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交易

搜索文档
关税阴云渐散引爆风险偏好!花旗40只“并购概念股”狂飙44%创纪录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11:38
智通财经APP获悉,花旗筛选出的潜在并购标的股近期持续大涨,这凸显出随着关税担忧缓解,华尔街 重新燃起并购交易将随经济复苏而回暖的乐观情绪。 自4月8日(特朗普总统宣布暂停对多个国家征收关税的前一天)以来,该行的美国并购目标股票篮子已飙 升44%。这是自2022年该指数(追踪由该行股票交易策略部门选定的40只股票)开始定价以来,在如此短 的时间内有记录的最快涨幅。在因关税担忧导致该指数从1月下旬到4月初大幅下跌之后,这也是一个明 显的反转。 这一反弹幅度是同期标普500指数的两倍多,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正重新涌向高度投机领域。这是上周席 卷市场的乐观情绪的一部分,当时市场押注美国经济将复苏,标普500指数将超过其2月创下的历史高 点。 展望未来 当然,贸易摩擦很可能再次出现,而且由于担心关税会导致通胀加剧,消费者情绪也在下降。这些因素 可能会扰乱华尔街的冒险情绪,阻碍公司进行交易。 此外,也不能保证潜在的收购谈判一定会达成协议,而且已宣布的收购也并非总是能完成。市场动荡只 会给交易撮合者带来更大的阻力。4月初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当时由于贸易战,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收购 和首次公开募股被搁置。 但就目前而言,像Vital ...
高盛总裁:减持美元仅为“过剩资金流出”,投资者回归中性而非“大规模抛售”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2:21
投资者美元资产配置变化 - 近期投资者减持美元资产 持仓回归中性 而非大规模抛售 部分投资者原本持有的美元资产比原来多10%至30% [1] -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 部分投资者撤离美国资产 但随后白宫在关税协议取得进展 市场开始反弹 [1] - 投资者一直对美国市场表现优于世界其他地区持乐观态度 多数情况下增持美国资产 [1] 外汇投资组合调整 - 自4月2日关税宣布后 客户积极重新配置外汇投资组合 减持更多是过剩资金流出而非大规模抛售 [1] - 市场未表现出因美国决策波动性增加而应减持美元的迹象 [1] - 当前市场环境相对良性 中美贸易会谈进展推动股市反弹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收复4月2日以来失地 [1] 中国市场投资需求 - 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存在购买需求 [1] - 尽管面临挑战 美国公司仍能在中国开展业务 [1] - 多数公司正从成本角度考虑如何应对较高关税带来的影响 [1] 并购市场影响 - 关税举措影响了并购活动 阻止了新交易 [2] - 4月份全球宣布的并购合同数量降至20多年来最低水平 [2] - 正在进行或刚启动的并购交易可能被暂停 [2]
LP通知:赶紧卖吧
投资界· 2025-04-09 07:11
美股市场巨震 - 美股科技"七巨头"集体大跌,总市值蒸发超1.8万亿美元(约13万亿元人民币)[2]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经历新冠疫情以来最糟糕情况,进入熊市,"美股七巨头"总市值消失约2万亿美元[4] - 港股市场大跌超10%,恒生指数单日跌幅13.2%,创1997年以来纪录,恒生科技指数跌17.2%[10] IPO市场受冲击 - 美国十大IPO交易中四家企业股价跌破发行价,影响投资者兴趣[4] - 瑞典金融科技巨头Klarna中止10亿美元IPO计划,原目标市值超150亿美元[5] - Medicine Industries Inc暂停340亿美元收购后的500亿美元IPO计划[5] - 票务平台StubHub、交易平台eToro等多家公司暂停上市计划[5] - IPO行业高管预计所有上市将推迟至少两周,投资者路演难以启动[5] 私募股权行业动荡 - KKR、Ares Management单日股价下跌15%,创IPO以来最大跌幅[7] - 黑石股价暴跌9.9%,为近三年最猛跌幅[7] - 养老金和捐赠基金等LP急切抛售私募股权基金份额,甚至接受大幅折价[7][8] - 私募股权咨询机构预计若股价继续下跌,投资者将抛售基金股份[7] - 并购交易和IPO活动陷入停滞,退出变得困难,现金回报降至最低[8] 亚洲市场反应 - 港股经历"黑色星期一"后呈现回暖迹象,恒生科技指数涨超4%,南向资金净买入超百亿港元[10] - 中国国资机构纷纷发声看好资本市场,广州产投已投入近200亿增持上市公司股票[10] - 有观点认为中国企业应加速港股IPO,抓住可能仅有一年半的窗口期[10] - 市场担忧关税战可能撕碎全球贸易体系,但情况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