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乳清蛋白粉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判:消费人群以健身爱好者、运动人群为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1:34
行业概述 - 乳清蛋白粉是以乳清为原料经分离、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蛋白含量不低于25%的粉末状产品 具有高生物价、易消化吸收、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等特点 [2] - 根据加工工艺和蛋白质含量可分为浓缩乳清蛋白粉(蛋白质含量30%-80%)、分离乳清蛋白粉(蛋白质含量90%以上)和水解乳清蛋白粉(蛋白质含量80%以上)三类 [3] - 浓缩乳清蛋白粉适合大多数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 分离乳清蛋白粉适合乳糖不耐受者和健身运动员 水解乳清蛋白粉适合运动后快速补充和术后康复者 [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乳清蛋白粉行业市场规模达19.95亿元 同比增长15.38% [1][1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优质蛋白质需求增加、全民健身政策推动以及健身人群数量持续增长 [1][11] 政策环境 - 2023-2025年期间国家多部委连续出台政策支持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 包括《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 [4][5] - 政策重点涵盖培育健康消费新质生产力、规范保健食品标志标注、完善特殊食品标准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乳清、添加剂、包装材料、营养素等原辅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 [6] - 下游通过健身房、体育用品店、药店、商超等线下渠道和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触达消费者 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6] 消费群体特征 - 核心消费人群为健身爱好者(增肌减脂需求)和运动人群 其中男性占比超60% 女性消费者呈现高年龄、高收入、高购买力特征 [9] - 年龄分布集中在18-29岁(约占50%)和30-40岁(约占41.7%)群体 [9]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包括ON奥普帝蒙、肌肉科技、狄马泰斯等 凭借技术成熟度和品牌知名度占据高端市场 [13] - 国内领先企业包括汤臣倍健(2024年营收68.38亿元 毛利率66.69%)和康比特(2024年营收10.4亿元 毛利率39.41%) [15][17] - 中小品牌通过差异化配方、特定人群定位和高性价比策略参与市场竞争 [13] 产品创新趋势 - 除传统蛋白粉外 蛋白饮料、蛋白烘焙食品、蛋白棒等更易被大众接受的产品形式将增多 [19] - 针对运动人群开发高蛋白快速吸收产品 针对老年人群添加钙和维生素D等骨骼健康成分 [19]
2025年杭州体育消费券本周六首轮发放
每日商报· 2025-07-21 22:22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消费券须在线下门店核销,以扣除商家所有优惠后的实际消费金额享受满减抵 扣。体育专项消费券在规定期限内有效,逾期未使用自动作废。健身类和培训类的仅限于次卡和月卡。 此外,消费者在同一轮次、同一平台只能选择一种面额领取,在符合条件的商家进行消费时,如满足使 用金额条件,使用付款时消费券自动折抵相应金额。 未领完或未核销的自动滚动进入下一轮消费券发放,如遇退款或退单情况的,退款金额以实际支付金额 为限。该张消费券将返还到该消费者账户中,退单或退款后返还的消费券有效期不变。若退单或退款时 已超出消费券使用期限的或有效期内部分退款的,该张消费券不予返还,且无法再次使用。 包括李宁、特步、捷安特、喜德盛、Yonex、Victor等专业运动服装、运动装备专卖店,迪卡侬等运动 卖场,以及户外运动休闲、运动健身场所及部分体育培训机构可享受。 发放平台为杭州体育在线、支付宝、美团。在活动平台搜索"杭州体育消费券",进入活动页面申领消费 券(采用先领先得方式,领完为止),满减金额最高可达300元。 商报讯(记者周雨菲)最近这几天,"浙BA"在全省掀起一股"运动风",到篮球场、体育馆、健身房打卡锻 炼的市民络绎 ...
南江“羊”BA:以特色赛事激活 全民健身与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09:09
特色赛事IP打造 - 南江县借助南江黄羊IP和光雾山等景区资源打造"羊"BA乡村篮球赛事 形成独特体育文化品牌 [2] - 创新设置"南江黄羊+赞助奖池"奖励机制 设立周冠军月冠军总冠军等多层次奖项 累计吸引70余支球队900余人次参赛 [2] - 赛事线上线下观赛人次突破2000万 成为现象级乡村体育盛事 [2] 文化赋能与精神建设 - 融入米仓古道文化元素 编排《幻享米仓道》《巴渝舞》等作品 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 [3] - 推出专属主题曲《无限力量》 配套"唱响米仓道角逐民歌王"等文化活动 实现健身与精神文明双促进 [3] 产业联动效应 - 整合A级景区资源打造"体育+演艺""运动+旅游""生态+康养"产业集群 [4] - 开发8条主题旅游线路及"羊"BA主题套餐 带动餐饮住宿业分别增长230%和150% [4] - 相关产业实现综合收入1.3亿元 形成赛事经济良性循环 [4]
通州张家湾镇“村BA”闭幕,“贾宝玉篮球秀”展示红学文化
新京报· 2025-07-21 04:49
赛事概况 - 通州张家湾镇第二届"村 BA"篮球联赛历时近一个月,于7月20日闭幕,覆盖20支队伍、进行48场角逐 [1] - 赛事融合"体育+文旅"模式,包含机器人太极扇表演、贾宝玉创意篮球秀等创新环节 [1] - 开幕式展示枣林庄小车会传统文化、人形机器人太极扇表演及智能发球机器人科技应用 [1] - 闭幕式上演《贾宝玉创意篮球秀》和古典舞《又见红楼》,结合红学文化与街球潮流 [1] 文化与社会影响 - 赛事通过非遗小车会、红学文化等本土元素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2] - "体育搭台、文化唱戏"模式将赛场转化为非遗展示与文化传播平台 [1] - 冠亚军决赛引发全民健身热情,草根赛事超越竞技本身 [1] 经济与产业带动 - 赛事吸引大量人流,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 [2] - 奖品采用南大化村金耳菇、东永和屯村非遗花馍、张家湾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促进农特产品销路 [1][2] - 未来计划继续打造同类文体活动以推动产业发展 [2]
暑期文旅消费热 群众体育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7-20 18:50
群众体育赛事发展现状 - 城市篮球联赛和乡村体育赛事在中国多地蓬勃开展,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1] 陕西岚皋县"村BA"篮球比赛 - 2023年岚皋县"村BA"篮球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10支队伍参赛,赛事持续至10月 [3] - 赛事带动"村BA"主题集市发展,包括特色美食、休闲空间、文创专区等新业态 [3] - 油炸饼店店主在2022年赛事期间销售超过一万单,2023年推出五种口味产品 [3] - 岚皋县130多座村庄村村有篮球场,篮球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3] - 乡村体育火热吸引青年返乡创业,赛事举办以来当地新增市场主体1700多家 [3] 浙江"浙BA"城市篮球联赛 - 赛事球员来自大学生、教师、快递小哥、消防员、警察、企业家等各行各业 [5] - 坚持低票价策略,票价从8元、18元到28元,吸引大量观众 [5] - 比赛场场爆满,部分场次临时加座,赛场周边消费统计超过3000万元 [5] 湖南株洲"厂BA"篮球锦标赛 - 参赛球员主要为株洲产业工人,2023年8月将举办全国邀请赛 [7] - 比赛期间打造工业旅游线路,释放赛事溢出效应 [7]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支持 - 积极推动各地建立群众赛事活动体系,包括三大球、冰雪、户外运动等项目 [7] -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带动文体旅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7]
匹克球,何以“打”动人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21:32
匹克球行业概况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规则,使用短柄实心球拍和中空塑料球,场地接近羽毛球场但更紧凑[3][11] - 美国市场五年间参与人数增长超过170%,连续3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3] - 中国网球协会2023年启动推广工作,搭建竞赛规则、器材标准及教练裁判管理体系[4] 市场推广与参与度 - 2024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举办80余场,2025年增至300场,覆盖20个省区市,参赛人次破万[4] - 华北最大匹克球中心拥有200多名会员,会员黏性强,部分用户每周参与4-5次[2] - 上海某俱乐部两年内扩展至3家分店,会员超1200人,20-35岁青年占比70%[3] 教育与社区渗透 - 东莞理工学院将匹克球列为体育必修课,累计4000多名学生完成课程,开发跨学科课程如大数据战术分析[5] - 北京某中心与学校合作开设兴趣课,推进体教融合,目标培养未来奥运选手[5] - 社区改造闲置场地为匹克球场,半年内月接待量从50人次增至300人次,中小学公益课续报率达40%[6] 国际合作与品牌布局 - 美国运动品牌JOOLA参与中国生态建设,布局制造、培训与赛事环节[7] - 中美青少年匹克球交流活动促成跨国社交联系,赛事配备双语裁判团队[7] - 行业认为中国政策支持、年轻化运动人群及完整生态为匹克球提供巨大机会[8] 运动特性与用户画像 - 运动强度适中,每小时消耗400-600千卡,受伤风险低,适合全年龄段[12] - 双打为主,社交属性强,易促成社区、企业及家庭互动[13] - 用户常结合旅行与参赛,50岁以上群体因门槛低、趣味性强成为核心受众[3][8]
好不容易955的新中产,在健身房卷起来了
36氪· 2025-07-15 00:41
健身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健身人数最多的国家,2022年底健身人群达3.74亿人[6]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6741亿元,预计2025年达5万亿元[22] - 肥胖问题推动健身需求,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肥胖患者达4.02亿人,预计2030年超5亿人[6] 健身消费趋势 - 健身从传统项目扩展到CrossFit、动物流等新兴运动方式[8] - 健身装备、私教课、补剂等消费快速增长,形成完整产业链[10] - 运动品牌挖掘"自律"和"健康"概念,引导新消费行为[20] 健身服务市场 - 私教课程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但存在教练资质良莠不齐问题[11] - 女性专属健身房兴起,引发关于"粉红税"的争议[18] - 健身博主带动流量经济,极限运动内容成为短视频赛道热点[14] 健身产业链 - 补剂市场快速发展,蛋白粉、肌酸等产品需求旺盛[11] - 体育用品广告商积极投放健身相关内容[14] - 健身饮食形成细分市场,生酮饮食等多样化选择[10] 行业问题 - 部分健身教练资格证获取门槛低,存在安全隐患[11] - 健美行业存在类固醇滥用问题,威胁选手健康[15] - 健身焦虑催生过度消费,形成新的心理压力[10]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小篮球联赛省级赛打响
内蒙古日报· 2025-07-14 14:05
赛事概况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小篮球联赛省级赛—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暨安踏星火U联赛"老牛兄妹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内蒙古赛区邀请赛于7月14日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体育馆开幕 [1] - 赛事由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指导 内蒙古篮球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鄂尔多斯市体育总会承办 [5] - 赛事吸引了来自内蒙古7个盟市地区的450余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参与 赛场设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体育馆和康巴什区未来学校体育馆 [5] 赛事组织与规则 - 开幕式进行了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向内蒙古篮球协会授牌和内蒙古篮球协会向鄂尔多斯体育总会授牌两项仪式 [9] - 赛事涵盖U10男子组 U10混合组 U12女子组以及U12男子组 严格按照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竞赛规则执行 [9] - 赛事持续至7月17日 内蒙古篮球协会主席孟克·巴特尔为揭幕战开球 [9] 赛事意义与影响 -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阎红梅强调篮球运动对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精神 竞争意识和坚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7] - 赛事为内蒙古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 提升技能的舞台 激发更多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 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7] -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投入 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 青少年体育事业成效显著 [14] - 赛事将带动内蒙古青少年篮球运动热潮 为自治区和国家篮球事业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14]
通州通运街道芙蓉社区:健走队队长带领居民走出多彩生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1 02:43
社区健走队发展 - 奥运之星健走队成立于2021年底北京冬奥会前夕,由队长薛连富提议成立,初始成员20多人,目前规模已扩展至130多人 [5][8] - 健走队每周四上午八点半集合,成员以芙蓉社区中老年女性居民为主,活动路线根据季节花卉开放情况设计,覆盖河畔及公园区域 [1][5] - 社区为健走队配备了统一服装、背包和帽子,增强了团队归属感,成员表示将持续参与直至无法行走 [8] 健走队活动特色 - 队长薛连富每次活动前会提前勘探路线并总结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结合个人经历讲解通州历史变迁及地标建筑(如东关大桥、三庙一塔等) [3] - 绿心公园月季节期间,健走队特别安排活动,成员在健走后自发延长停留时间拍照 [1] - 健走活动不仅锻炼身体,还促进邻里社交,部分成员因此参与社区合唱、跳舞等活动或成为志愿者 [8] 队长薛连富的个人影响 - 71岁的薛连富从40岁开始健走,搬家至芙蓉社区后发起健走队,通过活动传递健康理念并带动居民欣赏副中心建设成果 [5] - 薛连富通过健走队获得个人健康与快乐,并观察到成员从"走不动"到"走不够"的积极变化,部分成员还带动家人参与 [5][8] - 队员王艳萍(66岁)表示,健走队帮助她改善体能并建立邻里关系,现能识别多数通过健走认识的邻居 [8]
研判2025!中国肌内效贴布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企业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全民健身开启发展加速度,有利于推动肌内效贴布规模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1:26
行业概述 - 肌内效贴布是一种带有弹性的超薄透气胶带,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循环、支持软组织等功能,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国内认知始于北京奥运会[3] - 2024年中国肌内效贴布行业市场规模达19.9亿元,同比增长15%[1][11] - 主要需求驱动因素包括全民健身战略推进、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医疗康复需求,以及运动伤害风险上升[1][7][11] 产品特性 - 贴布材质包含防水弹力布、医用亚克力胶和离型材料,分别提供弹性支撑、强黏透气性和使用便利性[9] - 剪裁形状分为I型(单向牵引)、Y型(放松肌肉)、X型(止痛)、爪型(消肿引流),适应不同治疗场景[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如防水布、医用胶),中游为生产制造商,下游覆盖运动康复、医疗康复及大众健康领域[9] - 相关上市企业包括高盟新材、万华化学、晶华新材等10家,涉及材料供应及终端产品制造[1] 竞争格局 - 主要非上市企业包括苏州美迪斯、杭州高斯博、江苏仪征康普诺等,专注医用敷料及运动医疗用品生产[13][15][17] - 苏州美迪斯80%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主打自粘弹性绷带;江苏仪征康普诺拥有58项专利并通过国际认证[15][17] 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生理数据,结合AI提供个性化设计[19] - 环保化与多功能化:采用环保材料,增加抗菌、抗紫外线等附加功能[19] 政策与基础设施 - 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达484.2万个,面积42.3亿平方米,人均3.0平方米,同比增幅5.4%/3.9%/3.8%,推动运动防护需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