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隆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李强同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共同出席中国-印尼工商界晚宴并致辞
新华社· 2025-05-24 16:19
中印尼经贸合作 - 中印尼建交75周年 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合作迈上新台阶 双边贸易扩量提质 双向投资快速增长 重大项目成效显著 经贸合作纽带越拉越紧 [1] - 印尼总统称中印尼关系为21世纪最具战略性双边关系之一 愿加强经贸 产业 绿色经济 科教等领域合作 欢迎中国企业继续在印尼投资兴业 [3] - 两国领导人共同参观万隆会议70周年纪念展和中印尼经贸合作成果展 [4] 中国经济增量空间 - 中国经济在外部挑战下实现较快增长 展现强劲内在驱动力 蕴含三大增量空间:需求释放 科技赋能 产业升级 [2] - 需求释放方面 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2] - 科技赋能方面 中国在人工智能 机器人 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突破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2] - 产业升级方面 中国推进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有序扩大海外投资 [2] 国际合作机遇 - 中国愿与印尼等各国共享增量空间和发展机遇 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为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营造更好环境 [2] - 印尼高度赞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愿共同发扬万隆精神 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繁荣 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3] - 中印尼工商界代表约200人参加晚宴 两国领导人呼吁加强产业融合 维护自由贸易 促进多领域合作 [1][2][3]
传承胞波情谊 捍卫人间正道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2 08:31
中缅历史合作 - 两国共同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记忆,中国远征军入缅抗击日本侵略者,守护中国西南门户并助力缅甸独立斗争 [2] - 两国民众修建滇缅公路(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戍),开辟国际援助物资运输生命线,打破日本对华封锁 [2] - 二战期间合作彰显同甘共苦的胞波情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2] 和平共处与外交协作 - 缅甸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邻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缅等29国倡导"不结盟"和"求同存异",成为发展中国家反殖民运动的标志事件 [3]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精神体现亚洲文明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性贡献 [3] 国际事务相互支持 - 1971年缅甸签署"两阿提案"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2758号决议),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确保程序公正并通报中方 [4] - 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维护缅甸等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公平正义 [4] 新时代战略合作 - 2020年习近平访缅后,两国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深化全面战略合作 [5] - 缅甸地震(2024年3月28日7.9级)后,中国首个派出救援队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获缅方高度评价 [5] - 两国在自然灾害、疫情、金融危机等挑战中相互支持,续写胞波情谊新篇章 [5] 未来合作方向 -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5] -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 [5] - 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建设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5]
王毅会见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
快讯· 2025-05-20 08:25
中印尼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方强调当前世界面临单边主义逆流冲击,贸易霸凌行径损害各国利益 [1] - 面对风险挑战,中印尼应坚守建交初心,坚持独立自主,扩大合作共赢 [1] - 中方祝贺印尼成为金砖正式成员,愿共同弘扬团结合作的万隆精神 [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双方将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局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 - 共同抵御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冲击,携手建好亚太共同家园 [1] 命运共同体建设 - 以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带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1] - 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6 22:01
万隆会议历史意义 - 万隆会议是世界历史上伟大里程碑 1955年召开至今持续指引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与合作 [1] - 中国在万隆会议作出卓越贡献 周恩来总理推动形成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 [1] 当前国际局势下的万隆精神 - 全球南方国家面临战争冲突 贫困 粮食短缺等挑战 国际话语权需提升 [2] - 不结盟运动 大金砖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展现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态势 [2] - 个别国家保护主义政策已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 中国践行万隆精神的实践案例 - 2024年7月中国促成巴勒斯坦14个派别签署《北京宣言》结束分裂 [3] - 中印尼共建雅万高铁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显著改善当地交通 [3] - 印尼加入金砖国家及新开发银行体现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决心 [3] 东盟与中国合作成果 - 东盟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 贸易便利化 人文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 [3] - 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使东盟国家民众直接受益 [3]
习近平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证监会发布· 2025-05-10 03:52
中缅双边关系 - 中缅是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历久弥坚 [3] - 今年是两国建交75周年,中方将秉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缅方深化命运共同体建设 [3] 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 - 双方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中缅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建设 [3] - 缅方致力于推进两国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将全力确保中方在缅项目和人员安全 [4] 全球倡议与国际合作 - 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缅方高度赞赏并愿与中方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3][4] - 双方要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3] 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后重建 - 缅甸曼德勒强烈地震后,中方最早派出救援力量,援助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愿继续提供帮助支持缅方重建家园 [3] - 缅方表示中方第一时间表达慰问并提供援助,体现了胞波情谊和患难真情 [4] 安全与跨境犯罪 - 中方希望缅方切实保障在缅中方人员、机构、项目安全,加力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境犯罪 [3]
东西问|苏长和:为何今天依然要继承、弘扬和践行万隆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02:43
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形成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3] - 会议提出"万隆十项原则",包含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重要准则[7] - 推动非殖民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促成20世纪8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建立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8] 万隆精神的当代价值 - 当前国际关系处于十字路口,霸权主义威胁全球安全,需重新强调万隆精神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4] - 2025年举办"万隆精神与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聚集中国、印尼等400余名代表探讨新型国际关系[3][5] - 万隆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政治基础,其核心理念可指导解决文明冲突、共同发展等时代命题[12] 中国对万隆精神的实践 - 中国是万隆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践行者,通过和平发展、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13] -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体现对万隆精神的发扬[13] - 复旦大学等机构发起研讨会,旨在挖掘万隆精神新内涵,为全球治理贡献"全球南方"智慧[5]
中国—拉共体合作辉映万隆精神
经济日报· 2025-05-02 22:09
时隔70年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以下简称"拉共体")第九届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轮值主席国 洪都拉斯举行。拉共体成立于2011年,是拉美历史上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涵盖地区全域33国的 区域一体化组织,如今已不断加强地区内部协调,并与中国、欧盟等域外经济体形成整体合作机制。 拉美是"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拉共体则是地区国家加强团 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平台。拉共体第九届峰会是对万隆会议的一次"致敬",再次体现万 隆精神超越时代的生命力。一方面,拉共体的机制性发展已成功延续14年,表明万隆精神倡导的发展中 国家团结合作内涵不变,但地理外延从亚非拓展到拉美,实现了"全球南方"联动的客观效果;合作内容 则从政治对话日益拓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维立体合作,南南合作的区域内和跨区域推进已形成全 球态势。另一方面,拉共体第九届峰会发布《特古西加尔巴宣言》,承继了万隆会议对全球治理变革的 主张,"全球南方"对外反霸权、谋取独立自主与联合自强的共同主张不变,对南北合作提出"相互尊 重、平等相待"的共同诉求,对纠偏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发挥了一定作用。 中国力量助力拉 ...
“万隆精神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人民日报· 2025-05-02 22:01
万隆会议70周年纪念活动 - 主题图片展在雅加达举行 通过历史照片回顾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的重要活动 展现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历史时刻 [1] - 展览重点呈现周恩来与亚非国家领导人交流协商的画面 突出"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 [1] - 85岁华侨梁思谋回忆向周恩来献花场景 强调万隆精神跨越时代的价值 [1] 万隆会议历史意义 - 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首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与下讨论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2] - 周恩来推动达成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会议鼓舞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解放 开启南南合作与不结盟运动 [2] - 会议树立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历史丰碑 中国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 [2] 新时代万隆精神的传承 - 万隆精神被视为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指引 反对对抗与零和博弈 [3] - 2024-2025年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 作为万隆精神的新时代延续 [3] - 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基建、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3]
巴基斯坦专家学者:中国践行万隆精神 为团结全球南方发挥引领作用
快讯· 2025-05-01 13:03
万隆精神70周年研讨会 -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于4月30日举办研讨会,主题为"万隆精神(1955-2025):团结、主权和南南合作70年",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 [1] - 巴方专家学者认为万隆精神至今仍推动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1] - 中国在促进南南合作、和平共处和全球公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1]
万隆精神激励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4-29 22:31
万隆会议历史意义 -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届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倡导尊重主权、和平共处、团结合作原则,形成万隆精神 [6] - 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首次自主召开的国际会议,成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重要里程碑 [8] - 会议提出的十项原则推动国际关系发展,促进亚非合作、南南合作及南北合作 [8] 中国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 -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成功指明方向 [10] - 中国代表团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纳入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11] - 中国始终是亚非团结合作的积极倡导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万隆精神一脉相承 [11] 万隆精神新时代传承 - 雅万高铁2023年10月通车,累计发送旅客900万人次,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12] - 中印尼合作项目包括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5G智慧仓库、鲁班工坊等,体现万隆精神现实意义 [12] - 全球南方国家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赋予万隆精神新内涵 [13] 万隆会议历史遗迹 - 萨沃尔—霍曼饭店保留会议原貌,展示历史照片和纪念活动影像 [8] - 独立大厦现为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保存会议实物如摄影机、闪光灯及十项原则玻璃匾 [9] - 亚非大街两侧109颗石球象征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