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数字化

搜索文档
陕西西安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记者探馆 数字技术 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央视网· 2025-09-17 14:41
文化遗产数字化行业 - 数字技术正推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活化应用 [2]
智汇伙伴走进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财富在线· 2025-09-17 09:27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于9月16日至17日在陕西西安召开 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2] - 论坛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涵盖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四大议题 [2] 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 陕西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4.9万余处 可移动文物774万余件 包含3处9个点的世界文化遗产 [3] - 西安作为论坛举办地 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 现存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 [5] 数字技术应用案例 - 三星堆古蜀文物通过裸眼3D呈现 敦煌壁画通过超高清数字化还原 秦陵地宫通过XR技术实现虚拟穿越体验 [6] - AI技术用于智能修复破损古籍字画 XR设备提供沉浸式楚文化体验 生成式AI参与"泥人张"创作 [6] - 西安城墙通过数字技术构建预防性保护体系 实现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5] 行业发展趋势 - VR、AI、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留存转向动态创新 利用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可视性特质注入新活力 [6] - 数字化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全球近百项成果在论坛集中展示 包括数字敦煌、AI修复等技术应用 [6] 平台与计划发展 - 智汇伙伴计划自2017年起搭建国际平台 链接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资源 [7] - 恒益传承品牌IP组织故宫、首都博物馆线下活动 2024年5月21日首都博物馆活动展示数智技术构建的沉浸式"辉煌中轴"体验空间 [8] - 计划未来深化恒益传承系列活动 探索多元化合作路径 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可持续发展 [9]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01:57
论坛活动概况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于9月17日在陕西西安开幕 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 - 该论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的专题活动 [2] - 活动期间同步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 聚焦数字化保护 传承与创新 展示经典项目 [2] 核心议题与内容 - 主论坛围绕"保护·传承" "技术·创新" "产业·赋能" "开放·共治"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2] - 精品展通过创新性强 互动性高的方式提供沉浸式体验 展现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2] - 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和主题研修班 汇聚文博单位 科技企业 行业机构专家代表开展研讨 [2] 行业意义与技术应用 - 数字化技术通过精准记录 虚拟修复和云端共享为文化遗产赋予"数字生命" 突破时空限制 [2] - 技术应用有效应对文化遗产面临的时间推移 自然灾害等多重威胁 [2] - 活动旨在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学习交流的国际平台 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2]
陕西: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陕西日报· 2025-09-17 00:37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 西安城墙完成13.74公里三维建模 构建厘米级高精度全域数据模型[3]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兵马俑实施毫米级精度数字化采集 收录纹理及残片信息[4] - 广泛采用高光谱成像和AI图像识别技术 实现文物从肉眼观察到精准监测的跨越[4] 数字化平台与标准体系建设 - 出台省级标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 上线陕西省文物藏品管理系统[4] - 建成陕西文物数据中心及地市分中心 推动全省文物资源集中存储与共享[4] - 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整合文物保护 文旅运营和应急管理功能[3][4] 沉浸式体验与文旅融合创新 - 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5] - 西安碑林博物馆应用AR技术 裸眼3D展示和触摸互动装置提升观展体验[5] - 2024年西安市接待游客3.06亿人次 文化旅游成为重要经济引擎[5] 文创开发与数字化传播 - 成立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 举办文物数字文创大赛[5] - 非遗文创产品绒馍馍和咸阳茯茶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产业化发展[5] - 形成西安汉服体验之都IP 创造新型文化消费场景[5]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深度参与多国联合考古 大遗址保护及国际文物修复项目[6][7] - 与中亚国家共同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新路径 落实全球文明倡议[7] - 高校与科研机构为国际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培养[7]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陕西省委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 强调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7] - 系统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古籍活化 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创新应用[2][4]
近百项成果亮相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8:25
展览规模与内容 - 近百项数字化成果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中亮相 [1] 技术应用展示 - 科研人员展示文物扫描技术 [2] - 三星堆—金沙数字展区通过裸眼3D项目展示文化遗产 [4] - 文物复刻技术在现场被参观者了解 [4] - 山西应县木塔数字化项目提供沉浸式体验 [5] - 立体文创产品在现场展示 [7] 互动体验项目 - 参观者体验鼓浪屿元宇宙项目 [3] - 光影秀吸引参观者感受并拍照留念 [5]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陕西日报· 2025-09-14 00:00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召开 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 [1] - 论坛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 - 论坛邀请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 各国相关政府部门部长级官员 有关国家驻华使节 文博文化领域领军企业和行业机构高级别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 [1] 论坛筹备与背景 - 论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 - 去年4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了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今年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是数字丝路建设的深化拓展 [2] -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积淀深厚 文化资源富集 文化遗产密度大 数量多 等级高 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 战略与目标 - 陕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强化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注重内涵式传承 开展活态化利用 [1] - 陕西主动拥抱新技术 积极应用新手段 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数字化建设 信息化转型 [1] - 论坛旨在携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路径 共同谱写数字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1] 预期影响 - 论坛将加深陕西与世界的沟通了解 扩大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2] - 陕西将以论坛为契机广泛与各界加强交流对话 更有效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2] -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深化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2]
前沿科技重塑服务贸易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09-10 17:44
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迎宾机器人"夸父"具备迎宾 走秀 打太极等复杂动作能力 头部装有深度摄像头及3D激光雷达 可进行智能语音交互 目前上百台正开展数字训练 将在北京多场景落地应用[2] - 便利店机器人"盖博特"实现自动寻货取货功能 通过手臂吸盘操作货物 已在北京10家药店应用并实现24小时无人运营[2] - 便利店机器人"小鹿"完成扫码下单到递送商品全流程耗时不到30秒 此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已在石景山落地运营[2] 5G与AI技术融合应用 - 中国移动5G新通话实现实时中英同声传译 系统通过大模型翻译仅需几秒钟延迟 同时提供通话速记服务并以短信形式发送[2] - 智能陪练产品"天天八段锦"通过识别用户骨骼节点实时捕捉动作 与标准动作对比后给出智能评分并生成薄弱环节报告[2] - AIGC技术实现"一图换装 一语成歌"功能 上传照片可生成专属数字人形象并搭配服饰 说歌词可自动谱曲生成专属歌曲[3] 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 - 《梦回圆明园》VR项目1:1复刻历史古迹 结合数字建模与空间计算技术 复原圆明园全盛时期建筑群包括海晏堂十二兽首[3] - 项目采用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 融合虚拟现实与AI交互 实现乘飞毯穿越屋顶 转动齿轮时光流转等沉浸式体验[3] - 颐和园数字人客服"小颐"能在1秒内根据游客需求生成定制行程单 实现与传统服饰数字人的实时对话交互[3] 服务贸易技术集成 - 服贸会构建"5G生活全链条场景"模拟外国友人入关到出关全流程 覆盖衣 食 住 行 游 购 娱七大环节[2] - 展会大规模采用AIGC互动与XR/VR沉浸式体验 突破传统实拍限制 实现文化遗产"复活"与传统文本焕新[3] - 技术集成重构"人 城 展"互动逻辑 展现服务贸易对城市肌理重塑与产业动能激活的作用[2]
从“修修补补”转向“提前预防” 数字化赋予文化遗产“数字生命”筑牢全天候“防火墙”
央视网· 2025-08-27 04:53
论坛筹备与主题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中国西安举办 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3] - 论坛将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4个议题展开讨论 并配套举办精品展览、专题会议及研修班等活动 [3]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 西安城墙创新构建预防性保护体系 通过"数字方舱"系统整合文物保护、文旅运营等功能 实现3000多个监测点位数据的实时监控与损害预测 [11][13] - 采用无人机摄影和激光扫描技术对13.74公里城墙进行三维建模 精准识别43处风险隐患、1302处空洞及836处疏松体分布 [15] - 护城河部署无人驾驶清洁船 可自动清理河面杂物并实时传输多种水质指标至综合管理平台 [12] 数字化展示与体验创新 - 西安城墙永宁门每晚举办"大唐迎宾盛礼"沉浸式文化演出 通过行进式入城迎宾礼展示盛唐礼仪文化 [9] -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VR沉浸式体验 游客可近距离观摩4米高窟顶壁画细节并参与交互式雷公鼓敲击体验 [16] - "数字敦煌"项目通过高精度摄影录像技术将洞窟文物转化为数字图像 实现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和远程共享 [16] 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作为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 于2024年底上线 [18] - 平台汇聚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21类壁画专题高清数字资源档案 为全球学者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共享资源 [18] 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数字化技术通过精准记录、虚拟修复和云端共享 为文化遗产提供"数字生命"解决方案 有效应对时间推移、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威胁 [19] - 以巴黎圣母院重建为例 无人机监测、3D激光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使受损文化遗产的修复成为可能 [19] - 数字化手段突破时空限制 促进不同文化互赏互鉴与共存共荣 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注入新动力 [3][19]
为文化遗产上“数字保险” 千年艺术在虚拟世界获得永生
央视新闻· 2025-08-26 21:56
论坛筹备与主题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在中国西安举办 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 - 论坛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四个议题展开 并配套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览展示、工作组专题会议及数字研修院主题研修班等活动 [2]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 西安城墙通过数字技术构建预防性保护体系 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汇聚全域3000多个监测点位数据 涵盖墙体裂缝、水平位移、沉降等关键指标 [5][10] - 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实时分析 24小时监测结构变化并自动预警 采用四色评估机制(如沉降达40毫米触发红色预警) [10][12] - 运用无人机摄影、激光扫描等技术完成13.74公里城墙数据采集与三维建模 精准识别43处风险隐患、1302处空洞及836处疏松体 [18]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窟高精度采集 采集面积达2.81万平方米 并完成200个洞窟拼接、169个洞窟全景漫游制作及212个洞窟三维扫描 [25] 数字化提升体验与共享 - 敦煌莫高窟通过VR设备提供沉浸式体验 游客可近距离观摩高达4米的窟顶壁画细节 [21] - 全球首个区块链数字文化遗产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 汇聚21类壁画专题高清数字资源档案 服务于全球学者及文化爱好者 [27] - 西安城墙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大唐迎宾盛礼"沉浸式文化展示 同时利用无人驾驶清洁船实时监测护城河水质并传输数据 [6][8] 数字化技术价值与突破 - 数字化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被动修复转向主动预防 实现全天候监测与损害预测 [14] - 技术手段包括高精度扫描、3D激光建模和虚拟修复 为文物提供永久数字存档(如巴黎圣母院重建和敦煌壁画保存案例) [28][29] - 数字化突破最小干预原则 在无损探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精准定位文物病害前期变化速率 [16][18]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召开
人民日报· 2025-08-26 21:51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陕西西安召开 [1] - 论坛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 [1] 论坛主题与议题 - 论坛以"数联古今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1] - 主论坛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4个议题展开讨论 [1] 论坛活动安排 - 除开幕式外 将同步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览展示 [1] - 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 [1] - 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修班 [1] - 发布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 [1] 论坛目标与意义 - 着力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 新路径 [1] -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1] - 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