发展 -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约200名中澳双方代表出席 [1] - 中国国防武官邱旭强强调中国践行新安全观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1] - 中方愿同澳方共同努力 推动两军关系沿正确轨道发展 造福两国人民并为地区安全作贡献 [1] 历史纪念活动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国将坚决捍卫战争胜利成果 [1] - 招待会播放《守护和平、命运与共》图片展和中国军队建设宣传片 [1] 活动氛围与反响 - 招待会气氛隆重友好 与会来宾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祝愿中澳两军关系健康发展 [1]
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中欧互利共赢(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0 22:09
"若欧中形成合力,足以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唯有开放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今年是中国与意大 利建交55周年、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不久前,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到访中 国,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发表演讲,剖析中欧合作新机遇与新路径。 长期以来,普罗迪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意及中欧务实合作,多次来华访问,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友好往来。 近日,他接受本报专访,对中欧、中意多年来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为破解时代命题提供了独特思 考。 罗马诺·普罗迪接受本报采访。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近日,中国上海的绣球花小合唱团与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在博洛尼亚共同演唱歌曲。新华社记者 李 京摄 比利时学生在汉语桥团组项目中制作糯米圆子。赵 宁摄(人民视觉)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一列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发车。白桂斌摄 (人民视觉) 0:00 从政期间,普罗迪始终致力于在求同存异中促进中意、中欧务实合作。在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期间,他 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积极出力。 当选意大利总理后,他曾选择中国作为欧洲之外的首个出访国,带着数量庞大的政企人士访华。"这些 访问很成功,之所以成功,是 ...
赵乐际对匈牙利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新华社· 2025-07-28 15:22
中匈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辟两国友好合作更广阔前景 [1]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深度对接 [1] - 高质量完成匈塞铁路等标志性项目建设 [1] - 鼓励两国在人文、地方、媒体、青年等领域多交流 [1] - 深化绿色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1] 经贸与投资合作 - 中匈互利合作基础扎实、成果丰硕 [2] - 欢迎更多匈牙利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2] - 希望匈方为中国企业在匈投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 [2] - 匈牙利发展对华友好合作是战略选择,将为匈发展技术、开拓市场提供重要机遇 [2] 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 - 匈塞铁路项目是双方大项目合作的范例 [1] - 考察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强调要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样板工程 [4] - 考察中欧商贸物流园瓦茨智能仓 [4] 立法机构合作 - 中匈立法机构办公厅签署合作备忘录 [4] - 加强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人大代表和议员之间的交流 [2] - 及时制定、修改和批准有利于双边合作的法律文件 [2]
驻波兰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8 01:22
外交活动 - 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暨国防武官张寅生大校离任招待会 近300名政要、军方代表、华侨华人等出席 [1] - 招待会现场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 播放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短片 [5] 中国外交政策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始终做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 [4] - 中国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弘扬正确历史观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4] 国际评价 - 来宾盛赞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 高度评价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的积极作用 [5]
驻英大使郑泽光:中英应坚持相互尊重,排除干扰和杂音,推进互利合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7 07:16
中英关系与历史合作 -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强调中英两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其中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付出牺牲最大 [1] - 列举历史合作案例 包括1942年浙江舟山渔民营救384名英军战俘 中国远征军解救缅甸被围英军 以及英国友人乔治·何克在华投身抗日运动的事迹 [2] - 呼吁中英重拾战略伙伴关系 坚持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合作共赢 并提及两军关系是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防参谋长拉达金海军上将今年4月访华推动高层战略沟通 [2] 国际局势与中国立场 - 指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加剧 单边霸凌抬头 多边机制受挑战 国际社会应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维护多边主义与和平稳定 [3] - 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 重申台湾问题立场 表明中国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坚决反对分裂 不允许外部势力阻挠中国统一 [3] 军事交流与活动展示 - 招待会通过播放《守护》《为了和平》等宣传片 展示《中国军队》系列杂志 呈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成就与使命担当 [3] - 国际来宾高度评价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表达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意愿 [3]
新华时评丨凝聚广泛共识,弘扬“上海精神”
新华社· 2025-07-26 13:49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核心内容 - 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强调增进地区国家睦邻友好和团结互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繁荣发展 [1] - 媒体智库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讲好"上合故事",展现合作成就,弘扬"上海精神" [1] - 媒体智库应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对各国国情、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的宣介阐释,深入报道发展合作实践 [1] - 媒体智库应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宣介维护和平安宁的主张和行动,为构建可持续安全架构营造良好氛围 [1] 媒体智库的具体职责 - 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成员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画卷和建设共同家园的光明前景 [1]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汇聚多元主体智慧力量推动文明包容共存 [2] - 推动各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谱写睦邻友好、同舟共济的崭新篇章 [2] 上海精神的内涵与影响 - 高举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旗帜 [2] - 助力成员国团结合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创造新活力 [2] - 为维护亚欧大陆和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注入正能量 [2]
中亚中国合作正迎来提质升级的黄金机遇期(国际论坛)
人民网· 2025-07-25 21:55
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 中亚五国同中国保持富有成效的全方位合作,务实合作成果突出,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标杆 [2]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百余项合作共识,六国元首共同宣布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 [2] - 峰会围绕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等六大优先方向深入探讨合作规划 [2] - 中国—中亚峰会已成为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的关键平台,在基础设施、能源、安全、贸易等领域达成重要合作共识 [2] 一带一路倡议与互联互通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亚地区实现互联互通 [2]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见证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这是中国首次同周边单一区域内所有国家整体签署合作文件 [2] - 各方就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深化中欧班列合作等达成共识,推动中亚地区由"陆锁"向"陆联"转型 [2] 哈中双边合作深化 - 哈中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双方互动已超越单纯经济合作范畴 [3] - 合作领域扩展到绿色经济、数字技术、农业现代化等新领域 [3] - 已启动多个风电和光伏联合开发项目,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数字化转型 [3] 全球发展倡议与区域合作 - 中国推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3][4] - 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合作,鼓励投资基础设施、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 [3] -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通过对话解决国家间矛盾冲突,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4]
新华全媒+|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智库报告解析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新华社· 2025-07-25 14:22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中华文化瑰宝 [1] - 中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 [2] - 中国构建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法治框架,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 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 中国采取"保护根脉、挖掘价值、科技赋能、以人为本"的实践探索 [2] - 在河南洛阳采取"避开老城建新城"等措施,实现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进 [3] - 中央财政2024年下达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63.8亿元,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34.4亿元,非遗保护资金8.26亿元 [6]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 殷墟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游客体验 [3] - "数字敦煌"项目让石窟文物"飞"向世界各地 [3] -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保护修复科技含量 [3] 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 - 中国在柬埔寨吴哥窟、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埃及孟图神庙等参与国际遗址修复 [7]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成立考古研究中心,为当地培养考古人才 [8]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8]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 大运河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项目获2025年"地球遗产保护奖" [7] - 浙江衢州"立春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社区实践中国样本" [7]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中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努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