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残疾人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4方面13项政策举措 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急难愁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14:12
政策方案概述 -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四个方面提出13项政策举措 [1] - 新增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个部委协同推进残疾人就业 [1] - 明确农村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差异化帮扶路径 [1] - 专设"权益保障""辅助性就业"等专项行动解决残疾人就业痛点 [1] 十大行动内容 -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和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 [2] - 实施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行动和辅助性就业行动 [2] - 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和盲人就业帮扶行动 [2] - 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和职业能力提升行动 [2] - 实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益保障行动 [2] 责任分工与保障措施 - 十大行动中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地方政府职责分工 [3] - 地方政府需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并提供资金和信息保障 [3] - 中国残联将协同各地各部门优化完善行动方案 [3] 地方与社会力量参与 - 推动各地研究出台细化措施支持惠残就业增收 [4]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以扩大服务供给 [5] - 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精准服务 [6] 宣传与活动 - 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爱心助残义卖和专场招聘会活动 [7] - 着力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就业环境与社会氛围 [7]
中国残联:既要解决“有没有岗位”,更要解决“适不适合”“稳不稳定”
央视网· 2025-07-16 03:11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核心措施 - 方案核心目标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强调就业服务精准化、渠道畅通化和保障强化 [1] - 实施"三个一"服务:为有需求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就业服务、对违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雇主培训、对有潜力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拓岗 [1] 就业服务个性化措施 - 为残疾人大学生建立"一人一策"就业台账并提供"一对一"全程指导 [1] - 对农村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定期走访和结对帮扶,推荐电商、手工艺或土地流转等灵活增收项目 [1] 就业服务多元化举措 - 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组织线下招聘会同时开展直播带岗和云招聘 [2]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为残疾人创业者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并放宽审核条件 [2] - 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将定期举办跨地区就业交流活动 [2] 就业兜底保障机制 - 要求市辖区和残疾人较多县至少设置一个辅助性机构,为智力/精神障碍者提供庇护性岗位和就业辅导员 [2]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严查招聘歧视行为,残联定期抽查企业用工情况 [2] - 特别针对孤独症患者提出"全链式融合就业服务"支持措施 [2] 服务理念转变 -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不仅解决岗位有无问题,更关注岗位适配性和稳定性 [2]
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取得哪些成果?官方回应
央视网· 2025-07-16 02:57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成果 - 2022-2024年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648万人 [1] - 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提升48% [1] - 实名培训城乡残疾人1427万人次 [1] -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85% [1] 第二期三年行动方案特点 - 新增文旅、工信等5个部委协同推进 [1] - 明确农村残疾人和高校毕业生群体差异化帮扶路径 [1] - 专设"权益保障"和"辅助性就业"专项行动 [1] 中国残联重点工作方向 - 协调落实各地细化政策措施 [2]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 [3] - 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 [3] - 组织就业宣传月和专场招聘会等活动 [3]
3年间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
快讯· 2025-07-16 02:23
政策背景 -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就业现状 - 2022—2024年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648万人[1] - 残疾人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1] -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85%[1] 就业服务成效 - 中国残联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1] - 三年间实名培训城乡残疾人1427万人次[1] 现存问题 - 残疾人就业难、就业不稳定问题仍然存在[1] - 残疾人就业质量总体不高[1] - 残疾人就业权益容易受到侵犯[1]
新一轮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出台—— 生活无碍也要就业无碍
经济日报· 2025-07-05 22:15
政策方案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十项举措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促进自主创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等[1] - 方案覆盖关键就业领域和残疾人大学生、农村残疾人、盲人等重点群体,重点培育新形态就业[1] - 2022-2024年第一期行动方案累计新增164.8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1] 就业品牌建设 - "美丽工坊"项目由残联和妇联发起,通过扶持手工制作机构帮助残障女性就业,已带动1.24万人灵活居家就业和3359人机构就业[2][3] - 2024年参与"美丽工坊"妇女人均增收1.58万元,机构平均增收111.13万元[3] - 该品牌通过统一建设和专业营销提升了产品市场认知度和价值[3] 职业技能发展 - 浙江省平湖市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陈良杰培养数十名残疾员工获得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2] - 该公司现有120多名残疾人员工,其中30多名为听障员工[2] - 北京"希望之家"文创工作室参与多项国际赛事礼品制作,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3] 专业支持体系 - 方案提出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和职业能力评估师队伍,2022年已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3] - 就业辅导员可提高残疾人就业成功率、稳定性和质量,帮助用工单位营造包容环境[4] - 北京、湖南、四川等地已进行相关探索实践[3]
从“稳就业”到“较高质量就业”:新一轮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延续经验谋突破
华夏时报· 2025-07-02 08:4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 - 新方案在政策扶持、岗位拓展、服务优化、权益保障等多维度发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1] -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布局"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残疾人就业面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下行压力[5] 前期成果 - 第一期三年行动方案累计新增1648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提高48个百分点[4] - 吉林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19%,通过"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等精细化服务实现就业率三连增[3] - 福建、青海、浙江等地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政府考核或民生实事项目,江苏将残疾人纳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对象[3] 新方案重点措施 -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要求国有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助残专场招聘[6][7] - 鼓励国企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产品,烟草专卖部门为残疾人零售许可证提供便利[7] - 铁路客运站商铺招商优先支持残疾人创业,并给予适当帮扶[7] - 对连续三年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强制开展雇主培训[7] 实施保障 - 要求地方政府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8] - 建设全国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就业数据互联互通[7] - 各级残联需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探索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项目[8] 行业影响 - 方案将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扩大残疾人招聘规模[6][7] - 烟草零售、铁路商铺等特定行业需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政策倾斜[7] - 新兴产业就业场景开发成为重点方向,通过"政策+服务+科技"组合拳提升就业质量[8]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新华网· 2025-06-30 09: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并加强就业帮扶 [1] - 政策目标为实现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1] - 工作思路包括政府扶持、部门协同、市场推动和社会参与,强调优化就业结构和权益保障 [1] 核心行动措施 -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和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落实比例安排要求 [2] - 推动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及辅助性就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 [2] - 针对重点群体开展专项帮扶,包括残疾人大学生、农村残疾人和盲人群体 [2] - 完善就业服务与职业能力提升,解决结构性矛盾 [2] - 加强劳动权益保障行动,确保就业公平 [2] 实施保障机制 - 要求地方政府落实就业补贴奖励政策并制定实施细则 [2] -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 [2] - 建设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提升服务效率 [2] 组织执行要求 - 地方政府需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2] - 各级残联组织需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探索创新就业项目 [2]
10名优秀残疾人大学生代表分享励志故事
广西日报· 2025-06-21 01:51
残疾人大学生励志活动 -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自治区残联联合举办"我在南宁上大学"残疾人大学生分享活动,展现残疾人大学生励志求学、勇敢逐梦的精神风貌 [1] - 10名在南宁就读的优秀残疾人大学生代表获颁助学金及学习礼包,并分享各自的励志求学故事 [1] - 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虞亚楠6岁时因车祸导致双下肢高位截肢,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考入大学并取得优异成绩,还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1] - 虞亚楠本科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 [1] - 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教授为大学生作残疾人就业指导讲座 [1] 广西残疾人就业情况 - "十四五"以来,广西创新举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求职能力提升训练营,提供"一人一策"精准就业指导,服务率达100% [2] - 目前广西全区有37.45万名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60.23%,较"十三五"末提高12.16% [2]
“大厂”助力残障人士跨越就业门槛
中国青年报· 2025-06-05 14:40
数字经济与残疾人就业 -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残疾人提供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美团、滴滴、百度等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种举措吸纳残疾人就业[1][4][5] - 美团平台共有9564位残障骑手,喜马拉雅有超过1万名残障主播,残疾人还参与在线教育、网店微商等工作[5] - 外卖骑手因时间自由、收入较高(月收入过万)且受歧视较少,成为听障人士热门职业选择[4][5] 平台技术支持 - 美团上线"听障骑手关怀"功能,支持IM即时通讯语音转文字,解决骑手送餐沟通难题,98%骑手愿意展示残障标识[8] - 滴滴为听障司机提供车内提示牌、智能语音播报器,并探索产品功能协助沟通[6][9] - 百度推出"文心快码"无障碍版,帮助视障开发者自主编程,提升工作效率[10][11] 行业政策支持 -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扶持残疾人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9]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24年通知强调开发电商、直播等适配岗位,引导平台企业提供便利[14] -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后全国新增1648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提升48个百分点[14] 企业具体举措 - 饿了么启动"无声骑士"项目,为5000多位听障骑手提供无障碍沟通系统[9] - 京东"春晓计划"为10万名残疾人提供电商技能培训[9] - 腾讯2022年发起"自立小店"行动,帮扶残障小商家提供经营工具和关爱险[15] 就业成效案例 - 美团九龙山配送站9名听障骑手中,有人单量排前3名,日均80单远超普通骑手50单水平[4] - 滴滴听障司机李松松5年驾龄收入稳定,乘客好评率达高水平[6] - 盲人程序员钟科借助文心快码参与真实项目开发,承担核心职责[12][13]
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人 数字经济为残疾人就业注入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6-04 00:53
数字经济与残疾人就业 - 我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4万人,一年新增51.2万人 [1][2] - 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为残疾人就业注入新动能 [2] - 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成为残疾人就业重要渠道,例如江西省吉水县残疾人通过直播销售洗鞋店消费券,单日售出100单 [1] 职业技能培训与政策支持 - 安徽省芜湖市残联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短视频策划与剪辑、DeepSeek智能工具操作等内容 [2] - 学员通过培训掌握技术(如视频剪辑),计划拍摄乡村生活内容实现就业 [2]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对残疾人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并提供补贴支持 [2] 典型案例 - 肢体残疾主播李三根通过基地培训转型网络直播,实现收入提升 [1] - 学员张胜从零基础学习剪辑技术,计划以短视频创作作为职业方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