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科系统(CSCO)
icon
搜索文档
The 5 Best Dividend Stocks to Buy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8-30 12:15
股息投资环境变化 - 2022年和2023年加息周期中股息股票吸引力下降 因无风险利率产品如定期存单和美国国债更具吸引力[1] - 2024年利率下降推动投资者重新转向股息股票[2] - 美联储预计年内至少进行一至两次降息 可能进一步强化高股息股票配置需求[2] 可口可乐(KO) - 全球最大饮料商 产品线覆盖碳酸饮料/瓶装水/茶饮/果汁/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咖啡及酒精饮品[5] - 采用轻资产模式 仅销售糖浆和浓缩液 由装瓶合作伙伴完成生产和销售[6] - 连续六十余年实现年度股息增长 当前远期股息率达3% 远期市盈率为23倍[6] 奥驰亚(MO) - 美国最大烟草公司 核心收入来源为万宝路香烟品牌[7] - 通过推出无烟产品(鼻烟/尼古丁袋/电子烟)应对吸烟率下降趋势[7] - 自2008年分拆国际业务后保持年度股息增长 当前远期股息率达6.4% 远期市盈率为12倍[8][9] IBM(IBM) - 过去五年剥离低增长基础设施服务业务(Kyndryl) 聚焦混合云与人工智能等高增长领域[10] - 通过开源软件子公司Red Hat在客户本地服务器与公有云之间提供分析工具[11] - 连续30年实现年度股息增长 当前远期股息率为2.8% 远期市盈率为22倍[11] 思科系统(CSCO) - 全球最大网络设备商 近年面临供应链及库存问题挑战[12] - 通过收购ThousandEyes/Acacia Communications/Splunk扩大生态系统[13] - 企业为支持AI应用升级网络设施 可能推动基础设施支出增长[13] - 连续13年实现年度股息增长 当前远期股息率为2.4% 远期市盈率为17倍[14] Realty Income(O) -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 主营零售物业租赁 租户包括Dollar Tree/Walgreens等抗衰退零售商[15] - 持有15,600处物业 1994年上市以来 occupancy rate(占用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16] - 按税法要求将至少90%应税收入作为股息分配 采用月度分红制度[15][17] - 上市后共计131次上调股息 当前远期股息率达5.6% 基于调整后FFO的市盈率为14倍[17]
Cisco Systems, Inc. (CSCO) Presents at Deutsche Bank's 2025 Technology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8-28 17:03
公司管理层背景 - 首席财务官Mark Patterson任职90天 在公司拥有25年工作经验 曾担任多个职位并与各区域及客户市场合作 [3] - 首席产品官Jeetu Patel任职约1年 在思科工作5年时间 [5] - 首席财务官最初从财务岗位起步 曾担任被思科收购的初创公司首席财务官 [4] 业务发展态势 - 公司当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 - 管理团队对未来发展前景感到振奋 [4]
Cisco Systems (CSCO)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28 16:02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思科系统公司 (Cisco Systems Inc) [1][5][7] * 行业涉及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硅芯片 [9][12][18][3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人工智能驱动网络架构根本性转变** * 因AI智能体(agentic AI)将7x24小时自主执行任务,导致网络流量模式发生根本改变,从过去的间歇性、突发性流量转变为持续性、高强度的推理流量 [10][11][42] * AI对延迟极度敏感,要求安全功能与网络深度融合(而非作为独立设备)以降低延迟,这催生了将安全功能嵌入网络架构本身的需求 [11][12] * 思科推出的“智能交换机”(smart switch)集成了网络处理单元(NPU)和数据处理单元(DPU),能在单一设备内同时完成数据包转发和安全检查 [12] * 思科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同时拥有网络和安全技术栈,而网络竞争对手缺乏安全能力,安全竞争对手缺乏网络能力 [12] **2 未来发展的三大核心约束与思科的定位** * 未来市场将面临三大核心约束:基础设施(电力、算力、网络)约束、信任赤字(安全)以及数据鸿沟 [28] * 思科在这三个领域均占据核心位置:提供低延迟、高性能、高能效的网络基础设施;拥有全面的安全技术栈,既能用AI进行网络防御,也能保护AI模型本身;通过Splunk获取独特的机器数据能力 [28][29][30] **3 市场构成与未来演变** * 思科当前服务的四大关键客户群体:超大规模云厂商(hyperscalers)、新兴云厂商(neo clouds)、服务提供商以及企业 [18] * 当前AI工作负载主要集中于超大规模厂商的公有云,但预计未来企业为满足数据主权和规模经济,将重新加速私有云和数据中心建设,导致工作负载向私有云回流 [21][22] * 思科正与多国政府合作主权数据中心建设,例如阿联酋、沙特、印尼等地 [21] **4 产品与平台化战略** * 思科正从过去分散的业务单元和产品线模式,转向打造高度集成的平台,强调产品间的协同效应而非独立运作 [7][27][52] * 近期完成了对Splunk的收购,其价值在于能将网络遥测数据与安全遥测数据关联,极大压缩故障排查和安全事件调查时间,将精力集中于响应和修复 [23] * 思科致力于解决三大客户问题:重新架构以使其数据中心支持AI;未来证明其工作场所(园区、分支等);实现数字韧性(digital resilience) [23] * 在园区和分支网络领域,通过将Meraki和Catalyst产品线融合为统一的硬件、许可和管理平台,极大简化了架构复杂性 [45][46] * 即将推出AI Canvas产品,提供“智能体运维”(agentic ops)框架,通过AI智能体自动进行故障检测、根本原因分析、跨域数据关联及协同排障,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46][47] **5 自研硅芯片(Silicon One)的战略价值** * 思科是市场上极少数能自研网络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公司之一,主要竞争者包括博通(Broadcom)和英伟达(Nvidia) [31] * 自研硅芯片是获得超大规模厂商业务的关键,因为它为市场提供了供应商选择,避免了被单一供应商锁定的风险 [31] * 交换机产品的利润主要集中于硅芯片和软件,而非硬件系统。自研芯片和系统使思科相比那些转售技术的竞争对手拥有极大的市场优势和利润空间 [32] * 从财务角度看,自研芯片避免了其他玩家的利润叠加(margin stacking),对思科的毛利率有长期增值作用,同时加强了对供应链和创新周期的控制 [33] **6 广泛的AI生态合作与英伟达伙伴关系** * 思科是英伟达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计划中唯一一家非英伟达自研芯片的供应商,其交换机与英伟达的网卡(NIC)协同工作 [38] * 双方合作推出“安全AI工厂”(Secure AI factory)概念,将思科的安全能力(如AI Defense产品)集成到英伟达的AI工厂堆栈的每一层 [38][39] * 思科还战略投资了多家AI领域的重要公司,包括Grok、Anthropic、Coherent、Mistral、Scaled AI和Thinking Machines (Mistral),以深度融入AI生态体系 [37] **7 零信任(Zero Trust)与身份管理的演进** * 随着AI智能体的普及,身份管理问题将加剧。智能体需要拥有独立于人类的、更细粒度的身份和权限控制 [49][50] * 思科推出了“通用零信任网络接入”(universal ZTNA)框架,其范围从人类连接应用,扩展到智能体连接智能体、物联网设备连接物联网设备 [50] * 该框架基于其全新构建的Secure Access产品,并已与防火墙、分段等能力完全集成,由统一的管理平面管理 [51] * 思科为此构建了自有基础模型,如用于安全的模型和用于网络的“深度网络模型”(deep network model),其性能优于万亿参数的通用大模型 [48][49] **8 财务表现与运营纪律** * 公司最近一个季度业绩稳健,实现了超预期和上调指引(beat and raise) [55] * 盈利增长速度快于收入增长,并且公司指引下一季度及2026财年全年均保持这一趋势 [55][56] * 公司面临诸多顺风因素,包括AI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领域园区网络升级换代 [56] **9 应对关税风险** * 关税对近期业绩影响轻微,当前财务指引已假设现有关税政策、USMCA豁免及半导体电子元件豁免将继续存在 [57] * 思科拥有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巨大的规模,这使其在应对关税变动时具有适应和调整的优势。在上一次对华关税中,公司通过调整成功缓解了超过80%的影响 [58] * 自研硅芯片在成本基础上可能与其他采购芯片的玩家不同,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带来优势,但与关税的直接关联性尚不明确 [59] 其他重要内容 **1 内部AI应用与效率提升** * 投资者关系部门使用AI引擎自动抓取竞争对手财报、分析师预期等信息,并在电话会议期间实时建议答案 [16] * 客户支持部门已有约三分之二的呼叫由AI处理 [16] * 公司为每个职能部门设定了明确的通过应用AI实现节省的目标,其目的并非直接削减人员或运营支出(OpEx),而是将节省的资源重新投入到如芯片开发等关键机会上 [17] **2 企业文化转型** * 公司正从过去类似“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的分散模式,转向高度协同、统一决策的“平台化”模式 [7][62] * 企业文化强调“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创公司一样运作”(operate like the world's largest startup),兼顾规模与速度 [63] * 战略重心从“遇到重要领域就收购”转变为“遇到重要领域先考虑自主构建”,收购仅用于加速现有愿景,而非核心战略 [64] * 这一转型显著提升了决策速度和工程效率,激发了员工士气,公司自认为“重拾了自信”(gotten our swagger back) [62][65]
帝国的兴衰:世界500强里的通信设备商
虎嗅· 2025-08-26 23:27
文章核心观点 - 通信设备行业在25年间经历剧烈整合 从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中7家设备商减少至2025年仅剩2家 华为和思科 展现行业兴衰更替和技术 地缘政治 企业竞争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2][54][55] 行业格局演变 - 2000年有7家设备商上榜 包括朗讯(第74位 营收383亿美元) 北电(第194位 营收212亿美元) 摩托罗拉(第109位) 爱立信(第140位) 阿尔卡特(第163位) 诺基亚(第196位) 思科(第409位) 华为当时营收仅100亿人民币 中兴45亿人民币 [5] - 2005年朗讯和北电已退出500强 摩托罗拉(第138位) 思科(第254位) 诺基亚(第130位) 爱立信(第338位) 阿尔卡特(第399位)上榜 华为和中兴凭借3G技术突破海外市场 华为营收达453亿人民币 中兴215亿人民币 [8][9] - 2006年行业出现合并潮 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立 试图应对中国厂商崛起 [12][13] - 2010年北电破产 其资产被爱立信 Ciena 苹果等瓜分 华为首次进入500强(第397位 营收218亿美元) 同期诺基亚(第120位) 思科(第200位) 爱立信(第301位) 摩托罗拉(第391位) 阿尔卡特朗讯(第418位)上榜 [16] - 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爱立信退出手机业务 行业进一步整合 [19][20] - 2015年仅剩3家设备商上榜:思科(第225位 营收471亿美元) 华为(第228位 营收467亿美元) 爱立信(第363位 营收332亿美元) 阿尔卡特朗讯被诺基亚收购 [23][25] - 2020年华为跃升至500强第49位(营收1243亿美元) 思科第211位(营收519亿美元) 诺基亚第488位(营收260亿美元) 其他厂商消失 [26][27] - 2025年仅华为(第83位 营收1198亿美元)和思科(第273位 营收538亿美元)留在500强榜单 [37] 企业竞争因素 - 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导致衰落:北电因重点发展CDMA2000并出售WCDMA产品线 后押注Wimax失败而破产 [11][16] - 人力资源差异:中国每年数百万理工科毕业生为华为提供人才优势 其薪酬激励和奋斗文化形成竞争力 而欧洲企业面临高福利环境下的执行力差异 [24][61] - 业务模式差异:思科因专注于企业数据通信产品(交换机/路由器) 避免运营商网络设备激烈竞争 在500强排名稳定在200多位 而其他欧美厂商大起大落 [25] - 并购整合效果:爱立信未经历大型并购 体系运作传承较好 其移动网络业务营业利润率保持两位数 诺基亚因并购整合问题利润率低于10% [46][47] 地缘政治影响 - 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2020年加强出口管制 导致华为海外订单断崖式下跌 芯片供应中断 [29][30][31] - 美国技术壁垒和长臂管辖打破全球分工体系 加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产化进程 [32][34] - 行业市场呈现割裂趋势:中外设备商在各自治领地深耕 产业链和技术标准面临分化风险 [55] 技术演进与市场挑战 - 5G建设高峰期已过 6G商用预计2030年 行业进入青黄不接期 爱立信和诺基亚2022年营收达顶峰后下滑(爱立信286亿美元 诺基亚278亿美元) 均低于500强309亿美元门槛 [38][41] - 互联网公司OTT业务冲击:2024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14418亿元(相当于9个诺基亚年销售额) 用户更关注应用体验而非网络技术 影响运营商业务布局和设备商营收 [59][60] - 爱立信在北美市场获关键订单:2021年与Verizon签署83亿美元5G合同 2023年与AT&T签署140亿美元Open RAN合同 成为北美市场受益者 诺基亚因失去Verizon和AT&T订单损失53亿美元营收 [42][43] 企业运营状况 - 爱立信员工数2022年达10.55万人后减少 2024年较2022年减少1.13万人 诺基亚员工数2020年起持续下降 至2024年减少1.17万人 [51][52] - 华为采用"工资+奖金+内部股票分红"薪酬模式 与员工形成绑定契约 但未上市使营收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需保持高速增长维持承诺 [62] - 华为面临管理哲学挑战:奋斗文化对95后和00后员工作用可能减弱 增长停滞风险可能影响双向契约履行 [65]
Cisco Rides AI Boom With $2B Orders: Can It Sustain the Growth Curve?
ZACKS· 2025-08-26 16:31
思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业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人工智能相关订单超过20亿美元 是初始10亿美元目标的两倍[1] - 第四季度人工智能订单达8亿美元 较上一季度6亿美元增长33%[1] - 预计中东地区与HUMAIN G42和Stargate UAE的交易将在2026财年下半年扩大规模[2] 技术优势与合作伙伴关系 - 基于以太网的解决方案 先进交换平台和Silicon One网络设备成为超大规模运营商和新云提供商的关键基础设施[2] - 与英伟达合作整合Nexus交换机与Spectrum-X架构 推进Secure AI Factory解决方案[2] - 软件和订阅服务占收入54% 通过年度经常性收入提供可预测收入流并改善利润率[3] 财务表现与业绩指引 - 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146.5-148.5亿美元 全年收入590-600亿美元[4] - 2026财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为4.02美元 过去30天上涨0.01美元 同比增长5.51%[12]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3.4% 超越Zacks计算机与技术板块12.5%的回报率[7] 行业竞争格局 - Arista Networks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快速发展 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收入达7.5亿美元 毛利率超过64%[5] - Arista拥有83亿美元现金和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在下一代数据中心领域展现竞争优势[5] - 戴尔科技通过"AI工厂"计划交付预集成系统 2026财年第一季度发货18亿美元AI服务器 积压订单达144亿美元[6] 估值指标 - 公司远期12个月市销率为4.47倍 高于行业平均的4.2倍[10] - 价值评分获得D级 显示估值水平较高[10]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13]
Cisco (CSCO) Upgraded to Buy: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Stock?
ZACKS· 2025-08-25 17:01
评级上调核心原因 - 思科系统获Zacks评级上调至第2级(买入)主因盈利预期改善 该评级完全基于公司盈利前景变化 [1] - 评级上调反映市场对其盈利前景的乐观情绪 可能转化为买入压力并推升股价 [3] - 过去三个月Zacks共识预期上调4.5% 显示分析师持续调高盈利预测 [8] 盈利预期与股价关联机制 - 未来盈利潜力变化与短期股价走势存在强相关性 主因机构投资者根据盈利预期计算公允价值 [4] - 机构投资者通过估值模型调整公平价值 大额交易直接引发股价变动 [4] - 实证研究显示盈利预期修正趋势与短期股价波动存在显著关联 [6] Zacks评级系统特性 - 评级系统依赖四项盈利预期相关因素 将股票分为五级(从强烈买入到强烈卖出) [7] - 第1级股票自1988年来实现年均25%回报率 具备经外部审计的优异历史记录 [7] - 系统覆盖超4000支股票 仅前5%获强烈买入评级 后续15%获买入评级 保持买入卖出比例平衡 [9] 思科具体财务预期 - 2026财年(截至7月)每股收益预期为4.02美元 与上年持平 [8] - 公司位列Zacks覆盖股票前20% 表明其具备优异的盈利预期修正特征 [10] - 路由器、交换机、软件和服务业务盈利预期改善预示基本面业务提升 [5][8]
Buy Cisco on Strong Guidance, Estimate Revisions and Short-Term Upside
ZACKS· 2025-08-25 12:45
核心业绩表现 - 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 多项指标超越市场共识 [1] - 年度经常性收入达3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其中产品ARR增长8% [3] - 订阅收入达79亿美元 同比增长3% [3] - 剩余履约义务达435亿美元 同比增长6% 其中产品RPO增长8% 短期RPO达217亿美元 增长4% [3] 财务指引与预期 - 2026财年收入指引590-600亿美元 较2025财年567亿美元显著提升 [5] - 2026财年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4-4.06美元 较2025财年3.81美元增长 [5]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共识预期147.7亿美元 同比增长6.7% 每股收益0.98美元 增长7.7% [6] - 2026财年全年收入共识预期595.9亿美元 增长5.2% 每股收益4.02美元 增长5.5%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全面整合AI技术至网络、安全、协作及可观测性产品组合 [1] - AI基础设施产品需求强劲 成为业务增长关键驱动力 [1][9] - 推出结合安全与网络的AI驱动Hypershield 强化安全产品矩阵 [4] - 安全业务订单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Secure Access/XDR/Hypershield/AI Defense第四季度新增750家客户 [9] 战略合作与收购 - Splunk收购显著增强经常性收入基础 拓展软件解决方案组合 [4] - Splunk新客户同比增长14% 并完成微软Azure平台部署 [9] - 与英伟达扩大合作 提供AI就绪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10] - 思科Nexus交换机与英伟达Spectrum-X架构集成 为AI集群提供低延迟高速网络 [1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年内至今回报率13.7% 超越标普500指数的10.2% [11] - 机构平均目标价显示较当前67.32美元有13.5%上行空间 目标区间69-87美元 [11] - 当前前瞻市盈率16.67倍 低于标普500的19.79倍但高于行业平均15.23倍 [12] - 股本回报率达27.02%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07%和标普500的17.03% [12] 业务战略定位 - 通过硬件虚拟化技术紧密耦合计算、网络与虚拟化 提供高性能虚拟机网络 [9] - 提供交换、路由、无线及服务器技术一体化的统一计算系统 [13] - 网络流量激增和安全威胁演变推动网络容量需求加速增长 [13]
3 Networking Stocks to Consider From a Flourishing Industry
ZACKS· 2025-08-22 15:46
行业增长驱动力 - 云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云存储和下一代连接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1] - AI工作负载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激增 推动高速互连、光网络和以太网交换机投资 [1] - 5G加速部署驱动物联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R/VR设备和5G智能手机普及 刺激网络基础设施需求 [1] - Wi-Fi 7升级周期成为催化剂 刺激创新网络产品需求 [2][6] 技术创新与业务机会 - 智能家居和联网产品(智能电视、游戏机、高清流媒体播放器、安防摄像头等)推动网络技术创新 [4] - 物联网快速普及、智能设备流行和云计算应用推动高效网络支持基础设施需求 [4] - AI和机器学习技术进步以及云应用高采用率为行业公司带来巨大潜力 [4] - 企业需求推动网络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创新 [4] - Wi-Fi 6E设备需求增长 因能提供连续信道带宽支持更多连接设备且不牺牲速度 [6] 5G部署与基础设施投资 - 5G技术成功依赖核心光纤回传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投资 [5] - 智能连接家庭、医院、工厂、建筑、城市和自动驾驶车辆发展努力利好行业参与者 [5] - 行业公司大量投资LTE、宽带和光纤以提供额外容量并改善互联网和无线网络 [5] 行业表现与估值 - 行业过去一年上涨31.3% 超过更广泛板块18.3%的涨幅和标普500指数13.9%的涨幅 [11] - 基于前瞻12个月市盈率 行业目前交易于20.27倍 低于标普500的22.52倍和板块的27.18倍 [14] - 过去五年行业交易市盈率高至21.39倍 低至16.86倍 中值为19.36倍 [14] 重点公司业务表现 - Extreme Networks最新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 受有线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强劲需求驱动 [18] - Extreme Networks推出AI驱动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Platform ONE 第四财季SaaS年度经常性收入增长24.4%至2.076亿美元 [19] - Extreme Networks预计2026财年收入12.38亿至12.28亿美元 [20] - Extreme Networks股价过去一年上涨34.1% [20] - 思科在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占据强势地位 积极推动AI和安全领域发展 [23] - 思科与英伟达深化合作 提供AI就绪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集成Nexus交换机与Spectrum-X架构 [24] - 思科安全业务第四财季新增750家客户 [25] - 思科股价过去一年上涨33.5% [26] - RADCOM专注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5G网络云原生自动化服务保障 [28] - RADCOM与英伟达合作 许多客户从讨论阶段进入实验室部署阶段 [30] - RADCOM重申全年收入增长目标15%-18% 中点预测7110万美元 [31] - RADCOM股价过去一年飙升34.5% [32] 行业排名与前景 - 行业在Zacks排名中位列第99位 处于246个行业中的前40% [9] - 行业排名表明近期前景光明 排名前50%行业表现优于后50%两倍以上 [9]
How Cisco Is Building a New Growth Story for Investors
MarketBeat· 2025-08-22 13:12
核心观点 - 公司对2026财年业绩展望乐观 预计营收590亿至600亿美元 非GAAP每股收益4.00至4.06美元 [2] - 三大增长引擎驱动公司转型:AI基础设施业务爆发式增长 软件服务转型提升利润率 传统核心业务升级周期 [2][7][11] - 公司形成增长、收益与价值三重投资优势 现金流达142亿美元支撑发展 [15][21] 财务表现与市场定位 - 第四季度服务提供商和云客户产品订单同比增长49% [4] - 年度经常性收入达311亿美元 订阅收入占总营收54% [8] - 股价67.02美元 市盈率25.58倍 股息收益率2.45% 目标价74.53美元 [1][21] 人工智能业务突破 - AI相关订单超20亿美元 较原10亿美元目标翻倍 [3] - 800G以太网技术和Nexus交换机成为AI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 [4] - 需求从云巨头扩展至主权AI国家和新型云服务提供商 [5][13] 软件与服务转型 - Splunk整合成效显著 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4% [9] - 形成网络安全与可观测性一体化平台优势 [9][10] - 软件业务提升财务可预测性 支持稳定股息增长 [10] 传统业务升级周期 - Catalyst 9000系列智能交换机推动数十亿美元设备更新需求 [11] - AI应用部署驱动企业网络升级 要求更高带宽与嵌入式安全 [12] - 传统业务提供稳定收入基础 降低整体增长风险 [14] 投资价值分析 - 现金流股息支付率43.2% 具备持续提高股息空间 [21] - 债务权益比0.49 财务结构健康 [21] - 相较纯AI公司估值更具吸引力 [21]
Cisco to Participate in August 2025 Deutsche Bank Technology Conference
Prnewswire· 2025-08-22 12:00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太平洋标准时间上午8:00至8:35参与德意志银行技术峰会并进行炉边谈话[1] - 公司首席财务官Mark Patterson与首席产品官Jeetu Patel将作为主要发言人出席活动[1] - 活动期间公司管理层及投资者关系团队将参与投资者会议 但不会讨论新财务信息[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作为全球技术领导者在人工智能时代致力于革新组织连接与保护方式[2] - 公司拥有超过40年安全连接领域经验 提供行业领先的AI驱动解决方案与服务[2] - 公司通过赋能客户及合作伙伴实现创新突破 提升生产力并增强数字韧性[2] 公司发展愿景 - 公司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目标 持续推动建设更具连接性与包容性的未来[2] - 公司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室及社交媒体平台X(账号@Cisco)发布最新动态[2] 知识产权声明 - Cisco名称及标识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均为公司注册商标或商标[3] - 第三方商标归属其各自所有者 文中"合作伙伴"表述不构成法律合伙关系[3] 联系信息 - 投资者关系联系人Sami Badri(电话469-420-4834 邮箱sbadri@cisco.com)[4] - 媒体联系人Robyn Blum(电话408-930-8548 邮箱roblum@cisco.co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