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购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购” 看看“老外”都买啥(新视窗)——四地商铺探访记
人民日报· 2025-08-26 21:53
入境消费趋势 - 入境游客购物清单扩充 涵盖中式服饰 科技产品 老字号美食等多品类[1] - 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游客流量增长 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84 6万人次 同比增11 5% 其中外国人92 8万人次 同比增56 7%[8] - 支付便利化措施落地 成都地铁支持境外银行卡刷卡 21个境外电子钱包实现直接支付 5086台ATM机提供外卡取现服务[7] 高端定制服装行业 - 上海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成为外国游客打卡地 285家店铺提供西装 礼服等定制服务 70%客户为外国人[2][3] - 定制服装商户通过社交媒体拓展海外客源 部分店铺外国客商同比增长20% 高峰期30%客户为外国人[4][15] - 市场通过环境升级和咖啡简餐店配套提升服务体验 同时提供国际物流寄送服务[3][13] 消费电子行业 - 华为智能手表 折叠手机等产品受入境游客青睐 成都门店外国游客同比增长超33%[5][6] - 深圳华强北日均接待外国游客超7000人 同比增长50%以上 热销产品包括AI翻译器 半导体手持制冷风扇等[14][15] - 创维壁纸电视等创新产品通过国际物流送达海外 部分商户通过样品采购发展固定客户 达成百万元订单[13][16] 餐饮老字号行业 - 广州酒家等老字号吸引外国游客体验广式早茶 番禺宾馆外国客人同比增长约30%[9][12]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查验免签入境外国旅客76万人次 同比增123 5% 占入境外国旅客总量46 7%[10] - 传统美食如"爬金山""荔枝菜"等通过造型创新和工艺传承提升国际吸引力[11][12]
从“来到中国”到“爱上中国”(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8-26 21:53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外国人入出境数量达3805.3万人次 同比上升30.2% 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 同比上升53.9% [1] - 旅行服务进出口达10802.9亿元 增长12.3% 其中旅行服务出口同比增长68.7% [1] - 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总数超7200家 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 [1] 消费特征与趋势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传统丝绸 茶叶拓展至服装 国潮文创 智能小家电 电子设备及无人机等创新科技产品 [2] - 游客足迹从北京 上海 深圳等一线城市延伸至内陆及西部城市与特色小众目的地 [2] - 沉浸式文化体验与美食探索成为消费新热点 推动从"来到中国"到"爱上中国"的转化 [2] 行业支持措施 -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过境免签时长延至240小时 增开入境航班 [1] - 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以上 优化外籍人员支付服务 [1] - 部分城市建设一站式入境综合服务平台 入境提货点及邮寄到家服务设施 [3] 市场发展前景 -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与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持续深化 [3] - 文化交流活动强化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认知认同 [3] - 行业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释放入境消费潜力 [3]
入境游带火入境消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22:14
入境旅游消费趋势 - 免签政策扩容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推动入境游热度持续提升 [4] - 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实现成倍增长 [4] - 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退税商品销售额增长94.6% 退税金额增长93.2% [4]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 - 纪念品 潮玩 科技产品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热门消费品类 [4] - 外国游客在购物广场 国际商贸城等场所集中进行商品采购 [2][4] - 特色食品品尝和景区纪念品选购构成旅游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2][4] 入境旅游区域分布 - 海南 北京 重庆 湖南 浙江 安徽 陕西等多省市均出现外国游客消费活动 [1][2][3] - 外国游客活动范围覆盖购物中心 旅游景区 国际商贸城等多类型场所 [2][3][4] - 国际机场 步行街 历史文化景区成为外国游客主要聚集区域 [1][3][4]
外国游客激增 暑期“中国游”有哪些新特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7 22:17
入境游市场热度攀升 - 上海两大空港口岸累计查验入境外籍旅客数量5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4% [1] - 深圳机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同比增长31.8%,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比近60%,同比增长139.7% [1] - 义乌外籍旅客增幅达2.6倍,1至6月登记进入义乌境外人员约30万人次 [7][9] 家庭游成为新趋势 - 深圳机场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年长者数量同比增长43.4% [3] - 英国、爱尔兰、迪拜等多国家庭以组团形式来华旅游,行程涵盖香港、深圳、澳门等地 [1][2][4] - 边检部门为60岁以上人员开通特别通道保障快速通关 [3] 航线网络与客源结构变化 - 深圳机场新增深圳至马累、暹粒航线,加密深圳至迪拜航线 [3] - 往来阿联酋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60.8%,美英法西四国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37.1% [3] - 外籍旅客旅行轨迹从沿海枢纽向内地延伸,覆盖国内百余城市 [7] 文旅消费与商业活动活跃 - 上海暑期日均出入境人员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4% [5] - 豫园上半年境内外游客超2000万人次,暑期推出"夏日奇幻夜"活动 [5] - 上海外滩水上乐园、临港室内雪场(累计接待25万人次)等特色项目吸引境外游客 [6] - 华强北成为深圳外国人高密度区域,商场内"国际贸易"活跃 [11]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中国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免签或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至55个 [14] - 入境口岸增至60个,停留时长延至240小时 [14] - 义乌离境退税商店从7个增至37个,其中26个为即买即退网点 [10] - 语言导览和小语种导游数量质量明显升级 [16] 游客偏好与体验升级 - 外国游客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成就,体验场景包括高铁、机场、中央商务区及现代制造企业(如华为、大疆) [12] - 更倾向自助、自由行及自驾游方式,深入社区和生活一线场景 [13] - 支付便利化政策和消费政策提升旅游便利性 [15]
新华视评|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新华网· 2025-08-12 05:5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为新华社一则报道的版权及制作信息,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新闻内容、数据或事件描述 因此无法提取行业或公司研究相关的关键要点
竞逐“入境消费第一城”,深圳何以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3:15
入境旅游市场增长 - 上半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6.2% 其中外籍人员343.2万人次 同比增长39.2% [1] - 上海接待外籍旅客260万人次 同比增长44.8% 北京接待149万人次 广州超150万人次 同比增长40% 重庆查验外籍旅客33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近1.4倍 [2] - 深圳皇岗口岸超8万人次外籍人士享受免签 同比激增82% 罗湖口岸每两名入境外国人中就有一人持免签护照 [1] 城市入境旅游定位 - 北京打造"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 发展演唱会+旅游等多元业态 吸引优质资源首演首展首发 [3] - 上海提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推进世界级旅游地标建设 优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古镇旅游产品 [3] - 重庆成为东南亚游客重要目的地 马来西亚和印尼来渝游客一季度增长超30% 深耕东南亚市场 [4] - 广州作为"入境旅游恢复发展标杆城市" 通过展会推介吸引国际游客 开发"入境游+乡村振兴"示范带 [5] - 深圳提出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增长56.9% 国际旅游收入增长93.2% [6]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广州打造珠江夜游/岭南文化探秘/温泉康养等差异化产品 形成"一程多站"入境旅游新场景 [5] - 深圳推出无人机外卖体验/赛博城市拍摄等科技旅游项目 海外用户订单量同比增长161% [7] - 深圳启动全球旅游计划 推出工业游/研学游/低空游等新线路 培育国货潮品及手信品牌 [14] 入境购物消费特征 - 95%受访者在旅行中购物 超七成有购物计划 超半数将20%以上花费用于购物 [7] - 北京设立1400家离境退税商店全国最多 上海计划2027年超3000家 重庆目标超200家 [8] - 上半年深圳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倍 业务量增长4.3倍 北京月均退税销售额达1亿元 [9] 地域购物偏好分化 - 北京外籍游客偏好茶具/中式服饰/工艺品 老字号瑞蚨祥退税销售额增长5.5倍 [10] - 上海外籍游客喜爱中国特色纪念品及时尚单品 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85% [9][10] - 广州入境游客偏好粤式点心/广彩瓷器 人均消费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0% [10] - 重庆外籍游客专注购买白酒 占比约40%稳居销售榜首 [11] - 深圳外籍游客偏好高附加值电子产品 手机销量增44% 电脑销量增214% [12] 深圳竞争优势与挑战 - 拥有全国最多入境口岸 海陆空交通体系完善 成为境外游客"南部门户" [12] - 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1/6以上 是亚洲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 [12] - 缺乏历史遗迹资源 难以满足"传统中国"需求 自由行产品仍需优化 [13] - 需通过科技企业IP化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 形成"科技+城市发展故事"独特路径 [13]
从“Go中国”到“中国购” 我国入境游消费活力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7-23 06:00
入境旅游政策与消费趋势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大至47个 过境免签国家扩大至55个 推动"中国游"持续升温 [2][5][7][9][11][13][15][17][19][21]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刺激消费 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94.6% [2][5][7][9][11][13][15][17][19][21] 热门消费品类 - 纪念品 潮玩 科技产品成为外国游客消费三大热门品类 [2][5][7][9][11][13][15][17][19][21] - 华为等科技产品商店出现多国游客集中消费现象 [2][5] - 田子坊商圈丝巾 时装 零食等特色商品受欧洲游客青睐 [7][9][13] - 南京路步行街潮玩店吸引韩国 印度 泰国等亚洲游客 [15][17][19] 上海入境消费数据 - 上半年上海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6.4万票 同比激增1.4倍 [2][5][7][9][11][13][15][17][19][21] - 上海上半年退税单量已达去年全年总量 显示消费活力强劲 [2][5][7][9][11][13][15][17][19][21] - 张园等商圈已设立专门退税商店标识 完善消费配套 [21]
“十四五”时期中国消费市场亮点纷呈
消费日报网· 2025-07-23 02:29
消费市场规模 - 中国社零总额从2020年39 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 3万亿元 年均增长5 5% 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2]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 汽车 空调 洗衣机等细分领域销量均居全球首位 [2] - 14亿人口基数支撑超大规模市场特征 [2]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 4倍 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 2% [3]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 9万亿元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 限上家电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 6% 快于商品消费增速 [3]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 4万亿元 进博会 消博会推动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4]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8% 离境退税政策促进"中国购"增量 [4]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 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国内外市场互促 [4] 新型消费发展 - 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推动传统业态转型 老字号 IP消费 首发经济等新增长点涌现 [4] - 数字消费 品质电商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消费等业态融合创新 [4] - 谷子经济 潮玩盲盒等新潮流成为消费风尚 [4] 未来政策方向 - "十五五"将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 引进优质服务 [3] - 推动出台服务消费"1+N"政策 减少健康 养老 家政等领域限制性措施 [3] - 商品消费动能与服务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 [5]
“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9.6%
快讯· 2025-07-18 02:54
服务消费增长 - "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 6% 快于商品消费 [1]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 4万亿元 [1]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 增长77 8% [1] 市场联动与政策 - 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 中国大市场为全球发展贡献巨大增量 [1] - 商务部组织"购在中国"活动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1] - "中国游"的流量转化为"中国购"的增量 [1]
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前5个月北京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同比增长22.8%
快讯· 2025-06-12 08:00
旅游业与零售业复苏 - 北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监管进出境旅客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 [1] - 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达4.7亿元,同比增长91.6% [1] - "中国游"带动"中国购"热潮,显示旅游与零售消费的强劲联动效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