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韶关始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鲜活实践 广东首个“农村未来社区”迎来首批住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5 07:41
项目概况 - 广东省首个"农村未来社区"项目迎来首批住户,涉及韶关始兴周所村56户村民 [1] - 项目总投资4.19亿元,总规划用地186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40余套高品质新型农房及公寓 [1] - 创新采用"农房排屋+多层公寓+养老公寓"模式,对村庄进行系统性重塑 [1] 政策与治理 - 始兴组建县镇村组四级工作专班,采用精细化工作法,围绕户型设计、宗祠迁建等议题进行19轮集体研讨、5次村民代表大会 [2] - 形成"先建后拆、一户一宅、多元安置"的迁建方案,确保村民利益不受损 [2] - 周所村自愿报名户数超500户,占总户数过半 [2] 资金与模式 - 创新"政府授权、国企统筹、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中国二十冶集团与县属国企组建平台公司 [2] - 撬动省农发行30亿元授信额度,成为全省首个打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性贷款的项目 [2] 产业升级 - 顿岗镇零散耕地被整合为1个万亩方、4个千亩方及多个百亩方,实现"小田变大田、良田变粮田" [2] - 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小院,引进"北牛南育"、水榭温泉民宿等项目 [2] - 构建环车八岭农文旅商产业带,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2] 项目意义 - 为广东乡村振兴探索可复制的新路径,推动"百千万工程"从"规划图"迈向"实景画" [1][2]
茂名打造海洋经济“四大引擎”,江门农业剑指900亿 | “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14:31
广东“百千万工程”政策推进 - 广东推出《“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和舆论引导功能,并设定促消费、外贸、文旅、增收及媒体转型五大目标 [18][19][20][24][27] - 方案为国内首个省农口与宣传口联合发布的“媒体+”助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列出八大重点任务,将“媒体+科技+垂直领域”作为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 [21][22][23] - 全省工商联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召开,目前全省117家省级商会与109个县(市)实现结对全覆盖,11688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8992个村,累计实施项目超1.1万个,总投资超600亿元 [30][31][32][33] - 通过“一对一精准结对、一对多辐射带动、多对一集中攻坚”三种模式,形成“商会+企业+镇村”协同帮扶格局,1949家市县级商会与854个镇、1105个村建立共建关系,实施产业项目421个,投资356亿元 [34][35] - 非公经济党组织结对1617个镇村,投入5.8亿元开展1106个惠民项目,现场举行企业与镇村结对签约仪式,24个投资项目签约总投约86.63亿元,16家企业捐赠3338万元 [36][38][39][40] 茂名海洋经济发展 - 茂名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研究推动打造沿海经济重要增长极,因地制宜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12][44][45] - 重点强化环水东湾、环博贺湾“两湾”产业和功能,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服务“两轴—两个圈层”和“三大内核”城市布局 [46][47] - 突出统筹“陆与海”“港产城”“开发与保护”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系统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48][49][50][51] - 打造临港制造、渔港经济、海洋新能源、滨海文旅产业“四大引擎”,培育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串珠成链打造滨海文旅胜地 [52][53][54] - 用好“港口、园区、企业、体制”四大抓手,加快现代化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平台建设,大力引育龙头企业,健全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55][56] 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江门发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8大行动27条举措,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3][57][60][61][62][63][64] - 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基行动,加快创新体系效能整体跃迁,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培优行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65][66] - 发展侨乡特色现代农业,推动落实省“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以种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力争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67][68][69] 县区“百千万工程”实施动态 - 河源东源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持续攻坚,强调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拉长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通合作链 [71][72][75] - 抓好风貌管控提升,聚焦高速、高铁、国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加大施工力量投入和资金保障,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一二三产业建设项目库谋划工作 [76][77][78] - 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做好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将各方资源向典型配置、各项政策向典型倾斜,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宅基地规范管理、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机制 [79][80][81][82][83][84][85] - 佛山禅城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签约,两个项目共涉及帮扶金额约265.2万元,分别聚焦农房风貌改造和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公益帮扶约205.2万元,广东省洲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出资60万元 [86][87][88][89][90][94][95][96] - 广州白云召开“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强调高水平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在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城乡建设、深化改革上“开新局、走前列”,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撂荒地整治等工作 [97][98][99][101][102] - 坚持“园区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品牌化、产业特色化”,持续提升“四大枢纽”能级,分类推动镇街打造特色标杆园区、改造升级低效工业园区,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区 [103][104] - 阳江阳西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汇报《阳西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功能,积极发展“媒体+”新业态,融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 [111][112][114][115][116][117][118][119] - 紧扣品牌建设,讲好阳西故事,拓展营销渠道,激活市场动能,强化内容生产和人才培育,提升传播质效,进一步打响阳西富硒产业品牌,擦亮“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 [123][124][125]
“百千万工程” | 普宁:千亿交易额见证电商强市“硬”实力
搜狐财经· 2025-07-13 22:54
电商交易规模与增长 - 普宁市202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10亿元,同比增长20.96% [1] - 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0.3亿件,同比增长19.33%,位列全省县级市及粤东地区县域第一 [1] -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完成5392.39万元 [1] - 电商交易额从2011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千亿规模 [1] 产业与园区发展 - 普宁市依托纺织服装、医药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支柱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商经济结合 [4] - 跨境电商总部基地自去年5月投用,吸引8家跨境电商企业和4家快递企业入驻 [5] - 申通快递在普宁地区的快递量占比达21%以上 [4] - 普宁市聚集电商企业4800多家,电商个体户4万多户,网上开店超10万家,从业人数超40万人 [5] - 拥有20个淘宝镇、104个淘宝村,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称号 [5] 政策与配套支持 - 编制《普宁市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措施》 [6] - 制定《普宁市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融合 [6] - 建成1个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9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快递包裹"当天出库、当天配送" [7] - 取得经营许可的快递企业共31家,招引极兔快递在梅塘镇设立中转仓 [7] 人才培养与国际拓展 - 上线电商培训公共服务云平台,提供51套培训课程,累计受训人员超2万人次 [7] - 累计培训电商实用型人才超10万人次,吸引珠三角地区回乡创业人员约5万名 [7] - 组织电商协会企业代表赴日本、泰国等5国考察市场,举办"普宁产业带选品对接会" [8] - 推动纺织鞋服企业与海外批发商、零售商建立双向联系,提升行业竞争力 [8] 重点项目与荣誉 - 普宁市纺织服装产业带入选广东省首批"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试点 [1][6] - 入选《广东统计年鉴2024》粤东西北县(市)经济综合发展力榜单,位列第一 [1] - 推进广东名鼠跨境电商创意产业园、上寮电商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5]
百会助百县!“广东省青企联研学交流基地”在潮州饶平揭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3 01:45
活动概述 - 广东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主办"名企行活动暨广东省青企联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举行 [1] - 活动参与方包括广东省青企联会长陈宏海等领导及潮州市、梅州市青企联代表 [1] - 活动包含揭牌仪式、企业参观、座谈会等系列交流共建环节 [6] 研学基地与文化展示 - 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汇聚300多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展示3000多件工艺美术精品 [3] - 该馆拥有"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文化旅游景区"等多项资质,设有潮州市黄伟雄珠绣博物馆 [3] - 研学基地旨在推动青年企业家专业化交流,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4] 企业合作与产业升级 - 海润集团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产业附加值,发挥链主企业优势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升级 [10] - 翔鹭钨业、西之月科技等潮汕名优企业参与交流活动 [6] - 广东乡村振兴实业发展公司提出"1+6"服务模式,聚焦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11] 乡村振兴与政企联动 - 饶平县工商联提出以"百会助百县万企兴万村"行动为纽带,搭建政企合作桥梁 [12] - 青年企业家探讨产业升级路径、项目合作前景等议题,凝聚发展共识 [12] - 党建引领被强调为企业发展战略核心,需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导向的农业产业升级模式被提出,强调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11] - 青年企业家群体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需强化资源整合 [12] - 多方协作机制被反复提及,包括技术赋能、产业链整合等具体路径 [10][11][12]
广州市举行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广州日报· 2025-07-11 01:34
乡村振兴活动 - 广州市举行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仪式,市委书记郭永航、市长孙志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会见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代表 [2] - "6·30"活动已开展15年,爱心企业和人士积极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和"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3] - 活动现场宣读2024年度广州市"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金穗杯"认定结果,为142个单位和个人颁发奖杯,并开展爱心企业和人士举牌认捐活动 [4] 企业参与 - 爱心企业代表表示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继续参与"6·30"活动,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 - 企业发挥技术、人才、资金、服务等优势,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 [3] - 企业继续发扬公益传统,示范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 [3] 政府支持 - 广州市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以优质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3] - 广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目标,扛起经济大市责任,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3]
广东工贸三下乡实践队探访韶关红色教育基地
南方农村报· 2025-07-10 11:03
广东工贸三下乡实践活动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薪火80·红色韶关筑梦队"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9日走进广东省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2] - 实践队开展"参观红色阵地+宣讲思政课"主题活动 [3][4] 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的教育意义 - 陈列馆是粤北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了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珍贵史料 [6][7] - 实践队员通过史料了解中共广东省委在粤北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艰辛历程 [8] - 韶关曾是华南抗战的重要支点,群众用独轮车、扁担筑起支援前线的"生命线" [9] 红色精神与基层实践的联结 - 实践队员在"粤北会战"场景复原前体会红色精神与基层群众的紧密联系 [9] - 活动启发队员理解"百千万工程"中"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实践意义 [10] - 当代青年需传承抗战精神,与乡亲们共同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11][12] 青年传承与行动 - 实践队员围绕"当代青年如何传承抗战精神"展开讨论 [13] - 队员表示要将历史之旅的感动转化为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14]
传承侨乡文化凝聚乡土情谊!恩平牛江启动老旧物品征集工作
南方农村报· 2025-07-10 11:03
文化保护与征集 - 恩平市牛江镇启动老旧物品征集工作 旨在保护历史遗产 传承优秀文化 凝聚乡土情谊 [1][2][3] - 征集物品分为三大类 传统民俗物品 历史见证物品 侨乡文化物品 [5][6][7][8] - 传统民俗物品包括老式农具 手工工具 传统家具 民间服饰等生产生活器具 [5][6] - 历史见证物品指与牛江镇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相关的实物 文献 产品样本等工业遗存 [7] - 侨乡文化物品涵盖与牛江籍海内外名人相关的遗物 纪念品 华侨华人使用过的代表性物品等 [8][9] 文化场馆建设 - 牛江镇正在筹建"美丽客厅"展馆 将特设展区陈列老旧物品 呈现侨乡文化特色 [12][13] - 展馆旨在延续海内外乡亲的乡愁记忆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13][14] - 牛江镇已建成《冯如史馆》《拉美华侨历史展览馆》等特色文化场馆 形成红色教育与侨乡文化展示体系 [20][21] 征集工作意义 - 老旧物品面临损毁风险 系统征集保护能守护记忆 延续文脉 激发文化自信 [15][16] - 对自愿捐赠者颁发荣誉证书 并在展品说明中注明来源及捐赠者信息 [17] - 欢迎提供收藏线索 镇政府将派专人实地考察鉴定 [18]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启幕 中科星图引领产业生态新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1:34
行业发展趋势 - 空天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2025年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节点 [2] - 无人机技术正重塑交通、物流、农业等领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2] -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至2.8万亿元,年增长率超20% [6] - 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应用与全球化竞争新阶段,需通过核心技术攻关、资本高效循环及生态协同实现突破 [6] 公司战略与成果 - 中科星图以"空天报国"为初心,构建了覆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生态 [3] - 公司员工规模从400人增至3000人,市值突破300亿元,跻身地理信息产业百强榜第四 [3] - 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以地理信息为根基,以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 [3] - 通过"百千万工程"(百亿营收、千亿市值、万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3] 生态合作与产品发布 - 与曙光信息等企业推动空天信息与智能计算深度融合 [4] - 联合蓝箭航天等17家企业共建商业航天全链条体系 [4] - 与16地政府达成低空经济区域合作,布局规划、安全保障及应用场景 [4] - 发布27款创新产品,涵盖三大领域,推出全球首个"低空经济全域赋能平台" [4] - 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正式封顶,数字经济承载能力再上新台阶 [4] 国际化布局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将通过DSSP平台共享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未来拓展至商业航天领域 [5] - 呼吁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以"世界语言"传递技术价值,链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5] - 公司将坚持"开放共享"理念,携手产业链伙伴,推动中国空天信息解决方案走向世界 [6]
湾区青年企业家走进粤东,助力“百千万工程”促合作共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08:58
活动概况 - 湾区青年企业家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由团省委联合腾讯公司主办,覆盖汕尾、汕头、惠州龙门3市近20个项目,开展6场座谈,促成多项产业合作 [1] - 活动发动省青年商会、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30余名湾区青年企业家参与,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源对接等形式搭建湾区企业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桥梁 [1] 政策与市场联动 - 团省委推动资源和项目向县域倾斜,宣传解读"百千万工程"政策,引导湾区青年企业家关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布局与创新活力 [3] - 汕尾、汕头、惠州龙门团委精选17个标杆项目和5个村,涵盖绿色制造、非遗潮创、滨海文旅等赛道,展示本地县域产业发展路径 [3] - 广东省青年商会、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携21家科技、文旅、农业企业参与,深圳市青创会会长指出粤东具有文化基因、低成本空间红利和政策动能优势 [3] 产业合作与创新 - 青年企业家在惠州环两山区域发现创意项目和商机,如"舞动疗愈"体验,计划将其引入民宿温泉度假项目 [3] - 汕尾灶物码头夜市通过三期规划将旧厂房改造为"汕尾版太古里",融合非遗海港文化与青年潮流,为深圳旧改提供新思路 [4] - 汕头潮南区盘活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如嵌瓷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用品 [6] 特色产业发展 - 汕尾晨洲村发展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海丰食品谷综合服务中心展销2500款名优农产品,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 [4] - 汕头潮南区成田镇大寮嵌瓷工艺社将传统嵌瓷技艺与现代消费市场结合,推动嵌瓷作品从建筑装饰走向生活场景 [6]
广东人保财险:五大维度精准发力,高质服务农业强省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07-06 08:30
农业保险服务成果 - 累计为全省338万户次农户提供农险风险保障1212亿元 [2] - 承保水稻864.7万亩,提供风险保障104.53亿元,赔付金额3.04亿元,受益农户34.57万户次 [3][21] - 开发及修订落地产品达95个,累计开办特色农险产品数量达160个,提供特色风险保障超173亿元 [4][40] 粮食安全保障 - 构建覆盖粮食生产全链条的保险保障网络,2024年累计承保水稻864.7万亩,玉米11.81万亩 [20][21][22] - 率先完成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品开发,晚造水稻全省全覆盖,每亩保障金额提升至1250元 [25][26] - 创新打造水稻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体系,签出全省首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并附加扩展水污染保险 [31][32][33] 特色产业支持 - 构建覆盖"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的全品类保险体系,覆盖肉蛋鱼禽、茶药果蔬等20余种岭南特色农产品 [39][40][41] - 2024年累计提供海水养殖风险保障18.6亿元,同比增长48%,为2个桁架式网箱、959个深海重力式网箱提供保障 [44][45] - "鲍鱼苗台风灾害及价格指数综合保险"案例入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水产保险报告 [46][47][48] 风险减量管理 - 建立"一制一图一闭环"管理体系,开发广东省防灾减损全景图管理平台 [67][68][69] - 打造"保险+科技+农服"的农业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应用无人机巡检、气象预警等技术 [73][74] - 2024年累计投入农险防灾减损专项资金8383.41万元,落地防灾减损项目434个,实现防灾减损超3.57亿元 [79][80][81] 乡村振兴服务 - 构建覆盖农户财产、人身、健康等多维度的"乡村保"系列保险体系,2024年累计为全省1088万户次农户提供超4.94万亿元风险保障 [83][84][85] - 创新推出"乡村干部意外险""农村留守儿童意外险"等特色产品,填补乡村保险服务空白 [89][90][91] - 2024年防返贫保险承保超200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265亿元,已支付赔款6253万元 [9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