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重
icon
搜索文档
兼评5月PMI数据:PMI小幅改善,关税或有反复
开源证券· 2025-06-01 07:02
制造业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改善1.5个百分点,生产回升0.9个百分点至50.7%,内外需均有改善[14] - 预计5月PPI同比约-2.7%,PMI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均回落0.1个百分点[3][22] - 5月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较前值变动+1.5、-1.3、+0.6个百分点[3][22] 非制造业 - 5月建筑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51.0%,基建PMI改善1.4个百分点至62.3%,房建或下滑幅度较大[4][24] - 截至5月30日专项债发行进度约37.1%,好于2024年同期的29.0%[4][24] - 5月服务业PMI微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改善0.7个百分点至46.6%[5][28] 关税与风险 - 需警惕特朗普关税反弹风险,应储备增量政策,加快重点领域改革落地[6][32] - 风险提示为政策变化超预期和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7][33]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5-25 07:56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外部冲击和内部挑战的压力实现稳定增长 [1] - 消费投资稳定增长 出口在巨大外部压力下保持增长 展现强大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1] 外贸领域应对压力的三大支撑 - 4月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5.6% 1-4月累计增长2.4% 超出市场预期 [3] - 多元化策略见效:对东盟/韩国/日本/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加快 [3] - 民营外贸企业展现强应变能力 产业体系完整提供抗压韧性 [3] 内需拓展的双轮驱动 - "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安全)去年获7000亿特别国债支持 今年前4月已安排近5000亿资金 [5] - "两新"政策(设备更新+以旧换新)带动显著消费:汽车补贴申请超300万份 家电销售5500万台 数码产品4100万件 覆盖1.2亿人次 [5][6] 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能 - 培育新质生产力相关经济数据普遍向好 成为抵御压力的新动能 [8] - 根本支撑来自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和人民创造力 [8] 压力应对的主动策略 - 需要持续创新应对方法而非依赖单一手段 [9] - 主动向新领域突破是化解压力的关键路径 [10]
“两新”“两重”进展如何?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5-20 06:49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保持平稳增长 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1] - 4月份工业、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1]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落实既定政策 大部分政策举措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 [1] - 坚持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1] "两新"政策成效 - "两新"政策增强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推动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民生 [1] - 截至5月5日 五大类产品(汽车、家电等)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1]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等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2]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5% [2]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等投资分别增长28.9%、13.4% [2] 产业转型升级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10.0% [3] -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产品增速分别为43.1%、38.9%、35.9% [3]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 增长33.9% 零售渗透率达到51.5% [3] "两重"项目建设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 [5] - 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等重大项目建设 [1][5]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 提升系统安全韧性能力 [5] 政策推进计划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1][6]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降低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3] - 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 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3]
中美关税博弈的经济逻辑与中国关键抓手!中邮证券黄付生专业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5-16 05:49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关税显著下降 中方在90天内将对美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美方将对华商品关税降至30% 包括取消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20%关税 [2] - 24%的关税在90天内暂停实施 双方将在7月前就此部分关税进行磋商 [3] - 美国历史上关税中枢高达30% 当前高关税政策与其财政负担加重相关 2025-2027年将有7.2万亿美元低利率国债到期 若按4%-5%利率置换 每年新增利息约2500亿美元 [4] 中国经济政策方向 - 当务之急是提振国内消费 重点在于服务型消费提高数量 商品消费提高质量 [1][9] - 2025年经济四大发力点包括消费 房地产 科技创新 平台经济 [9]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超预期 出口高增长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复苏是主要支撑 房地产投资仍是拖累 [9] 经济刺激措施 - 三季度可能推出六大刺激手段:生育补贴上限扩大 国有大行注资 消费品补贴规模从3000亿元提升至5000亿元 供给侧改革 发行特别国债收储土地 增加农村养老金 [12][13][14][15][16] - "两新"政策(设备更新 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力度达3000亿元 "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安全建设)预计投入万亿元 [10][11] 资产配置展望 - 权益市场将迎来"长周期 结构性牛市" 行情反转需经历估值修复和企业盈利确认两阶段 [16][17] - 债券市场下半年需关注调整风险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震荡下行 长端全年下行空间有限 [16] 美国经济趋势 - 美联储2026年利率或降至2.5% 较当前下降约2个百分点 [7] - 美国政策红利从金融业向实体企业回流 制造业逐步回归 科技资本和产业资本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主要受益者 [8]
4月PMI数据点评:外部环境对制造企业生产意愿有所影响
中银国际· 2025-05-06 10:55
制造业情况 - 2025年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景气度跌落至收缩区间[2][6] - 4月新订单指数49.2%,环比下滑2.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滑4.3个百分点至44.7%,为2023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2][6] - 4月采购指数为46.3%,环比回落5.5个百分点,从扩张区间跌至收缩,为2023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2][7] 行业表现 - 4月高技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海外需求下滑明显,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出口订单指数环比降幅均超10.0%[3][10] - 4月黑色金属加工业等原材料加工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内需对外需形成一定补充[3][10] 非制造业情况 - 4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0.4%,环比下滑0.4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5][13] - 4月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4.9%,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滑7.6个百分点至42.2%[5][13] 建筑业与服务业情况 - 4月建筑业PMI指数为51.9%,环比下滑1.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环比下滑3.9个百分点至39.6%[16] - 4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0.1%,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46.8%[17] 政策影响 - 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两新”等重大战略项目年内有望获资金加力支持,地产投资有望趋稳[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