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搜索文档
为千万企业提供“期货答卷” ,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期货日报· 2025-08-20 23:48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分论坛由郑商所、芝商所集团主办,主题为"期货市场助力油脂油料行业应对贸易变局",汇聚行业专家、投资者及产业链企业代表 [2] 油脂油料行业战略地位 - 油脂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农户种植收益与企业生产经营 [3] - 油脂油料是粮油产业链核心环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治理的"战略支点" [4] 期货市场功能与贡献 - 郑商所油脂油料品种发展十余年,功能发挥良好,成为产业链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 [3] - 郑商所通过品种创新、对外开放及产融协同,构建高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助力产业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3][4] - 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超越"风险避风港"定位,成为企业稳健经营的"压舱石"和全球供需"晴雨表" [4] 全球供需与市场动态 - 中国植物油进口量减少但仍占主导,全球供应增加,价格处于历史合理区间 [5] - 生物柴油产业带动全球近20%植物油工业消费,对供需及价格影响显著 [5] - 2025/2026年度中国油菜籽新增供给1960万吨(国内产量1710万吨+进口250万吨),四季度前菜油供应充足 [6] 细分市场分析与预测 菜油市场 - 国内进口菜籽压榨量及开机率受产量和进口波动影响 [6] 花生油市场 - 2024/2025年度中国花生产量增40万吨,食用消费和压榨需求分别增10万吨和30万吨,但进口削减致结转库存低位 [7] - 花生产业链大而不强,中国从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 [7] - 未来花生市场增长驱动力为消费量提升、产业链升级和技术创新,产业将向高附加值转型 [8] 生物燃料与衍生品工具 - 芝商所构建覆盖生物燃料全产业链的衍生品体系,包括原料端(玉米、大豆油等)和燃料产品端(生物柴油期货等) [6] - 生物燃料发展需平衡政策合规、原料可持续性与成本控制,衍生品工具助力能源转型 [6] 油粕市场格局 - 全球油籽供应充足压制菜粕需求,"油强粕弱"格局受生物柴油政策及印度食用需求推动 [8] - 国际市场油强粕弱,国内因蛋白需求稳定,压榨利润仍依赖粕类支撑 [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全球油脂油料贸易格局重构,产业链企业需应对进口、加工挑战并把握期货工具应用机遇 [8] - 花生产业有望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实现从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 [7][8]
期货市场多维赋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0:17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期货市场作为专业风险管理平台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作用凸显 [1][2] - 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 可服务和辐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2]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2] -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2] 期货价格影响力提升 -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环节 [3] - 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走出去 豆油、橡胶等品种国际定价参考作用增强 [3]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3] 服务国家战略成效 - 84个工业品期货期权占比64% 为制造业经营主体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3] - "商储无忧"项目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创新助农新模式 [3] - 期货市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 郑州期货市场建设 - 郑州正成为全球重要期货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4] - 郑商所将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 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 [4] - 探索推广短期期权 深化能化领域品种禀赋优势 [4] 市场服务优化措施 - 坚持"一品一策"优化合约规则 "一企一策"开展市场培育活动 [5] - 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 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 [5] - 有序推进"保险+期货""糖业无忧"项目 优化"商储无忧"业务模式 [5] 国际化发展路径 - 制定实施"十五五"战略规划 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5] - 落地PTA保税交割 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5] - 推动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拓展跨境结算价授权合作 [5] 监管政策导向 -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6]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 [6]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品种范围 [6] 产业服务深化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经营 [6]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6] - 持续改善企业套期保值制度环境 [6] 行业能力建设 -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7] - 面向不同阶段、类型、行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7] - 汇聚研究合力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7]
期货市场助力强国建设,下一步五大重点工作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35
期货市场发展重点 - 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不断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 [2] - 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2] - 不断深化市场服务 完善产业服务模式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3] - 提升行业机构专业能力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3] - 强化研究驱动发展 汇聚各方研究合力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3] 品种研发与产业参与 - 深化储备品种研究 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4] - 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4] - 郑商所上市47个品种 形成聚酯 煤化工 盐化工 油脂油料 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 [5] - 棉花 尿素等多个品种的期货价格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5] - 95%以上的PTA生产企业 90%以上的硅铁生产企业 85%以上的重点制糖企业集团 80%以上的甲醇贸易企业 75%以上的玻璃龙头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5] 市场参与度提升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4]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4]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发布套保公告的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为1503家 套保参与率达28.6% [6] - 2024年1-7月累计有1383家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 同比增长15.7% [6]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保主力军 覆盖化工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6] 对外开放进展 - 郑商所共有26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 开放品种数量位居国内第二 [7] - 近170名QFI客户在郑商所开户 来自中国香港 新加坡 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 [7] - 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 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 优先将运行成熟风险可控的品种纳入对外开放清单 [7]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落地PTA保税交割 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8] - 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 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提升郑州期货市场的全球定价影响力 [8]
证监会:我国已上市商品期货期权品种131个
央视新闻· 2025-08-20 07:22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31个 其中工业品84个占比64% [1] - 期货市场服务覆盖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为制造业主体提供经营稳定性和产业链安全保障 [1] - 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27个期货和20个期权品种 包含13个全球独有品种 品种数量居市场首位 [1] 新品种开发计划 - 证监会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1] - 郑州商品交易所正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2] - 交易所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围绕优势产业链扩展衍生品工具类型 [2]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通过苹果 红枣等6个品种开展250个"保险+期货"项目 覆盖全国16个省区 [1] - "保险+期货"项目惠及农户近90万户 有效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1] - 期货市场产品供给持续丰富 更好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1]
运行五年 “商储无忧”项目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期货日报网· 2025-08-10 16:09
项目概况与成果 - 郑商所"商储无忧"项目五年累计为99家企业495万吨尿素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覆盖全国23个省区及13个粮食主产省 [1] - 项目补贴规模从五年前支持5家企业16万元 发展到目前超千万元补贴 覆盖80%国家化肥储备量 [9] - 2025年度项目实现省级储备突破 安徽 四川 河北三省化肥储备首次纳入项目范围 [3] 机制创新与优化 - 形成"仓库+厂库"与"期货+期权"完整支持结构 持续优化仓储费支持比例和范围 提高交易手续费及单项目支持上限 [2] - 项目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各部门分工明确联合监管确保合规高效运行 [2] - 交割体系持续优化 完善"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 [9] 企业参与成效 - 承储企业期货操作更趋成熟 持仓量大幅增长且换手率下降 显示风险规避操作更谨慎稳健 [2] - 头部企业带动效应显著 中农集团参与10个项目 浙农集团参与5个 辉隆集团参与2个 带动24家企业首次参与2024-2025年度项目 [3] - 中农集团累计注册仓单量超50万吨 具备交割厂库与仓库双重资质 [4] - 辉隆集团五年通过项目累计减亏近千万元 获得资金支持近百万元 [5] 市场影响与价格发现 - 尿素期货上市后期现货价格相关性长期保持95%以上 近五年年成交金额均突破万亿元 年交割量稳定在20万吨左右 [6] - 期货价格成为尿素市场风向标 基层化肥销售门店参考期货价格进货 [8] - 2020年以来全国尿素现货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大宗商品平均水平 [6] 区域保供与风险管理 - 项目通过仓单注册实现交割体系对尿素入库仓储出库全流程监管 提升承储安全标准 [3] - 期权保护策略有效应对价格波动 如2024年12月市场价格下跌时期权策略精准覆盖库存贬值损失 [6] - 保障河南 河北 山东等农业大省春耕供应 对降低农民用肥成本和提高种粮积极性具有长期意义 [8] 企业实践案例 -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实现从"亏损承压"到"期现双赢"转型 [4] - 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数据显示项目成为尿素保供稳价核心动力 [6] - 成都云图控股和四川农资化肥通过项目有效控制西南地区春耕供应风险 [6]
海证期货刘飚:构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0:44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 期货市场通过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成为实体企业经营的"稳定器" [1] - 实体企业面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和需求疲软的双重挑战 其中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采购成本和销售价格不确定性上升 挤压利润空间 [2] - 需求疲软导致海外订单减少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生产计划安排和资金筹备困难增加运营成本 [2] 期货工具在实体企业中的应用案例 - 某新能源正极材料厂通过买入碳酸锂期货2511合约锁定原材料成本 有效规避现货价格上涨风险 确保订单稳定交付 [3] - 某制造业企业使用铜期货对冲时因标的规格差异导致期现盈亏无法完全对冲 增加经营风险 [4] - 海证期货推出含权贸易模式 为某棉花轧花厂设计价格补偿条款 降低价格下跌风险 [6] 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的困难 - 期现基差风险是主要困难 因企业原材料与期货交割品不完全匹配 影响对冲效果 [4] - 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和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难以充分参与期货市场 [4] - 交割后仓单品牌不符实际需求 如华东某纺织企业通过仓单串换服务解决纺纱用棉问题 [7] 期货行业服务创新方向 - 提供个性化风险管理方案 如针对不同企业定制套期保值策略 [5] - 加强期货知识培训 培养企业专业人才队伍 [5] - 创新服务模式 如含权贸易和仓单串换 提高对冲效果 [6][7]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存堵点 - 社会仓储管理不规范导致信用风险 如货物重复质押问题 [8] - 风险子公司现货品种覆盖不足 现货市场规模和深度有限 [8] - 建议加强仓储行业监管 建立黑名单制度 [8] 提升期货服务效能的建议 - 风险子公司应深耕特定品种产业链 组建专业期现团队 [9] - 中期协需加强对风险子公司的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 [9] - 期货公司应加大对风险子公司的资源投入 支持业务创新 [9]
海证期货刘飚: 构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1:17
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 期货市场通过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成为实体企业经营的"稳定器",尤其在"稳预期"政策背景下作用凸显 [1] -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成为常态,企业面临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风险,利润空间被挤压甚至亏损 [2] - 实体企业面临需求疲软和订单不确定性风险,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海外订单减少,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2] 期货工具应用案例 - 某新能源正极材料厂通过买入碳酸锂期货2511合约锁定原材料成本,有效规避碳酸锂现货价格上涨风险,确保订单稳定交付 [3] - 某制造业企业使用铜期货对冲时因交割标准差异导致期现市场盈亏无法完全对冲,增加经营风险 [4] - 海证期货推出含权贸易模式,如为棉花轧花厂设计价格补偿条款,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7] 实体企业面临的困难 - 期现基差风险是主要困难,企业原材料与期货交割品差异导致对冲效果受限 [4] - 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专业人才短缺及对期货规则理解不足等问题 [4] - 仓库不规范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如货物重复质押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9] 期货行业服务创新 - 海证期货推出仓单串换服务,帮助纺织企业将不符生产要求的棉花仓单置换为适用仓单 [8] - 风险子公司需拓展现货品种覆盖,目前业务集中在少数品种,难以满足企业大规模风险管理需求 [9] - 建议期货公司提供个性化风险管理方案,加强企业期货知识培训,并创新含权贸易等产品 [5][6] 行业发展建议 - 建议国家加强社会仓储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以规范仓储市场秩序 [9] - 风险子公司需深耕特定品种产业链,组建专业期现团队并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10] - 中期协和期货公司应加大对风险子公司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1]
构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1:03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使命 - 期货市场通过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成为实体企业经营的"稳定器" [1]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和市场需求疲软是实体企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1] - 实体企业面临原材料、产成品价格波动风险以及订单不确定性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 [1] 价格波动与订单不稳定的影响 -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成为常态,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导致亏损 [1] - 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导致全球市场需求萎缩,海外订单减少 [1] - 订单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和资金筹备 [1] 期货市场在"稳预期"中的作用 - 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操作帮助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 - 某新能源正极材料厂通过买入碳酸锂期货2511合约确保稳定生产和按时交货 [2] - 期货市场稳定了企业自身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市场预期 [2] 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的困难 - 期现基差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期货与现货价格涨跌幅度不完全相等 [3] - 某制造业企业因铜材规格与期货交割标准差异导致对冲效果不佳 [3] - 资金压力、专业人才短缺和对期货规则理解不足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3] 实体企业对期货行业的期待 - 希望期货公司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方案 [4] - 加强期货知识培训和指导,培养企业期货专业人才队伍 [4] - 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如含权贸易、仓单串换等 [4] 海证期货的创新服务模式 - 推出直接挂钩现货标的的含权贸易、仓单串换等服务模式 [6] - 含权贸易模式将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嵌入现货贸易,提供灵活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6] - 仓单串换服务解决企业交割仓单品牌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 [6]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 - 仓库不规范导致的信用风险,如货物重复质押 [7] - 风险子公司参与的现货品种较少,现货规模及深度不足 [7] - 现货市场难以满足企业大规模的风险管理需求 [7] 破解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堵点的建议 - 国家加大对社会仓储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 [8] - 风险子公司期现团队应深耕特定品种的产业链 [8] - 中期协及期货公司应加大对风险子公司的重视及支持 [8]
金瑞期货侯心强: 筑牢实体企业的期货“防波堤”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21:09
全球经贸格局与期货工具应用 - 实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挑战,期货工具成为构建风险"防波堤"的重要命题 [1] - 行业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现金流承压、非标品种匹配难等问题制约避险效果 [1] - 金瑞期货通过全链条服务体系(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场外衍生品创新)助力企业穿越周期 [1] - 针对中小微企业"期货恐惧症",公司独创分层教育体系与产融生态共建模式,推动认知从"高风险"向"价值发现"转变 [1] 宏观因素对企业套保的影响 - 美国关税动态、全球降息周期及流动性变化显著冲击商品市场,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加工费下降需通过工艺优化和开拓新市场应对 [2] -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企业通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跟踪合约趋势,动态规划转型升级项目 [2] - 套期保值可锁定原材料成本与产品售价,保障投入产出稳定性并增强抗周期韧性 [2] 实体企业套保面临的四大困难 - 缺乏专业套保团队,中小企业多由兼职员工操作导致知识经验不足 [2] - 价格反向波动时现金流不足易引发被动止损或强平 [3] - 加工利润为负的企业严格套保可能导致经营亏损 [3] - 非标品种或产业环节产品与期货标的价格波动不同频,保值效果不佳 [3] 金瑞期货服务实体企业的实践 - 提供保值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全流程服务 [4] - 根据企业实际产业环节和经营情况定制保值建议 [4] - 通过风险子公司开展场外保值、代采代销、灵活点价等业务 [4] - 举办行业沙龙促进上下游企业与机构投资者交流信息 [4]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存问题 - 头部效应导致服务资源分配失衡,国际化服务能力不足 [5] - 部分期货公司对实体经济认知碎片化,传统套保模式难以响应新兴产业需求 [5] - 服务中小微企业时存在产品同质化与需求个性化矛盾 [5] - 风险子公司业务创新、跨境产品设计、数字化工具开发等领域存在能力短板 [5] 破解中小企业衍生品认知困境 - 金瑞期货通过分层教育体系、场景化投教产品推动知识普及从"单向灌输"向"价值共鸣"转型 [6] - 结合铜铝等大宗商品历史价格走势展示期货工具对冲现货风险的实际操作案例 [6] - 联合产业链构建产融服务基地网络和数字化投教平台,实现"行业生态共建" [6] - 协助4家实体企业申报产融基地并举办闭门会、研修班 [7] 期货市场认知挑战与转型方向 - 中小企业存在"恐惧心理",传统产业面临衍生品创新"适应性障碍" [7] - 跨境业务中国际规则"知识缺口"显著,期货公司需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7] - 金瑞期货以"专业创造价值"理念推动知识普及从"风险警示"向"价值发现"转型 [7]
筑牢实体企业的期货“防波堤”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21:02
全球经贸格局与实体企业挑战 - 实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挑战,期货工具成为构建"防波堤"的关键手段 [1] - 美国关税动态、全球降息周期及流动性变化对商品市场造成明显冲击,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加工费持续下降 [1][2] -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对企业库存管理和盈利能力形成挑战 [2] 企业套保机遇与难题 - 企业通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跟踪合约趋势,动态谋划转型升级,套期保值锁定原材料成本与产品售价 [2] - 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面临四大困难:专业人才短缺、现金流不足导致被动止损、加工利润为负时套保亏损、非标品种匹配难导致保值效果不佳 [2][3] 金瑞期货的服务实践 - 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场外衍生品创新,助力企业穿越周期 [1] - 分层教育体系与产融生态共建模式推动行业认知从"高风险"向"价值发现"转变 [1] - 通过风险子公司服务企业场外保值、代采代销、灵活点价等业务,并组织行业沙龙促进上下游交流 [3]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服务资源分配失衡,国际化服务能力不足 [3] - 期货公司对实体经济认知碎片化,传统套保模式依赖度高,新兴产业需求响应滞后 [3] - 产品同质化与需求个性化矛盾突出,风险子公司业务创新、跨境产品设计等领域存在能力短板 [3] 期货公司发展建议 - 聚焦细分领域打造特色服务,差异化应对头部公司垄断与中小公司能力不足问题 [4] - 强化分级人才培养,构建专业产业客户营销服务团队 [4] - 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组建跨境金融团队,搭建大宗商品国际服务网络 [4][5] 中小企业衍生品认知困境与解决方案 - 企业对期货市场存在"高风险"标签,缺乏系统性认知错失风险管理工具 [6] - 金瑞期货通过分层教育体系、场景化投教产品、产教融合推动知识普及从"单向灌输"向"价值共鸣"转型 [6] - 联合上下游举办闭门会、研修班,协助实体企业申报产融基地,推动行业生态共建 [6][7] 期货市场认知挑战 - 中小企业存在"恐惧心理",传统产业面临衍生品创新"适应性障碍",跨境业务存在国际规则"知识缺口" [7] - 期货公司需提升自身认知及服务能力,推动知识普及从"风险警示"向"价值发现"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