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形成先行启动区集聚效应引领带动南沙高质量发展
广州日报· 2025-05-15 21:24
南沙区发展规划 - 广州市市长孙志洋调研南沙区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及产业招商工作 强调加快发挥先行启动区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 [1] - 南沙枢纽先行启动区的"源筑新城"产城融合示范项目和庆盛枢纽先行启动区的越秀iPARK粤港智谷项目为重点推进项目 [1] - 《南沙方案》即将迎来印发实施3周年 需强化区位优势、枢纽功能 尽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1] 南沙区战略定位 - 对标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南沙开发开放战略部署 加快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2] - 充分利用"南沙意见"和"南沙金融30条"等国家政策叠加优势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 [2] - 发挥省南沙工委工作机制作用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2] 产业招商与发展 - 市区联动开展大招商、招大商 推进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2] - 着眼产业上下游协同和集群培育 加快建设具有南沙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发挥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作用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2] 协同港澳与国际合作 - 以重点片区为牵引 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 促进大湾区"心联通" [2] - 搭建产业对接和国际合作桥梁 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广州 [2] 城市建设理念 - 贯彻"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理念 提升城区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 [2] - 全力打造未来城市典范 [2]
农 产 品: 关于成立广州南沙海吉星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暨竞得项目用地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2:15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出资成立广州南沙海吉星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 投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农产品进出口中心项目 旨在完善全国重要枢纽节点布局并推动转型升级 [1] 项目公司业务范围 - 项目公司业务涵盖食品农产品进出口 供应链管理 园区及集贸市场管理 租赁服务 农业机械制造与销售 塑料包装制造 智能物流装备销售 港口装卸搬运 互联网销售 会议展览 国内贸易代理 货物进出口 预包装食品销售 农产品批发零售及初加工 仓储服务 城市配送运输等 [1] 项目用地竞得详情 - 项目用地总面积200,100平方米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街龙穴大道东侧 北孖沙三路北侧 [2] - 土地用途为一类工业用地(M1) 建设容积率范围不低于2.0且不高于4.0 [2] - 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 自交付土地之日起算 [2] 项目进展时间节点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3月28日审议通过项目投资议案 [1] - 项目公司于2025年5月14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完成土地竞得 [2]
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来粤开展专题调研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4 02:26
5月13日上午,调研组在广州召开情况交流会。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介绍了广东推动 高质量发展、深化粤港交流合作有关情况。调研组成员交流调研体会,并向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 反馈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傅文杰表示,希望香港全国人大代表全面准确贯 彻"一国两制"方针,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依法履职尽责,围绕"十五五"规划纲 要编制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力争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和代表议案建议。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调研 组提出的书面报告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转交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硕辅参加调研,秘书长许红参加有关活动。 5月9日至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组织以马逢国为组长,吴秋北、陈勇为副组长的香港特 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 示精神,围绕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来粤开展专题调研,重点了解广东推动高 质量发展、深化粤港交流合作有关情况。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 会主任郭振华参加有关活动。 调研组先后赴汕 ...
五部门联合发力!30条金融举措支持广州南沙金融发展
环球网· 2025-05-13 02:44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 政策总体要求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将南沙建设成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4] - 央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推动30条重点举措落实,强化金融对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作用[1][5]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票据融资,鼓励"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投科创企业[4] - 健全应收账款确权机制,支持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票据,推动重点制造企业上市融资[4] - 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企业、项目同等享受扶持政策,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账户[4] 社会民生与跨境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信用融资、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4]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境外机构资金转存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5]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等创新品种,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建立数字金融研究智库,开展跨境合作[4]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4]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多元化投资机构[5] -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5] - 支持南沙区内基金公司参与相关互挂及互认安排,探索债券发行机制、评级标准互认路径[5] 保障措施 -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出台住房、人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5]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5-12 17:26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意见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30条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涵盖创新创业、民生服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领域 [1][2][3]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重点服务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 [1] - 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建设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及监管平台 [1] 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跨境合作,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特色金融与产业健全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支持生成式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开发智能信贷、投资研发及风控服务 [2]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金融机构可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为境外机构提供国际结算、跨境资金管理等综合服务 [2] - 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合作推出跨境期货品种,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2] 跨境金融创新与开放 - 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 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2] 金融监管与保障措施 - 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监管创新机制,强化中央与地方协同,确保风险防控与改革匹配 [3] - 配套住房、人才、教育等政策,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便利,吸引境内外金融专业人士 [3] 政策落地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与广东省政府将协同落实举措,强化金融对南沙及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3]
聚焦广州南沙,金融支持粤港澳合作有了新举措
新华网· 2025-05-12 12:21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 [1] - 举措涵盖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 [1]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 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 [1] 支持数字产业发展 - 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综合性服务 [1] - 与香港获许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对接,创新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方式 [1] 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的企业、项目同等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企业保险补贴、贷款风险补偿等扶持政策 [1]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探索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 支持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2] 支持南沙深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 加强与港澳在平台建设、融资对接、标准制定等领域合作 [2] 政策落实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实落地 [2] - 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广州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
2024香港人才就业趋势洞察报告
猎聘· 2025-05-12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猎聘平台上香港人才的供应和需求视角对香港人才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发现香港人才供需增速明显 [7] - 香港人才呈现出年轻化、高薪化、高学历化、成熟度高的特点;人才需求则呈现出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专业服务等行业需求旺盛,来自内地一线城市的人才更加青睐香港地区工作机会的特点,主要需求的岗位为金融、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的高管、金融、人力行政等;人才流动则呈现出内地和香港相互流动的特征,尤其是内地流向香港人才远超香港流向内地人才的现象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香港地区人才需求 - 2023年香港地区新发职位数同比增速为69.58% [17][18] - 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三个行业领衔各行业人才需求前三名 [20] - 财务、行政、运维技术支持类岗位需求最高,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增速最高 [26] - 香港工作受到本地和内地一线城市人才青睐 [29] - 100 - 499人规模企业需求旺盛、民营和外商独资企业人才需求最高 [32] - 注册地在一线城市的企业在香港有更多的人才需求 [38] - 100 - 999人企业人才需求较高,民营类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旺盛 [41] - 新质生产力提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重大机遇,相关规划有利于生命医学、高端科技行业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推动的智能化项目为香港企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落地提供支持 [45][47] - 香港在北部都会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创新科技,生产力局推出“微型工厂”概念推动产业升级 [49][50] 人才流向香港情况 - 2023年度流向香港的人才保持高位,同比增速均超过120% [52][53][54] - 香港地区在内地最大的人才竞争城市为内地的一线城市,深圳地区人才更大可能流向香港工作,内地一线城市的人才更青睐香港工作机会 [55][58] - 2023年流向香港地区的人才以高学历青年人才为主,年龄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征,以20 - 45岁青年人才居多,本硕博人才占比接近九成 [61][65] - 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专业服务等行业人才更青睐香港地区职位,2023年流向香港的以金融、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的高管、金融、人力行政等岗位人才为主 [66][69] - 2023年内地流向香港的人才是香港流向内地人才的6.5倍 [76] - 一线城市人才对香港就业机会最为青睐 [81] 香港人才画像 - 香港地区人才成熟度高,超7成人才行业经验在5年以上,近6成人才年薪超过25万人民币 [85] - 香港地区人才以年轻高学历人才为主,超半数人才25 - 35岁,超8成人才为硕博学历 [95] - 金融互联网人才储备占比达四成,金融、互联网、房地产、专业服务、通信、消费等细分行业人才占比超半数 [96][100] - 高管、金融、专业服务类职位占比超半数,高管、金融、专业服务类岗位人才占比最高 [104][107]
事关南沙,央行等五部门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9:41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意见核心内容 一、总体要求与战略定位 -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战略支点,强化南沙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的定位[3] - 聚焦"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三大方向,通过30条举措完善金融服务体系[1][2] 二、重点产业金融支持措施 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 - 创新"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科创企业,鼓励保险机构直投科创基金[4] - 政府引导基金精准投放高端制造关键共性技术领域,推动制造企业发行科创债/票据[4] - 建设区块链、AI等数字技术研发中心,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与香港数字资产平台合作[4] 海洋经济与绿色金融 - 加大海洋产业及商业航天领域融资支持,发展海上保险业务[5][6] - 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与新能源品种,推动企业碳账户差异化金融服务[7] - 鼓励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7] 航运与数字金融 - 推动航运费用人民币结算,研发创新型航运保险产品[8] - 支持生成式AI在智能信贷、风控等场景应用,建立数字金融跨境合作项目[8] 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新 - 扩大自由贸易账户试点范围,优化跨境支付结算服务[9][6] - 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合作推出跨境期货品种,建设商品交割中心[10] - 简化跨境股权投资流程,试点线上办理服务[10][11] 四、跨境金融开放与平台建设 - 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机构[11] - 放宽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本金结算限制,允许境外机构资金转存定期[11] - 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简化人民币海外基金备案流程[12] 五、金融基础设施与人才建设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管中心,支持证券公司获取公募基金资质[8] - 推动粤港澳金融人才资格互认,支持院校共建高级金融学院[7][13] - 配套住房、教育等政策吸引国际化金融人才[15]
商务部多措施支持澳门会展业
商务部网站· 2025-05-09 16:42
商务部支持澳门会展业发展 - 商务部将继续在CEPA框架下扩大对澳门服务领域开放 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2] - 澳门会展业呈现良好复苏态势 去年会展活动数量增长超过30% [2] 深化内地与澳门合作 - 商务部将协同澳门特区政府落实CEPA系列协定 持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澳门开放 鼓励澳门业界充分利用会展领域优惠政策 [2] - 推进澳门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澳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 - 商务部将推进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 加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2] - 促进琴澳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助力两地会展配套资源整合形成协同效应 [2][3] 国际基建论坛支持 - 商务部将继续发挥基建论坛指导委员会作用 支持论坛可持续发展 [4]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谋划我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部署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和工会、办公厅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9 02:14
人工智能发展 - 广东省将优化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思路 瞄准技术前沿抢占制高点 夯实现代化建设硬实力 [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以应用牵引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 加强中试验证平台建设 抢占产业爆发窗口期 [2] - 加强科研力量布局和人才引育 强化数据算力基础设施 制定支持政策营造创新生态 [2] - 采取分类分级监管原则 完善地方法规和伦理准则 推动人工智能有序发展 [2] 十五五规划 - 广东省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 巩固制造业优势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3] - 建设海洋强省 壮大县域经济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改革开放 [3] -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彰显文化特色 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3] 工会工作 - 动员职工群众落实省委"1310"部署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服务广东现代化建设 [4] -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履行维权服务职责 打造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 [4] 政府工作 - 党委政府办公厅要强化政治把关 服务广东现代化实践 提升统筹协调和参谋职能 [5] - 加强机关党建和业务能力建设 打造模范机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