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转型

搜索文档
万亿招商银行的“马拉松”:透视中国“明星银行”的守成之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3-31 08:5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招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介绍公司业绩情况,阐述行长王良职业经历、接棒后面临挑战与战略抉择,分析其业务能力、对精英文化看法及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展现王良领导下招行发展态势与未来展望[1][3][7] 分组1:招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3] - 不良贷款率为0.9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411.98%,贷款拨备率为3.92% [3] - 总资产站上12万亿元,拟派发现金分红逾500亿元,跻身全球银行TOP1000第十 [1] 分组2:王良职业经历 - 1991年取得货币银行学硕士学位后参加工作,1995年调入招行北京分行展览路办事处,从基层做起,陆续担任支行副行长、行长等职,2006年出任北京分行行长 [5][6] - 2013年3月出任行长助理,2014年底获聘为总行副行长,2016年6月兼任董事会秘书,2021年8月被任命为招行常务副行长 [6] - 2022年4月主持招行全面工作,5月任党委书记,6月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7] 分组3:王良接棒后面临的挑战与战略抉择 - 接棒后面临外界对其“守成”或“革新”的疑问,当时招行已是总资产逾9万亿元的“金融航母”,稳住基本盘是要务 [9] - 2023年招行提出价值银行战略,追求多元价值,促进四大板块协同发展,以零售为主体,推动四大板块均衡发展 [11] - 推动“四化”转型,即加快业务国际化发展、综合化经营、特色化定位和数字化转型,应对银行业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率的经营环境 [12] 分组4:王良业务能力 - 分管计财期间,为招行构建“堡垒式的资产负债表”,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中对银行风险有深刻洞见 [15] - 2016年招行率先实现不良“双降”,当时分管风险条线的是王良 [16] - 认为资产负债管理要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坚持以资本回报为导向的资产管理理念、以量价平衡为导向的负债管理理念 [16] - 提出提升“财富管理、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三大能力,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9] 分组5:王良对精英文化的看法及人才队伍建设理念 - 招行精英论调“饱和度”在银行圈较浓,2024年人均薪酬为58.1万元,相较2023年有所微降,但在同业仍处于领跑 [21] - 招行曾主动喊话破除金融“精英论”,2024年王良税前薪酬为296.17万元,较2023年有所下降,高管团队平均薪酬普遍降薪明显 [22] - 把“人才强行”与“服务立行”“科技兴行”相提并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五化”人才队伍,完善“选育用留管”体系 [23][24] 分组6:外界对王良的评价及展望 - 2024年8月被机构媒体评为“2024年度金融行业CEO”,外界认为他兢兢业业,老成持重,深谋远虑 [27] - 他在年报致辞中表示银行经营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强调转型变革需笃行 [27]
“零售之王”年度业绩出炉,首提“四化”转型!
券商中国· 2025-03-25 23:22
年度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74.9亿元,同比微降0.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至1483.9亿元 [1] - 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合计504.4亿元,现金分红比例升至35.32% [1] - 首次发布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拟定于明年1月至2月之间完成 [1] - A股、H股股价年内涨幅分别约14.7%、20.9%,市值重回万亿水平 [1] "四化"转型战略 - 首次系统性提出"四化"转型:国际化发展、综合化经营、差异化竞争优势、数智化转型 [3][4] - 加快国际化发展: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5] - 深化综合化经营:强化协同融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5] -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细分领域、区域打造特色优势 [5] - 加快数智化转型:推进AI等前沿科技创新应用,提升业务效率和风控能力 [5][6] - "四化"被视为穿越低利率周期、经营行稳致远的胜负手 [7]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达12.1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2% [9] - 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5.8%,零售贷款占比连续两年提升至52.9% [9] - 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余额突破6万亿元,重点领域贷款占比提升 [9] - 客户存款规模突破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5%,零售存款占比升至44%以上 [9] - 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至50.3% [9] - 净息差为1.98%,同比下降17个基点,四季度环比下降3个基点 [9] - 预计2025年净息差将继续承压 [10] 非息收入与零售AUM - 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4%,占比升至37.4% [12] - 债券投资交易成为非息收入增长主要贡献力量 [12] - 零售AUM接近1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以上 [12] - 零售客户总数达2.1亿户,全年增幅6.6%,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私行客户增速分别为12.8%、13.6% [14] - 公司客户数超过316万户,全年增幅超过12%,创近五年新高 [14]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为0.95%,关注类贷款占比有所反弹 [16] - 新生成不良贷款约667亿元,同比增加57亿元 [16] - 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生成额达161亿元,同比增长75% [17] - 全年处置不良贷款629亿元,其中常规核销304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225.7亿元 [17] - 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25.7个百分点至412% [17] - 房地产相关业务余额较年初减少6.2%(信用风险业务)和10.6%(非信用风险业务) [17] - 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降至约4.4%,不良贷款率下降0.27个百分点至约4.7% [17] - 85%以上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