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音(BA)
icon
搜索文档
波音防务员工坚持争取更优厚待遇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52
罢工事件背景 - 美国工会组织国际机械师协会高层与一名美国民主党国会议员加入波音圣路易斯工厂罢工 该工厂负责生产波音防务装备[2] - 参与罢工员工敦促公司签订与西雅图地区员工协议条款更接近的合同[2] 工会核心诉求 - 要求四年内通用薪资上涨38%[2] - 要求提高退休计划供款并恢复年度奖金[2] - 要求1.2万美元签约奖金[2] - 要求公司承诺若在合同有效期内启动新项目 下一代商用客机须在西雅图地区生产[2] 公司回应与现状 - 波音全球服务部美国政府服务部副总裁表示该提议已遭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协会中3200名成员否决[2] - 公司与工会双方官员均表示没有恢复谈判的计划[2]
Boeing Vs. Airbus: Order Strength Meets Delivery Weakness
Seeking Alpha· 2025-08-25 10:38
行业需求与挑战 - 波音和空客面临满足飞机需求的艰巨挑战 [1] - 两家飞机制造商股价均出现显著上涨 [1] 研究服务与数据能力 - The Aerospace Forum提供航空航天、国防和航空业投资研究服务 包括evoX数据分析平台访问权限 [1] - 该研究服务通过数据驱动分析发现行业投资机会 并提供数据分析监测工具 [1]
波音中国管理层调整,业务复苏下仍有这些挑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08:49
人事变动 - 波音中国总裁柳青于2023年退休 由沈忱(Carol Shen)担任代理董事总经理[1] - 柳青为美籍华人 曾负责波音在中国的政府关系团队及多家汽车企业领导职务[1] - 近20年5位中国总裁中3位由总部或其他大区调任 柳青属于对中国市场更熟悉的管理层[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至227.5亿美元[2] - 第二季度净亏损6.12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14.39亿美元大幅收窄[2] 生产交付 - 第二季度交付150架民用飞机 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3] - 737机型月产量提升至38架 预计年底达42架[3] - 787宽体机月产量从5架提升至7架[3] 订单情况 - 第二季度获得455架净订单[3] - 包括卡塔尔航空120架787和30架777-9订单 英国航空32架787-10订单[3] 关税影响 - 中国对美飞机加征125%关税导致4月暂停接收 6月恢复接收[4] - 当前窄体机税率5% 宽体机税率1% 最终税率取决于中美谈判结果[4] - 欧盟与美国达成民机零关税协议 空客业绩指引排除关税影响[4] 供应链挑战 - 疫情导致飞机制造商和供应商裁员最高达50% 复产面临招聘培训困难[5] - 全球飞机未交付订单超17,000架 远高于疫情前10,000-11,000架水平[6] - 供应链问题预计持续至2025年甚至2020年代末[6] 订单积压 - 波音期末总积压订单6190亿美元[6] - 商业飞机积压订单超5900架 价值5220亿美元[6]
波音中国管理层调整 业务复苏下仍有这些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8-25 08:47
管理层变动 - 波音中国总裁柳青于2023年退休 由沈忱(Carol Shen)担任代理董事总经理 此职位为新增设 [2] - 柳青为美籍华人 曾负责波音在中国的政府关系团队 并曾在福特汽车、克莱斯勒等公司担任领导职务 [2] - 近20年波音5位中国总裁中3位从总部或其他大区调任 柳青是对中国市场更了解的管理层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至227.5亿美元 净亏损6.12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14.39亿美元大幅收窄 [3] - 期末总积压订单规模达6190亿美元 其中商业飞机积压订单超过5900架 价值5220亿美元 [7] 生产与交付 - 第二季度交付150架民用飞机 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 远高于去年同期的93架 [4] - 737机型产量提高至每月38架 预计年底达每月42架 787机型产量从每月5架提升至7架 [4] - 生产恢复得益于阿拉斯加航空737 MAX 9事件后审查限制的逐步解除 [4] 订单情况 - 第二季度获得455架净订单 包括卡塔尔航空120架787和30架777-9订单 以及英国航空32架787-10订单 [4] - 中国为波音单一最大海外市场 2018年四分之一新飞机交付中国 [5] 关税影响 - 中美对等关税下飞机进口税率曾达125% 导致中国航司暂停接收波音飞机 6月恢复接收 [6] - 目前窄体机按5%税率 宽体机按1%税率征税 最终税率取决于中美谈判结果 [6] - 欧盟与美国达成民机零关税协议 空客业绩指引排除关税影响 [6] 供应链挑战 - 全球飞机未交付订单积压超17000架 远高于疫情前10000-11000架 交付时间可能长达14年 [7] - 供应链问题预计持续至2025年甚至2020年代末 零部件供应商裁员最高达50% [6] - 疫情后行业面临招聘培训困难 导致零部件厂商和整机制造商均出现交付延迟 [6]
How the U.S. space industry became dependent on SpaceX
CNBC· 2025-08-24 13:00
公司发展历程 - 2002年成立 使用出售PayPal所获资金开发首款火箭Falcon 1 [1] - 2003年通过公开展示火箭争取政府机构关注 2004年获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和美国空军数百万美元资金支持 [3] - 2008年首次成功发射Falcon 1后 获NASA价值16亿美元商业补给服务合同 要求使用Falcon 9火箭和Dragon太空舱执行12次国际空间站任务 [5] - 2014年再获NASA价值26亿美元合同 开发运营载人航天器 [5] - 2024年公司估值达4000亿美元 [6]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2024年完成134次轨道发射 占全球航天器发射总量83% 发射次数仅次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两倍以上 [6] - 现役主力产品Falcon 9火箭和Dragon太空舱是NASA往返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载工具 [7] - Starlink卫星为偏远地区和战时盟国提供关键网络服务 Starshield间谍卫星网络获18亿美元政府合同 [7] - 即使竞争对手如亚马逊和OneWeb也使用其发射服务 [7] 行业变革影响 - 打破联合发射联盟(波音与洛克希德合资企业)的垄断格局 该联盟曾向政府收取数亿美元卫星发射费用 [2] - 2008年NASA商业补给合同使公司免于破产危机 [4] - 大幅降低太空准入成本 推动全球太空产业链发展 培育新兴企业生态 [8] - 正在测试的Starship火箭被列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关键组成部分 [7]
1 Green Flag for Boeing Stock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8-24 11:4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首席执行官Kelly Ortberg自2024年8月上任后推动多项运营改进 [1][3] - 董事会由工业领域重量级人物组成 包括Carrier Global首席执行官David Gitlin和前GE Aviation首席执行官David Joyce [2] - 国防业务负责人于2024年9月更换为波音资深高管Steve Parker [4] 生产经营改善 - 737 MAX月产量在第二季度达到38架初始目标 计划向联邦航空管理局申请提升至42架 [3] - 提高737 MAX生产率是提升利润率和现金流的关键 [3] - 国防业务在连续亏损后重新实现盈利 [4] 财务表现与前景 - 国防业务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完工成本预估稳定 显示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6] - 公司拥有6190亿美元订单储备 为利润增长提供潜在空间 [6] - 固定价格开发项目表现良好 执行能力持续改善 [6]
尾部喷出火花 马来西亚空军F-18战机坠毁视频公布
央视新闻· 2025-08-24 09:58
战机坠毁事件 -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一架F/A-18D战机在彭亨州关丹空军基地坠毁 现场视频显示机尾疑似爆炸并喷射火花 坠毁后远处出现火球 [1] - 事故中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 未造成人员伤亡 [1] - 涉事战机为美国麦道公司(现波音)研制 除美军外还销售至多国 其改进型号F/A-18E及F型近期屡发事故 [1]
Boeing-Built X-37B Spaceplane Launches, Beginning Eighth Mission
Prnewswire· 2025-08-22 13:42
发射任务与合作伙伴 - 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于美东时间8月21日23:50通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完成第八次发射任务 目前飞行器在轨状态良好并开展标准检测 [1][3] - 本次任务距离第七次任务结束不到6个月 上次任务于2025年3月7日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完成着陆 [2] - 任务采用波音集成服务模块 有效提升在轨实验活动的有效载荷容量 [2] 技术能力与实验内容 - 本次任务搭载政府合作伙伴的激光通信和量子惯性传感技术演示装置 后者用于在GPS不可用环境下支持导航 [3] - 在上次任务中首次执行气动减速机动操作 在改变轨道的同时节约推进剂 [3] - 该可返回式太空平台累计执行7次任务 在轨总时长超过4200天 每次返回后均进行检测与升级 [4] 战略价值与运营体系 - 该平台通过数据收集加速决策制定 强化系统架构 帮助操作人员在复杂环境下保持连接与航向 [4] - 项目由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主导的政府-产业合作项目 美国太空军负责运营监督 [4] - 波音团队主要位于加州Seal Beach和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负责可重复使用太空飞机的设计、建造、集成与运营 [4]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波音作为全球航空航天领军企业和美国顶级出口商 为150多个国家客户开发、制造和服务商用飞机、防务产品及太空系统 [5] - 公司通过美国及全球员工与供应商网络推动技术创新、经济机会、可持续发展及社区影响 [5] - 企业文化建设核心聚焦安全、质量与诚信三大价值观 [5]
劳资谈判陷入僵局 波音(BA.US)防务工人继续罢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7:15
罢工事件背景 - 国际机械师和航空航天工人协会第837区3200名成员于8月4日开始罢工 导致F-15和F/A-18战斗机生产停止 [1] - 工会代表 民主党众议员及罢工工人聚集在圣路易斯附近波音防务工厂外抗议 [1] - 工会要求获得与西雅图地区工人类似的待遇 包括四年内总体工资提高38% [1][2] 双方谈判立场 - 波音公司提议包含20%总体工资上调 5000美元批准奖金 更多休假和病假时间 但遭工会拒绝 [2] - 公司高管Dan Gillian声明称报价具有竞争力 平均工资涨幅达40% [1] - 工会要求更高整体工资涨幅及改善401(k)退休计划 [1] 西雅图地区合同参考 - IAM第751区约33000名成员于去年11月批准四年期合同 包含四年内总体工资提高38% [2] - 该合同同时提高退休金缴纳比例 恢复年度奖金 提供12000美元签约奖金 [2] - 合同承诺在西雅图地区建造波音下一款商用飞机(若合同期限内启动项目) [2] 当前谈判状态 - 双方均表示目前尚无重启谈判计划 [1] - IAM国际总裁Brian Bryant声明工会已准备好与波音公司会面 [1]
港股午评:恒科指大涨1.6%,半导体芯片股十分强势!华虹半导体涨12%,中芯国际涨超6%,快手涨4%,小米涨2%
格隆汇· 2025-08-22 05: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32%至25184.66点 [1] - 国企指数上涨0.53%至9022.51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61%至5586.84点 盘中一度涨幅达1.8% [1] 半导体芯片行业 - 华虹半导体股价大涨11.74%至53.100港元 领涨板块 [2][3]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6.29%至54.950港元 [2][3]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上涨5.32%至0.495港元 [2] - 贝克微股价上涨9.80%至67.200港元 [2] 科技股表现 - 快手股价上涨近4% [3] - 小米股价上涨近2% [3] - 腾讯股价上涨1.43% [3]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1.3% [3] - 京东和美团股价小幅下跌 [3] 其他上涨行业 - 体育用品股持续走高 李宁股价上涨近7%并刷新阶段新高 [3] - 苹果概念股集体上涨 美银指苹果产业链开启多年升级周期 [3] - 军工股 汽车股 手游股 稳定币概念股 纸业股均呈现上涨态势 [3] 下跌行业 - 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国航股价下跌超6% 受波音洽谈向中国出售多达500架飞机消息影响 [3] - 重型基建股 脑机接口概念股 煤炭股 濠赌股 光伏股 石油股表现弱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