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规模创纪录,粤港澳办赛“心联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06:54
赛事规模与项目设置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共有3.6万名运动员参赛,超过2024年巴黎奥运会(10500名运动员)三倍 [1][4] - 赛事共设十五运会57大项、残特奥会46大项,竞体比赛项目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 [4][5] - 项目分布以"广东为主、港澳优先"为原则,香港承办39个小项(如击剑、场地自行车),澳门承办14个小项(如乒乓球、女子排球),广东承办366个小项 [1][4] 粤港澳三地协作与特色 - 赛事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通过"一赛事一次跨三境"模式(如跨境公路自行车赛、深港马拉松)推动三地体育无缝对接 [5] - 项目布局注重城市特色体育,如云浮市打造中国曲棍球之城,中山市打造国际棒垒球之城,惠州市打造滑板之城 [4] - 赛事不建设集中全运村,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19个城市承办,创承办城市最多纪录 [6] 赛事文化与元素设计 - 赛事主题口号为"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残特奥会口号为"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会徽以三朵花瓣寓意粤港澳交融互通 [7] - 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取名"喜洋洋"和"乐融融",象征大湾区海洋文化 [7] - 竞体项目奖牌"同心跃"采用"三花映牡丹"设计,代表三地同心协力,颁奖音乐以《彩云追月》为基础改编 [7][10] 赛事影响与筹备进展 - 赛事预计吸引4.5万名赛会志愿者、4000名记者参与,跳水、乒乓球等项目竞技水平达世界顶尖 [4] - 粤港澳三地计划举办68项测试赛,三分之一已完成,包括首创的跨境公路自行车赛和深港马拉松 [5] - 开幕式将融合粤港澳三地艺人参与,展现传统文化传承和湾区人情味 [10]
登顶香港App Store旅游榜首!HopeGoo周年逆袭引爆跨境出行潮
格隆汇· 2025-05-29 07:30
市场表现 - 公司旗下国际旅游预订平台HopeGoo在香港市场一周年之际成功登顶App Store香港地区旅游类应用免费下载量榜首并在全品类综合下载榜单中跻身前五 [1] - 平台自去年5月进入香港市场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趋势实现快速增长 [1] 战略布局 - 平台精准捕捉港人北上消费及跨境出行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运营实现增长 [1] - 已完成与WeChat Pay HK、Alipay HK及八达通三大支付系统的深度对接形成覆盖交通、住宿、支付的完整服务生态 [1] 市场活动 - 近期借端午、六一"双节"消费节点推出"1港币高铁"活动瞄准港人北上热潮 [2] - 此举被视为加码大湾区市场争夺香港用户的关键动作可能点燃本土在线旅游市场新一轮竞争 [2] 行业影响 - 平台以"鲶鱼效应"搅动市场促使本土平台加速争夺客源与流量 [2]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加速香港用户对北上及跨境出行服务的实时性、性价比需求激增 [2] - 平台通过"高铁+本地交通+通讯"的全链路补贴可能重塑港人北上消费的OTA选择偏好 [2]
百万英才汇南粤,南沙何以成为湾区“人才磁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05:03
人才引进政策 - 广东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南沙区推出《"图南之智"若干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月生活补贴(本科生1000元、硕士2000元、博士4000元)及免费住宿福利 [6][7] - 南沙对本地企业每招聘1名应届生提供每月1000元补贴,最高6000元,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大学生可享全额社保补贴 [7] 招聘活动与岗位需求 - 南沙启动"春风行动2025"系列招聘活动,计划举办超60场招聘会,提供近1000个公务员岗位及1.56万个企业岗位 [3] - 3月7日广州大学城专场招聘吸引上千名高校学子,南沙成为广东首个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校园招聘的地区 [3] - 南沙重点企业如中科宇航、广船国际等释放技术类岗位需求,其中中科宇航开放商业航天相关岗位超120个 [4] 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 南沙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近2000亿元,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4] - 招聘会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专区,技术类岗位占比近四成 [4] - 广船国际"副总信息师"、广州远正智能"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等百万年薪岗位吸引大量应聘者 [5] 港澳青年发展支持 - 南沙推出港澳青年专项政策,包括交通补贴(跨省800元、省内300元)和最长15晚免费过渡住宿 [6][12]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2024年提供超7000个境外实习岗位及21万个交流名额 [11] - 南沙青创基地已吸引多个港澳创业项目落户,政策允许内地青年参股港澳创业项目 [11][13] 城市发展与人才生态 - 南沙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冷泉大科学装置等科创载体,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 [4][9] - 近五年南沙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占广州全市三分之一 [9] - 南沙推出"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涵盖人才引育全周期的五大行动 [7][8]
综述: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
新华网· 2025-04-26 16:41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科创布局日益成熟、新创公司不断涌现、各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1] 创新引领 - 思谋科技已服务近300家全球大型制造业企业,正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级解决方案,形成创新闭环 [2] - 约2200家科技企业在香港科学园从事研发,入驻科研人员约1.5万人,这里是香港最大科创生态圈 [2] - 数码港汇聚超过2200家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培育了大批独角兽企业 [2] - 数码港培育的初创公司AIFT为数字资产提供保障和保险,提供大型语言模型安全解决方案 [2] - 数码港入驻企业桥彼道以金融科技赋能跨境电商,为中小型跨境电商提供融资平台 [3] 协同发展 - 香港凭借优势成为前沿技术的“创新大脑”,深圳依托自身条件承担“产业助推手”角色 [4] - 思谋科技采用香港“脑”加深圳“手”的模式,解决技术落地难题,缩短研发周期 [4] - 粤港澳大湾区的供应链是创业成功的保障和企业后续发展的核心支柱 [4] - 香港科创资源丰富,在上游研究有优势,广东产业链完备,能提供中下游支持,两者结合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5] 未来可期 - 未来五至十年是香港科创发展黄金时期,香港会完善科创生态圈,吸引全球人才、资金等 [5] - 特区政府会做好平台建设,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推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政策 [5] - 特区政府招揽人才措施成果显著,截至今年3月底,各项人才计划收到超46万份申请,超30万份获批,约20万名人才来港 [5] - 创新科技是香港经济新引擎,重点布置在北部都会区,重点产业包括人工智能等 [6] - 数码港积极扩展网络,帮助企业“走出去”,将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6] - 香港配套齐全、资源丰富、文化包容,吸引越来越多创新人才前来发展 [6]
国际投资者唱多中国:绝对还有上涨空间!
金十数据· 2025-03-24 09:49
尽管香港恒生指数今年已反弹近18%,但投资者仍在寻找更多证据,以证明这轮涨势并非虚晃一枪。 大型养老基金和纯多头基金仍在观望。帮助机构投资者进行资金配置的剑桥咨询公司(Cambridge Associates)亚洲区负责人亚伦·科斯特洛(Aaron Costello)在一个小组讨论中支持,当前流入香港的资 金大多来自中国内地,而且大多数主动型基金经理对中国股票的配置偏低。这也意味着中国股市仍有上 行空间。 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副首席战略与风险官马克·安塔基(Marc Antaki)表示, 他的基金仍在继续投资中国。他说,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一直在加快在泛亚洲地区的资金配 置,包括印度、日本和韩国。 与此同时,基汇资本(Gaw Capital Partners)董事长吴继炜(Goodwin Gaw)表示,香港最终将受益于 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该区域包括邻近的中国特大城市深圳和广州。 国际投资者唱多中国:绝对还有上涨空间! 周一聚集在香港参加米尔肯研究所全球投资者研讨会的许多投资者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看到了市场对中 国资产的信心有所改善的迹象。 蓝池资本(B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