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咖通科技(ECX)
icon
搜索文档
魅族获奔驰订单,Flyme Auto将上车奔驰E|36氪独家
36氪· 2025-07-09 05:00
奔驰与亿咖通、星纪魅族合作 - 奔驰已与亿咖通、星纪魅族达成合作,Flyme Auto将进入奔驰中国车型序列,最先搭载于长轴距版E-Class [1] - 合作车型预计2027年推出,与奔驰长轴距E-Class改款时间一致 [1] - 亿咖通是吉利旗下全栈式汽车平台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2年在美股上市,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底层零部件 [1] - 魅族是吉利2022年收购的手机公司,定位类似华为消费者BG,与亿咖通协同布局"车手互联" [1] Flyme Auto的市场表现与技术特点 - Flyme Auto首搭于2023年上市的领克08 EM-P,后扩展至吉利旗下银河、领克等品牌23款车型,截至2024年5月总销量超116万辆 [2][3][4] - 系统采用7nm龙鹰芯片,支持无界桌面、无感连接,首创"手机域"概念,打破手机与汽车壁垒 [3] - Flyme Auto 2.0版本优化AI与设计,2024年5月单月新增搭载车型13万辆 [4] - 系统亮点包括自定义桌面、小窗模式交互设计,支持免唤醒语音助手及多设备应用无缝流转 [8] 奔驰中国市场的挑战与智能化布局 - 2024年奔驰中国市场交付新车71.4万辆,同比下滑7%,2024年上半年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3] - 奔驰第三代MBUX系统采用高通8295芯片,支持5G、三屏联动及车道级导航,但功能落后于理想、小鹏等本土品牌 [6][7] - 奔驰燃油车占中国销量超80%,无法适配自研MB.OS系统,需通过合作提升现款车型竞争力 [7] - 纯电CLA将搭载本土企业Momenta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MB.OS主打生成式AI与高频OTA更新 [7][10] 奔驰与吉利的战略合作渊源 - 吉利2018年斥资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7%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20年合资成立smart全球公司推动电动化 [5] - 此次合作深化双方绑定,Flyme Auto有望助力奔驰燃油车维持中国市场竞争力 [5] - 奔驰中国团队主导开发高速领航辅助系统,并参与MB.OS研发,强化本土化布局 [9] 奔驰智能化战略转型方向 - 通过"油电同智"策略,联合本土供应商提速智能化,如与Momenta、亿咖通合作 [10] - 中国团队在MB.OS研发中扮演关键角色,新一代E级已搭载其开发的高速领航辅助系统 [9] - 合作落地速度与用户体验匹配度是奔驰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挑战 [10]
ECARX white paper shows 50+% reduction in integration time for Google's world-leading GAS automotive application suite
Globenewswire· 2025-07-03 09:00
文章核心观点 ECARX发布白皮书分享集成Google Automotive Services(GAS)见解,详细介绍其将GAS集成到沃尔沃EX30和极星4信息娱乐系统的方法,通过主动、测试驱动的方法大幅缩短GAS认证时间 [1][5] 分组1:GAS与AAOS介绍 - GAS由基于Android Automotive OS(AAOS)构建的软件组成,可提供谷歌地图、谷歌应用商店和谷歌助手等服务 [2] - AAOS为构建车载信息娱乐(IVI)系统提供强大开源平台,GAS进一步增强AAOS,使谷歌成为提供丰富汽车体验的关键参与者 [3][4] - 集成AAOS并获得GAS认证存在重大技术和物流挑战,汽车制造商通常需12 - 18个月才能获得认证 [4] 分组2:ECARX缩短认证时间的方法 - ECARX采用主动、测试驱动的方法进行GAS认证活动,结合谷歌最佳实践和内部开发的流程与工具,在基于高通骁龙SoC和自家Antora 1000计算平台的数字座舱平台上快速获得认证 [5] - 通过将xTS套件的大部分直接集成到CI/CD管道,能及时发现潜在回归问题,并创建“测试农场”运行超160万个自动测试用例,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 [6] 分组3:认证时间成果 - 沃尔沃EX30的首次GAS认证过程中,ECARX率先采用这些技术,10个月成功获得认证,早于谷歌通常预期的12 - 18个月 [7] - 极星4项目中,应用经验并改进流程,GAS认证时间进一步缩短至8个月 [7] 分组4:ECARX公司介绍 - ECARX是全球汽车技术提供商,能为下一代智能汽车提供从系统级芯片到中央计算平台和软件的交钥匙解决方案 [10] - 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在6个国家12个主要地点拥有超1800名员工,产品已应用于全球超870万辆汽车 [11]
ECARX HOLDINGS(ECX):深度研究报告:始于吉利生态,走向全球的智能化全案先锋
华创证券· 2025-06-30 07: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目标价 2.51 美元 [2][10][10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布局的汽车智能化全案供应商,在舱驾融合技术路线上保持行业领先,结合其在技术储备、客户生态及全球化布局上的核心优势,投资价值体现为深度整合集团与产业资源、软件体系能力突出、依托吉利系客户资源开发第三方车企和海外增长曲线三大亮点 [7]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62.47 亿、75.24 亿、93.34 亿元,对应增速 +12%、+20%、+24%;调整后 EBITDA -2.11、1.03、3.35 亿元,归母净利润 -7.81、-3.65、-1.72 亿元;给予 2025 年 1.06 倍 PS,对应目标市值 67 亿元、目标空间 29%、目标价 2.51 美元 [7][10][10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基本情况:全球布局的汽车智能化全案供应商 (一)公司简介:汽车智能化全案先锋,股权集中强化战略定力 - 公司成立于 2017 年,由李书福与沈子瑜共同创立,定位汽车智能化,2022 年 12 月于纳斯达克上市,2025 年 4 月完成 4500 万美元公开发行再融资 [14] - 采用双重股权结构,B 类股份投票权集中于创始人,截至 2025 年 3 月 26 日,李书福、沈子瑜合计投票权 80%;通过合资公司自研芯片,联合开发高性能计算平台;国内外办公室和子公司众多,研发服务体系遍布全球 [15] - 核心团队由沈子瑜领衔,研发人才超 1300 名,全球全职员工总数 1918 名,研发相关人员占比 71% [19] (二)产品客户:打造全栈汽车计算平台,客户版图突破吉利系辐射全球 - 提供智能化硬件加底软系统级方案,涵盖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跨域融合,拥有 Cloudpeak 跨域软件平台 [23] - 拳头产品安托拉系列方案基于自研芯片打造,具备极强可扩展性,功能不断延伸,搭载车型多元化,安托拉 1000 SPB 方案实现单芯片舱行泊一体功能实车稳定运行测试 [25][26] - 客户不止于吉利系,拓展至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技术产品已搭载于全球超 870 万辆车中,25Q1 出货量同比增长 81%;与大众集团战略合作,为其全球车型提供产品和平台 [27][30] - 2025 年之前高通方案为核心收入来源,2025 年起安托拉系列产品快速放量,银河 E5 海外版销售表现亮眼,后续将进入更多新兴市场 [29] (三)财务表现:营收稳健增长,24Q4 调整后 EBITDA 首次实现盈利 - 2020 - 2024 年营收 CAGR +26%,商品销售收入表现亮眼,2024 年收入占比达 79%;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全球搭载公司技术产品的累计车型数量超 870 万辆,25Q1 全球总出货量同比增长 81% [32] - 毛利率维持 20% - 30%之间,2024 年相对承压,主要因汽车行业竞争、定价策略和收入结构变化 [33] - 规模效应及成本控制取得成效,费用率持续降低,24Q4 调整后 EBITDA 首度盈利,单季度达 0.74 亿元 [35][37] 二、行业发展:座舱/智驾域控渗透深化,舱驾融合加速应用 (一)市场规模:座舱/智驾域控持续渗透,价格带有望进一步下沉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可整合多种功能,2026 年国内座舱及域控市场规模有望达 2130 亿元,22 - 26 年 CAGR 17%,各价格带座舱域控渗透率均有提升 [43][44]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为智能驾驶系统决策中心,全球/国内智驾域控市场规模 2030 年有望达 2369/1240 亿元,22 - 30 年 CAGR 40%/37%,20 - 40 万元车型是主力市场,价格带有望进一步下沉 [47][50] (二)竞争格局:座舱域控竞争较激烈,智驾域控已实现自主领先 - 座舱域控市场玩家多,竞争激烈,国产份额提升,未来市场份额分化取决于客户开拓与非标产品定制化开发服务能力 [55][56][60] - 座舱域控芯片高通占绝对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大,芯擎科技、华为等市场份额提升 [61][68] - 智驾域控市场集中度高,自主相对领先,“车企自研 + 第三方代工”趋势明显 [69][71] - 智驾域控芯片华为、特斯拉自研,英伟达 Orin 主导,自主可控背景下,国产替代与车企自研势头强劲 [71][74] (三)重要趋势:舱驾融合方案有望在中低端车型快速渗透 - 行泊一体 2021 年开始应用,2024Q1 - 3 渗透率 10.7%;舱泊一体 2024 年为量产元年;舱驾一体 2025 - 2027 年是高速成长期,预计 2027 年渗透率达 15% - 25% [75] - 舱驾融合有三种技术解决方案,One Chip 方案或将是终极形态,有望在中低端车型快速渗透,但落地面临跨域技术挑战 [77][78][82]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舱驾融合技术路线上保持行业领先,已实现单芯片舱行泊一体功能实车稳定运行测试,后续将推出更高阶方案 [83] 三、投资亮点:背靠吉利系,开发第三方车企及海外增长 (一)亮点 1:深度整合集团与产业资源,构筑竞争壁垒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吉利控股集团孵化的智能化平台,深度受益于吉利集团赋能,构建了“芯片 - 软件 - 整车”全栈能力闭环 [85] - 自上而下深度整合,以开放生态构筑竞争壁垒,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提高生态迭代与适配能力 [88] (二)亮点 2:软件体系能力突出,适配 GAS 面向海外 - 自研云山跨域软件平台,具备软硬件解耦、功能模块化、全球生态灵活适配的特性,集成车载 AI 大模型,助力整车品牌打造强大操作系统 [89][90] - 为中国首家且唯一具备 Google Automotive Services(GAS)海外量产交付经验的 Tier 1 企业,未来将加速技术产品全球覆盖 [93] (三)亮点 3:依托吉利系资源,开发第三方车企和海外增长曲线 - 依托吉利系订单基础,开发第三方车企和海外增长曲线,非吉利系收入增速未来有望显著上扬,海外收入将不断增长 [97] - 全球布局完善,新兴市场与欧美市场齐头并进,与大众集团合作的首批车型将落地巴西和印度市场 [99] 四、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62.47 亿、75.24 亿、93.34 亿元,对应增速 +12%、+20%、+24%,分业务来看,商品销售业务规模扩张,软件授权和服务业务稳定增长 [104] - 预计 2025 - 2027 年毛利率 18.5%、18.0%、17.5%,费用率逐步下降,归母净利润 -7.81、-3.65、-1.72 亿元,2026 年有望冲击全年 Non - GAAP 盈利 [105] - 采用 PS 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5 年 1.06 倍 PS,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7.16 计算,对应目标市值 67 亿元、目标空间 29%、目标价 2.51 美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107]
亿咖通科技激光雷达获具身智能市场新订单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1:35
公司动态 - 亿咖通科技宣布与全球头部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为其智能割草机器人业务提供全固态3D激光雷达技术 [2] - 双方计划于2026年实现该产品的规模化量产,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2] - 此次合作是公司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之外开辟的全新战略增长极 [2] - 公司联合创始人沈子瑜表示,合作验证了其激光雷达产品的行业领先性与竞争力,并在具身智能产业内形成关键性突破 [3] 技术应用 - 全固态3D激光雷达将作为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环境感知传感器,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空间信息 [2] - 该技术直接赋能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避障及任务执行能力,为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 - 公司计划持续投入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化,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3]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是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前沿领域,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决策 [2] - 该领域是推动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实体应用的关键方向 [2] - 具身智能产业具备广阔潜力,成长规模巨大 [3]
ECARX Secures Non-Automotive Customer for its Lidar Solution, Expanding into the High-Growth Robotics Market
Globenewswire· 2025-06-25 07:00
文章核心观点 - 亿咖通科技与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割草机开发商达成合作,将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集成到产品中,计划2026年全球量产,这是公司战略多元化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开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1] 合作背景 - 机器人市场是亿咖通科技传感器技术专长的自然延伸,全球科技巨头加大投资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加速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转变,行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2]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专有的固态3D短程激光雷达工作在905nm波长,无机械部件,可靠性和性能优越,采用定制大阵列寻址VCSEL光源,探测范围达60米,配备高分辨率SPAD传感器,可实现精确环境映射,对机器人导航、物体操作和人机协作的先进避障系统至关重要 [3]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其在汽车领域与18家汽车制造商、28个全球品牌的成功合作模式拓展到机器人应用领域,展示了其在智能系统开发方面的综合能力和高效扩展能力,验证了技术的多功能性,开拓了汽车客户以外的新市场 [4] 公司高层表态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表示,此次合作验证了公司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解锁机器人领域的新增长机会,未来计划通过与更多行业伙伴合作,扩大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利用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和创新能力为智能机器人发展做出贡献 [5] 公司基本情况 - 亿咖通科技是全球汽车技术提供商,能为下一代智能汽车提供从系统级芯片到中央计算平台和软件的交钥匙解决方案,自2017年成立、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在中、英、美、瑞典和德国的12个主要地点拥有约1800名员工,与大众集团、一汽集团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合作,产品已应用于全球超870万辆汽车 [6][7]
亿咖通发布了一个RISC-V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5-19 10:04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公司在2025欧洲RISC-V峰会上首次展示基于RISC-V架构的EXP01处理器 该处理器采用32位RISC-V ISA和双核安全架构 获得ISO 26262 ASIL-D最高功能安全认证 [1][2] - EXP01处理器通过双核持续互验机制为ADAS和智能座舱等关键车载功能提供高可靠性 突显公司在汽车安全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 [2] - 公司同步发布下一代汽车级MCU路线图 该产品符合ISO 26262 ASIL-B标准 支持现代加密协议 专为智能座舱和车身域控制应用设计 [2]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研发总监与星五科技等RISC-V开发商开展技术研讨会 推动联合研发计划 加速RISC-V平台与全球汽车架构的集成 [2] - RISC-V开源架构特性被强调为汽车电子带来三大优势:加快创新速度 降低功耗 优化开发成本 [1]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CEO指出EXP01是推进汽车行业开放式架构计算平台战略的关键里程碑 通过全球合作伙伴生态持续提升软硬件性能与安全性 [3] - RISC-V架构的开放性与成本优势被定位为契合公司帮助车企以经济高效方案保持技术领先的目标 [3] - 公司宣称凭借MCU路线图和技术合作 已具备引领RISC-V智能出行革命的条件 [3]
ECARX Debuts EXP01 Processor at RISC-V Summit Europe 2025, Outlines Next-Generation MCU Roadmap and Global RISC-V Strategy
Globenewswire· 2025-05-16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ECARX在2025年欧洲RISC - V峰会推出基于RISC - V架构的EXP01处理器,展示技术突破,明确下一代MCU研发路线,深化与RISC - V生态技术合作,致力于推动RISC - V在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1][6] 公司动态 - 公司在2025年5月12 - 15日于巴黎举行的欧洲RISC - V峰会上推出基于RISC - V架构的EXP01处理器 [1] - 公司展示首款基于32位RISC - V ISA的处理器设计EXP01,采用双核安全架构获ISO 26262 ASIL - D功能安全认证,为关键车载功能提供可靠性能 [3] - 公司明确下一代汽车级MCU的研发路线,该MCU专为智能座舱和车身域控制应用设计,满足ISO 26262 ASIL - B安全标准,支持加密协议以符合国际数据法规 [4] - 公司研发负责人与领先RISC - V开发者进行技术研讨,为联合研发打基础,加速基于RISC - V的计算平台融入下一代全球汽车架构 [5] 行业背景 - RISC - V是完全开源的指令集架构,为定制处理器提供基础,相比专有芯片设计,能实现更快创新、更低功耗和优化开发成本,适用于广泛汽车电子应用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汽车技术提供商,能提供从系统级芯片到中央计算平台和软件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为车企开发全栈解决方案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复杂度和成本 [7] - 公司2017年成立,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约有1800名员工分布于中国、英国、美国、瑞典和德国的12个主要地点,联合创始人包括公司董事长兼CEO沈子瑜和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产品已应用于全球超870万辆汽车 [8]
单季营收增三成,亿咖通全球车型搭载破870万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14:1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人民币(约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 [1] - 毛利润2.4亿元人民币(约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毛利率维持在20% [1] - 出货量同比增长81%,达68.4万件,全球累计搭载技术产品车辆超过870万辆 [1] - 完成上市后首次公开发行,募资4,500万美元,用于全球供应链与研发体系构建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与吉利银河合作的多款新车型销售增长,3月吉利银河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90% [2] - 新增获得吉利旗下8款新车型项目订单,其中6款搭载Venado®平台,2款采用安托拉®系列平台 [2] - 安托拉®1000SPB中央计算平台实现单芯片"舱行泊一体"功能稳定运行并完成实车测试 [2] - 基于NVIDIA DRIVE AGX平台拓展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 [2] - 车载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进入量产准备阶段,首发搭载于一汽红旗天工系列车型 [2] 全球化战略 - 筹备在新加坡设立全球供应链与研发中心,强化东南亚与国际市场交付能力 [3] - 与HERE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一代全球车载导航系统 [3] - 在中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典、马来西亚等地设立12个全球运营中心 [4] - 服务对象包括大众、沃尔沃、吉利、极星、红旗、东风、长安等国内外车企 [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聚焦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中央计算平台等核心赛道技术优势 [1] - 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覆盖芯片模组、智能座舱、中央计算、AI大模型及软件平台 [4] - 全球整车制造商对智能座舱及高级辅助驾驶需求持续增长 [3] - 生成式AI在车载人机交互、软件平台构建等领域的应用深化 [3]
ECARX(EC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1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营收达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20] - 商品销售收入为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20] - 软件许可收入同比激增148% [21] - 服务收入为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 [21] - 毛利润为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毛利率达19.8% [21] - 总营收成本同比增长34% [22] - 运营费用同比下降9% [22] - 调整后EBITDA亏损显著改善,去年同期亏损2.24亿元人民币 [22] - 季度末现金及受限现金为9.33亿元人民币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聚焦旗舰Antora系列,涵盖从单芯片Antora 1000到最新Antora FPB迭代产品,还有大量基于高通的解决方案 [14] - 智能驾驶产品线成功量产Skyland Pro解决方案,可根据客户需求转向更先进的NVIDIA平台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6%,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2.9%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强调和拓展前沿、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组合,执行战略愿景,处于全球汽车行业变革前沿 [5] - 构建中国和海外两个闭环系统,涵盖知识产权、研发、采购、制造和交付 [18] - 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全球供应链中心和国际工程中心,2026年底前员工超100人,由马来西亚业务支持 [18] - 凭借创新产品组合和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独特价值主张,应对竞争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存在逆风与供应链挑战,但公司凭借创新产品和战略伙伴关系,财务表现改善,有信心抓住机遇 [5][6] - 2025年开局良好,新项目储备丰富,创新解决方案不断增加,有明确盈利路径,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9] 其他重要信息 - 一季度出货量激增至68.4万台,截至3月搭载公司技术的车辆超870万台,同比增长35.8%,环比增长8.4% [7] - 成功将智能驾驶和停车功能集成到Antora Southern Superbring,实现研发里程碑 [7] - 3月在香港举办投资者日活动,超80名投资者和分析师参加,强调2024年底EBITDA盈亏平衡、2025年积极展望、全球扩张和技术创新 [8] - 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募资4500万美元用于全球扩张,部署全球研发和供应链网络 [9] - 与HEAR Technologies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车载导航系统 [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球知识产权组合扩展至705项注册专利和778项专利申请 [1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快速更新Skyline近期订单和盈利能力,今年是否有额外年度成本降低压力,是否参与Cheney Hong Han H3项目,H3是否会成为Judy的主流替代解决方案 - 一季度Skyline订单情况良好,公司有信心保持其在吉利家族和行业的目标,与NVIDIA SOAR平台的合作将增加销量 公司在中国市场有竞争力,已实现年度成本降低,并将继续与客户紧密合作 [29][30] - 不记得H3相关内容,但公司是吉利ADAS路线图的紧密合作伙伴,Thought Engine宣布的81000 SOC将是重要平台 [31] 问题2: 关于SPV集中计算平台,是否有与汽车制造商的新业务可宣布,GXC产品线是否会在某一时刻使用STD产品 - 公司宣布与大众集团的合作,部分品牌使用SPV平台,在中国市场,吉利Gax E5和Gax系列表现出色 [36][37] - GA 3.0架构已包含网关停车和数字副本等STD计划 [39] 问题3: 美国关税对供应沃尔沃车辆或芯片供应有何影响 - 美国关税对行业挑战大,但公司采用合同制造模式,与沃尔沃紧密合作,可在墨西哥、美国或加拿大找到合适合作伙伴,影响较小 [41][43] 问题4: 鉴于宏观环境变化和纯销售增长乏力,如何看待与国际OEM合作前景,分享与大众合作的最新情况及销售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计划在新加坡建立供应链和工程中心的更多信息及与现有供应链网络的协同作用 - 全球汽车制造商对公司技术感兴趣,中国市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领先,大众项目将先在巴西市场推出,最终拓展到印度市场,关税对供应链影响不大 [49][50][51] - 公司将在新加坡建立全球供应链中心,与马来西亚共同组建工程团队,该中心将整合全球供应链活动,维护软件知识产权,服务欧洲和北美市场 [53][54] 问题5: 公司具备座舱和ADAS能力,如何在驾驶和座舱集成趋势中受益,今年或明年是否有相关产品,吉利银河需求良好有助于提升盈利势头,如何看待后续季度的可持续需求 - 公司Antora平台可集成座舱智能和ADAS功能,已向市场推出,许多客户感兴趣并选择,如GACS E5已部署相关功能,还将推广前视ADAS功能,向大众集团提供Antora 1010平台也很重要 [60][61][62] 问题6: 公司今年计划装备多少种不同车型,吉利和非吉利车型分别有多少,关税是否影响与美国客户的对话,何时能成为美国大型汽车制造商的选择 - 公司项目储备丰富,今年工程团队忙碌,有强大的产品发布能力 目前关税对业务影响不大,公司采用灵活的合同制造模式,将根据关税结构调整供应链 [69][70][71] - 公司已与美国市场有一些合作机会,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会增加合作,收入转化可能在几年后,目前与欧洲汽车制造商合作紧密,有强大的项目储备 [72][73]
ECARX(EC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1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营收达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19] - 商品销售收入为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19] - 软件许可收入同比激增148% [20] - 服务收入为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 [20] - 毛利润为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毛利率为19.8% [20] - 总营收成本同比增长34% [21] - 运营费用同比下降9% [21] - 调整后EBITDA亏损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 [21] - 本季度亏损为0.5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85亿元人民币 [22] - 截至季度末,公司拥有9.33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和受限现金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聚焦旗舰Antora系列,涵盖从单芯片Antora 1000到最新Antora FPB迭代产品,同时保留大量基于高通的解决方案 [13] - 智能驾驶产品线成功量产Skyland Pro解决方案,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转向更先进的NVIDIA平台 [14] - 第一季度发货量达68.4万台,全球服务18家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涉及28个品牌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季度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6%,但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2.9% [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强调并拓展前沿、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组合,执行战略愿景,处于全球汽车行业变革前沿 [4] - 构建中国和海外两个闭环系统,涵盖知识产权、研发、采购、制造和交付 [17] - 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全球供应链中心和国际工程中心,2026年底前员工超100人,由马来西亚业务提供支持 [17] - 凭借创新产品组合和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独特价值主张,应对竞争 [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虽面临市场逆风与供应链挑战,但公司凭借创新产品和战略伙伴关系,财务表现持续改善 [4][5] - 2025年开局良好,新项目储备丰富,创新解决方案不断增加,有明确盈利路径,有信心抓住行业变革机遇 [9] - 第一季度运营执行强劲,全球业务持续拓展,有信心为全球客户带来可持续增长和价值 [10][18] 其他重要信息 - 3月举办2025投资者日活动,超80名投资者和分析师参加,强调2024年底EBITDA盈亏平衡、2025年积极展望、全球扩张和技术创新 [7][8] - 完成自2022年上市以来首次公开发行,募资4500万美元用于全球研发和供应链网络部署 [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球知识产权组合扩展至705项注册专利和778项专利申请 [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更新Skyline近期订单和盈利能力情况,今年是否有年度成本降低压力,是否参与Cheney Hong Han H3项目,H3是否会成为Judy主流替代解决方案 - Skyline第一季度订单情况良好,毛利率处于合理市场水平,有信心保持该产品线目标;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已实现OEM客户年度成本降低,并将继续努力;不记得H3相关内容,但公司与吉利ADAS路线图紧密合作,Thought Engine宣布的81000 SOC平台很重要 [30][31] 问题2: 关于SPV集中计算平台,是否有与汽车制造商的新业务可宣布,GXC产品线未来是否会使用STD产品 - 已宣布与大众集团合作,部分品牌使用SPV平台,在中国市场GDGax E5和GALEX产品线表现良好;GA 3.0架构已包含相关计划 [37][38][40] 问题3: 美国关税对沃尔沃车辆供应和芯片供应有何影响 - 美国关税对行业挑战大,但公司采用合同制造模式,与沃尔沃紧密合作,可在墨西哥、美国或加拿大等地找到合适合作伙伴,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 [41][42][44] 问题4: 鉴于宏观环境变化和纯销售增长乏力,如何看待与国际OEM合作前景,与大众合作情况及销售影响,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供应链和工程中心详情及与现有供应链网络协同方式 - 全球汽车制造商对公司技术感兴趣,中国市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领先,大众项目先在巴西市场推出,后拓展至印度市场,关税对这两个供应链影响不大;设立新加坡供应链中心可服务全球市场,与马来西亚团队构建工程团队,维护软件IP,服务欧美市场 [49][50][54] 问题5: 公司具备座舱和ADAS能力,如何在驾驶和座舱一体化趋势中受益,今年或明年是否有相关产品,吉利银河需求良好,后续季度需求可持续性如何 - Antora平台可实现座舱智能和ADAS功能集成,已向市场推出,如GACS E5已部署相关功能,还将推广前视ADAS功能;上海车展期间与众多汽车制造商讨论单盒解决方案,展示原型车并进行试驾,前景乐观 [60][61][63] 问题6: 今年计划装备多少种不同车型,吉利和非吉利车型分别有多少,关税是否影响与美国客户对话,何时能成为美国大型汽车制造商的选择 - 今年项目储备丰富,工程团队忙碌,有强大的推出能力;目前关税对业务影响不大,采用灵活合同制造模式,会根据关税结构调整供应链;已与美国市场有合作机会,预计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增加合作,后续转化为收入 [6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