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

搜索文档
发现80周年,琉璃河遗址考古研究联盟成立
新京报· 2025-09-23 04:06
9月22日下午,北京文化论坛"考古遗产价值阐释与可持续发展"沙龙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与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共同发起成立"琉 璃河遗址考古研究联盟",并签署了共建协议。各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琉璃河遗址的考古研究、保护利用 与价值阐释工作。 在"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中展出的作册奂器组合。2021年发掘小型贵族墓M1902,根据出土青铜 器铭文记载,墓主人为"作册奂","奂"是姓名,"作册"是官职,属于史官或书记员。太保召公筑城后,在燕侯宫 举行宴飨,赏赐作册奂贝,作册奂用这些贝为父亲铸造礼器。作册奂器及其铭文是北京建城史最早的出土文献, 实证北京3000余年的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9年,琉璃河遗址以新时代的考古理念和方法开始新一轮考古工作。2021年,作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被誉为"北京城之源"的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为北京地区三千年建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物证据。2022年7 月,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获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同年,琉璃河国家遗址公园被列 ...
在文化繁荣发展中绽芳华(今日谈)
人民日报· 2025-09-20 21:48
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既有像樊锦诗一样毕生奉献敦煌文化的老一辈守护者,也有新一代女性非遗代 表性传承人的接力。无数个"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姿态融入当代生活、走向世界。 国家文化英才项目入选人员女性占45.2%,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女性占25%……近日发布的《新时 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生动揭示妇女创造精神财富的重要作用。 马慧娟用手机"按"出乡村变迁的故事,李娟笔下的边疆牧民生活唤起人们的向往……女性文艺工作者以 细腻笔触,唱响新时代文艺主旋律。 新时代是广大妇女更好绽放芳华的大时代。积极发挥女性的文化力量,定能提供更多审美启迪,丰富人 民精神世界,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1日 01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青年演员陈丽君助推百年越剧"破圈",一大批女性带头人将当地自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与产 业……各行各业的巾帼,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
世界文化遗产点敦煌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建成揭牌
新华社· 2025-09-20 13:54
新华社兰州9月20日电 敦煌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2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建成揭牌。该中心通过先进技术展 示等方式,讲述千年驿站的人来人往,再现丝路邮驿的历史画卷。 敦煌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2025年6月全面完工,建成展示中心、游客中心、内部 展示道路和各类配套设施,并综合运用裸眼3D、云端互动等高新技术,通过遗址探方、丝路传驿、悬 泉岁月、交融互鉴四个主题,打造集历史溯源、文化传播、区域枢纽、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平台。 悬泉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14年,包括悬泉置遗址 在内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987年,考古人员在戈壁调查时偶然发现了一枚刻有"悬泉置"字样的汉简,揭开了这座千年驿站的神秘 面纱。该遗址历经三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文书、信札等各类文物7万余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 等多个领域。 敦煌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兴蓉介绍,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理念引入敦煌, 有效促进了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记者梁军 刘克英) ...
老城古建焕新颜,北京历史文化地标解锁新玩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3:38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陈小雨)去年7月,贯穿北京老城的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文 化传承注入新动力。一年多来,北京在文物古建保护、老城活力激活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多元举措让历 史遗存与现代生活交融,让千年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2021年重新开放以来,白塔寺游客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曾经的年均8万至10万人次,跃升至去年的30 余万人次。 常态化文化活动是吸引客流的核心动力,"白塔之夜"夜间专场已累计举办40多期,电影放映会、民乐演 奏会、尼泊尔文化分享会、非遗演出等主题活动轮番上演,活动结束后点亮的白塔,更成为夜间独特景 观。 白塔寺:夜经济激活古建活力,消费季点亮老城烟火 夜幕下的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流光溢彩、人流涌动,自今年7月12日开街以来,这里已成为京城夜生活 的热门打卡地。街区引入1家北京首店、10家西城首店,搭配3条主题打卡线路,市民游客在感受古建之 美的同时,可体验多元消费场景。 晚,北京西城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开街暨首届"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之夜举行。图为开街演出。 中 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在钟楼举办的"百年视界——东西方视角下的北京脊梁"展览中,逾百件展品融合史料并搭配数字 ...
“走读中国”国际媒体团探访西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实践
环球网· 2025-09-17 07:57
9月15日,"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走进古都西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记者探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大唐不夜城,深入考古现场、漫步唐风街区,在千年文物与现代文旅的碰撞中,见证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中的实践探 索。 考古现场 科技展示:兵马俑坑里的 "时间胶囊" 密码 步入大唐不夜城核心区域,一座融合唐代斗拱形制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建筑格外醒目——大唐不夜城巧克力博物馆正以"可食用的历史"为主题,吸引各国记者 开启味觉与文化的双重探索。博物馆以唐代饮食文化为脉络,通过3000余件巧克力艺术装置,还原"胡人献饼"、"贵妃品酥"等历史场景。 最令记者们惊叹的是"长安舆图沙盘"参观区,通体用巧克力制成的规模宏大的唐长安城貌尽收眼底,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兼收并蓄的唐长安城促进了各 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经济往来。白俄罗斯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布涅辛娜(音)对巧克力博物馆的展品印象深刻,购买并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巧克力啤酒。 走过了兵马俑和大唐不夜城的阿纳斯塔西娅表示,来到中国"中心点"西安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仅此一次的经历,因此跟兵马俑合影、穿传统服饰逛街、购买 ...
2025年杭州青少年考古绘画大赛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9-17 02:36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胡利红(左)和修复师们探讨如何修复瓷器。 邀你执笔创作,优秀作品有望制成文创产品 "大赛创作环节诚邀杭州全体中小学生,以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为绘画创作对象,无论是灵动的线 条、绚丽的色彩,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创意表达,只要能展现文物之美、传递对历史文化的热爱,都是我 们期待的好作品。"该负责人说。 杭州,一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近年来,随着杭州文物考古 工作的不断推进,一大批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珍贵文物相继出土,它们如今静静地陈列在各大博物馆等文 博机构中,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等待着与你相遇。 为进一步阐释传播文物价值、激活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助力青少年美育培养,让更多孩子走近历 史、触摸文明,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日前,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指导,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杭 州日报联合主办的"我在博物馆里画出土文物"2025年杭州青少年考古绘画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在博物馆里发现杭州用画笔诠释考古之美'为主题,诚邀杭州中小学生一同走进博物 馆、考古展、考古工地、修复中心,用画笔对话文物,用创意讲述杭州故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关负责人说。 三大特色活动,沉浸 ...
好评中国|数字化赋能,让文化瑰宝焕发新生机
环球网· 2025-09-16 09:13
网联世界,数暖生活。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持续丰富 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夯实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支撑起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随着数字技术日 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新机遇。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历史文化遗 产保护与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将推动文化创新持续发展。在技术赋能下,中国网络文学、网络游戏、 网络影视剧等文化"新三样"也正在加速出海步伐。 做好数字化文章,更好呈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本真面貌和丰富内涵。借助数字科技,有助于打破学科壁 垒,促进跨界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次论坛围绕"保护 传承""技术 创新""产业 赋能""开放 共治"四个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新路 径;还将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 修班,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互联网+"语境下,通过数字化赋能,能够更好地发 ...
(文化中国行)“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跨越千年,再续传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9:17
中新社兰州9月14日电 题:"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跨越千年,再续传奇 中新社记者 丁思 周末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游人如织,皆为一睹麦积山悬崖峭壁上那跨越千年的"东方微笑"。这抹治 愈人心的笑容,在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精心呵护下,重焕生机,续写千年传奇。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1600多年的风雨洗礼,现仍存洞窟221个、造像3938件、壁画 1000余平方米,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这里众多灵动温婉的佛像微笑, 构成了其标志性特征,被称作"东方微笑",也成为麦积山石窟独特的文化IP。 14日,"东方微笑跨越千年——麦积山石窟保护历程展"已开展4天。这一常设展览成为游客参观麦积山 石窟的"序厅",也是解锁千年微笑永葆青春的注脚。 9月2日,麦积山石窟第133窟内,牟常有(左)和徒弟李浩亮(右)正在进行修复工作。中新社记者 丁思 摄 拾级而上,在第133窟内,59岁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高级文物修复师牟常有,正和30岁 的徒弟李浩亮蹲坐在塑像旁,低声交流修复细节。今年是牟常有从事修复工作的第40年。 "每尊塑像皆有生命,我们要用耐心和细心,为它们把脉问诊,延续生 ...
以重点提案督办示范引领 推动办理成果落地见效——省政协2025年重点提案全部办复
河南日报· 2025-09-11 23:39
省政协重点提案督办工作 -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遴选确定重点提案48件 内容涵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助力文旅强省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目前提案已全部办复 [1] - 省政协将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 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题研究作为一号协商议题 把督办关于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提案作为重要着力点 省政协主要领导担任专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 12个分专题组赴上海等5个省 市 和省内13个地市开展调研 形成23篇调研报告 [1] 提案办理协商与落实成效 - 召开20余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组织50多家提案承办单位 60多名提案者及政协委员进行面对面协商座谈 运用多种形式督促提案事项落实 [2] - 通过督办关于推动民营经济稳步发展的提案 推动承办单位出台实施1+6+6+3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在全国率先启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工作 [2] - 通过督办关于创新种业科技做强河南农业芯片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联合科技 自然资源 财政等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 加快实施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2] - 通过督办关于加快甲骨文全球数字化采集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2] - 通过督办关于完善生育补贴制度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系统整合资源 稳妥落实国家育儿补贴制度 指导各地做好政策衔接 [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坚持以重点提案督办示范带动 努力实现办理一件重点提案 解决一个方面问题 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3]
挖掘本土资源 发展特色旅游(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全球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全球55个乡村入选2024年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凸显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趋势 [4] 印尼乌基尔萨里村文旅产业 - 依托400年历史手绘蜡染技艺(2009年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全国手绘蜡染产业中心 成立工匠组织及艺术协会推广工艺 [5] - 设立蜡染中心拥有1200多名工匠 提供游客体验及学校教学 举办文化游行/蜡染节/博览会等活动完善民宿/工作室/多语种导游服务 [5][6] - 2025年1月到访游客近万人次创单月新高 从传统工匠村转型为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融合的旅游社区 [6] 墨西哥夸特罗奇内加镇生态旅游 - 位于8.5万公顷动植物保护区 拥有100多种特有物种及独特白沙漠/绿洲/湖泊地貌 提供徒步/露营/观星体验 [7] - 通过湿地恢复/水体净化/物种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设立生态教育中心组织观鸟/皮划艇/志愿活动 [7][8] - 旺季日均接待700名游客 获墨西哥旅游部"神奇小镇"提名及资金支持 2024年入选最佳旅游乡村 [8] 奥地利圣约翰镇旅游服务创新 - 依托阿尔卑斯山自然景观及文化遗产 提供冬季滑雪/马车游览/圣诞集市及夏季徒步/攀岩/滑翔伞等活动 [8][9] - 举办阿尔卑斯国际舞蹈节及"饺子节"(20家饭店用27种配方制作数万个饺子)传承文化 提供免费奥克托漫游巴士服务 [9] - 改造百年邮局为共享办公场所 收费每小时3.5欧元(格子间)至10欧元(私密办公室) 月租350欧元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