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ORTIOR(0130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22:0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峰岹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75.04百万元,同比增长32.8%[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人民币194.592百万元,同比增长3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21.801百万元[8]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16.511百万元[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3.7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823亿元增长32.8%[34][36]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2.8%至37.50亿元人民币[114] - 期内利润同比下降4.5%至11.65亿元人民币[114]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1651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021千元下降4.5%[149] - 期内溢利为122,021千元[12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人民币180.448百万元[8]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34.7%至人民币180.4百万元[47] - 研发成本同比大幅上升75.9%至人民币70.7百万元[5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激增104.6%至人民币17.0百万元[53] - 行政开支同比上升66.4%至人民币21.9百万元[54] - 研发成本同比大幅增长76.0%至7.07亿元人民币[114] - 已售存货成本为180,448千元,同比增长34.8%[143] - 研发成本为70,710千元,同比增长75.9%[143] 各产品线收入表现 - 公司MCU产品收入占比60.9%[14] - ASIC产品收入占比17.8%[14] - HVIC产品收入占比11.5%[14] - MCU产品收入为人民币2.281亿元,同比增长30.8%,占总收入60.9%[36][38] - ASIC产品收入为人民币6687.8万元,同比增长56.4%,占总收入17.8%[36][39] - HVIC产品收入为人民币4321万元,同比增长2.2%,销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7470万颗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8160万颗[36][41] - IPM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528.2万元,同比增长64.7%,占总收入9.4%[36] - MOSFET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20.2万元,同比增长19.6%,占总收入0.3%[36][42] - 其他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7.3万元,同比下降29.1%[36] - IPM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4.7%至人民币35.3百万元,占总收入9.4%[43] - 主要产品MCU收入为228,095千元,同比增长30.8%[139] 各地区市场收入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345,722千元,同比增长31.6%[134][139] - 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收入为29,318千元,同比增长50.3%[134][139] 应用领域市场表现 - 白色家电领域销售收入占比上升至20.9%[45] - 车规级芯片营业收入占比达10.12%[46]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公司自主ME内核完成一次FOC运算仅需6至7微秒,相比软件方式时间更少、速度更快[20] - 公司无感FOC控制方案的电周期高达27万RPM,支持的最高转速超过软件方式[20] - 公司于2023年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车规级芯片发展进入新里程碑[22] - 公司拥有从集成运算放大器、LDO到集成电机驱动芯片HVIC与功率器件MOSFET的不同集成度的完整产品线[17] 下游应用领域 - 公司芯片产品全面覆盖家用、工业和车规级应用,下游包括智能小家电、白色家电、电动工具、运动出行、工业与汽车等领域[22] - 公司芯片在智能小家电及白色家电领域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吹风机、吸尘器、风扇、空调、洗衣机和冰箱等[23] - 公司芯片在运动出行领域应用于电动两轮车、平衡车、跑步机和无人机等产品[23] - 公司芯片在工业领域应用于服务器散热、逆变器和工业伺服系统等[23] - 公司芯片在汽车领域应用于主动进气格栅、座椅通风、水泵、油泵、水阀、电动阀和电扇等驱动控制系统[23] 战略发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重点围绕智能小家电、白色家电、汽车、机器人及传感器等应用领域的新需求[25] - 白色家电领域具有高进入门槛、长验证周期和高可靠性要求特点,公司已实现产品规模量产[26] - 公司全面布局工业、汽车及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拓展更大功率范围及更高可靠性要求应用[29][32] - 公司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发展海外业务合作伙伴并组建海外研发团队[30][31] 税务与股息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5.29百万元[8] - 公司期内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290千元,较2024年的2080千元增长154.3%[146]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上升154.3%至人民币5.3百万元[58] - 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8] - 公司宣派股息每股人民币0.78元,总计71893千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8.6%[146] - 宣派股息7.19亿元人民币[120] - 已付股息为71,893千元,同比增长27.8%[125] - 2023年6月7日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4.8元(含税)[105] - 2024年6月24日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6.1元(含税)[105] - 2025年5月23日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7.8元(含税)[105] 资产与投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638.486百万元[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额增加至人民币149.6百万元,较2024年底上升人民币2.0百万元[60] - 无形资产增至人民币10.2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人民币1.1百万元[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至人民币130.8百万元,较2024年底减少56.0%[71] - 权益总额上升至人民币2,638.5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4%[72] - 公司持有宁波银行结构性存款未偿还本金人民币3.35亿元,公允价值3.362亿元,占集团总资产12.3%[94] - 公司持有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未偿还本金人民币3.78亿元,公允价值3.799亿元,占集团总资产13.9%[94] - 公司持有恒丰银行大额存单成本人民币1.4亿元,公允价值1.44亿元,占集团总资产5.3%[94] - 公司持有兴业银行大额存单成本人民币1.6亿元,公允价值1.628亿元,占集团总资产5.9%[94] - 公司持有中国银行大额存单成本人民币2.406亿元,公允价值2.549亿元,占集团总资产9.3%[94] - 公司持有平安银行大额存单成本人民币3.142亿元,公允价值3.322亿元,占集团总资产12.1%[94] - 结构性存款总额人民币8.845亿元,可转让大额存单总额人民币10.606亿元[94] - 2025年8月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人民币4500万元[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6.0%至13.08亿元人民币[117]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至91.44亿元人民币[11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391,118千元增长至2024年6月30日的2,445,747千元,增长2.3%[122] - 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625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270千元增长175.7%[150] - 公司于联营公司浙江三花精驱未来科技的投资应占资产净额为10798千元,持股比例为36%[151][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权投资中,非流动资产可转让大额存单为546727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31.2%[153] - 存货总额为167368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4.3%,其中制成品增长39.4%至64770千元[1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中合作楼宇建造预付6891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12.6%[155] - 预付款项及其他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9,99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2,122千元,增长44.2%[16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24,39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22,741千元,增长11.9%[1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97,35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0,819千元,下降56.0%[171]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2,526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71,635千元,下降35.7%[17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01,274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983,835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0.1%[174][1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824,396千元人民币增至922,741千元人民币,增长11.9%[174][1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从976,162千元人民币增至1,060,588千元人民币,增长8.6%[174][176]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重要不可观察输入数据)的资产从71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8,813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131.4%[174][176]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权投资从716千元人民币降至506千元人民币,减少29.3%[174][1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短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与账面值相若[173] 负债与融资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大幅增加至人民币42.3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约人民币35.0百万元[62] - 租赁负债减少至人民币14.6百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人民币1.5百万元[63] - 合同负债增至人民币1.7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加约人民币0.4百万元[66] - 资产负债率为3.8%,较2024年底的3.6%略有上升[68] - 公司无银行借款及资产抵押[67][69]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70] - 贸易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22.5%至1.25亿元人民币[117] - 流动负债总额增长11.8%至8.83亿元人民币[117]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拨备后为12544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22.6%[157]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388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22.9%[15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325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2,321千元,增长477.8%[162][164]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6,46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4,150千元,下降48.6%[165]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72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75千元,下降26.0%[166]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7,78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2,065千元,增长71.7%[171] - 非流动应付款项公允价值使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173] - 公司H股于2025年7月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1304[177] - 公司发行H股18,744,400股,行使超额配股权后增至21,556,000股[177] - H股上市发行股份总数21,556,000股,超额配售权行使后较初始发行18,744,400股增加2,811,600股[88] - H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462.6百万港元[88] - 所得款项净额分配:研发创新能力837.3百万港元占比34%,产品组合扩展246.3百万港元占比10%,海外销售网络扩展394.0百万港元占比16%,战略性投资738.8百万港元占比30%,营运资金246.2百万港元占比10%[90] - 截至报告日期所得款项净额尚未动用,全额存放于短期计息账户[91]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预计于2030年底前悉数动用[90] - 批准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用于现金管理[10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为127,472千元,同比增长15.5%[123]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21,903千元,同比增长7.3%[12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95,068千元,同比增加31.9%[12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3,257千元,同比增加24.5%[1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66,422千元,同比增加52.3%[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819千元,同比下降73.8%[125] - 购买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支出1,341,955千元,同比下降30.4%[125] 股权结构与激励 - 执行董事毕磊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A股总计36,585,147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2.11%[79] - 执行董事毕超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A股总计36,585,147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2.11%[79] - 峰岹香港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5,154,431股A股,占A股总数38.06%,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0.86%[83] - 高帅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及配偶权益持有1,350,716股A股,占A股总数1.46%,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19%[83] - 上海华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1,180,273股A股,占A股总数12.10%,占已发行股本总额9.81%[83] - Temasek Holdings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762,200股H股,占H股总数8.17%,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55%[83] - 公司已发行A股总数92,363,380股(含193,000股库存股),H股总数21,556,000股[81] - 毕磊通过峰岹香港持有公司35.25%权益,并被视作拥有其持有的全部股份权益[81] - 毕磊及毕超分别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授60,000股及20,000股A股限制性股份[81] - 毕磊、毕超及高帅女士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持有股份权益被视为相互关联[81] - 泰康保险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1,650,000股H股,占H股类别7.65%,占全部已发行股本1.45%[84][89] - 汇丰环球资产管理持有1,465,487股H股,占H股类别6.80%[84] - HHLR Advisors及TF-B, L.P.各持有1,107,500股H股,分别占H股类别5.14%[84] - 已发行A股总数92,363,380股(含193,000股库存股),H股总数21,556,000股[84] - 控股股东毕磊、毕超及高帅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公司[84] - 公司董事及高管尚未归属限制性股票总计10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9%[100] - 董事长兼CEO毕磊持有60,000股未归属限制性股票,占股本0.05%[100] - 首席技术官毕超持有20,000股未归属限制性股票,占股本0.02%[100] - 其他激励对象未归属限制性股票总计2,437,400股,占已发行股本2.59%[102] - 2022年激励计划未归属股票908,400股,占股本0.96%[102] - 2024年激励计划未归属股票1,529,000股,占股本1.62%[102] - 公司总股本为113,919,380股(A股92,363,380股,H股21,556,000股)[10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70.00元人民币[100][10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经调整后为每股54.13元人民币[102][103] - 限制性股票归属期分为三期,分别在授予后12-48个月内按30%/30%/40%或20%/40%/40%比例归属[103] - 公司总股本为A股92,363,380股(含193,000股库存股)及H股21,556,000股[105]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22: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大幅下降至57311千港元,较去年208612千港元减少72.5%[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208,612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57,311千港元,降幅达72.5%[14][16][17] - 公司总收益约为5700万港元,较2024年的2.09亿港元大幅减少约72.7%[42] - 毛利下降至4238千港元,较去年11400千港元减少62.8%[3] - 除稅前虧損擴大至51445千港元,较去年12776千港元增加302.7%[4] - 公司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51,445千港元,较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12,776千港元显著扩大[16][17] - 本年度虧損擴大至50309千港元,较去年12222千港元增加311.7%[4] - 公司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錄得淨虧損50,309千港元,審計報告指出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420万港元,而2024年亏损约为1240万港元[43] - 2025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4422.6萬港元,每股基本虧損基於加權平均普通股8.79945億股計算[24] - 每股虧損擴大至5.03港仙,较去年1.82港仙增加176.4%[4] - 每股亏损为5.03港仙,2024年为1.82港仙[43]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5%上升至本年度的7.4%[43] 各业务线表现 - 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4年的179,878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48,749千港元,降幅为72.9%[14][16][17] - 科技—设计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及方案业务收益从2024年的28,734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8,562千港元,降幅为70.2%[14][16][17] - 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分类业绩从2024年亏损2,667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亏损40,483千港元[16][17] - 策略性投资业务分类业绩从2024年亏损36,578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收益7,150千港元[16][17] - 数据中心业务因地缘政治制裁导致半导体芯片及系统短缺而显著放缓[54] - 公司已战略性缩减数据中心业务规模直至客户结算速度加快[54] - 可再生能源业务拓展东南亚市场SPV系统销售及储能系统[56] - 公司在新加坡及越南的电力储存技术试点项目已于本财政年度成功完成[76] 资产减值和公平值变动 - 應收貿易及其他賬款確認減值虧損大幅增加至39073千港元,较去年10410千港元增加275.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就應收貿易及其他賬款確認之減值虧損總額為3907.3萬港元,其中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佔3901.7萬港元[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應收貿易賬款減值虧損撥備大幅增加至4713.5萬港元,2024年為752.9萬港元[26] - 2025年應收貸款減值虧損為154.7萬港元,較2024年的5.8萬港元顯著增加[18]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公平值收益為19417千港元,去年為虧損19453千港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收益為1941.7萬港元,而2024年度為公平值虧損1945.3萬港元[18] - 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约为1940万港元,而2024年为公平值亏损1950万港元[47] - 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虧損為4437千港元,较去年3533千港元增加25.6%[3] - 公司2025年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为4,437千港元,较2024年的3,533千港元有所增加[16][17] 成本和费用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上升约65.5%至约3760万港元[45] - 公司2025年未分配开支净额为14,568千港元,较2024年的4,347千港元大幅增加[16][17] - 财务成本约为43.5万港元,2024年约为4万港元[48] - 2025年度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折舊總額為197.7萬港元,主要來自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的191.3萬港元[18]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的41名增加至2025年的约45名,雇员成本从约12,700,000港元增至约21,300,000港元,增幅约67.7%[97]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現金及現金等額減少至11920千港元,较去年14699千港元減少18.9%[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9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1,470万港元有所减少[88] - 資產淨值為109280千港元,较去年96469千港元增加13.3%[6] - 公司流动资産总额约为2.5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816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490万港元[88] - 公司贷款权益比率为0.06,短期贷款约为710万港元,财务成本约为43.5万港元[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存貨總值為689.4萬港元,較2024年的740.7萬港元下降[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應收貿易及其他賬款總額為1.53341億港元,較2024年的1.81745億港元有所減少[26] - 2025年應收貿易賬款總額為160,977千港元,減值準備後淨額為115,526千港元,其中逾期超過一年的款項大幅增至117,980千港元(2024年:5,406千港元)[28] - 2025年應付貿易賬款總額為113,750千港元,其中超過一年的款項激增至75,286千港元(2024年:1,064千港元)[30] - 2025年應收貸款(扣除減值)為48,978千港元,較2024年的6,624千港元大幅增加,涉及十四名借款人,年利率6%至8.5%[29] - 中国内地子公司贷款总额为255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00万元人民币增长约538%[74] - 香港放贷业务贷款总额为21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0万港元增长约752%[74] 融资和投资活动 - 2024年配售股份筹得净额约2,300万港元,已全数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可再生能源等业务[89][90] - 2025年配售完成,以每股0.245港元配售164,112,000股,筹集净额约38,500,000港元[91]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19.9百万港元已用于绿色能源业务营运资金,占总额38.5百万港元的约51.7%[92] - 公司於2023年10月30日完成出售附屬公司,錄得出售收益3213.6萬港元,現金代價為4590萬港元[19][20] - 2024年公司录得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32,136千港元,而2025年无此项收益[17] - 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为36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40万港元增长约251%[6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整体录得未变现亏损138.6万港元,投资成本为3789.3万港元[63] - 中国星集团投资公允价值为2802.96万港元,占投资组合总额的76.78%,未变现收益达1814.4万港元[63] - 看通集团持股比例为4.12%,投资公允价值为424.5万港元,占投资组合总额的11.63%[63] - 回顾期内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算录得亏损1940万港元,主要因股票市场气氛乐观所致[62] 新业务发展与未来展望 - 氢氧气混合气体技术于2024年8月及12月分别获中国政府机构及SGS认证[58] - 公司于2025年9月发布全球首台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创之荣水能制气机》[59] - 公司与广州增城新塘科技园区纺织企业签署蒸汽供应合同首阶段日供600蒸吨[60] - 公司与紡織企業簽署蒸汽供應合同,首階段日供蒸汽600蒸噸,預計年化現金流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35] - 蒸汽供应合同每吨定价在人民币180-300元区间预计年现金流不低于1000万元[60] - 未来蒸汽日需求量预计将逐步提升至约10万蒸吨[60] - 公司已撥出約人民幣2,500萬元支持氫氧氣項目,並預留約2,000萬港元作為香港及越南可再生能源業務的營運資金[36] - 公司已拨出约人民币2500万元用于支持氢氧气项目推出[79] - 公司预期在客户场地安装机器前取得客户支付的大额订金以改善现金流[79] 税务和其他收入 - 2025年度所得稅抵免總額為113.6萬港元,而2024年度為55.4萬港元[21] - 公司2025年利息收入为1,674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755千港元[16][17] - 其他收入约为480万港元,2024年约为220万港元[44]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香港上网电价政策于2033年12月终止削弱太阳能光伏业务投资诱因[55] - 香港太阳能光伏系统因上网电价计划于2033年12月31日届满而吸引力减弱[76]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客户主要为政府拥有实体以降低违约风险[52] - 全球氢能需求量2023年达9700万公吨,预计2030年低排放氢气年产量可达4900万公吨[78] - 绿色氢能领域2024年估值达710亿港元,预计至2030年将以56.75%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至1.05万亿港元[78] - 整体氢能市场收入预计将从2025年的1.75万亿港元增长至2030年的2.44万亿港元[78] - 中国蒸汽供应市场估计每年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人民币[82] - 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4年达27,000亿港元,预计至2030年将以10.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86] - 专为人工智能设计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5年达50,800亿港元,预计2030年将飙升至72,800亿港元[86] - 全球可再生能源研发投资2025年达14兆港元,太阳能光电模块效率已突破25%[83] - 2025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预计达到655吉瓦,尽管供应链压力可能导致增长放缓至10%[8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在2030年前跃升84%,市场规模预计以12.17%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至15.8万亿港元[84]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至2030年预计增长165%,2025年需新增10吉瓦发电量[86] 公司管治与资本结构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100] - 公司确认在整个报告期内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104][105] - 公司记录在案的或然负债为1,000,000港元,涉及一项总索赔额至少为5,800,000港元的法律案件[95] - 公司质押一项账面值约24,100,000港元的物业作为银行贷款额度的抵押[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已授权但未签约的资本承担,而2024年同期有约5,500,000港元资本承担[93]
诺科达科技(0051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4:5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NOVAUTEK TECHNOLOGIES GROUP LIMITED 諾科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519)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 全年業績公告 諾科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 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或「我們」)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二 零二五年財政年度」)之經審核綜合財務業績,連同去年根據香港公認會計原則編製 之比較數字如下: 綜合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附註 | 千港元 | 千港元 | | 收益 | 3 | 33,795 | 41,057 | | 銷售成本 | | (19,751) | (19,427) | | 毛利 | | 14,044 | 21,6 ...
中国生态旅游(0137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4:5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额同比增长66.2%至1.119亿港元[4] - 毛利同比增长49.3%至4097万港元[4] - 年度亏损同比收窄73.4%至7309万港元[4] - 每股基本亏损为0.47港元[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净亏损约73,087,000港元[11] - 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约港币1.119亿元,较前期增加66%[4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港币7310万元[4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净亏损约港币7308.7万元[56]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存货成本确认为费用从2024年24,690千港元增至2025年56,695千港元,增长129.6%[21] - 利息总开支从2024年21,372千港元增至2025年31,297千港元,增长46.4%[22]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从2024年80千港元增至2025年1,170千港元,增长1362.5%[24] 资产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大幅增长113.8%至5918万港元[6] - 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9,176,000港元[11] - 公司受限制银行存款约19,385,000港元[11] - 公司综合资产从2024年114,60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157,557千港元,增幅37.5%[19] - 彩票系统分部资产从2024年63,308千港元增至2025年94,102千港元,增长48.6%[19] - 应收账款净额从2024年5,036千港元增至2025年16,317千港元,增长224.0%[27]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港币7860万元,较去年约港币4810万元增加63.4%[50] - 公司总负债约港币6.49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港币5917.6万元,受限银行存款约港币1938.5万元[56] 负债和债务状况 - 流动负债净额恶化至4.791亿港元[6]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激增至1.845亿港元[6] - 银行及其他借款飙升至1.407亿港元[6] - 非上市债券新增1.947亿港元[6] - 累计亏损扩大至23.51亿港元[7]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479,108,000港元[11] - 公司净负债超过总资产约491,415,000港元[11] - 公司负债总额约648,972,000港元[11] - 公司未偿还债务78,542,936.71港元引发清盘呈请[11] - 综合负债从2024年534,908千港元增至2025年648,972千港元,增长21.3%[20] - 彩票系统分部负债从2024年73,277千港元增至2025年132,219千港元,增长80.4%[20] - 应付账款从2024年2,485千港元增至2025年5,919千港元,增长138.2%[28] - 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约港币1.407亿元[46] - 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港币1.542亿元[47] - 非上市债券账面价值约港币1.947亿元[48] - 新选择权1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港币1.542亿元,应计利息约港币4120万元,于2025年7月9日转换为本金总额约港币1.954亿元的新债券[49] - 公司权益亏绌总额约港币4.914亿元,较去年约港币4.203亿元增加16.9%[50]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港币4.791亿元,较去年约港币4.080亿元增加17.4%[50] - 公司负债比率411.9%,较去年466.8%改善54.9个百分点[50]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港币4.791亿元,总负债超出总资产约港币4.919亿元[56] - 公司拖欠债务港币7854.3万元(含应计利息),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12月1日[5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彩票终端机及相关设备销售额71,550千港元,同比增长215%[15] - 公司天然及健康食品销售额30千港元,同比下降99%[15] - 公司技术及维修服务收入37,656千港元,同比下降5%[15] - 公司开发完成智能零售解决方案,包括多种智能终端产品及智能系统[38]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全国彩票销售额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达6,328.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2] - 公司服务广东省福利彩票销售额达人民币241.6亿元,同比增长7.2%[36] - 公司服务重庆福彩实现人民币45.9亿元销售额[36] - 公司彩票终端机产品在全国19个省份广泛使用[35] - 公司于2025年6月中标广东福彩电脑彩票销售管理系统维护与开发项目[36] - 公司海外菲律宾游戏项目调整至2025年9月上线,预计实现良好收益[37] - 公司见证广东福彩年销售额从人民币10亿元到200亿元的突破[35] - 中国药食同源产业规模突破人民币2650亿元[41] - 2024年全国彩票销售额达人民币6234.86亿元,同比增长7.6%[4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彩票销售额人民币3178.54亿元,同比增长3%[44] - 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超人民币800亿元[4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达5.3%[43] 法律和项目进展 - 公司附属天意公司就中福在线终端设备使用报酬提起民事诉讼,可能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39] - 公司济源王屋山、五龙口景区项目服务已于2025年6月30日终止[40] 公司结构和管治 - 公司附属广州洛图、三环永新及北京贝英斯均为彩票行业知名企业,专注提供核心产品和服务[35] - 公司聘用204名全职雇员,较去年196人增加4.1%[53] - 陈明辉于2024年7月19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60] - 孟志军于2024年7月19日调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并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60] - 邸灵于2024年9月4日辞任董事局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60] - 仇沛沅于2024年9月4日辞任执行董事[60] - 贾木云于2024年9月4日获委任执行董事、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并于2024年11月22日辞任[60] - 朱欣欣于2024年11月22日获委任行政总裁及提名委员会成员[60] - 王安元于2024年10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并于2025年3月19日辞任[60] - 刘斐于2025年6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60] - 公司总公司和主要营业地点自2025年5月19日起变更为香港黄竹坑叶勤街39号Landmark South十二楼1202室[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年度公司除主席未轮值退任和主席与CEO角色未区分外基本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62]
星凯控股(0116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4:5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SOLAR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星凱控股有限公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166) 二 零 二 四╱二 零 二 五 年 度 全 年 業 績 公 告 Solar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星凱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 董 事 會(「董 事」或「董事會」)謹 此 宣 佈,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本集團」)截 至 二 零 二 五 年 六 月 三 十 日 止 年 度 之 經 審 核 綜 合 業 績 連 同 去 年 之 比 較 數 字 如 下: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附 註 | 千 ...
TBKS HLDGS(0196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4:4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TBK & Sons Holdings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960)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的 年度業績公告 TBK & Sons Holdings Limited(「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 司(統稱「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本財政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業績, 連同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的比較數字。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附註 | 千令吉 | 千令吉 | | 收益 | 5 | 97,408 | 288,093 | | 銷售成本 | | (91,064) | (283,206) | | 毛利 | | 6,344 | 4,887 | | 其他收入、 ...
恒和集团(0051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4:4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業績公告 恒和珠寶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 司(「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經審核綜合業績,連同上一財 政年度之比較數字如下: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 | --- | --- | --- | --- | | | 附 註 | 千港元 | 千港元 | | 收 益 | 3 | 585,835 | 360,402 | | 銷售成本 | | (474,977) | (403,159) | | 毛利╱(損) | | 110,858 | (42,757) | | 銷售及分銷成本 | | (18,553) | (17,880) | | 行政費用 | | (97,517) | (109,444) | | 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 | | 10,61 ...
钧濠集团(0011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4:42
目錄 | | 頁次 | | --- | --- | | 公司資料 | 2 | | 簡明綜合損益表 | 4 | | 簡明綜合其他全面收益表 | 5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6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8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9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10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28 | | 其他資料 | 38 | 1 鈞濠集團有限公司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公司資料 執行董事 馬學綿先生 (主席) 郭小彬先生 周桂華女士 郭小華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許培偉先生 劉朝東先生 崔慕勤先生 公司秘書 林婉玲女士 審核委員會 崔慕勤先生 (主席) 許培偉先生 劉朝東先生 薪酬委員會 許培偉先生 (主席) 劉朝東先生 馬學綿先生 崔慕勤先生 提名委員會 劉朝東先生 (主席) 周桂華女士 崔慕勤先生 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 馬學綿先生 (主席) 劉朝東先生 崔慕勤先生 授權代表 周桂華女士 郭小華女士 百慕達註冊辦事處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 Bermuda 總辦事處及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新界 沙田石門 ...
中微智码(0804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14:38
IntelliMark AI International Limited 中 微 智 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前稱 Luxe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041) 網址: http://www.intellimarkai.com.hk 薈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公佈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於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 上市的市場。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考慮後 方作出投資決定。GEM之較高風險及其他特色表示GEM較適合專業及其他資深投資者。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於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的證券承受 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於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 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 ...
云知声(0967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4:3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04,9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98,330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6.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22,448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30,8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9]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37,048千元增长20.2%至2025年上半年的404,967千元[30]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55,758千元增加16.6%至2025年上半年的298,330千元[40] - 公司经调整期内净亏损为人民币122,448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16,433千元扩大5.2%[41]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98,330千元,加回赎回负债利息支出人民币139,264千元及上市开支人民币36,618千元后得到经调整净亏损[41]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04,967千元,同比增长20.2%[10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30,842千元,同比增长13.0%[10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98,330千元,同比扩大16.6%[10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37,048千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04,967千元,增幅约20.2%[14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97,118千元[110] - 公司净亏损为2.9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969亿元亏损收窄57.1%[153] - 每股基本亏损为4.28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68元亏损扩大16.3%[15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4.28元[105] - 累计亏损扩大至27.82361亿元人民币,期内净亏损为2971.18万元人民币[185]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与服务成本为274,1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9] - 研发费用为168,128千元,占总收入的41.5%[29]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221,216千元增加23.9%至2025年上半年的274,125千元[31]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0,972千元增加86.4%至2025年上半年的57,743千元,主要因上市开支增加[36] - 上市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18千元增加248.1%至2025年上半年的36,618千元[3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68,128千元,同比增长2.4%[103]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57,743千元,同比增长86.4%[103]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9,406千元,同比增长136.1%[103]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42,084千元,同比增长9.2%[103] - 总开支为5.31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909亿元增长18.4%[154] - 硬件成本为1.944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0876亿元增长60.8%[154] - 融资成本净额为1.420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0137亿元增长9.2%[155] - 赎回负债利息开支为1.3926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8807亿元增长8.1%[1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765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801万元增长32.0%[154][160] - 使用权资产折旧计提为460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92万元减少24.4%[162] - 无形资产摊销开支为241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99万元增长202.8%[154][163] - 上市开支从26,806千元大幅增至52,457千元,增长95.7%[195] - 技术服务费用从23,764千元增至37,170千元,增长56.4%[195] 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4.4%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3%[32]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724千元减少54.2%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0千元[33] - 其他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6,969千元减少57.1%至2025年上半年的2,993千元[34]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724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0千元,其中政府补助从5,021千元降至2,349千元[152] - 投资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亏损为290.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2.9%(从去年同期的617.6万元人民币亏损)[178] 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人民币156,47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41,693千元,增长54.5%[43]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1,360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75,103千元改善76.4%[44]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1,091千元,主要来自公开发行股票[4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36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5,103千元有所改善[11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1,091千元,主要来自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116,731千元及银行借款[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56,476千元增至241,693千元,增长54.5%[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2.416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54.5%(从1.56476亿元人民币)[180] - 受限制现金增至2129.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大幅增加501.2%(从354.1万元人民币)[180][18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69,700千元,无抵押贷款实际年利率介于2.52%至5.60%之间[47]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354.9%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1%[49]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9,976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4,822千元,增幅为18.0%[106] - 公司总权益/(亏绌)由2024年12月31日的负2,752,908千元转为2025年6月30日的正662,191千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及终止赎回负债[106][110]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0,292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3,019千元,降幅为40.8%[106]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32,884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12,631千元,主要因赎回负债从3,303,051千元降至0[108][11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9,242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21,177千元[106]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9,530千元显著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72,166千元[106] - 金融资产总额从756,360千元增至994,237千元,增长31.4%[165] - 贸易应收款项从559,242千元降至521,177千元,减少6.8%[165][169] - 其他应收款项从6,120千元大幅增至182,942千元,主要因上市后发行股份所得款项175,094千元[165][16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41,250千元增至269,045千元,拨备率从30.1%升至34.0%[169][173][174]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拨备率为100%,金额为129,435千元[173] - 存货从140,292千元降至83,019千元,减少40.8%,主要因合约履行成本减少[175] - 非上市股权投资从24,347千元降至21,444千元,减少11.9%[177] - 金融负债总额从3,688,988千元大幅降至462,621千元,主要因赎回负债结清[16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2,89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718千元,增长16.2%[195] - 贸易应付款项中,1年以内的部分从109,792千元增至117,831千元,增长7.3%[196] - 应付税项从12,954千元显著减少至2,202千元,下降83.0%[195] - 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2年以上部分从33,394千元增至37,861千元,增长13.4%[196]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净值从295千元增至463千元,增长56.9%[1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中,12个月内收回部分从1,514千元增至1,827千元,增长20.7%[198]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中被资产抵销的部分从6,735千元变为6,352千元[1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因计入损益变动而增加168千元[2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为2144.4万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为2434.7万元人民币[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反摊薄权)为237万元人民币[133]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第三级)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的24,34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444千元,主要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903千元[139][140]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关键估值参数缺乏市场流通性折现率从2024年底的20.0%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140] - 授予投资者的反摊薄权金融负债于2025年上半年因公允价值变动2,370千元而结清,期末余额为零[139] - 赎回负债因成功上市而终止确认,期末余额为0元(期初为33.03051亿元人民币)[186][191][192]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反摊薄权衍生品)因成功上市而终止确认,期末余额为0元(期初为237万元人民币)[193][194] - 储备总额增至33.9393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赎回负债终止确认增加8.78678亿元人民币[18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05亿元人民币,其中日常生活解决方案贡献69.8%,医疗解决方案贡献17.3%[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开发者和客户销售1650万颗AI芯片,较2024年同期增加0.7%,累计销售近1亿颗AI芯片[19] - 2025年上半年日常生活客户数量为309名,每名客户收入为108.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加20.1%[20] - 2025年上半年来自解决方案的收入为2.8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22.6%[21] - 2025年上半年AI芯片和模组收入为4888.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加5.8%;API订阅费收入为32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6%[22] - 2025年上半年医疗领域每名客户收入为101.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6.9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16.2%[23] - 医疗相关理赔审核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386.8%至2025年上半年的996.3万元人民币[24] - 山海大模型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771.8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457.4%至2025年上半年的9876万元人民币[25] - 日常生活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79,88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35,065千元,医疗业务收益从57,166千元增至69,900千元[144] - 收益主要于某时间点确认,2025年上半年为396,226千元,占比97.8%[144] - 合约负债总额从2024年底的86,26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9,828千元,其中医疗业务合约负债从5,381千元大幅增至42,135千元[146] - 2025年上半年确认与期初合约负债相关的收益为44,16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8,614千元增长137.2%[150] - 合约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4,96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40千元,合约资产减值拨备从778千元增至1,622千元[145] 技术和研发 - 公司的山海大模型在2025年5月的MedBench医疗综合评测中获得第一名[16] - 公司的山海大模型参数规模已扩大到千亿以上[16] - Atlas AI智算集群计算能力超过184 PFLOPS,存储容量超过10 PB,可动态调度数千个GPU进行并行计算[17] - 研发团队由312名雇员组成,约占雇员总数的68.7%[29] - 公司基于Atlas架构构建四大技术优势:通用大模型、专家级大模型和智能体、行业知识与数据飞轮、端侧大模型及芯片优化[60] - 在医疗场景,基于自研山海大模型和兽牙智能体平台开发的病历生成与质控产品已在多家机构落地,提升门诊病历录入效率[61] - 在智慧座舱领域,基于兽牙智能体平台开发的端侧大模型数字助理已在国内车企成功交付,缩短响应速度并保护车主隐私[61] - 公司开发了用于企业内部的企业级智能体数字专家,旨在从辅助业务逐步演进至通用智能[62] 行业背景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11] 上市和融资活动 - 公司H股于202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9678[3] - 公司全球发售H股合计募集资金总额368.00百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6.94百万港元[56] - 上市募集资金净额总计236.94百万港元,其中45.6%(108.05百万港元)用于提高研发能力,47.0%(111.36百万港元)用于投资新兴商业机会,7.4%(17.53百万港元)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发行156.098万股,每股发售价205.0港元[182][183] - 首次公开发售净收款约1.164亿元人民币于2025年6月30日收取,余下约1.538亿元人民币于2025年7月4日收取[183] - 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涉及234,140股H股,约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15.00%,每股作价205.00港元[66] - 公司计划在2030年6月30日或之前将全部尚未动用的上市募集资金净额236.94百万港元按既定用途使用完毕[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16]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4] - 公司最初于2012年6月29日在中国成立,并于2019年6月24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3] - 公司主要业务为人工智能产品及AI解决方案的销售[117] - 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118] - 中期财务资料已于2025年8月28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119]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54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68.7%(312人),销售及营销人员占比17.6%(80人),行政人员占比13.7%(62人)[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5,896千元[65] - 公司已采纳两项雇员激励计划,以吸引和挽留人才[65] - 2016年雇员激励计划下已授出奖励股份总计4,271,91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2%[96] - 2023年雇员激励计划下授予7名雇员60,555股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9%[97]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董事黄伟博士通过受控法团及共同持有,在H股中权益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8.18%和9.96%,在境内非上市股中权益约占19.09%和23.23%[74][75] - 董事梁家恩博士实益持有及共同持有H股,权益分别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11%和9.96%[74] - 董事康恒博士实益持有及共同持有H股,权益分别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0.67%和9.96%[74] - 非执行董事李志超先生通过受控法团在H股中权益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0.2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