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边制裁
icon
搜索文档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变脸了,制裁令将发往中国,逼12家中企认栽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56
过对话解决争端。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完全符合国际规则,不应受第三方干涉。中国商务部已严正声明,将采取一切必要 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欧盟酝酿制裁之际,中国刚刚向欧盟出口了2582吨稀土产品。海关数据显示,上月中国对欧稀土 磁铁出口量环比激增21%。要知道,欧盟在关键矿产领域对中国依赖度极高——其稀土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有欧洲研 究机构指出,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精炼了全球40%的铜、60%的锂等重要资源。 虽然中国手握稀土这张反制王牌,但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完全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符合国际 惯例,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只要符合规定,中国企业仍会正常开展出口业务。但必须强调,若欧盟执意损害中国企业利 益,中国必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当前形势下,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单边制裁只会适得其反。 欧盟再次挥舞制裁大棒,这次竟将矛头指向中国企业。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了第19轮对俄 制裁方案,其中竟包含针对12家中国企业的无理制裁,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被禁止与受制裁中企开展业务 往来。 这已不是欧盟首次在中俄正常经贸合作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12:14
商务部调查行动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1]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1]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坚决支持商务部调查行动并拥护政府维护行业权益的措施[1] 行业立场与呼吁 - 信息通信行业需要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1] - 全球产业界应共同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1] - 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共赢发展[1] 企业支持措施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支持会员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 - 协会支持会员企业深化全球合作并提升核心竞争力[1] - 共同推动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全球半导体与信息通信产业链生态[1]
美制裁胡塞武装涉及中企,外交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9-12 10:07
地缘政治与贸易制裁 - 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新一轮制裁 目标包括多家中国公司 涉及军用零部件运输和军民两用货物安排[1] - 中国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认为该行为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 媒体来源与版权信息 - 报道来源为环球时报和券商中国 后者是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平台 拥有原创内容著作权[2][3] - 券商中国为证券市场权威媒体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其内容[3]
古巴缘何深陷停电危机?
中国电力报· 2025-09-12 02:27
核心事件 - 古巴全国电力系统于2025年9月10日因安东尼奥·吉特拉斯热电厂故障全面崩溃 为近一年内第五次全国范围停电 持续时间达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1] - 停电对医疗 供水和民生造成严重冲击 电网缺乏实时监控与快速响应机制 [1] 电力基础设施状况 - 全国发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限超过30年 主力热电厂故障频发 输电线路损耗巨大 [1] - 无法获取智能电表 SCADA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基础现代化设备 [2] - 地处飓风频发区域 自然灾害频繁摧残电网设施 [2] 能源结构特点 - 过度依赖传统燃油热电 可再生能源占比低 [2] - 国际油价波动和燃料供应中断直接冲击发电能力 [2] 国际制裁影响 - 美国《1992年古巴民主法案》禁止第三国企业与古巴能源领域合作 [2] - 美国通用公司因向古巴发电厂提供涡轮叶扇被罚款270万美元 [2] - 制裁导致设备老化与技术隔离 难以获得维修所需备件和技术支持 [2] 国际合作应对 - 中国政府于2025年1月20日向古巴运送第二批发电机组设备和配件 [3] - 援助设备优先保障医院 供水系统和应急服务中心等关键设施运转 [3] - 中古合作属于"一带一路"倡议具体落实 采用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南南合作模式 [3]
中美谈判前,又有27国向美国“跪了”,特朗普不来看阅兵,先逼中国掏钱做一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8-26 14:31
美欧贸易协定框架 - 欧盟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并承诺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和核能 [1] - 美国将欧盟商品关税上限设定为15% 涵盖汽车和半导体等敏感品类 [1] - 协议包含防止技术流向特定目的地的条款 欧盟承诺购买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并强调服务于欧洲经济 [1] - 重启经济安全合作机制 包括双向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措施 [1] 欧盟内部反应与利益分配 - 比利时首相批评协议不值得庆祝 德国选择党指责欧盟被坑害 [3] - 法国媒体测算显示美国能源商和军火商成为赢家 欧洲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不利条款 [3] - 欧盟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目标远超美国去年全年1660亿美元出口额 需包揽美国海外全部能源出口 [3] 美国农产品贸易动态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三倍 美国大豆协会称上半年对华出口同比下降39% [3] - 2023-2024年度中国采购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54% 金额达132亿美元 [3] - 美国农民面临化肥农机价格上涨与大跌价双重压力 呼吁取消对华关税 [5] 地缘经济战略布局 - 美国通过美欧协议实施技术围堵 同时以农产品为筹码向中国施压 [5] - 荷兰国际集团评价美欧协议为欧盟的损失控制文件 在欧洲明知不划算情况下被迫签署 [5] -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大豆系市场选择 美国大豆协会承认关税削弱其竞争力 [5] 产业与市场影响 - 德国汽车制造商与法国葡萄酒商对协议不满 担忧失去中国全球最大市场 [5] - 欧盟若跟随美国技术封锁将面临中国市场损失风险 [5] - 美国单边制裁策略面临反噬 农产品作为武器可能优先伤害美国农民 [7]
华为捏住美国“七寸”,美经济学家大骂:谁让你只想着遏制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26 04:23
美国对华为制裁的困境 - 美国制裁华为旨在限制中国科技发展和遏制中国崛起 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使自身陷入困境 [1] - 美国国防部发现华为设备已成为其全球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切断合作可能导致美军后勤系统瘫痪 [1][3] - 2024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禁止国防部与使用华为设备的公司签约 但五角大楼强烈反对并建议添加豁免条款 [3] 华为的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华为在全球5G基站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美军海外行动难以避开华为设备 [5]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64%至196.5亿元人民币 手机业务重夺中国市场第一 [5] - 2024年全年营收达86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4% 尽管净利润下降28%至626亿元 主要因加大创新投入 [7] - 自主研发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取得突破 Mate系列手机重新成为热销产品 [5][7] 华为的全球业务影响 - 非洲和中东地区对华为设备依赖度较高 非洲部分美军基地没有华为设备支持将无法完成任务 [3][6] - 欧盟部分国家未完全配合美国脱钩要求 日本和韩国表现出犹豫态度 [7] - 预计2025年上半年5G设备出货量将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科技生态和供应链正在重构 [11] 制裁对美国的反作用 - 完全脱钩华为将使美军后勤能力下降超过20% 作战效率受到重大影响 [5][6] - 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 但高价值领域优势正在缩小 [7] -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多次批评美国政策愚蠢 指出制裁让美国自食其果 [5][6][7] 华为的研发与专利实力 - 公司将研发投入提高到营收的15%以上 持续加强技术创新 [7] - 华为专利数量已达到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知识产权进步迅速 [7] 地缘政治与行业影响 -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导致政策执行出现矛盾 国会与国防部在华为问题上存在分歧 [9] - 全球多极化趋势加速 美国单边制裁政策效果有限 [8][12] - 萨克斯建议美国重新审视自身定位 采取平等合作态度而非霸权思维 [8][11]
美国对俄油制裁烂尾,特朗普对中国“网开一面”,仅拿印度开刀,还放莫迪“放鸽子”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59
美国对俄油制裁政策执行差异 - 美国最初宣称对所有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二级制裁 但实际执行大打折扣 仅对印度采取实质性行动 包括对其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使总体关税达到50% [1] - 欧洲通过灰色转运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 美国未采取制裁措施 中国作为重要买家也未纳入制裁名单 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未受实质冲击 [1] - 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转售欧洲 美国制裁未能有效遏制俄罗斯能源收入 联合国批评该单边制裁违反国际法 [1] 美国对中印差异化待遇的战略考量 - 美国暂停对中国实施24%对等关税90天 与之前提出的三位数关税形成鲜明对比 因中国成品油出口占全球5.9% 制裁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震荡 [3] - 美国2025年8月全国平均油价降至每加仑3.15美元 处于四年夏季最低水平 稳定油价成为政治优先事项 且中国拥有稀土管制等反制手段 [3] - 针对印度加征关税旨在间接施压俄罗斯 迫使印度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并遏制其转售俄罗斯石油冲击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 [3] 美国政策不一致性的深层原因 - 美国政策表现出随机性和多变性 中期选举临近导致两党将经贸问题安全化 国会难以就关税政策达成共识 [5] - 政策摇摆削弱美国国际信誉和关税威慑力 各国更倾向于通过多边机制维护利益 促进中印在金砖等机制中的协调合作 [5] - 美国单边制裁能力与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存在矛盾 无法承受全面对抗代价 暴露其利益至上本质 [7]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 - 美国差异化对待中印促使新兴国家联合自强 若持续实施不连贯政策 其国际影响力可能进一步下滑 [7] - 中印关系回暖 中国有意恢复对印度肥料和稀土供应 若落实将推动双边合作 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3][7] - 美国霸权逻辑与现实能力失衡 倒逼多边主义发展 国际舞台权力结构面临重组 [7]
谈判破裂,印度面临50%关税!莫迪对华急转舵,中国成唯一救命稻草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53
当记者追问是否因中国购买俄油而加征关税时,特朗普只抛出一句"两三周后再说"。这种反常的沉默背 后,是一场美国不敢掀桌子的懦夫博弈。印度惨成美国头号靶子,50%关税压垮印度!莫迪对华急转 舵,中国成唯一救命稻草! 近日,面对记者有关"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否触发次级制裁"的提问,特朗普一改往日强硬作风,仅回 应"两三周后再谈"。 所谓两三周后再谈,不过是一个托词,特朗普很清楚,现在不能对中国采取次级制裁措施。 若美国真对中国进口俄油实施制裁,便会迅速发现,中国购入的原油经炼化后大量再出口至全球市场, 一旦切断这条供应链,国际能源价格将瞬间暴涨,而美国自己将首当其冲承受通胀压力。 原来印度还想着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但16日,《印度时报》披露,原定于月底访印进行第六轮贸易谈 判的美国代表团行程突然被无限期推迟。 这意味着美印经贸对话已陷入僵局,甚至接近破裂。 接着就是美国的金融市场遭受剧烈震荡,盟友不断反水,到时候的场面,就真不是白宫所能掌控的了。 事实证明,供应链的复杂耦合已使单边制裁变成自杀式行为。 对付不了中国,特朗普自然是忧心如焚,急着找个软柿子来捏一捏出出气,很不幸,印度中招了。 印度和中国,同样是俄罗斯石 ...
特朗普果然不可信!美国财长隔空喊话,要求G7对中国加税200%?欧洲可不干!现场鸦雀无声
搜狐财经· 2025-08-19 04:03
美国对俄能源贸易加税提议 - 美国财长贝森特要求欧洲支持对俄罗斯能源买家加征关税 矛头指向中国[1] - 该提议早在6月G7峰会上提出 当时建议对中国征收200%次级关税 但遭遇全场沉默[1] - 参议员格雷厄姆4月起草的法案规定对俄能源贸易国输美产品税率不低于500%[1] 欧洲国家的立场与顾虑 - 德国汽车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加征关税可能导致订单锐减和工厂停摆[3] - 日本电子零件供应链与中国深度绑定 加税将直接冲击企业生产和出口[3] - 欧洲国家对美国单边制裁心存顾虑 因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已让盟友受害[4] - 匈牙利总理指出中国在贸易上打败美国 连贝森特也承认美方在谈判中做出很多让步[3]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将关税与"普特会"结果挂钩 暗示可能根据会谈情况调整制裁力度[6] - 德国总理强调欧洲安全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乌克兰必须参与和平谈判[7] - 法国总统表示乌克兰领土问题只能与乌克兰讨论 欧洲声音需要被聆听[7] - 俄罗斯认为欧洲寻求的磋商在政治和实际操作上都没有意义[7] 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 - 美国单边制裁和关税威胁扰乱全球供应链 增加企业运营成本[6] - 这种做法削弱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作用 可能引发各国效仿单边制裁[6] -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6] - G7内部意见分歧显示美国霸权行径正遭到越来越多国家抵制[6] 会谈前景与市场影响 - 分析人士对"普特会"前景持谨慎态度 指出特朗普在如何与普京打交道等方面面临挑战[9] - 欧洲基于自身利益考量 不会轻易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9] - 全球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各国摒弃零和博弈思维 通过对话合作解决分歧[9]
包藏祸心询问G7“对华加税200%”意愿,美财长碰了钉子
观察者网· 2025-08-14 07:24
美国对俄能源贸易施压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G7峰会上提议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不低于500%的关税,但欧洲成员国未明确支持 [1] -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4月起草的《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规定对同俄进行能源贸易国家的输美产品征收500%关税,但该法案被冻结 [1] - 美国已因印度购买俄能源行为对其额外加征关税,并威胁可能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 [5] 欧洲国家对美俄会谈的立场 - 欧洲领导人通过视频会议向特朗普施压,强调乌克兰必须参与和平谈判,不能在没有乌参与情况下达成协议 [6]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欧洲正帮助制定美俄会谈议程,但强调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利益 [6] - 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涉及欧洲大陆的问题需要听取欧洲声音,乌克兰领土问题只能与乌克兰讨论 [10] 美俄元首会谈前景 - 特朗普与普京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一对一会谈,重点讨论结束俄乌战争 [5][6] - 欧洲国家是乌克兰军事和财政支持最大来源,持有数千亿欧元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这对任何和平解决方案都至关重要 [10] - 俄罗斯外交部官员认为欧洲寻求的磋商在政治和实际操作上缺乏意义,欧盟措辞只是拖延解决进程的尝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