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

搜索文档
从韩国卷心菜到欧洲橄榄油,高温如何左右影响全球食品价格?
第一财经· 2025-07-21 09:56
极端气候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 极端高温导致数十种食品价格短期飙升 韩国卷心菜价格上涨70% 澳大利亚生菜价格上涨300% 欧洲橄榄油价格上涨50% 美国蔬菜价格上涨80% [1] - 2022年至2024年全球16起极端气候事件与食品价格飙升直接相关 高温 干旱和强降水是主要诱因 [1] - 食品价格变化通常在极端气候发生后1-2个月内显现 气候变化加剧将导致该模式更普遍 [1] 特定食品价格波动案例 - 西班牙南部长期干旱导致欧洲橄榄油价格2023年1月同比上涨50% 该国占全球橄榄油产量40%以上 [3] - 美国加州 亚利桑那州干旱及佛罗里达飓风致2022年11月蔬菜生产价格同比上涨80% [3] - 澳大利亚东部洪灾引发2022年生菜短缺 单颗价格达12澳元 涨幅超300% 肯德基被迫用卷心菜替代 [3] - 加纳和科特迪瓦干旱致2024年4月全球可可价格同比上涨300% 英国巧克力价格同步飙升 [3] - 越南和巴西热浪干旱导致2024年全球咖啡豆价格上涨 [3] 食品价格上涨的经济传导效应 - 食品价格飙升通过贸易链传导至全球 气候炎热且经济较弱国家涨幅更显著 [4] - 英国2023年6月通胀率升至3.6% 创18个月新高 食品价格上涨降低央行降息预期 [4] - 生活成本上升影响2022年美国大选结果 [4] 金融机构与政策应对 - 汇丰银行2023年8月改用气温指标替代水库水位预测印度食品通胀 因灌溉系统无法抵御极端高温 [6] - 欧洲央行将气候变化纳入货币政策系统性考量 涉及通胀 GDP等关键指标 [6] - 2022年极端高温导致欧元区食品价格通胀上升0.4-0.9个百分点 显著冲击德国GDP [6] - 欧洲央行明确将自然风险因素纳入政策工具设计 抵押品评估和资产购买策略调整 [6]
44.2℃,热“炸”了!河南网友:玻璃裂成“蜘蛛网”,大鹅热死在水塘
齐鲁晚报· 2025-07-16 02:15
极端高温天气影响 - 河南郑州7月15日最高气温达44.2℃,94个气象站突破40℃,巩义凤凰岭站最高44.2℃[1] - 郑州居民家中玻璃因高温爆裂成蛛网状,室内空调设定27℃但东向窗户受阳光直射[1][3] - 河南新乡养殖户的鹅在水塘中被热死5只,当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温超40℃[6] - 三门峡居民家中西南向玻璃同样因高温裂开,显示极端天气对建筑材料的物理影响[5] 高温范围及持续时间 - 全国15日13-14时气温榜前十门槛达40.7℃,影响我国1/3国土面积[7] - 16日40℃以上范围扩大,涉及陕西关中、河南中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区[7] - 华北南部以南大部地区最低气温超25℃,河南中南部等地最低温达30℃[9] - 高压系统联合副热带高压形成大范围高温,青海东部、四川等地遭遇同期罕见炎热[9] 区域气象预警与预报 - 山东发布高温黄色预警,16-18日菏泽、济宁等地持续35~37℃,半岛地区27~30℃[10][12] - 17日起冷空气影响黄淮东部至江淮,18日后南方高温减退但河南湖北降温有限[9] - 山东16日夜间最低气温菏泽等地25℃,其他地区21℃,雷雨地区阵风达7~9级[12][13] 高温缓解趋势 - 17日冷空气和降雨使黄淮东部高温缩减,18日南方高温自北向南大幅收敛[9] - 三伏天虽为近十年最短但热度未减,20日入伏后极端天气仍可能持续[9]
大范围高温仍处强盛时段局地或超40℃ 华北东北等地雷雨频繁
快讯· 2025-07-16 00: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该新闻主要关注的是天气情况,包括高温和降雨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高温成欧洲“无声杀手”,西班牙极端高温两个月内致1180人死亡
环球时报· 2025-07-15 22:54
高温导致的死亡率激增 - 西班牙2022年5月16日至7月13日期间高温导致1180人死亡 较2021年同期的114人飙升1035% [1] - 西班牙7月第一周高温死亡人数比6月总死亡人数多47% [1] - 欧洲12个城市在6月23日至7月2日期间约2300人因高温死亡 [2] 气温异常升高 - 西班牙6月平均温度达23.6摄氏度 较2017年历史最高纪录高0.8摄氏度 [1] - 西班牙6月底多个城市出现44摄氏度高温 安达卢西亚小镇6月28日达46摄氏度 [1] - 葡萄牙东部小镇6月29日气温达46.6摄氏度 [2] 高温影响人群特征 - 西班牙高温死者中95%年龄超过65岁 60%为女性 [2] - 西班牙北部地区高温死亡人数更多 因该地区应对极端高温能力较弱 [2] -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和户外工作者受高温威胁更大 [3] 高温应对措施变化 - 西班牙家庭空调配备比例从40年前的5%提升至35% [3] - 空调普及使西班牙高温死亡人数减少1/3 [3] - 过去两个月西班牙共激活76次极端高温红色预警 2021年同期为零次 [2]
特稿丨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 多国生产生活受影响
新华网· 2025-07-15 14:19
全球极端高温现状 - 克罗地亚主要城市最高气温普遍达37摄氏度,个别超过40摄氏度 [2] - 日本6月均温创1898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2] - 韩国高温相关病症就医人数同比激增83.2%,农产品价格显著上涨(西瓜均价约156元人民币) [2] - 斯洛文尼亚6月降水量仅为历史同期平均值的24%,畜牧业因饲料短缺受冲击 [2] - 希腊、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多国爆发野火,土耳其10天内发生761起火灾 [2] - 美国西南部城市刷新高温纪录,导致电网压力、交通拥堵及医疗资源紧张 [3] 高温成因分析 - 德国高温受高压系统、地中海水温偏高及"热穹顶"效应共同影响 [4] - 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换可能通过影响西非降雨间接导致欧洲炎热 [4] - 气候变化是核心驱动因素,显著增加极端高温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 [4][5] - 斯洛文尼亚热浪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且夏季出现时间提前 [5] 社会经济影响与应对措施 - 韩国政府通过投放储备白菜等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 [6] - 高温威胁农业、林业、旅游、金融及交通等多行业 [6] - 专家建议采用"热力指数"综合评估高温健康风险,调整工作时间及改善工作环境 [6] - 斯洛文尼亚实施国家及地方层面的长期气候适应政策,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和水资源管理 [7] - 国际专家呼吁加强水资源管理、城镇绿化、建筑改造等系统性措施 [7]
史上最热夏天,到底有多「致命」?
36氪· 2025-07-15 13:33
极端高温现象 - 北京近期空气湿度达82%,远超深圳的66%,伴随37℃高温形成桑拿效应[17][18] - 东北地区出现65℃地表高温,根河市测得39.5℃打破历史记录[28][31] - 川渝地区经历雨热同期,杭州出现雨水落地即蒸发成雾的现象[38][43] - 山东8个城市包揽全国高温榜前十,多地出现43℃极端气温[54][55] 高温影响 - 济南出现车辆自燃现象,泰安运输途中190头猪因中暑昏迷[57][60] - 青岛气温达7年最高点,潍坊连续多日占据全国最热观测站[62][55] - 高校宿舍未装空调导致学生热晕送医,宿管值班室实测43℃致1人死亡[76][77][96] 热射病危害 - 热射病死亡率超60%,70%死亡案例为60岁以上未开空调老人[80][93] - 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灼热无汗、意识障碍及抽搐昏迷[82][83] - 急救需立即降温并送医,30℃环境下车内30分钟可达50℃[84][86] 应对措施 - 空调被WHO认定为35℃以上最有效降温手段[92] - 预防关键期需避免10-16点户外活动,保持水分及电解质补充[99][100] - 全球每年近50万人死于极端高温,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已上升1.55℃[104][107]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9:57
高温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 全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杭州39.3℃、新疆托克逊39℃、吐鲁番38.4℃、安徽广德38.4℃、河南西平38.2℃,华东地区尤为严重[14][15][17] - 高温导致旅游目的地偏好变化,凉爽地区如吉林、云南大理、新疆阿勒泰等成为热门选择,东北长白山、延吉等地亲子游需求激增[21][22][23][24][26][27] - 欧洲同样受高温影响,81%的欧洲人因气候变化调整假期计划,南欧国家旅游收入预计下降,北欧避暑需求增长[37][38][39] 旅游消费行为变化 - 吉林省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租车预订量增长96%,门票预订量增长122%[22] - 新疆禾木景区住宿价格飙升,布尔津携程度假农庄一晚3054元,网红民宿优惠价2880元,喀纳斯禾木假日度假酒店起步价1380元[30] - 消费者为凉爽体验支付溢价,心理安全感成为主要驱动力,家庭出行预算优先考虑避暑[33][35] 行业应对策略 - 夜游经济兴起,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开启晚间营业模式,夜市和动物园夜游项目爆满[46][47][49][50] - 室内景区如科技馆、主题乐园、书店成为高温避难所,商家通过免费纳凉引流[54][55] - 酒店推出打包套餐,度假型酒店主打"一站式避暑"体验,营销话术转向"凉感诱惑",如"22℃的夏天"[56][57] 长期趋势与挑战 - 极端高温或成新常态,旅游行业需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适应消费者对凉爽目的地的刚需[60][61] - 假期政策可能需优化,如增设春假、秋假以分散暑期高温压力,平衡行业全年收入[59][61]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虎嗅APP· 2025-07-09 13:21
高温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 极端高温导致旅游目的地偏好显著变化,避暑成为首要需求[16][17][27] - 东北地区(长白山/延吉)和西北地区(阿勒泰)成为暑期热门,吉林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门票预订量增122%[17][19][20] - 欧洲同样出现避暑旅游趋势,81%欧洲人因气候变化调整假期计划[34] 旅游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愿意支付溢价获取凉爽体验,新疆禾木景区民宿价格达2880-3600元/晚[22][23][24] - 家庭游客将避暑视为刚性需求而非可选消费[28][30][31] - 社交媒体推动"凉感营销",实时气温成为核心卖点[44] 行业应对策略 - 夜游经济崛起,博物馆/动物园延长营业时间吸引游客[40] - 室内景区(科技馆/主题乐园)成为高温避难所,客流显著增加[43] - 酒店推出"全包式"度假套餐,减少游客户外活动需求[43] 长期行业趋势 - 高温可能重塑旅游淡旺季分布,催生错峰出行需求[46] - 气候变化将持续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北欧或受益于避暑需求[34] - 现行假期制度面临挑战,需考虑增设春假/秋假分散暑期压力[46][47]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虎嗅· 2025-07-07 00:06
周日下午,北京36度。 我窝在空调房里刷朋友圈,心里暗暗庆幸没有出门。 刷着刷着,就看到一条朋友圈定位,原本跟我说这周末要去南京看展的朋友小婉,定位却显示在长白山。 我发消息:"你怎么去吉林了?" 她回了五个字:"去活命啊,兄弟。" 小婉还不是个例。 我另一个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的朋友林林,之前一直在纠结是带孩子去新疆吐鲁番摘葡萄,还是去敦煌看壁画。 最后,他们一家人提着行李箱,坐上了飞往云南大理的航班。 原因也很简单,新疆、甘肃动辄接近40度,而大理常年二十来度,"舒服到不想走",带孩子去农场撒欢也挺好。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运气好到能随时更改目的地。 这周末,人在青岛的阿勇就悔不当初,他原本以为山东的海边多少凉快点,结果在沙滩上暴晒一天,晚上回酒店直接开始敷芦荟胶。 "早知道这么热,何必拐弯抹角,不如直接去三亚。"他是这么和我抱怨的。 而在旅界所搭建的文旅行业交流社群里,这几天更是群友们的集体"哭热"现场。 有人发了一张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实时排行截图:7月2日14时,杭州已经39.3℃,全国第一。 紧跟其后,是新疆的托克逊39℃、吐鲁番38.4℃,安微广德38.4℃,河南西平38.2℃…… 全国十大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