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搜索文档
AI简历诊断、创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大礼包”来了
央视新闻· 2025-05-22 01:45
新疆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专项活动 - 新疆首场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专项活动在乌鲁木齐启动 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 覆盖新疆所有高校 [1] - 首场活动由"宣讲会+招聘会"构成 宣讲会解答毕业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招聘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开展 设置8大功能区域 [2] - 176家参会企业提供涵盖农业 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4000多个岗位 吸引近5000名学生参与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次 [2] - 新疆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专项活动计划归集就业岗位8万个 新疆各地州市将在1个月内实现高校就业服务活动全覆盖 [4] 高校搭建平台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 江苏南京 苏州等地多所高校搭建毕业生展演平台 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5] - 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季嘉年华活动 美术 设计 音乐等展演项目持续推出 形成"能力展示-需求匹配-双向签约"生态链 [6] - 校方构建"AI简历诊断+职业规划+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证件照拍摄"一站式服务驿站 鼓励学生创作智能交互装置 数字媒体作品 [6] - 首创"校园主播+学生导览员"双线联动 将学生作品以"沉浸式直播带岗"形式实时推介 [6] - 200多家文化科技企业到南京艺术学院招聘 根据作品找作者 更好了解学生 [9] 新型就业服务平台 - 江苏苏州越溪大学城附近的新型就业服务平台 指导老师由企业工程师 HR担任 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免费职业规划 [8] - 企业高管与企业主做客就业服务平台 提供各类实习机会 帮助大学生接触企业真实工作环境 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11]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扎实做好“五一”假期各项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4-27 13:59
经济工作部署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 - 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2]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2] - 支持工业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开拓新兴市场 [2]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双拥工作 - 积极为部队官兵排忧解难,扎实做好退役安置、就业创业、抚恤优待和困难帮扶等工作 [3] - 深化军地合作,强化科技协同创新,谋划落实重点项目合作 [3] 就业创业 -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加快平台载体建设 [3]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加强就业能力培训,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帮助毕业生更好择业、更快就业 [3] 综治中心建设 - 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4] 文旅服务 - 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精心组织文化文艺活动,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4] - 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做好热门旅游景点及周边交通疏导 [4]
2025年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一图速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04:55
财政政策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 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2]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2] -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2] 特别国债发行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2] - 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2] 消费提振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2]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 制造业升级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 市场环境与开放 - 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3]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3] 房地产与住房 -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 [3] -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3] -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3] - 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 [3] 乡村振兴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3] - 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 [3]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 城镇化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3] -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3] 生态与绿色消费 - 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 就业 - 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 [3] -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3] -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3] 医疗 -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 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