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苏霍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在苏州启幕
苏州日报· 2025-09-23 00:41
以文艺为媒,推动苏州与霍尔果斯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昨(9月22日)晚2025"苏韵伊情·圆融 同心"苏霍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启幕。 "电影展映周"也是苏霍文化交流年活动的重要板块。9月22日至26日,苏艺影城(文化中心IMAX 店)将举办新疆题材主题电影公益放映活动。 此次苏霍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汇演、电影展映、新疆农副产品市集等多元形式,不仅展 现了两地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化了援疆建设成果的传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化动能, 推动苏霍文化交流迈向新高度。 本次活动由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霍尔果斯市政府指导,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霍尔果斯市委宣 传部、霍尔果斯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主办,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 团有限公司承办。 "文艺汇演"作为活动的核心板块,掀起一场丝路风情与江南雅韵的精彩碰撞。演出汇聚了苏州文化 艺术中心、霍尔果斯艺术剧团、苏州市吴韵少年艺术团等两地优秀文艺院团的力量,节目形式多元且极 具地域特色。 该场演出还将于9月23日在园区北部市民中心,9月24日在开明大戏院开展巡演。10月下旬,文艺轻 骑兵慰问演出还将走进霍尔果斯市。 ...
“友谊之江” 再绘新景(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41
在平壤"欢乐春节"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左一)现场展示 瓷雕。 杨佳斌摄 横跨鸭绿江的中朝友谊桥。 刘海东摄 本报记者(左)在丹东国际商贸城采访。 李 洋摄 制作打糕。 吴 琼摄 图片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审图号为辽S(2025)79号 春日的丹东,锦江山山花烂漫。 高 潮摄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三道河朝鲜族民 俗村的小鼓舞表演。 吴 琼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由此过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让辽宁丹东市闻 名遐迩。不过,丹东还有几个鲜明特点或少为人知。 这里是中国最大边境城市: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市区紧邻边境线的地级市中,丹东人口规模与城区面积最 大;这里是万里海疆"北起点":自位于丹东东港鸭绿江与黄海交界处的"江海分界"碑起,我国约1.8万 公里海岸线蜿蜒南延,直至广西防城港;鸭绿江上,两国船只自由来往,船上的人们见面都招手致意, 让人真切感受到"友谊之江"的独特魅力…… 丹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新义州市相望。"友谊之江"连两国,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情,也见证 了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城市"丹东,不断深化双方经贸和人文交流,让深厚的传统周边友好情谊历 久弥新。 传 ...
国网酒泉供电公司:“电力暖”助推“文博热” 敦煌文旅绽放新魅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08:07
九月的敦煌,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座千年古城。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21日盛大启 幕,四海宾朋共赴一场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这场璀璨盛会的背后,国网酒泉供电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 任感与专业可靠的电力保障,为敦煌文旅热潮注入了强劲稳定的"电动力"。 【责任编辑:王少晨 】 9月18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升起,该公司变电监控班的工作人员已通过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开始了35千伏莫高变 电站的第一次远程巡视。值班员说"每日早晨都是莫高窟参观的高峰期,用电负荷也会迎来峰值,我们每天一睁眼都会先远程巡视一遍全站 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据悉,该公司在暑期和文博会期间,除了使用智能手段远程对莫高窟变电站和景区环网柜实时监测外,还安排 专业巡视组,驻守在莫高窟景区,开展监察性巡视,协助景区专业人员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全面+及时"高效沟通对接,提供高效 服务保障。 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周边,该公司工作人员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借助高空视角与红外探测技术,高效识别线路上的异物、设备发热 等潜在隐患,为重要演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可靠的"空中护航"。 ...
通讯丨在瑞士街头感受中国风
新华网· 2025-09-22 05:39
新华社瑞士伯尔尼9月22日电 通讯|在瑞士街头感受中国风 中国驻瑞士使馆参赞兼伯尔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崔可表示,此次活动是中国文化中心今年7月正式揭牌 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大型户外公共推广活动。官方搭台、民间唱戏,目的就是要把与文化和旅游相关 的、能展示中华文化或带有中国符号的代表集中在一起,有助于中瑞两国人民更好理解彼此,推动文明 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瑞士钢琴设计师斯特凡·莫勒说,杭州歌剧舞剧院的表演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作为音乐界专业人 士,他内心感到特别温暖。 来自土耳其的音乐爱好者阿扎特·切廷对中国民乐充满了好奇,他不仅始终站在前排认真聆听,更在表 演间歇拿出自己的吉他和演奏者们切磋琴技,还与琵琶演奏者即兴合奏,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中西合璧 的"小彩蛋"。 中国舞蹈同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欣赏完傣族舞、新疆舞和古典舞之后,现居德国的耶娃·埃德兹比 亚告诉记者:"中国文化的一切都太美了,我很喜欢。我刚刚第一次体验了中国书法,感觉还不错。我 想对中国文化了解更多,比如学习中国舞蹈。" 亚历克斯·福克斯在看完演出后,对小朋友们的舞蹈印象深刻:音乐棒,服装棒,小朋友们的表演也很 棒! 21日下午,瑞士伯尔尼老城区广 ...
十三年弦歌不辍 让世界听见西安
西安日报· 2025-09-22 02:41
国粹经典《百鸟朝凤》以唢呐再现百鸟和鸣、凤凰展翅的盛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在现场炮声中震撼 全场,将情绪推向顶点;石倚洁的《我住长江头》与《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全场观众挥舞国 旗齐声合唱,让大雁塔北广场成为最动人的舞台……这些来自中西方的经典曲目,既有世界音乐的广度,又保留 中国声音的根脉,让市民与游客在秋夜星空下共享高水准的交响乐盛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音乐厅童声合唱团的天籁之音萦绕古塔,与千年梵音遥相呼应;而央视派出与维也 纳新年音乐会同规格的转播团队,更让这场盛会通过荧屏传向世界。 大雁塔户外公演已连续举办十三年,成为全国唯一坚持至今的大型免费户外交响乐公演。十三年弦歌不辍, 它不仅是西安的文化盛事,更是全国公共艺术项目的标杆。这持续了十三年的音乐公演,让世界看见的不仅是古 都的历史厚度,更是一座现代都市以文化为媒,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 金秋桂香漫溢古都,八方乐音汇聚长安。晚7点半,演出在肖斯塔科维奇《节日序曲》的辉煌乐声中拉开帷 幕,天籁之声在千年古刹的飞檐下乘风而起,抵达数千现场观众与千万网友的耳畔。央视频、新华社、人民日 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西安发布等90家媒体 ...
俄版“欧歌赛”落幕,越南歌手夺冠
环球时报· 2025-09-21 22:47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决赛开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还通过视频致辞的方式为赛事送上祝福。普京强调,"文化和音乐没有界限",他相信"这项比 赛将成为世界上最受认可和喜爱的赛事之一"。报道称,本次大赛共吸引来自23个国家的歌手参赛,涵盖金砖国家、独联体国家、拉丁美洲国家、 东南亚国家及非洲国家。据塔斯社报道,俄政府专门拨款7.5亿卢布用于赛事的筹备与举办。 事实上,"国际视界"大赛的举办恰逢特殊时期——当前,多国就2026年欧洲歌唱大赛中以色列是否应当参赛的问题产生激烈争议,部分国家甚至 明确表态,若以色列参赛就退出该赛事。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广播联盟曾决定禁止俄罗斯参加欧洲歌唱大赛。在此背景下,今年2月3 日,普京签署了举办"国际视界"歌唱大赛的命令。如今赛事重启,"国际视界"明确强调"始终以文化交流为核心宗旨",为世界各国的歌手提供了 一个相对稳定且包容的艺术展示平台。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首届俄罗斯提出举办的"国际视界"歌唱大赛总决赛于9月20日晚在莫斯科落下帷幕。越南选手德福将现代音乐与越南传统文 化素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极具辨识度的作品成功摘得冠军,并斩获3000万卢布(100卢布约合8.5元人民 ...
敦煌文博会:丝路重镇的文化辉映与文明交响
新华网· 2025-09-21 16:16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题:敦煌文博会:丝路重镇的文化辉映与文明交响 新华社记者杨晓静、张文静、何问 金秋时节,丝路重镇敦煌迎来一场文化盛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博会)21日开幕,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 千余位中外嘉宾齐聚敦煌,文化展览、研学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步举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多元文明在敦煌荟萃交融,孕育出璀璨又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 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正如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题——"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彰显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 "敦煌文博会作为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在推动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省委书 记胡昌升在开幕式上说。自2016年以来,敦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7届,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嘉宾参加了论坛、展览、演出等一系列文化 交流活动。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桥梁。如今,文化遗产保护、人文交流与合作、文明互鉴对话、敦煌文化传承成为 敦煌文博会的热议话题。 "丝绸之路的意义不在于'抵达', ...
9月2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1 13:01
今日摘要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崭新姿态书写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的壮美篇章。 李强会见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 李希对希腊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十四五"期间,安徽、福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我国多举措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围升级。 巴勒斯坦方面称,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致90人死亡。以色列称,继续扩大在加沙城的地面行动。 伊朗宣布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内容速览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 版,在全国发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民族在广泛地交往交流交融中,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 ...
琼剧《黄道婆》沪浙巡演收官
海南日报· 2025-09-20 01:46
作为一门扎根海南的地方剧种,即便全程用海南方言演绎,琼剧不仅不会让观众感到理解隔阂,反 而因这份浓郁的地域特色更添独特韵味。 "一开始听海南方言确实需要适应几分钟,但很快就被紧凑的剧情、婉转的音乐勾住了注意力。况 且现场有字幕辅助,理解起来一点不费劲。" 浙江观众肖雯雯分享观剧感受,说这场演出彻底为她打开 了"戏曲新世界",期待有更多琼剧走出海南,让更多人看到这门艺术的精彩。 琼剧《黄道婆》沪浙巡演收官 首次参评白玉兰奖、亮相中国戏剧节,搭建长三角与海南自贸港文化交流桥梁 海南日报上海9月19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9 月19日21时许,在上海市艺海剧院,一首松江童谣旋律渐歇,琼剧《黄道婆》落下帷幕。为期近两周的 琼剧《黄道婆》赴沪浙演出交流活动正式画上了句号。 9月7日至19日,13天,上海、浙江两地,170多位演职人员,4场演出,4场交流活动,站上白玉兰 奖、中国戏剧节两个重量级舞台。用海南省琼剧院院长杨济铭的话说,这是该院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 模、长时间、意义深远的演出交流活动。 琼剧《黄道婆》是省琼剧院"三年磨一戏""十改剧本"的精良之作,编剧、导演、演 ...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卡门·卓别林:祖父查理·卓别林传递给我哪些文化基因?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1:44
2025北京文化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旨在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搭建文化之桥 深化交流对话 推动人文合作 [1] 卡门·卓别林参与安排 - 卡门·卓别林将携作品《卓别林:流浪之心》参加2025北京文化论坛 展映个人执导的纪录片 论坛组委会正筹备一系列配套活动 具体安排将于近期公布 [3][4] 纪录片内容特点 - 纪录片《卓别林:流浪之心》以作家迈克尔·J·卓别林为线索 追随他探寻查理·卓别林的吉普赛血统 揭示这一血统如何为查理创作最经典的流浪汉角色提供灵感 [6] - 影片收录查理·卓别林的作品片段和家庭影像资料 邀请约翰尼·德普、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丽塔·卡贝鲁特等多位知名艺术家参与录制 是一部聚焦父子关系的私人化作品 [6] 文化传播理念 - 卡门·卓别林期望从家族视角出发 为中国观众呈现查理·卓别林鲜为人知的一面 以其吉普赛血统为切入点重新解读流浪汉经典角色 此前这一背景对创作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6] - 她坚信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 对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8] 中国文化交流 - 查理·卓别林1936年访华期间对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留下深刻印象 结识梅兰芳等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 被京剧表演深深触动 [8] - 卡门·卓别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风格、文物及传统服饰有浓厚兴趣 欣赏张艺谋与王家卫的作品 成长过程中常观看李小龙、成龙主演的功夫电影 《花样年华》是她最喜爱的影片之一 [8] 影视合作计划 - 艺术电影发行公司数梦DDDream负责《卓别林:流浪之心》在中国的发行工作 该片已被列入其发行片单 [11] - 卡门·卓别林期待与合作团队紧密合作推动纪录片传播 希望获得北京观众认可 并期盼与更多中国电影人会面交流 认为面对面沟通是促成艺术合作的重要基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