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

搜索文档
小米SU7 Ultra陷“虚假宣传”争议,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
第一财经· 2025-05-10 05:18
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 - 多名SU7 Ultra准车主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组建维权群,进行无损退车维权的人数已超过300人 [1] - 车主认为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实际用途与宣传不符 [2] - 小米汽车官方致歉并推出补偿方案,包括限时改配服务和赠送2万积分,但消费者普遍认为方案缺乏诚意 [3][5]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与实际差异 - 小米汽车官方宣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原型车,采用相同空气动力学设计,拥有2个贯穿风道 [3] - 车主拆解后发现内部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孔和塑料支架,下方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样 [2] - 雷军在直播和微博中强调内部结构改动,但实际产品与宣传存在明显差异 [3] 消费者不满与维权行动 - 消费者认为花高价购买到的只是装饰性机盖,而非宣传的功能性部件 [4] - 数十名准车主联合录制维权视频并发布联合声明,要求无损退车 [4] - 消费者不满补偿方案,认为2万积分仅价值约2000元,与4.2万元选装价格差距较大 [5] 小米汽车应对措施 - 小米汽车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改回铝制前舱盖 [3] - 对已提车和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的用户赠送2万积分 [3] - 改配窗口仅开放至5月10日,不接受方案且不提车将没收2万元定金 [5] 小米SU7 Ultra市场表现 - 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定位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6] - 搭载超级三电机系统,标配赛道版散热系统、制动系统和纽北调校底盘系统 [6] - 目前锁单量已突破1万辆,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6] 行业相关评论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国内有些车企和传播"胆子太大",成立不到6年就能造出多款车 [6]
小米汽车又出事,涉嫌虚假宣传?雷军连遭四次重击
搜狐财经· 2025-05-08 23:26
近日,小米汽车就两个问题两度致歉,话题瞬间冲上热搜榜首。然而,这不过是小米所面临舆论风暴的冰山一角。 一个多月时间里,小米汽车接连出了四个大事。这四次重击犹如四根钢钉,将小米汽车钉在舆论的十字架上。 曾经意气风发的雷军和如日中天的小米,如今正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信任黑洞。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官方发布一个声明,就近期小米SU7 Ultra车型引发的两项争议,两次"深表歉意"。 第一个争议,"排位模式"解锁。 小米SU7 Ultra近日更新了车机版本,对车辆的动力输出进行了限制,1548匹最大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要达成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只能使用大约900匹 马力。 不少小米车主认为,自己购买该车就是冲着高马力去的,现在性能被限制,这是不尊重车主的表现,而且还侵犯了车主的权利。 第二个争议,小米SU7 Ultra 碳纤维挖孔机盖。 有博主通过实验,用鼓风机对着小米SU7 Ultra的"挖孔"前机盖猛吹,结果发现纸巾纹丝不动。 更有车主亲自拆解前机盖,发现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既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或产生下压力,日常使用中散热效果也不明显。 这样的结果引发巨大风波,让很多"挖孔"版 ...
炒股软件1元体验、成功率70%?指南针被指虚假宣传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11:20
营销策略与用户投诉 - 公司以"1元永久体验"为噱头吸引用户注册,广告宣称原价1580元的智能炒股软件可自动提示买卖点,但用户实际遭遇电话骚扰及诱导付费升级 [1] - 营销模式为"流量推广+直销+体验式销售",通过低门槛体验版吸引用户后,客服持续推销更高价版本(如动态全赢版、擒龙版、私享家) [3] - 大量用户投诉注册后遭遇电话轰炸(一天5通),且退款时被推诿,部分用户因诱导购买多个版本后体验不佳 [3][4] 产品功能争议 - 核心功能"三把锁"宣称能智能盯盘且成功率70%,但用户实测12次提示中10次导致大幅下跌,功能被质疑存在未来函数导致信号滞后或消失 [4][5][6] - 资深投资者指出信号滞后性可能导致用户高位接盘或低位割肉,专家认为测评数据不严谨,涉嫌"擦边球"式误导宣传 [7][8]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销售费用达8亿多元,同比增长46.45%,主要因广告投入及销售人员薪酬增加 [4] - 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广和大数据精准获客,2024年新增注册用户及付费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4] 监管合规风险 - 产品被归类为"荐股软件",但涉嫌违反《暂行规定》中禁止夸大宣传、诱导付费升级及变相承诺收益等条款 [8] - 行业监管趋严,2019年有同业因虚假宣传被罚,2023年同花顺子公司因类似问题被暂停新增客户 [8]
千万粉丝网红,被立案调查!
新浪财经· 2025-05-03 01:49
事件概述 - 网红大LOGO带货的马头岩肉桂茶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 福建省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初步核查认定武夷山市马枕峰茶业有限公司存在虚假宣传问题 已于4月28日立案调查[1][3] 涉事公司情况 - 武夷山市马枕峰茶业有限公司曾因广告违法被行政处罚 2022年10月因在茶叶包装上使用国家机关名义发布虚假广告内容被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4] - 公司声称所售茶叶确为马头岩产区 但承认视频涉嫌虚假宣传 目前正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4] 网红带货详情 - 大LOGO账号粉丝量达2311.8万 跟买人数529.5万 已售商品865万件 涉事茶叶券后价292元 销量92件[2] - 涉事视频标题含"武夷山核心产区高货 正岩纯料马头岩肉桂"等宣传用语 被指涉嫌虚假宣传[3] - 该网红2021年曾因炫富内容被央媒点名批评 后续转型直播带货 此前在茶叶带货中已有翻车记录[5] 市场监管行动 - 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举报后立即启动调查 将开展全面排查整治 依法打击茶叶市场违法行为[3] - 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 具体细节未披露 后续结果将向社会公布[1][3] 产品销售现状 - 大LOGO账号橱窗内仍销售其他品牌马头岩肉桂茶 售价低于300元[4] - 涉事视频已被隐藏 发布者称已与武夷山市相关部门沟通并获知进展[3]
千万粉丝网红带货茶叶涉虚假宣传!曾因炫富短视频遭舆论批评
南方都市报· 2025-05-02 10:29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粉丝量超2千万的网红"大LOGO"带货的一款马头岩肉桂茶存在虚假宣传问 题。5月2日,南都记者从福建省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经初步核查,相关茶叶公司涉嫌虚假宣 传,目前已经立案调查,后续调查结果将会向社会公布。 该网红账号仍在售卖其他品牌的马头岩肉桂茶。 5月2日,南都记者搜索发现,网友发布的质疑"大LOGO"带货茶叶存在虚假宣传的视频已无法查看。该 网友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称已将此前的视频隐藏,并称武夷山市相关部门已经与他取得联系并告知事件 最新进展。 5月1日,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情况通报称,4月27日,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收到网友反映某 网络大V于4月23日16时发布标题为"武夷山核心产区高货!!!正岩纯料马头岩肉桂!!!兄弟们这波 稳稳拿下!!!送人自饮想喝点好的千万别错过!!!"的带货视频存在虚假宣传问题,立即组织人员 进行调查。 5月2日下午,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南都记者采访称,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中,具体案件细节不便 透露,后续调查结果将会向社会公布。 2日下午,武夷山市马枕峰茶业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他们正在配合市监部门调 查。但该工作人员又 ...
六问情感咨询机构:是否涉嫌诱导消费?设置霸王条款?
南方都市报· 2025-03-24 08:17
核心观点 - 情感咨询行业存在普遍资质缺失、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伦理争议、信息过度收集及合同条款不公等问题 多家机构因服务合同纠纷被消费者起诉 [2][4][6][7][13][17][24][27][30] 从业资质合规性 - 6家被曝光公司中仅1家子公司具备心理咨询服务资质 其余5家仅持有信息咨询或婚姻介绍资质 [4] - 多数公司成立时间不足3年 其中聚鑫鑫公司成立不足半年 [4] - 4家公司自2024年底因服务合同纠纷被起诉 启缘公司涉及16起诉讼 [6] - 机构声称要求导师持有"婚姻家庭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双证 但证书来源多元包括中科院等机构 [6] 虚假宣传行为 - 消费者指控机构口头暗示高复合概率 如"成功概率很大""没把握不接案"等承诺 [8][9] - 机构官方回应称不做效果保证 仅提供情感变动期帮助 [12] - 律师指出若口头承诺与合同不符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违反《广告法》 [12] 诱导消费模式 - 机构通过"最佳时间点""问题出现端倪""肉眼可见效果"等话术催促服务升级 [14] - 消费者被建议分期付款 如"先付一个月" [14] - 专家认定短期高频付费升级涉嫌商业营销误导 利用消费者非理性心理状态 [15][16] - 机构否认诱导消费 称升级由消费者自主决定并保留证据 [15] 服务伦理争议 - "双向服务"涉及未告知伴侣真实目的 以协助心理治疗名义联系第三方 [18] - "分离第三者"服务通过制造矛盾实现关系分离 [22] - 专家指出未经知情同意的第三方介入违反心理咨询伦理守则 [21] - 对确诊抑郁患者应优先医疗介入而非心理咨询 [21] 信息收集规范 - 机构收集消费者及伴侣的收入、社交账号、车房资产、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 [24] - 消费者质疑机构按收入水平差异化定价 [25] - 机构称收入信息非强制收集 仅用于了解背景 [25] - 专家指出收集车房、社交账号等信息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最小必要原则 [24][25][26] 合同条款问题 - 合同规定消费者终止服务需机构同意 并扣除30%违约金及服务费 [28] - 条款未明确机构违约责任及服务质量争议处理方式 [28] - 法律专家认定条款涉嫌权利义务失衡 违反《民法典》实际赔偿原则 [30] - 存在隐形收费项目如"全流程服务需补缴2.1万元" [30]
人去楼空、多家门店闭店!刚刚,珍爱网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4 03:55
珍爱网门店关闭事件 - 珍爱网发布声明称将全面核查整改,强调门店关闭或合作商调整是正常业务优化,不影响整体运营和会员服务 [2] - 公司承诺严格监督服务质量,确保所有婚恋服务协议得到完整履行,不让会员权益受损 [2] - 多地线下付费会员反映门店突然闭店,服务中断、红娘失联或离职,会员陷入退费难困境 [4] - 云南昆明魏先生签订相亲合同后门店突然关门,剩余服务期限折价19000元难以退回 [5] - 西安、上海、温州等地门店同样被曝出现闭店情况 [6] 消费者投诉与维权 - 黑猫投诉平台近30天有关珍爱网的投诉超过100起,主要涉及诱导消费和退费渠道不畅通 [7] - 消费者小吴投入5万余元购买会员服务但未找到合适对象,事后悔恨不已 [5] - 门店员工称突然被离职,门店领导宣布全员不上班,次日发现门店上锁,负责人失联 [6] 公司经营与监管问题 - 珍爱网曾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总局处以170万元罚款,涉及捏造"虚拟人"形象诱导消费 [8][10] - 公司利用年龄焦虑、生育焦虑等痛点,诱导消费者购买价格上万元的会员服务 [10] - 融资记录显示公司成立以来公开融资主要集中在早期,后期以战略收购为主 [10][12]
一夜之间,人去楼空!门店所有员工“被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2 13:54
公司运营问题 - 多地线下门店突然关闭导致服务中断 会员陷入退费困境 包括西安 上海 温州等地 [1][3][5] - 西安门店关闭被公司称为正常运营调整 会员服务已转移至新团队 但未回应其他地区闭店情况 [2] - 昆明门店突然关门 员工被离职 会员剩余服务期折价19000元无法退回 [3] 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近30天有关公司投诉超100起 主要涉及诱导消费和退费困难 [5] - 云南昆明会员反映总部客服仅记录问题但无实质进展 [3] - 西安客服回应所有门店闭店优化升级 重新开业时间不确定 [5] 监管处罚 - 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总局处罚170万元 违法行为包括夸大会员人数 发送虚构信息 宣传虚假案例 [5] 行业问题 - 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长期受诟病 存在管理不规范和诱导消费问题 [3][5] - 记者探访发现门店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