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特估
icon
搜索文档
从IT码农到投资掌舵人:华安合鑫创始人袁巍的投资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48
基金经理袁巍的成长历程 - 16岁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最初梦想成为科技精英[4] - 2004年毕业后进入微软亚洲工程院担任程序员 2005年偶然开户进入股市 初始投入1万元本金[4] - 2007年考入清华大学金融系硕士 目标明确要进入基金行业 系统学习金融知识并参与行业交流[7] - 2009年加入大成基金担任研究员 2012年晋升为研究组长 2013年4月开始管理首只基金大成新锐产业[8] 公募基金时期的投资表现 - 管理规模1亿元的大成新锐产业基金 2013年双边换手率高达30倍 对华策影视一年内进行三次大额操作[10] - 2013-2014年上证指数下跌8%期间 该基金逆市获得24.06%收益 排名市场前10%[10] - 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重仓华策影视和立讯精密等标的 华策影视因内容需求爆发股价飙升[9] 私募创业与投资理念 - 2014年转投展博投资 2017年创立华安合鑫 经历2018年贸易战和资管新规双重压力[11] - 形成"安全边际+基本面分析+能力圈+适度逆向"的投资体系 注重企业护城河和定价能力[12] - 核心观点认为成长是企业最大价值 通过研究互联网公司A等案例验证该理念[13] 经典投资案例 - 航运股投资:2009年起持续跟踪中远海控 2020-2021年抓住行业反转机会 该公司净利润从10.97亿增至892.96亿 股价涨幅超10倍[15][16] - 港股科技股布局:2022-2023年市场低迷时加仓互联网龙头 公司A和公司B在2023-2024年股价涨幅均超100%[17][18] - 2020年放弃白酒板块 先后布局矿业和新能源 2021年提前配置航运股 2022年埋伏"中特估"概念国央企[24] 行业地位与未来方向 - 华安合鑫2025年上半年分红金额位列行业第2[20] - 投资策略不追热点 通过捕捉预期差实现超额收益 如2022年业绩跑赢沪深300[21][24] - 未来看好优质国央企和AI领域 认为国央企具备估值优势 AI将带来生产效率革命[24] - 坚持"三不原则":不追热点、不恐惧低估、不轻言放弃 典型案例包括2022年逆势加仓互联网和2023年布局汽车股[25]
中金公司涨1.34%,成交额8.57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03
核心观点 - 中金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50%至70% [3]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最终控制人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3] - 主营业务涵盖投资银行 财富管理 股票业务等多领域 [6][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42亿元 同比增长64.85% [8]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区间18.58亿元至21.06亿元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6.20亿元 [9] 业务结构 - 财富管理业务占比32.73% 股票业务占比20.81% [6][7] - 固定收益业务占比17.37% 投资银行业务占比12.11% [6][7] - 资产管理业务占比5.14% 私募股权业务占比3.60% [6][7]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3.96万户 较上期减少9.70% [8] - 人均流通股21,000股 较上期增加10.77%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953.36万股 较上期增加113.53万股 [10] 市场表现 - 8月5日成交额8.57亿元 换手率0.81% [1] - 总市值1757.12亿元 当日涨幅1.34%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57.53万元 行业排名15/49 [4] 机构持仓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持股1990.22万股 较上期增加286.41万股 [10] -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持股1635.96万股 较上期增加214.30万股 [10]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897.04万股 较上期减少96.14万股 [10]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35.16元 [6] - 股价靠近压力位37.07元 [6] - 主力成交额3.11亿元 占总成交额3.19% [5]
中特估概念5日主力净流入2.06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51
市场表现 - 中特估概念单日上涨0.67% 主力资金净流入2.06亿元[1] - 概念股62只上涨 13只下跌 上涨个股占比82.7%[1] 资金流向 - 农业银行获主力净流入2.64亿元 居概念股首位 净占比8.27%[1] - 中国银行获主力净流入2.36亿元 净占比13.11%[1] - 中国石油获主力净流入1.44亿元 净占比12.37%[1] - 工商银行获主力净流入1.42亿元 净占比5.41%[1] - 中国人保获主力净流入1.03亿元 净占比14.56%[1] 个股涨跌幅 - 中国人保单日涨幅2.56% 位列涨幅前列[1] - 中国银河上涨2.52% 主力净流入9681.66万元[1] - 海康威视上涨2.66% 主力净流入8626.70万元[1] - 农业银行上涨2.35% 中国银行上涨1.25%[1] - 中国石油上涨1.42% 工商银行上涨1.04%[1]
中国石油上周获融资净买入6078.30万元,居两市第147位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41
融资融券数据 - 公司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6078 30万元 居两市第147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5 12亿元 偿还额4 52亿元 [1] 概念板块归属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石油行业 北京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 上证50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中字头 HS300 AH股 天然气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参股保险 页岩气 [1] 资金流动情况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2 56亿元 区间跌幅3 4%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7 20亿元 区间跌幅5 1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18302097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6000000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戴厚良 [1] 商业拓展与知识产权 - 公司共对外投资128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445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38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168个 [1]
固收转债分析:2025年8月十大转债
东北证券· 2025-08-04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介绍2025年8月十大转债相关信息,涵盖各转债基本情况、对应公司业务、财务数据及看点 [14][29][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特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2.898元,转股溢价率95.85%,正股PE - TTM 12.67 [14] - 全球领先特钢材料制造企业,2024年营收1092.03亿元(同比 - 4.22%),2025年Q1营收268.4亿元(同比 - 5.59%) [14] - 是全球品种规格最全特钢企业之一,产能超2000万吨,核心产品市占率高,产业链完整,成本管控强且谋求外延扩张 [15] 山路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5.228元,转股溢价率50.49%,正股PE - TTM 3.9 [29] - 以路桥工程施工与养护为主营,2024年营收713.48亿元(同比 - 2.3%),2025年Q1营收97.64亿元(同比 + 1.95%) [29] - 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化债背景下有提升空间,受益于省内基建规划,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30] 和邦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8.469元,转股溢价率26.70%,正股PE - TTM 1163.87 [42] - 业务涉及化工、农业、光伏领域,2024年营收85.47亿元(同比 - 3.13%),2025年Q1营收17.26亿元(同比 - 13.68%) [42] - 磷矿和盐矿有盈利,液体蛋氨酸产能可观且毛利率高 [43] 爱玛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3.471元,转股溢价率35.65%,正股PE - TTM 14.28 [59] - 电动两轮车行业龙头,2024年营收216.06亿元(同比 + 2.71%),2025年Q1营收62.32亿元(同比 + 25.82%) [59] - 以旧换新补贴及新国标政策有望提升营收,毛利率有改善空间 [60] 兴业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3.828元,转股溢价率15.89%,正股PE - TTM 6.25 [73] - 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营收2122.26亿元(同比 + 0.66%),2025年Q1营收556.83亿元(同比 - 3.58%) [73] - 利息净收入平稳,资产质量稳定,规模和客户数量增长 [74] 友发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30.48元,转股溢价率1.86%,正股PE - TTM 15.81 [87] - 焊接钢管企业,2024年营收548.22亿元(同比 - 10.01%),2025年Q1营收114.02亿元(同比 + 6.06%) [87] - 全国布局巩固龙头地位,海外市场有进展,维持高股息率 [88] 重银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4.282元,转股溢价率18.87%,正股PE - TTM 6.76 [102] - 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营收136.79亿元(同比 + 3.54%),2025年Q1营收35.81亿元(同比 + 5.3%) [102] - 受益于成渝战略,资产规模增长,紧跟政策调整信贷策略 [103] 天业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2.122元,转股溢价率72.38%,正股PE - TTM 33.59 [116] - 氯碱化工企业,2024年营收111.56亿元(同比 - 2.7%),2025年Q1营收24.17亿元(同比 + 8.17%) [116] - 片碱成本有优势,计划增加分红,集团推进煤矿项目 [117] 花园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32.5元,转股溢价率11.035%,正股PE - TTM 27.76 [131] - 围绕维生素D3产业链发展,2024年营收12.43亿元(同比 + 13.58%),2025年Q1营收3.26亿元(同比 - 1.18%) [131] - 核心产品市场率高,拓展新品类,医药领域有布局 [132] 渝水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4.888元,转股溢价率30.54%,正股未提及PE - TTM [147] - 供排水企业,2024年营收69.99亿元(同比 - 3.52%),2025年Q1营收16.52亿元(同比 + 8.66%) [147] - 供排水业务稳定,拓展外省市场,成本控制有成效 [148]
2025年央国企(A股)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21
央国企整体情况概览 - 央国企在A股占比26.5%,总市值占比达55.0%,2024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占A股的65.6%和69.9% [1] - 中证国企盈利能力高于中证民企且更稳定,但民企营收增速更具成长性 [1] - 央国企市盈率和市净率低于全球及A股民企,但分红意愿有望在"中特估"体系下提升 [1] - 截至2025年7月,央国企上市公司1553家占A股28.66%,总市值59.04万亿占A股55.34%,但破净公司占比达59.59% [19] - 央企100指数自2021年初上涨4.72个百分点,跑赢大盘28.13个百分点 [10][19] 行业分布与表现 - 央国企在煤炭、食品饮料、计算机等行业近五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和ROE表现优于行业整体 [2] - 估值层面,央国企在消费、TMT、中游制造及基础设施领域普遍较低 [2] - 2023年以来多数行业央国企股息率和累计收益率优于行业指数 [2] - 央国企覆盖石油石化、有色金属、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是国家战略核心载体 [13] 市值管理战略方法论 - 市值管理本质为"做价值涨预期",分为价值创造、价值塑造、价值经营三部分 [27][31] - 价值创造需聚焦赛道高远(高利润率长周期)、赛车敏捷(运营效率)、赛手顶级(管理层能力) [32][33] - 价值塑造需逻辑做强(发展路径清晰)、利润做大(扣非净利润)、估值做高(资本语言沟通) [34] - 价值经营包括业务取舍(战略协同)、资产吞吐(效率优化)、资本运作(并购回购) [35][36] 预期管理分析 - 预期传播需资金精选(长期资本)、渠道精准(投关活动)、卖点精炼(价值转换) [37][38] - 预期稳定依赖建章立制(职责流程)、信披投关(信息披露质量) [39] - 预期释放呈现分化,ROIC指标改善先于盈利能力等指标 [12] 改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央国企通过考核体系纳入市值管理、常态化回购增持等举措响应资本市场改革 [17] - 央国企估值从"价值洼地"走向"价值重塑",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价值锚点" [10][22] - 市值超万亿央国企包括中国移动(2.4万亿)、贵州茅台(1.7万亿)、中国石油(1.6万亿) [23]
两融速递:2万亿仅一步之遥,避险情绪升温,杠杆资金下注低估“核心资产”,中信证券、胜宏科技遭大额卖出
金融界· 2025-08-04 02:52
两融余额变化 - 融资融券余额降至1.98万亿元 环比下滑49.69亿元 [1] - 融资余额降至1.97万亿元 环比下滑47.53亿元 [1] - 融券余额降至135.83亿元 环比下滑2.16亿元 [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收跌0.37% 报3559.95点 [1]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降至1.62万亿元 环比减少3421亿元 [1] 融资净买入个股 - 政金债获融资净买入3.90亿元 融资余额13.93亿元 [1][2] - 贵州茅台获融资净买入2.86亿元 融资余额171.86亿元 [1][2] - 易点天下获融资净买入2.78亿元 融资余额8.15亿元 [1][2] - 英维克获融资净买入2.63亿元 融资余额11.50亿元 [1][2] - 瑞可达获融资净买入2.43亿元 融资余额9.44亿元 [1][2] - 菲利华获融资净买入1.79亿元 融资余额15.60亿元 [1][2] - 天孚通信获融资净买入1.73亿元 融资余额19.03亿元 [1][2] - 江淮汽车获融资净买入1.72亿元 融资余额97.95亿元 [1][2] - 兆易创新获融资净买入1.63亿元 融资余额32.94亿元 [1][2] - 中油资本获融资净买入1.60亿元 融资余额23.37亿元 [1][2] 融资净卖出个股 - 中信证券遭融资净卖出6.45亿元 [3] - 胜宏科技遭融资净卖出5.70亿元 [3] - 短融ETF遭融资净卖出5.62亿元 [3] - 新易盛遭融资净卖出2.63亿元 [3] - 北方稀土遭融资净卖出2.50亿元 [3] - 阳光电源遭融资净卖出2.34亿元 [3] - 东山精密遭融资净卖出2.09亿元 [3] - 兴森科技遭融资净卖出1.94亿元 [3] - 同花顺遭融资净卖出1.93亿元 [3] - 中材科技遭融资净卖出1.85亿元 [3] 资金偏好方向 - 杠杆资金青睐贵州茅台等滞涨股 [2] - 资金流向热门题材包括存储芯片 Kimi概念 病毒防治 抖音概念 中特估等方向 [2]
和恒咨询:2025年央国企(A股)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3 01:52
央国企2024年整体情况概览 - 央国企上市公司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在传统支柱产业、能源安全、高端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及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核心支撑作用[12] - 截至2025年7月15日,央国企A股上市公司1553家(占A股28.66%),总市值59.04万亿(占A股55.34%),但破净企业261家(占A股破净总数59.59%)[18] - 央企100指数2021年初至2025年7月17日累计上涨4.72个百分点,跑赢大盘28.13个百分点,估值从"价值洼地"向"价值重塑"转变[9][18] - 市值超万亿的央国企包括中国移动(2.4万亿)、贵州茅台(1.7万亿)、中国石油(1.6万亿)、中国海油(1.2万亿),50-100亿市值企业数量最多(418家)[22] 市值管理方法论 - 市值管理本质为"做价值涨预期":价值创造(内部经营)、价值塑造(资本视角)、价值经营(主动管理)构成"做价值";预期传播、稳定、释放构成"涨预期"[26][30] - 价值创造需聚焦赛道高远(行业利润率与持续性)、赛车敏捷(运营效率)、赛手顶级(管理层能力)[31][32] - 价值塑造需逻辑做强(发展路径清晰)、利润做大(扣非净利润增长)、估值做高(理解资本市场定价逻辑)[33] - 价值经营包括业务取舍(战略协同评估)、资产吞吐(效率优化)、资本运作(并购/回购/增持)[34][35] - 预期传播需资金精选(锚定长期资本)、渠道精准(匹配投资决策场景)、卖点精炼(业务语言转化为资本语言)[36][37] - 预期稳定依赖建章立制(职责流程/考核体系)、信披投关(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沟通机制)[38] 2024年市值管理表现 - 价值创造整体得分40.49(未达及格线),获现能力不足是主要制约;价值塑造得分43.31(高于A股),但依赖政策红利等外部驱动;价值经营活跃度提升(并购/回购/增持动作增加)[10] - 预期传播得分57.49(优于A股),机构持股比例优势明显;预期稳定得分79.68(高于A股但需夯实基础);预期释放得分39.83(ROIC和净利润增速改善,但股息率下滑拖累)[10] - 2024年市值管理整体得分49.15(高于A股),预期管理为主要推动力[2] 行业分布与政策背景 - 央国企行业分布显示计算机(100家)、建筑材料(20家)、美妆服饰(5家)等占比较高(剔除金融及综合行业)[13][14] - 市值管理与"中特估"概念、金融强国建设深度联动,2024年政策密集出台(市值管理考核制度、新"国九条"、"1+N"政策体系)[15][16] - 央国企通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回购机制、强化信披等举措响应改革,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引领者[16][17] 数据图表补充 - 央国企市盈率与归母净利润均值仍处于"高利润低市盈率"区间,但2024年估值较2023年有所提升[25] - 市值管理诊断散点图显示群体内部分化明显,除"高利润低市盈率"区间外,其他区间企业分布较多[26][27]
2025年央国企(A股)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和恒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8-02 06:29
央国企2024年整体情况概览 - 央国企上市公司1553家,占A股总数28.66%,总市值59.04万亿,占A股55.34%,是资本市场"基本盘" [1][26] - 央企100指数较2021年初上涨4.72%,跑赢同期大盘28.13个百分点 [1][27] - 261家央国企破净,占A股破净数59.59%,存在估值与战略价值错配 [1][26] - 央国企估值虽有改善但仍较低,市值管理空间大 [1][16] - 央国企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承担关键职能,是国家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 [19][23] 市值管理方法论 - 市值管理本质是"做价值、涨预期" [1][37] - "做价值"包含价值创造、价值塑造和价值经营三方面 [37][40] - "涨预期"包含预期传播、预期稳定和预期释放三方面 [47][52] - 市值管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诊断、规划设计和实施推进 [55][67] 价值管理分析 - 价值创造承压,2024年得分40.49,低于A股的42.82,获现能力是关键制约因素 [1][16] - 价值塑造改善,得分43.31高于A股40.34,主要靠政策红利等外部驱动 [1][16] - 价值经营主动性提升,2024年并购金额占A股48.24% [1][9] - 回购、增持活跃但股权激励减少,方式待丰富 [1][12] 预期管理分析 - 预期传播向好,得分57.49高于A股48.87,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是主因 [2][17] - 预期稳定需夯实,得分79.68高于A股68.85,但近三年呈下滑趋势 [2][17] - 预期释放较乐观,得分39.83略高于A股38.98,ROIC和净利润增速得分较高 [2][17] - 股息率得分下滑,分化加剧 [2][17] 市值管理建议 - 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提升获现能力与投资价值 [2][25] - 把握窗口期,完善组织、流程和机制 [2][25] - 科学化、量化市值管理工具,探索资本运作与股价关联 [2][25] - 宝钢股份、西部矿业等企业在市值管理中表现突出 [2]
中金公司跌2.02%,成交额6.7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923.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31 05:3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7月31日盘中下跌2.02%至36.33元/股 成交6.79亿元 换手率0.63% 总市值1753.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923.4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730万元(买入3715万元占比5.48% 卖出9445万元占比13.92%) [1] - 年内股价上涨7.84% 近5日下跌3.07% 近20日上涨2.42% 近60日上涨7.90% [2] 业务结构与收入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投行、股本销售交易、固收、财富管理及投资管理六大分部 [2]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2.73% 股票业务20.81% 固定收益17.37% 投行业务12.11% [2] - 资产管理业务占比5.14% 私募股权业务占比3.60% 其他业务占比8.25% [2] 财务业绩与股东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42亿元 同比增长64.85% [3] - 股东户数13.96万户 较上期减少9.70% 人均流通股2.1万股 较上期增加10.77%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4.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6.20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953万股 较上期增加114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4] - 国泰中证证券ETF持股1990万股 较上期增加286万股 华宝中证证券ETF持股1636万股 较上期增加214万股 [4]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897万股 较上期减少96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339万股 较上期减少54万股 [4] 行业分类与上市信息 - 所属申万行业为证券Ⅲ级分类 概念板块包括参股基金、证金汇金、中特估等 [3] - 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31日 于2020年11月2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