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图

搜索文档
OpenAI 复制吉卜力,大模型正在吞噬一切产品?
晚点LatePost· 2025-03-27 14:45
GPT-4o文生图功能的技术突破 - GPT-4o整合了文本、视觉、音频等多模态数据训练,具备生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复合能力[14][16] - 采用自回归技术生成图像,区别于主流扩散模型,实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生成[16] - 文本-图像对齐能力显著提升,能准确理解复杂提示词中的多对象关系和属性描述[17][18] - 可能采用组合-分解式生成方案,分步生成元素后融合,避免传统端到端模型的颜色混淆等问题[18] 产品体验与行业影响 - 操作门槛大幅降低,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指令修改图像,无需复杂提示词工程[12] - 图像细节一致性优于竞品,文字生成准确率提升,修改图片时能保持画面逻辑[6][8] - 直接冲击Stable Diffusion等开源模型的插件生态,部分创业公司的调优工作流被替代[12][20] - 资深设计师反馈复杂工程化流程被简单对话界面取代,AI领域呈现"模型碾压工作流"趋势[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Midjourney等垂直领域公司面临挑战,其基于CLIP模型构建的审美优势可能被大模型覆盖[21] - 技术演进方向决定生态主导权归属,持续进步的大模型可能成为终极产品形态[22] - YC孵化项目中25%采用Vibe Coding模式,95%代码由大模型生成,反映开发范式转变[20] - 编程领域已显现类似趋势,GitHub Copilot年收入破1亿美元,但面临基础模型能力上移的挤压[19][20]
活动报名:我们凑齐了 LCM、InstantID 和 AnimateDiff 的作者分享啦
42章经· 2024-05-26 14:35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聚焦文生图与文生视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落地 [2] - 三位核心嘉宾的研究方向覆盖多模态生成、扩散模型、一致性模型及视频生成技术 [3] - 活动形式为线上会议 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1日13:00-14:00 美西时间5月31日22:00-23:00 [3] 研究影响力 - LCM、InstantID和AnimateDiff三项研究在文生图与文生视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具有全球影响力 [4] - 相关技术已被大量创业者应用于实际产品开发 推动行业落地进程 [4] 嘉宾阵容 - 骆思勉(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生成与扩散模型 代表工作LCM/LCM-LoRA/Diff-Foley [3] - 王浩帆(CMU硕士)专注一致性生成 开发InstantStyle/InstantID/Score-CAM等工具 [3] - 杨策元(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主攻视频生成技术 [3] - 特邀AI产品经理Hidecloud担任Panel主持 增强产学研对话 [4] 活动亮点 - 首次集结三项突破性研究的原创作者同台交流 [4] - 定向邀请数十位AI创业者参与 聚焦技术商业化实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