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对论

搜索文档
陶哲轩罕见长长长长长访谈:数学、AI和给年轻人的建议
量子位· 2025-06-21 03:57
数学与AI的协同关系 - AI正在重塑人类科学范式 在数学和物理的终极问题上 AI将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伙伴 但无法取代人类的直觉与创造力 [2] - 复数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体将创造出最顶尖的超级智能体 比单个数学家更有可能实现数学领域的突破 [3] - 数学的关键在于从几十种可能方法中排除错误答案 而不仅是找到技术路径 [3] 数学研究方法论 - 解决困难问题需采用分阶段策略 类似香港动作片中逐个击破对手的方式 [3] - 数学研究需在结构与随机性之间寻找平衡 大多数生成对象是随机的 仅有少数存在固定模式 [38] - 数学家可通过"策略性作弊"简化问题 即暂时关闭部分困难因素 集中解决核心矛盾 [89] 前沿数学难题 - Kakeya猜想涉及在最小空间内实现物体方向调转 其解与波传播、流体动力学存在深刻联系 [5][6][7][8][9] - 纳维-斯托克斯正则性问题探讨流体运动是否会产生奇点 属于克莱基金会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 [16][17][18] - 塞迈雷迪定理证明在足够大的数字集合中必然存在任意长度等差数列 [41] 数学与物理的差异 - 数学从公理出发关注模型构建 物理由结论驱动注重观测结果 [51] - 物理学依赖观察-理论-建模的互动循环 数学则更侧重理论推导 [52] - 数学允许自由改变规则 这是其他领域无法实现的独特优势 [3] 形式化证明与协作 - Lean编程语言能生成带证明的数学陈述 实现原子级别的协作验证 [94][95][96] - 形式化证明使常数优化效率提升10倍 能快速定位需修改的代码段 [101] - 方程理论项目通过众包完成2200万对代数法则关系验证 展示规模化数学实验潜力 [111][112][113] AI在数学中的应用 - AlphaProof系统通过强化学习解决IMO级别问题 但研究生级问题面临组合爆炸挑战 [121] - 大型语言模型可用于数学引理搜索 在代码补全场景准确率达25% [100] - AI驱动的实验数学可能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辅助处理传统暴力计算无法解决的问题 [55]
纪念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公开首讲110周年活动在柏林举行
新华网· 2025-06-16 06:13
活动概述 - 柏林天文馆基金会在阿兴霍尔德天文台举办"宇宙夏日节·爱因斯坦特别篇"活动,纪念爱因斯坦首次向公众介绍广义相对论110周年 [1] - 活动时间为14日14时至次日1时,公众可免费参与主题讲座、天文观测、科学展示与沉浸式艺术装置等 [1] 历史背景 - 1915年6月2日,爱因斯坦在阿兴霍尔德天文台发表演讲,首次向公众介绍广义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 [1] 艺术创作 - 柏林工业大学学生为活动创作系列艺术作品,包括"爱因斯坦的房间",通过复刻写字台、信件、照片、打字机、烟斗等物品营造沉浸式氛围 [1] - 主创者莱娅·贝克表示,作品旨在让参观者感觉更接近爱因斯坦本人 [1] 活动细节 - "爱因斯坦的房间"布置了1915年6月月历,2日被特意圈出,并摆放当天《柏林日报》复制件 [1]
每经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倾尽所能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品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0:36
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 - 2020年世界格局因新冠疫情和科技革命经历深刻调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新机遇 [3]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迭代,原始创新能力与"从0到1"的突破成为关键议题 [3] - 每日经济新闻推出"巅峰对话:瞰见2021"系列,首季聚焦诺贝尔奖得主对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前瞻性探讨 [3] 巴里·巴里什的科研理念 - 巴里什团队通过LIGO项目实现引力波探测,突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验证的技术限制 [5] - 强调科研需"全力以赴",认为失败是探索未知的基础,最大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6][7][8] - 科研目标应聚焦结果导向,但需在资源约束下平衡"梦想与面包",重视环境支持与合理投入 [10] 跨学科与社会责任 - 巴里什获奖后拓展研究领域至气候变化、核扩散等社会问题,倡导国际科学合作 [6] - 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探索精神,将基础科学视为满足感的来源 [6][10] 媒体内容规划 - 每日经济新闻后续将推出第二季"全球顶尖商学院院长专访",聚焦商业教育变革与领导力培养 [11]
搜狐CEO张朝阳:AI发展进入“快车道”,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搜狐财经· 2025-05-17 12:10
论坛概况 -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于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在北京开幕 线上线下结合举办 多位院士 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参与 [2][3][6] - 论坛已连续举办七年 本届主题涵盖AI 具身智能 脑机接口 空间技术 物理学等前沿科技领域 [6][8][10] - 公司通过搜狐视频关注流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专家讨论与知识分享 强化平台社交与直播属性 [7][12] AI技术进展 - 脑机接口技术已实现实际应用案例 如帮助失去双臂者通过电信号控制机械手完成复杂动作 [8] - 2024至2025年AI发展进入快车道 具身智能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快速迭代 [8] - 生成式AI带来信息生产效率革命 但伴随真实性甄别难题 数字人应用已渗透至银行客服等场景 [9] 社会影响与挑战 - AI双刃剑效应显著 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引发就业替代 教育模式变革 隐私侵犯及内容造假等社会议题 [9] - 技术滥用风险增加 如深度伪造可能导致名誉侵权与诈骗 需建立内容真实性验证机制 [9] 跨学科科技发展 - 中国在空间站 火箭发射 探月等航天领域取得突破 物理学基础研究如暗物质 宇宙形态等获公众关注 [10] - 医学与生物技术进展推动寿命延长研究 跨学科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特征 [10] 公司战略与产品 - 搜狐视频关注流定位为战略级产品 通过专家入驻构建持续知识讨论平台 突破算法推荐模式 [12] - 论坛内容通过PC端与WAP端专题多维度呈现 强化科技媒体平台属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