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塑料污染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38
如果用保鲜膜来包裹整个地球,需要多少塑料?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 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 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旨在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 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表示,全球塑料污染严重危及自然环 境、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各方应立即采取行动,协力应对挑战。 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近一半是一次性使用,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 洋。据联合国估算,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高达3700万吨。 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奖的纪录片《塑料海洋》中,拍摄者在一只海鸟的体内发现270多块塑料垃圾碎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如果人类将海洋作为下水道,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 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造成 的 ...
联合国新一轮治理塑料污染谈判开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6 02:54
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执行秘书马图尔-菲利普指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预计超过5亿吨,其中 近4亿吨沦为废弃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强调,单靠回收不足以解决危机,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 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三倍,健康和环境损害将难以估量。 责编:张荣耀、卢思宇 当地时间8月4日,新一轮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开幕,谈判希望达成一项具有法 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 此次会议为期十天,审议涵盖塑料全周期管理的协议草案,拟推动从设计、生产到处置的系统性变革, 促进循环经济,减少塑料流入环境。 ...
柬埔寨加大“限塑令”实施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塑料污染现状 - 柬埔寨每日产生垃圾超过10000吨 其中首都金边占3000至5000吨 塑料袋占垃圾总量20% [1] - 柬埔寨人均年使用塑料袋超过2000个 大量塑料垃圾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公共卫生 [1] 限塑政策实施 - 环境部要求商场超市停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环保网兜替代 [1] - 政策率先在金边超市实施 永旺超市自2017年起按大小收取400至1000柬埔寨瑞尔(约0.10至0.25美元)费用 [1] - 金边多数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已减少免费塑料袋供应 但其他地区执行存在差异 [2] 环保专项行动 - 2023年9月启动"今天我不使用塑料袋"行动 2024年5月推出"清洁柬埔寨 高棉能做到"行动强化民众环保意识 [2] - 2025年实施"国道无塑料垃圾"计划 动员全国力量清理国道塑料垃圾 [2] - 环境大臣呼吁政府部门企业学校民众参与清洁活动 规范垃圾处理流程 [2] 挑战与解决方案 - 部分地区推进受限受商家利益诉求和民众消费习惯影响 [2] - 推广"塑料银行"回收计划 民众可通过回收垃圾换取经济收益 [2] - 研究使用太阳能辅助垃圾焚烧技术处理塑料垃圾 禁止露天焚烧塑料制品 [2]
鼓励使用环保网兜 实施“国道无塑料垃圾”计划 柬埔寨加大“限塑令”实施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11
塑料污染现状 - 柬埔寨每日产生垃圾超过1万吨,其中首都金边占3000至5000吨,塑料袋占垃圾总量的20% [1] - 柬埔寨人均年使用塑料袋超过2000个 [1] - 大量塑料垃圾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公共卫生和民众健康 [1] 限塑政策与措施 - 柬埔寨环境部出台"限塑令",要求商场、超市停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推广环保网兜替代 [1] - 政策率先在金边的超市实施,永旺超市自2017年起按塑料袋大小收费400至1000柬埔寨瑞尔(约0.1至0.25美元) [1] - 2023年9月启动"今天我不使用塑料袋"行动,2023年5月提出"清洁柬埔寨,高棉能做到"行动 [2] - 2024年实施"国道无塑料垃圾"计划,动员全国清理国道塑料垃圾 [2] 政策实施效果与挑战 - 金边多数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已减少免费塑料袋供应,但其他地区执行程度不一 [2] - 部分小型超市暂未强制执行"限塑令",商家利益诉求和民众消费习惯影响政策推进 [2] - 政策初期顾客不适应,但通过持续引导,多数人已养成自带购物袋习惯 [1] 其他环保举措 - 推广"塑料银行"回收计划,民众可通过回收垃圾换取经济收益 [2] - 研究使用太阳能辅助垃圾焚烧技术处理塑料垃圾,禁止露天焚烧塑料制品 [2]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生物世界· 2025-08-04 08:00
塑料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塑料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均导致疾病和死亡,每年健康相关经济损失超过1.5万亿美元[2][3] - 婴儿奶瓶、外卖包装、化妆品中的塑料化学物已侵入人类血液、胎盘甚至大脑[3] - 塑料化学物与儿童智商下降、成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显著相关[6][13] 塑料产量与污染现状 - 全球塑料产量从1950年200万吨暴增至2022年4.75亿吨,预计2060年达12亿吨[7] - 北美和欧洲人均塑料消费量分别达195公斤/年和187公斤/年[7] - 全球现存80亿吨塑料垃圾,回收率不足10%,90%通过填埋/焚烧/自然排放污染环境[8] 微塑料与化学物的危害 - 16000多种塑料化学物中75%未经过安全评估,4200种被确认为高危险物质[13] - 微塑料已入侵人体血液、肝脏、胎盘及大脑,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心肌梗死直接相关[13] 全球治理行动进展 - 联合国2022年启动《全球塑料条约》,涵盖塑料全生命周期治理[14] - 核心策略包括限制原生塑料生产、禁用4200种高危添加剂、监管医疗塑料(占全球用量10%)[15] - 《柳叶刀》启动"塑料与健康倒计时"监测系统,追踪各国塑料产量、疾病发病率及人体微塑料富集数据[15]
世界环境日 | A股可降解塑料行业ESG信披观察:产品可降解率等技术参数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6:41
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年9月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1] - 国家标准《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GB/T 41010-2021)于2022年6月1日实施,规范生物降解塑料性能及标识[2] - 快递包装领域政策修订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向重点领域深入[3] 行业ESG披露现状 - 可降解塑料指数27家上市公司中15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56%,高于全A股45 74%[2][3] - 市值TOP10企业中8家披露ESG报告,5家公布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范围一+范围二),仅1家披露范围三数据,6家公布研发投入[3] - 行业ESG披露水平被专家评价为"中游",未满足公众期待,范围三数据尤其缺乏[2][3] 企业案例与技术应用 - 万华化学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应用于30万亩农田,恒力石化推动生物降解地膜治理白色污染,彤程新材建成10万吨级可降解材料产线开发农业地膜[5] - 聚乳酸(PLA)占全球可降解塑料制品份额超60%,但最新研究显示其微塑料颗粒可能入侵人体肠道系统[6] - 上市公司ESG报告普遍缺乏可降解率、可回收率等关键数据披露[6] 专家建议与行业挑战 - 专家呼吁企业应在ESG报告中详细披露技术参数(如可降解率),并通过招股书等渠道补充环境效益数据[6] - 行业需平衡技术优势与风险披露,政策应明确标准框架,企业需履行环境责任透明度[7] - 可降解塑料并非零危害,需客观评估其应用风险而非过度宣传环保光环[6][7]
终结塑料污染,中国在行动!
科技日报· 2025-06-05 03:36
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体系 - 我国已形成"法律—政策—标准"三位一体的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文件,治理范围从零售餐饮扩展至电商、外卖等新兴领域 [1] - 上海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企业包装减量率达20% [2] - 海南试点全域禁塑,构建"法规+标准+替代产品+回收体系"闭环模式,替代产品认证企业超过80家 [2] 塑料污染现状与来源 - 全球每年约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塑料垃圾分解成微塑料会释放双酚A等有害物质,破坏海洋生态 [3] - 2023年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6200万吨,回收量1900万吨(同比增加5.6%),回收率仅30% [3] - 外卖行业一年产生160万吨塑料垃圾,70%订单使用塑料餐盒 [3] - 电商平台需建立包装材料闭环回收体系,减少二次包装问题 [4] 技术创新与回收利用 - 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一步法"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可直接将废塑料转化为丙烯、乙烯等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实现无氯污染和超低能耗 [5] - 每回收1公斤废塑料可减少1公斤固体废弃物,产出相当于3公斤原油裂解的化工原料 [5] - 浙江"蓝色循环"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海洋塑料全流程追溯,再生塑料粒子被国际企业高价采购,形成可持续治理模式 [6] 行业减塑实践 - 快递和外卖行业是主要塑料污染源,需推动可降解包装和回收体系 [3][4] - 生物降解塑料供应链初步形成,海南替代产品认证企业超80家 [2] - 海洋塑料再生粒子应用于包装材料、工业制造、服装家纺等领域 [6] 公众参与路径 - 公众可通过自备可重复使用物品、支持含30%再生塑料的环保认证产品等方式减少塑料消费 [7] - 社区可通过知识讲座、《家庭减塑指南》等措施提升减塑意识,完善回收设施 [7] - 公众可通过线上平台提出建议或举报违规行为参与监督 [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举办202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4 05:40
活动概况 - 202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北京联合国大使馆举行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办 参与方包括联合国机构 中方政府部门 企业 学校和基金会等特邀嘉宾 [1] - 活动主题为"塑战塑决" 采用室外草坪圆桌论坛形式 结合音乐 舞蹈 绘画和诗歌等艺术表演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中国环保政策与行动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 实施全链条治理 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立法 固废减量循环利用 化学品及新污染管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4] - 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发起的"蓝色循环"项目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该项目探索出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有效途径 具备推广价值 [6] 世界环境日背景 - 202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 旨在动员各国落实塑料污染解决方案 全球庆祝活动将于6月5日在韩国济州岛举办 [6] - 世界环境日设立于1972年第27届联大 每年6月5日举行 是环境领域最重要的联合国国际日 [6] 活动展示形式 - 现场设置环保宣传海报展示 [5] - 包含儿童环保绘画展览 [9] - 呈现《舞 自然》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 [10]
微塑料“入侵”:真相、争议与行动
科技日报· 2025-05-15 22:23
微塑料的普遍存在与来源 - 全球平均每人每周摄入的微塑料量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1][6] - 微塑料已在地球最极端环境(珠穆朗玛峰、南北极、马里亚纳海沟)和人体多个器官(胎盘、大脑等)中被检测到 [2][7] - 微塑料尺寸定义为5毫米以下,自20世纪60年代就存在于环境中 [3][4] - 全球塑料年产量从1950年的2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4.5亿吨 [5] - 2019年全球塑料回收率仅9%,22%的塑料随意滞留在环境中 [5] - 汽车轮胎磨损颗粒和衣物合成纤维也是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6] 微塑料研究现状 - 微塑料研究论文数量从2014年的20篇激增至2024年的近6000篇 [5] - 研究显示2024年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水平比2016年高出50% [7] - 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7] - 许多研究样本量小(20-50个样本),缺乏适当对照组 [8] - 部分研究设计脱离实际,如给小鼠喂食相当于人体每天上百克微塑料的剂量 [9] - 缺乏标准统一的分析方法导致研究结论难以比较 [10][11] 政策与行业应对 - 欧盟2023年通过《微塑料禁限令》,计划到2030年减少30%微塑料释放 [11] - 中国将微塑料纳入新污染物"四大家族",2023年列入《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 [12] - 中国2020年要求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12] - 行业已开发出新型注射剂瓶塞材料避免产生微塑料 [13] - 清华大学开发出高效吸附微塑料的磁性纳米材料 [13] - 华东理工大学研发出用于污水厂升级的微塑料拦截技术 [13]
中科院理化所:电催化重整废弃塑料PET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PGA研究获新突破
快讯· 2025-05-15 02:5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官网消息,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关键突 破口。据测算,我国PGA市场需求未来将达到百万吨级规模。然而,PGA的主流制备工艺面临重大挑 战:其单体原料乙醇酸的传统合成路线依赖高毒性前驱体,存在安全风险且难以规模化生产。针对这一 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勇研究员团队发展了新的电合成策略,利用废弃PET塑料作为 起始原料,成功实现了乙醇酸的克级制备。为推进该技术产业化,实现从废弃塑料PET到可降解塑料 PGA的全流程转化,团队系统分析了电催化重整PET制备PGA过程中的两大核心难题:乙二醇制备乙醇 酸的时空产率低;乙醇酸晶体的分离提纯成本高。经济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催化重整路线制备的 PGA成本约为1240.12美元/吨,已接近通用聚烯烃塑料的成本区间,为该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民财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