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资源

搜索文档
乔治白涨2.00%,成交额639.7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5.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6
股价表现 - 9月4日盘中上涨2%至4.58元/股 成交额639.70万元 换手率0.34% 总市值23.1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5.19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4.88% 卖出占比0%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57% 近5日下跌0.87% 近20日下跌6.15% 近60日下跌1.08%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亿元 同比增长1.4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55.92万元 同比减少68.0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9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4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职业装、男装及休闲服饰的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西服、衬衫、西裤等 [2] - 收入构成:其他32.66% 衬衫25.73% 上衣23.28% 西裤17.33% 设计费收入0.0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股等 [2] 股东结构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1.60万户 较上期减少5.28% [2] - 人均流通股25,903股 较上期增加5.58% [2]
凯瑞德上半年营收2.59亿元同比降20.99%,归母净利润-2040.75万元同比降542.81%,毛利率下降5.06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6: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20.99%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40.75万元,同比下降542.8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235.52万元,同比下降378.6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50% [1][2] - 毛利率为-0.69%,同比下降5.0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87%,同比下降9.28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99%,同比下降6.4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2个百分点 [2]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约为-458.37倍,市净率(LF)约为53.64倍,市销率(TTM)约为4.24倍 [2]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963.82万元,同比减少106.05万元;期间费用率3.72%,同比上升0.4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36.4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08%,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2.39% [2]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户数1.43万户,较一季度末下降12户,降幅0.08%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10.80万元增至15.15万元,增幅40.36% [2]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煤炭贸易及租赁业务,收入构成中煤炭占比100.00%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贸易Ⅱ-贸易Ⅲ,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壳资源等 [3]
ST尔雅上半年营收1.29亿元同比降36.93%,归母净利润-2185.87万元同比增20.46%,毛利率下降0.5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36.93% [1] - 归母净利润-2185.87万元,同比改善20.46%;扣非归母净利润-2936.94万元,同比改善14.5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4% [2] - 毛利率36.38%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净利率-17.74%同比下降4.28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42.76%同比上升0.56个百分点,净利率-26.75%同比下降7.92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 - 期间费用6199.98万元,同比减少2911.22万元;费用率48.02%同比上升3.5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48%,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9.28%,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4.89% [2]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为-34.33倍,市净率(LF)4.46倍,市销率(TTM)7.87倍 [2]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户数2.05万户,较一季度末减少3147户(降幅13.29%) [2] - 户均持股市值从7.63万元降至6.81万元(降幅10.86%)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服装纺织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男装占比52.25%,女装18.79%,出口加工15.78%,医疗业务9.04% [3] - 公司隶属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行业,涉及低价、壳资源、期货概念等板块 [3]
光洋股份跌2.05%,成交额2.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700.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5:5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2.87元/股 成交额2.54亿元 换手率3.80% 总市值72.3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700.9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410.59万元 大单净卖出4290.3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53% 近5日下跌1.76% 近20日上涨19.83% 近60日上涨16.05%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5.22万户 较上期减少11.36% 人均流通股9847股 较上期增加12.8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0亿元 同比增长12.15% 归母净利润5294.73万元 同比增长21.86%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轴承/同步器/行星排研发及电子线路板生产 汽车行业收入占比89.32% 电子行业占比10.6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涵盖壳资源/智能座舱/汽车轻量化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01.56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2]
乔治白跌2.07%,成交额2466.9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5.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3: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4.74元/股 成交额2466.97万元 换手率1.25% 总市值23.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5.70万元 特大单卖出占比6.4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2.45%和13.54% [1] - 年内累计上涨8.22% 近5日/20日分别下跌2.47%和1.86% 近60日上涨3.72% [1]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股东户数1.69万户 较上期增加1.10% 人均流通股24535股 减少1.0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92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74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亿元 同比增长1.46% [2] - 归母净利润1455.92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68.09%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职业装、男装及休闲服饰生产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西服、衬衫、西裤等 [1] - 收入构成:其他产品32.66% 衬衫25.73% 上衣23.28% 西裤17.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股等 [1]
A股投资者十年变迁:股民“炒消息”热情不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11:23
市场表现与情绪 - 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 创年内新高[2] - 沪指站上3800点 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2] - 投资者数量从1亿增长至2.4亿 增幅达140%[2][6] 投资者行为演变 - 投资逻辑从炒作"内部消息"转向理性价值投资[2][3] - 投资偏好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兴成长行业[2][4] - 个人投资者形成分散投资与红利股+成长股组合策略[3] 行业轮动与热点变化 - 2015年热门行业为证券/房地产开发/化学制品等传统领域[4] - 2025年热门行业转为半导体/软件开发/通信设备等新兴领域[4] - 注册制改革导致"壳资源"价值削减 科技创新行业崛起[4] 投资者结构变化 - 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从14.26%提升至18.46%[6] - 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从29.82%提升至31.24%[6] - 外资持股从0.65万亿(占比1.66%)增长至2.97万亿(占比3.76%)[6][7] 机构投资者细分 - 公募基金持股占比7.44% 较2016年提升3.64个百分点[6] - 私募基金持股占比2.36% 较2016年提升1.16个百分点[6] - 养老金持股占比1.80% 较2016年提升0.6个百分点[6] 市场机制影响 - 机构投资者交易趋同性影响市场波动[7] - 个人与机构投资者收益率差距持续扩大[7] - 信息透明度提升与投资者教育完善推动市场成熟[5]
A股投资者十年变迁:股民“炒消息”热情不再
第一财经· 2025-08-25 10:20
市场情绪与交易活跃度 - 2025年8月25日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3] - 沪指时隔十年再次站上3800点 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3] 投资者结构变化 - A股投资者数量从2015年底的9910.53万户增长至2025年的2.4亿户 增幅约1.4倍[7] - 流通市值口径下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从2015年的29.82%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1.24%[7] - 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从2015年的14.26%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8.46%[7] - 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从2016年末的1.66%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76% 持股市值从0.65万亿元增至2.97万亿元[8] 机构投资者细分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股占比7.44% 较2016年末增加3.64个百分点[7] - 私募基金持股占比2.36% 较2016年末增加1.16个百分点[7] - 养老金持股占比1.80% 较2016年末增加0.6个百分点[7] - 保险持股占比3.57% 与2016年末基本持平[7] 行业投资偏好演变 - 2015年成交额前十行业包括证券/房地产开发/化学制品/专用设备/电力/IT服务/软件开发/银行/基础建设/通用设备[5] - 2015年涨幅居前行业包括动物保健/电子化学品/影视院线/广告营销/游戏/IT服务[5] - 2025年成交额前十行业转变为半导体/软件开发/IT服务/通信设备/通用设备/消费电子/证券/化学制药[5] - 2025年涨幅居前行业包括地面兵装/小金属/元件/通信设备[5] 投资逻辑与市场风格转变 - 投资者从依赖"内部消息"和"炒小盘股"转向注重绩优股/红利股与成长股组合的价值投资[4] - 注册制和科创板改革导致"壳资源"价值削减 科技创新行业快速发展[5] - 机构投资者(公募/量化私募/外资)交易活跃度提升 显著影响市场交易风格[8] - 信息透明度提高和投资者教育完善促使投资决策更理性[6]
A股投资者十年变迁:股民“炒消息”热情不再 机构继续壮大
第一财经· 2025-08-25 09:52
市场交易活跃度 - 8月25日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2] - 沪指站上3800点 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2] 投资者结构变化 - A股投资者数量从2015年9910万户增长至2.4亿户 增幅约1.4倍[2][6] - 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从14.26%提升至18.46%[6] - 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从29.82%降至31.24%[6] - 外资持股市值从0.65万亿元(占比1.66%)增长至2.97万亿元(占比3.76%)[7] 机构投资者细分构成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比7.44% 较2016年末提升3.64个百分点[6] - 保险机构持股市值占比3.57% 基本持平[6] - 私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比2.36% 提升1.16个百分点[6] - 养老金持股市值占比1.80% 提升0.6个百分点[6] 投资风格转变 - 投资逻辑从炒作"壳资源""小市值"转向价值投资[3][5] - 投资偏好从传统行业转向半导体 人工智能等新兴成长行业[2][4] - 信息透明度提升使"内部消息"炒作降温[2][5] 行业轮动特征 - 2015年成交额前十行业包含证券 房地产开发 化学制品等传统领域[4] - 2015年涨幅居前行业包括动物保健 影视院线 游戏等[4] - 2025年成交额前十行业以半导体 软件开发 IT服务等科技行业为主[4] - 2025年涨幅居前行业包括地面兵装 小金属 通信设备等[4] 市场制度变革影响 - 注册制及科创板改革削减"壳资源"价值[5] - 机构投资者交易活跃度对市场风格影响显著[7] - 多类别投资主体共同塑造市场投资逻辑[7]
一个00后,接管400亿
新浪财经· 2025-08-13 03:50
公司治理变动 - 00后陈汉伦被提名为市值456亿元ST松发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代表控股股东恒力集团参与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 [2][3][12] - 董事会提前换届选举共提名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包括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及其子陈汉伦 [2][3] - 恒力系通过本次提名完成对ST松发治理架构的全面接管 为家族资产传承和船舶板块扩张铺路 [2] 资本运作历程 - 恒力集团2018年以8.2亿元收购松发股份29.9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2][7] - 2024年底实施重大资产重组 将原陶瓷和教育资产以5.13亿元置出 同时作价80.06亿元注入恒力重工船舶资产 [10] - 配套定增以10.16元/股向恒力系发行7.38亿股 交易后恒力系合计持股比例升至89.93% [10]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公司市值从最低15亿元跃升至456.1亿元 股价从12元/股拉升到54.53元/股 [2][12] - 资产重组使公司主业由陶瓷教育转变为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 [2][10] 借壳上市模式分析 - 借壳上市具有时间优势 全流程6-9个月相比IPO排队2-3年 适合强周期行业 [13][14] - 壳公司选择标准包括:股本5000-7000万股 市值50亿元以内 业务干净无重大负债 [15] - 借壳可产生杠杆效应 恒力集团2018年8.2亿收购壳资源 2024年市值达400亿 杠杆超25倍 [13][14] 恒力集团产业布局 - 集团形成"原油-芳烃-PTA-聚酯-纺丝-织造"全产业链 2023年营收8177亿元 世界500强第81位 [5][6] - 拥有九大生产基地 19万员工 从369万起步发展到8000亿营收规模 [5] - 船舶板块通过收购原STX大连船厂设立恒力重工 具备30万吨级VLCC和LNG双燃料箱船制造能力 [5][6] 松发股份历史演变 - 公司原为潮州陶瓷企业 2015年上市后因行业下滑尝试教育双主业转型 [8] - 2019-2023年营收从5.8亿元降至2.06亿元 累计亏损近12亿元 [8] - 原实控人林道藩家族2018年套现离场 恒力集团接手时公司处于业绩低谷 [8][9]
菲林格尔停牌核查背后:五连板狂欢与治理迷局
新浪证券· 2025-06-12 05:28
股价异动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30日以来大幅上涨,多次触及交易异常波动,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自2025年6月10日起停牌核查 [1] - 2025年5月30日至6月9日,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连续涨停,累计涨幅超60%,创2019年11月以来新高 [2]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4.86%,净亏损扩大至3731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降33.9%,亏损同比扩大 [2] 控制权变更争议 - 实际控制人丁福如筹划股份转让,安吉以清科技及其实际控制人金亚伟拟通过协议受让股份获得25%表决权 [3] - 交易存在审批未完成、质押比例达21.09%等风险,金亚伟履历披露存在时间矛盾,引发市场质疑 [3] 内部治理与业绩困境 - 董事长连续两年拒绝为年报真实性背书,指控原实控人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金超3.2亿元且未披露 [4] - 房地产行业下行冲击家居业务,木地板及定制家居需求萎缩,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固定成本难以摊薄 [4] 市场炒作与监管博弈 - 控制权变更公告前股价蹊跷涨停,被质疑存在内幕信息泄露,复牌后继续非理性上涨 [5] - 监管层通过"停牌预警"机制干预,但面临平衡停牌冷却炒作与复牌后抛压的难题 [5] 未来走向 - 复牌时间及后续走势取决于核查结果与控制权变更进展,若交易未通过审批股价或剧烈回调 [6] - 新实控人需应对治理修复、业务转型等挑战,公司持续亏损背景下估值泡沫风险显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