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人地钱技”自由流动!广东乡村图景更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12:56
广东"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效 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百千万工程"系统性推动县域经济升级,重塑城乡发展格局,2025年进入"三年初见成效"关键阶段[1][4] - 工程以产业重组、要素流动为核心,形成"产业强、生态美、治理优"新范式,57个县市经济增速超全省均值[2][5] 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肇庆四会依托小鹏汽车建成109家配套企业集群,2024年经济总量达818亿元,人均GDP超12万元[4] - 智能汽车零部件基地实现与小鹏工厂"零距离"供应,带动肇庆成为全省少数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4] 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 全省122个县区实施"一县一策",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4] - 目标打造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集群,推动17区县跻身全国百强[5] 区域经济重构 产业梯度转移 - 粤东粤西粤北12个产业转移园承接珠三角项目超300个,投资额1100亿元,清远广清产业园带动规上工业增速全省第一[7] - "反向飞地"模式突破要素流动壁垒,粤东西北在珠三角设立110个飞地,汕头濠江区"濠创园"吸引12家企业入驻[7] 生态价值转化 - 森林海度假区改造7个废弃矿坑为144公顷生态景区,年游客160万人次,经济收益3亿元,带动就业6500个岗位[7][8] - 城乡新增绿化面积2100公顷,建成生态小公园及4156公里美丽河道,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7%[5] 品牌农业升级 - 打造"东方爱情果"荔枝文化IP,文博会签约1.5万吨采购量(含5000吨出口),"粤字号"品牌达123个[8] - 河源"紫金蝉茶"品牌价值35亿元,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形成百亿产业链[8] 居民收入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1元,增速6.1%,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9]
“人地钱技”破壁流动:解码广东“百千万工程”集成打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4:55
广东"百千万工程"战略实施成效 - 广东启动"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目标为"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年 [1] - 2024年全省57个县(市)经济增速超全省均值,17区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域经济从"发展洼地"跃升为"潜力板" [2][4] - 计划未来实现千亿县零突破,打造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案例 - 肇庆四会市依托小鹏汽车形成109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集群,2024年经济总量达818亿元,人均GDP超12万元,成为广东县域经济榜首 [3] - 四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三大产业,从金属加工重镇转型为智能制造基地 [3] - 全省122个县(市、区)实施"一县一策",培育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3] 产业转移与要素重组 - 粤东粤西粤北布局12个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三角300+转移项目,投资超1100亿元 [6] - 清远广清产业园引入100+企业,带动2024年规上工业增速全省第一 [6] - 粤东西北在珠三角设立110+个"反向飞地",如汕头濠江区在深圳建"濠创园"吸引12家企业 [6] 生态经济与文旅融合 - 森林海度假区改造7个废弃矿坑为144公顷生态景区,年均游客160万+,经济收益3亿+,带动就业6500+岗位 [6][7] - 广东发布"东方爱情果"荔枝品牌,文博会签约1.5万吨采购(含5000吨出口),推动农产品文化IP升级 [7] - 全省打造123个"粤字号"品牌,如河源"紫金蝉茶"价值超35亿元,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形成百亿产业链 [7]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7元(+4.3%),农村居民8021元(+6.1%),农村增速快1.8个百分点 [8] - 典型案例包括柏桥荔枝电商、四会汽车零件直供、长安镇千亿制造业、龙门县露营经济等 [8]
仁化白兰:地标赋能香飘乡村振兴路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12:31
地理标志产品概况 - 韶关市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包括马坝油粘米、火山粉葛、南雄板鸭等特色农产品 [5][6][7] - 仁化县已成功培育长坝沙田柚、仁化白毛茶两个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正重点打造"仁化白兰"地标 [8][9] 仁化白兰的独特价值 - 栽培历史达400余年,清代文献记载其"花色如玉,香韵清远",具有红色文化底蕴 [14][15][16] - 丹霞地貌核心区的独特气候(年均温19.6℃、降水1660mm)和酸性红壤(pH5.0-6.5)形成不可复制的生长环境 [19][20] - 年交易额突破500万元,远销福建、浙江等地,2018年获评"广东省十大传统国兰名品" [25][26] 地理标志培育策略 - 成立专项小组制定《仁化白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方案》,建立"一户一码"质量追溯体系 [29][30][32] - 系统整理6类历史文献,拍摄《兰韵丹霞》宣传片,计划打造兰花主题观光园等文旅项目 [34][35][36] - 拟投资建设千平方米智能温室,3年内将种植面积从300亩扩至800亩 [42][43]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直接带动产业链就业人数增长30%,户均年增收2万元,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51][52][53] - 开发兰花精油、兰花酒等深加工产品,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60][61][62] - 地理标志申报使产品溢价率提升20%,成为城市IP提升区域品牌价值 [70][71] 未来发展规划 - 实施"地标+科技"战略:5年内培育2-3个抗逆性强、花期更长的改良品种 [85] - 建设兰花文化博览园,推动"一朵花带动一座城"的产业联动效应 [86][88]
山海有约,奔赴一场以音乐为名的热爱丨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12:05
赛事概况 -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在广州白鹅潭启动,十大赛区同步进入筹备阶段[3][4] - 大赛以"创建助力百千万,聚力唱响新乡村"为主题,聚焦乡村文化振兴[5] - 赛事已连续举办三年,形成包括演唱会、音乐专辑在内的文化成果矩阵[36][37] 文化成果 - 发布《天籁乡音》原创专辑,收录16首涵盖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等主题的乡村音乐作品[43][44][45] - 在广州太古仓举办首场乡村歌手演唱会,推动乡土音乐进入城市地标[37][38] - 孵化出《客家靓仔》《阿婆的葵扇》等20余首具有岭南特色的原创歌曲[21][22][51] 选手发展 - 大永宁组合通过赛事从选手成长为全国巡演嘉宾,创作4首客语原创歌曲[19][20][21] - 人气歌手王健伟借赛事平台转型创作乡土题材,作品《温情》关注城市化情感变迁[47][50] - 囍地组合以援藏支教经历创作《蓝天》,其作品真实反映生活历练[67][68][69] 社会影响 - 吸引渔歌队等非遗团体参与,推动汕尾渔歌从《渔民心向共产党》到《渔家赶上新时代》的内容升级[56][57][58] - 报名通道开放后吸引全国音乐爱好者参与,作品需体现乡土原创性[75][76][77] - 十大赛区将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联动农特产品展销等文旅活动[79][80][81] 行业价值 - 赛事形成"表演-创作-传播"闭环,三年累计培养超百名乡村音乐人[12][16][36] - 广东省声乐协会指导作品创作,要求旋律简单接地气,反映乡村真实发展[73][74] - 通过Livehouse演唱会等形式打破城乡文化边界,年观众参与量增长200%[38][53][81]
王大军任农业银行党委委员!曾任农行广东省分行行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10:17
人事变动 - 中国农业银行新晋一名党委委员王大军 按照惯例后续或将出任副行长 [1] - 王大军此前担任农行广东省分行行长 任职两年有余 [2] - 农行广东省分行下设22家二级分行 188家一级支行 拥有营业网点近1500家 员工3万余名 [2] 高管履历 - 王大军曾历任农行总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 厦门市分行行长 河南省分行行长 广东省分行行长 [2] - 2014年以总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身份赴西藏林芝分行开展共建活动 [2] - 2017年7月获准出任农行厦门市分行行长 [2] - 2021年5月以河南省分行主要负责人身份履职 同年7月明确为党委书记、行长 [2] 业务战略 - 王大军在广东任职期间重点推进"百千万工程"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县域镇村 [3] - 创新惠农专属金融产品 拓展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3] -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 打造乡村振兴特色网点巩固县域服务网络 [3] - 农行广东省分行与梅州市、潮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百千万工程" [3] 科技创新 - 王大军强调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提出打造专业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 [4] - 加大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信贷支持 [4] - 提升知识产权质押、科创担保贷款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增信支持 [4] - 农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广州金控集团成立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 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4]
“百千万”何以再造一个新广东?从这份成绩单,读懂背后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7:12
县域产业 - 广东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区、2个县(市)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57个县(市)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 [2] - 肇庆四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2024年产值102.72亿元(增长12.13%),新型储能产业产值70.33亿元(增长14.34%),电子信息产业产值52.57亿元(增长10.19%) [2] - 广东打造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农业产业强镇,推进10个千亿级及5个数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茂名信宜市通过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农产品进驻港澳商超 [3] 海洋经济 - 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90个,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371个(全国第一),桁架类网箱15个(全国第三) [4] - 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累计达1222万千瓦(全国第一),连续4年年度新增并网容量超100万千瓦 [4] 新型城镇化 - 广东57个县(市)2023年以来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12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5] - 茂名市2024年末城镇化率48.11%,城镇常住人口301.8万人(较2022年末增加15.84万人),信宜、高州、化州两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1.02万人 [6] - 清远英德、佛冈入选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依托产业园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 [6] 基础设施与风貌提升 - 湛江遂溪投入近3亿元融入醒狮文化改造城市,超5亿元完成6个老旧小区改造及21公里道路升级 [7] - 河源连平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7个村,阳西县70%乡镇完成典型镇培育,30%行政村完成典型村培育 [9] - 汕尾城区100余栋闲置农房加固修缮,亚洲村、新北村"空心村"转型研学中心等 [9] 农文旅融合 -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五一"假期民宿一房难求,全省100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 [10] 集成式改革 - 粤西成立300多家"强村公司",茂名高州强村公司整合资源发展荔枝、龙眼种植及深加工 [11] - 珠海斗门区"多户联建"村民公寓解决宅基地供需矛盾,入选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13] - 全省累计创建7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7项综合改革试点、13个专项改革试点 [13]
热度拉满,广东正在上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1:20
广东"百千万工程"战略解读 - 核心战略定位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 通过县域经济、乡镇升级、乡村改造三级联动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1][3] - 与浙江"千万工程"形成东西呼应格局 强调产业根基、风貌改造、机制改革三大实施路径 [3] - 规划实施周期为"1-3-5-10"梯度推进 目标实现根本性城乡结构变革 [14] 县域经济升级 - 122个县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包含2个万亿级(海洋牧场+农产品加工)、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产业矩阵 [6] - 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12个合作园区承接1220个项目 引资5200亿元 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速超全省均值 [6][7] - 37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带动城乡收入比降至2.31:1 57个县市实现人口净流入 [7] 乡镇体系改造 - 完成997条主街改造+2538个农贸市场升级 建设3542公里生态河道+1944个社区公园 [9] - 引入4家建筑央企帮扶15市 98个县区完成风貌提升 打造长沙湾等网红级服务区 [9] - 环境治理覆盖率达97%(卫生厕所)+79.3%(污水治理) 实现基础设施全域升级 [9] 乡村产业振兴 - 土地改革释放效能 完成23.81万亩农地整治+4.76万亩建设用地整理 南海区创新"四券制度"激活要素流通 [12] - 集体经济发展迅猛 东莞麻涌镇村土地入股模式带动22村年增收2800万元 全省消除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 [12] - 生态建设投入6.06万亩绿地+930公里碧道 打造579个口袋公园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11][12] 特色产业案例 - 阳西县渔业种苗技术带动3万渔民增收 海洋牧场项目达90个 [6] - 荔枝产业通过"12221"体系+电商渠道实现国际化 出口额领跑全国农产品 [6] - 佛山狮山、北滘与东莞长安三镇跻身千亿GDP强镇 展现镇域经济活力 [7]
旧貌焕新“百千万” 乡村振兴正当时 央企深度参与广东11地市“百千万工程”建设
广州日报· 2025-05-29 19:43
项目规模与进展 - 公司牵头38家施工单位、5家设计院参与11地市、30县区、208镇街的"百千万工程"建设 [1] - 累计梳理项目873个,已开工705个、完工422个,投入人员1.6万余人、机械设备超1500台套 [1] 文旅融合成效 - 通过环境改造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梅州松口古镇、汕尾小岛渔村等网红景点 [1] - 汕尾长沙湾运营后清明节单日人流量达9.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河源隆街镇、九和镇及中山英东亭等文旅新景热度持续提升 [1] 农业产业升级 - 在河源源城、东源、连平三县区落地4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1] - 东源县整理建设用地75.27亩,连片建设50亩亚临界水解资源循环农业和450亩订单农业 [1] 区域发展策略 - 因地制宜编制方案,推动海丰、东源、蕉岭3县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 [2] - 助力龙川等9县市入选全省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培育76个典型镇 [2] - 6项工程获评全省2024年建筑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 [2] 民生工程成果 - 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95座,配套污水管网超400千米 [2] - 新建及升级农村公路超20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7座 [2]
20人!2024年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南方农村报· 2025-05-29 13:36
活动概述 - 2024年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拟表彰胡祝林等10人为"十佳达人" 陈鸿雁等10人为"优秀达人" [2][3][26][27] - 活动自2024年11月25日启动 历时数月 旨在通过短视频传播农业实用技术 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4][5][22] 活动内容与成果 - 活动期间开展系统性内容创作和账号运营培训 提供丰富媒体曝光资源 [6][7] - 农技达人们聚焦广东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围绕关键农时季节和区域产业需求 创作发布大量接地气、易学实用的短视频作品 [9][10][11] - 短视频内容涵盖荔枝疏花压花与病虫害防治、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与水质管理、特色果蔬栽培技术、智慧农业装备应用、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销售技巧等 [10][11] - 活动累计收到参赛作品超过3500条 相关视频总观看量破1亿次 在抖音等平台形成热门话题 [12][13][24] 参与群体 - 参与群体包括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广东农村乡土专家、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涉农企业技术人员以及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等 [7][8][22] 评选流程 - 评选经过作品征集、展播、大众投票、专家评审、复审等多个环节 [17][26] - 公示期自2025年5月30日至6月3日 共5天 [27][28] 获奖名单 - 十佳达人包括胡祝林(梅州柚)、梁伟钊(新会陈皮)、林进杰(南药)等 产业方向涵盖果树、南药、水产等 [34][35] - 优秀达人包括陈鸿雁(果树)、黄金叶(果树)、齐同俊(水产)等 产业方向涵盖果树、水产、畜牧、蔬菜等 [36]
广东县域经济进化论:“榕树效应”与“造极行动”重构产业生态丨粤来粤好百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2:57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广东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力量,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关键年,重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 - 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原则,通过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延伸激活发展动能[2] 产业集群发展 - 东莞长安镇生产全球1/8智能手机,培育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3] - 阳西县打造"1+3+X"特色产业集群,海水鱼苗年产量达40亿尾,带动超3万人增收,2024年GDP增长10%[4] - 博罗县2024年GDP达952.2亿元,有望成为广东首个千亿县,目标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6] - 四会市集聚10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产业集群产值519.5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产值133.2亿元[7]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汕尾红海湾改造废弃厂房为咖啡馆,"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7%,旅游收入增长17.8%[8] - 广东100个乡村旅游点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9] - 茂名柏桥服务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夜市摊主日收入近300元,形成交通+农商文旅融合典范[10] 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广东57个县(市)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11] - 2025年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1元,同比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