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风易俗
icon
搜索文档
我说变化 | “新规矩带来的好处看得见”
乡村移风易俗改革 - 古板村过去存在"排场越大越有面子"的旧俗 例如村干部违规操办40多桌婚宴并邀请400多人导致受处分 [1] - 镇政府通过入户宣传推动文明节俭理念 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村规民约》明确酒席规模上限为喜事18桌/白事23桌 每桌菜钱不超过480元 礼金上限200元 [1] - 改革后婚宴成本从原先超10万元大幅降低 采用本村厨师制作家乡菜 提供打包服务减少浪费 随礼压力显著减轻 [2] 改革成效与社会影响 - 新规初期引发部分村民对"寒酸"的质疑 但实际运行中证明能减轻主家经济负担和宾客人情压力 [2] - 典型案例显示改革后婚宴在村文化广场举办 仅设10余桌 邻里关系更和睦 形成"热热闹闹不铺张"的新型模式 [2] - 村民期待移风易俗能持续深化 类比漓江水长久流淌 反映基层治理取得文化认同 [2]
【韩城】“红白简章”让文明新风吹进乡村
陕西日报· 2025-06-23 23:01
移风易俗成效 - 郭庄砦村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红白事开支大幅降低,红事从几万元降至几千元,白事支出不超2万元,红事不超5万元,宴席规模从100多桌减至40多桌[1][3] - 西庄镇推行"红白简章"后,红事每桌花费控制在300元以下,白事推行"四菜一汤",1盒烟不超过5元[3] - 西庄镇累计简办红白事126场次,平均每场节省开支2.3万元,累计减负近300万元[5] 制度与执行机制 - 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与乡贤组成,事前主动沟通并严格把控规模,红白事需提前报备[3] - 西庄镇推行"红黑榜"动态管理,每月公示先进典型和问题整改情况,对违规行为上门纠正[5] - 韩城市出台《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166个村和41个社区修订村规民约,细化倡导性标准和约束性措施[6][7] 观念转变与创新实践 - 厚养薄葬理念逐渐普及,村民更注重生前孝敬而非丧事排场[3] - 芝川镇寺马庄村采用"积分制"激励村民参与道德评议,金城街道通过"板凳会"简化红白事流程[6] - 村民将节省的开支转向大棚蔬菜产业等生产性投资,促进增收致富[4] 社会影响 - 村民反映"人情债减轻,邻里情更浓",形成"喜事新办不攀比,白事简办不铺张"的新风尚[5] - 移风易俗工作通过"示范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浸润"模式推进,覆盖韩城市多个镇街[4][6]
风气正了 人心齐了(前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23 21:50
清廉村居建设 - 大理州深化清廉村居建设,聚焦小微权力监督和村集体"三资"监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1] - 通过县级提级监督、乡级下沉督导、群众指尖监督等多级联动方式,确保村级事务透明规范 [1][3] - 菜园村集体年收入达600多万元,通过第三方机构审计和公开审计结果加强"三资"管理 [3] 村务公开与监督 - 菜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接受县级提级监督、镇纪委直管直查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 [3] - 大理州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问题一键通达、过程可追踪、结果可查询 [3][4] - 东门村铺面招租信息公示后,村民质疑得到及时解释,干群关系更融洽 [4][5] 移风易俗 - 弥渡县莲峰村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宴席标准,党员干部带头签署移风易俗责任书 [6][7] - 巍山县东莲花村村民简办婚礼,倡导"不比排场比家风"的新风尚 [7][8] - 大理州宣传移风易俗典型故事,群众逐渐成为新风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8] 廉洁文化建设 - 祥云县王家庄村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先烈事迹和家风家训融入廉洁教育 [9] - 剑川县收集整理200余副蕴含家风家训的楹联,作为廉洁文化教材 [10][11] - 西门社区通过优化党务、居务、财务公开,推动社区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11]
【商洛】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见实效
陕西日报· 2025-06-18 22:48
乡村文明建设 - 文峪村每季度通过村民推荐、小组评议、公开公示推选孝德善行榜先进典型,并开展"孝德故事进百村"文明实践活动 [1] - 商洛市深入开展"礼、孝、俭、勤、信"新民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旧俗 [1] - 文峪村将榜样事迹编成快板、小品等文艺形式传播,使孝老爱亲理念扎根,旧风气得到遏制 [2] 移风易俗实践 - 紫荆村通过墙绘宣传和实践"微课堂"常态化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村民责任意识 [2] - 白玉沟村设立文明礼堂作为红白事专用场地,通过"四定"规则(规矩、标准、范围、场次)减轻村民负担 [5] - 丹水社区推行新式婚礼(八抬花轿、免流水席、拒高价礼金),商洛市出台移风易俗六条措施规范宴请标准 [6][7] 基层治理创新 - 罗坡村实施积分制管理,村民凭文明行为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建立村规民约考评文明档案 [8] - 商洛市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和积分制模式提升村民参与度,推动从"要我建设"到"我要建设"的转变 [8] 成效总结 - 紫荆村经过两年实践实现民风改善、乡村美化及群众负担减轻 [3] - 白玉沟村文明礼堂使用后减少攀比,提升村民幸福感 [5] - 商洛市整体形成文明新风浸润、新风盈野的局面 [9]
接力的,不只是幸福(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6-11 08:18
公益婚纱模式 - 江苏太仓沙溪古镇设立"幸福小站",提供免费婚纱租赁服务,婚纱礼服来自爱心人士捐赠,涵盖主纱、礼服、秀禾服等品类 [1] - 公益婚纱模式有效减轻新人经济负担,2023年调查显示中国平均结婚花费达33.04万元,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倍多,其中婚纱支出占重要部分 [2] - 该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解决传统婚纱"一次性使用"造成的浪费问题,符合勤俭节约美德 [2] 婚俗改革趋势 - 沙溪镇将公益婚纱服务拓展至周岁礼、金婚纪念等场景,并通过"幸福专线"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3] - 全国范围内出现"三无婚礼"(无伴娘/郎、无接亲、无车队)、地铁婚礼、公交婚车等简约形式,反映年轻群体偏好轻量化、个性化婚礼 [3] - 2025年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明确要求治理高额彩礼,县级以上政府需建立婚俗改革服务体系 [4] 社会效益 - 公益婚纱形成"幸福接力"机制,单案例中受助者反馈"款式丰富且免费",用户体验良好 [2] - 该模式推动婚俗从讲排场向重实质转变,数据显示近年来集体婚礼、低彩礼实践等新型婚俗形式普及度提升 [3] - 婚俗改革实践表明,通过村规民约、公益平台等创新形式可实现社会风俗的渐进式改良 [3][4]
从单点突破到区域联动,黄渤海新区与福山区成立移风易俗山海联盟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13:50
移风易俗山海联盟成立 - 黄渤海新区与福山区联合成立移风易俗山海联盟 以资源共享和经验互鉴为核心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体系新样板 [1] - 联盟将通过制度共建 文化共塑 宣传共振 人才共育四大创新路径开展合作 [1] - 推出美德信用积分跨区互认 婚俗资源联动开发 融媒体矩阵融合等创新举措 [1] 制度共建措施 - 推动信用体系跨区互认 将移风易俗活动参与纳入信用积分管理 允许跨区积分累计 [2] - 设立"文明双城"积分兑换专区 推出跨区兑换权益 [2] - 共同制定《移风易俗失信行为负面清单》 对恶性婚闹等行为实施跨区信用扣分联动 [2] - 建立红白事承办机构"黑白名单" 实现两区婚庆公司 殡葬服务机构资质互查互认 [2] 文化共融举措 - 设计"新时代婚俗文化体验游"路线 串联两区婚礼堂和文化展馆 [2] - 联合策划婚俗改革主题展览 拍摄主题宣传片 [2] - 举办剧本杀相亲会 移风易俗短剧拍摄 集体婚礼等活动 [2] 战略意义 - 实现移风易俗改革从单点突破向区域联动的战略升级 [2] - 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多地协同发展经验 [2]
6年时间41场婚礼 村里的“帮喜团”让喜事简办新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5 12:48
帮喜团成立背景与发展 - 由50多名妇女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帮喜团"成立于2019年 旨在通过义务协助婚礼筹备推动喜事新办简办的农村婚俗新风尚 [3][6] - 前身为移风易俗宣传服务队 通过剪纸活动契机成功促成首场简朴婚礼后正式转型为帮喜团 [8] - 成立6年来已协助举办41场婚礼 服务范围从三河埠新村扩展至全镇 [6][10] 运营模式与服务内容 - 提供婚礼全流程支持 包括炸茶果 布置现场 剪喜字 举喜牌 搬锣鼓架等 既简化流程又保留热闹氛围 [5] - 免费赠送手工喜馒头 茶果及剪纸社制作的喜字作为新婚礼物 并协调本地舞蹈队秧歌队提供表演 [10] - 单场婚礼可帮村民节省上万元费用 通过实际经济收益增强村民对简办模式的接受度 [10] 推广策略与成效 - 初期采用成功案例示范 首场简办婚礼成为农村移风易俗的表范 奠定团队公信力 [8] - 通过实物赠送(喜馒头 茶果)和免费增值服务(表演 场地布置)等 tangible benefits 逐步改变村民观念 [10] - 年度承办量从最初1-2场增长至7-8场 村民参与度显著提升 品牌影响力辐射周边区域 [10]
长沙持续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的幸福之城
长沙晚报· 2025-05-23 03:04
城市文明建设 - 长沙持续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通过全域 全员 全面 全程创建 建设更有温度 更有质感 更有内涵的幸福之城 [1] - 城市文明高度取决于每个人的文明程度 长沙通过先进典型推荐 选树 巡演 宣传 帮扶的长效机制 营造"学习雷锋 争当典范"的生动局面 [2][7] - 长沙涌现全国道德模范5人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3人 湖南省道德模范29人 长沙市道德模范106人 入选"中国好人"199人(组) "湖南好人"418人(组) "长沙好人"1465人(组) [7] 公益服务阵地 - 芒果城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 为粉丝 游客 市民提供纳凉休息 充电饮水 导游导购等公益服务 4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常驻开展服务 [8] - 长沙启动"文明实践+"系列新阵地培育行动 整合休闲广场 主题街区 图书馆等资源 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 街区 基地 带 [8] - 科大佳园社区打造109家"双拥联盟门店" 井巷社区雷锋超市提供"免费领"和"优惠卖"服务 大泽湖街道志愿服务队实行"群众点单 实践所派单"机制 [8] -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180万人次 实现群众在哪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8] 家风建设与移风易俗 - 长沙汇总整理36个"家庭家教家风"故事 推出"十步芳草 家风传承"实践地图 儿童绘本等创新作品 [10][11] - 长沙推评全国文明家庭4户 湖南省文明家庭34户 长沙市文明家庭485户 培育全国"新时代好少年"5人 湖南省"新时代好少年"43人 长沙市"新时代好少年"355人(组) [11] - 龙唐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 成立红白理事会 签订承诺书等措施推进移风易俗 每年红白喜事仅30余场 减少余事操办200余场 每户年均节省礼金2万元左右 [13] - 长沙共推评各级文明(标兵)单位2099家 文明村镇(市级以上)644个 [13]
新人新禧·乐享经开——镇江经开区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43
促消费活动 - 镇江经开区联合40余家优质商户启动"新人新禧,乐享经开"促消费活动,创新打造青年群体结婚育儿一站式消费场景 [1] - 活动针对2024年5月20日后登记的新人提供购房、购车、婚宴等累计超3万元补贴,对新生儿家庭提供宴席、月子中心等累计超万元补贴 [3] - 市民反馈政策有效减轻经济压力,体现对青年及新生儿家庭的关怀 [5] 消费数据与政策方向 - 服务业成为重要内生动力,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 9%,较上年四季度提升0 5个百分点 [7] - 限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27 4%,位列全市第一 [7] - 未来将围绕大宗消费、餐饮美食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和消费场景 [7] 移风易俗活动 - 通过沉浸式游戏倡导"不比彩礼比人品、不讲排场讲文明"的婚俗新风尚 [9] - 计划探索更多宣传形式引导健康婚庆消费观,弘扬节俭文明社会风尚 [12]
河南: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 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
快讯· 2025-05-20 00:38
农村移风易俗治理 - 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 [1] - 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 [1] - 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1] 农村文化与社会风气整治 - 加强宗祠规范管理 [1] - 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 [1] - 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 [1] 农村科普与市场净化 - 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农村居民科学素质,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社会风气 [1] - 净化农村演出市场,深入整治低俗表演活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