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丹科技(300829)
icon
搜索文档
格隆汇公告精选︱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中国移动: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2亿元 同比增长5%
格隆汇· 2025-08-08 11:46
热点 - 福日电子子公司为服务机器人产品提供JDM/OEM服务 [1] - 淳中科技业务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的生产制造 仅参与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 [1] - 中马传动不涉及机器人业务 [1] 项目投资 - 海科新源全资子公司动力电池高端材料及配套项目试生产 [1] 中标合同 - 通源环境联合体中标1.54亿元盐亭县生活垃圾综合整治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1] - 江龙船艇中标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期)--陆海综合运输交通保障项目 [1] - 先惠技术及福建东恒与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签订7.02亿元各类合同及定点通知单 [1] 经营数据 - 赛力斯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4581辆 同比增长5.7% [1] - 龙源电力7月完成发电量同比增长2.44% [1] - 安凯客车1-7月累计销量4410辆 同比增长39.38% [1] 股权收购 - 兰花科创拟以1.49亿元购买嘉祥港62%股权 可以快速切入内河航运及相关物流业务领域 [1] - 亚邦股份拟挂牌转让亚染租赁100%股权 [1] 回购 - 金丹科技累计回购1.14%股份 回购股份方案实施完毕 [1][2] 业绩 - 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1][2] - 华测导航上半年净利润3.26亿元 同比增长29.94% [2] - 可立克上半年净利润1.51亿元 同比增长46.10% [2] - 浙数文化上半年净利润3.77亿元 同比增长156.26% [2] - 甘李药业上半年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增长101.96% [2] - 上纬新材上半年净利润2990.04万元 同比下降32.91% [2] - 中国移动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2亿元 同比增长5% [2] 增减持 - 华熙生物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拟增持2亿元-3亿元股份 [1][2] - 恒立液压申诺科技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2] - 宏盛股份常州中科拟减持不超过2.8594%股份 [2] - 力诺药包复星惟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复星惟盈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2] 其他 - 柳钢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3亿元 [1][2] - 利和兴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68亿元 [2] - 立中集团子公司获得客户项目定点 [1][2]
38只股中线走稳 站上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3:1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636.69点 收于半年线之上 日内跌幅0.08% [1] - A股总成交额达8029.00亿元 [1] - 38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 [1] 高乖离率个股排名 - 美好医疗(301363)乖离率8.17% 最新价20.20元 较半年线18.67元上涨8.08% 换手率9.06% [1] - 福石控股(300071)乖离率3.74% 最新价5.55元 较半年线5.35元上涨4.72% 换手率10.77% [1] - 金丹科技(300829)乖离率3.27% 最新价18.53元 较半年线17.94元上涨4.28% 换手率6.77% [1] 中等乖离率个股表现 - 志晟信息(832171)乖离率2.15% 最新价31.10元 较半年线30.45元上涨4.26% 换手率4.96% [1] - 蓝盾光电(300862)乖离率1.96% 最新价26.80元 较半年线26.29元上涨6.14% 换手率10.07% [1] - 艾能聚(834770)乖离率1.59% 最新价19.46元 较半年线19.15元上涨1.62% 换手率4.79% [1] 低乖离率个股情况 - 碧水源 京山轻机 华能水电等个股刚站上半年线 乖离率相对较小 [1] - 洋河股份(002304)乖离率0.11% 最新价69.16元 较半年线69.08元微涨0.22% 换手率0.10% [2] - 珠江啤酒(002461)乖离率0.11% 最新价10.52元 较半年线10.51元上涨0.57% 换手率0.25% [2]
金丹科技:累计回购约258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1:02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8月7日完成股份回购 回购股份数量25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4% [2]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17.77元 [2] 公司营收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 食品制造业占比79.4% [2] - 其他收入占比12.14% [2] - 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8.46% [2]
金丹科技(300829.SZ):累计回购1.14%股份 回购股份方案实施完毕
格隆汇APP· 2025-08-07 10:57
股份回购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2,580,5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 14% [1] - 回购股份的最高成交价为17 6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 86元/股 [1] - 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40,137,598 4元(不含交易税费) [1] - 公司回购资金使用金额已达到回购方案中的最低限额4,000万元,且未超过回购方案中回购资金总额上限7,000万元 [1] - 公司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实施完毕 [1]
金丹科技(300829)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8-07 10:38
股份回购 - 公司用4000 - 7000万元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28.11元/股[1] - 2025年6月3日,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调为不超28.06元/股[3] - 2025年1月23日首次回购126,300股,占当日总股本0.0656%[3] - 2025年1月7日至公告披露日,合计回购2,580,500股,占当前总股本1.14%,成交40,137,598.4元[4] - 2025年8月7日公司终止回购,因资金达4000万元且未超7000万元[7] 股份变动 - 2025年5月8日,张鹏离婚分割24,000,000股给李中民,占当日总股本12.47%[9] 股份情况 - 回购后有限售条件股份69,030,676股,占比30.37%;无限售条件股份158,244,431股,占比69.63%[11] 用途及影响 - 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36个月未用则注销[12] - 回购符合规定,对公司经营、财务等无重大影响,不损害股东利益[8][13]
金丹科技: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500500股
证券日报· 2025-08-01 13:15
公司股份回购 - 金丹科技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500,500股 [2] - 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1002% [2] - 回购计划执行截至2025年7月31日 [2]
金丹科技(300829.SZ):已累计回购1.1002%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01 09:28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250.0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1002% [1] - 最高成交价16.50元/股 最低成交价13.86元/股 成交总金额3873.06万元人民币 [1] - 回购股份使用专用证券账户进行 不含交易税费 [1]
金丹科技(300829) -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的公告
2025-08-01 08:44
回购方案 - 2025年1月7日审议通过回购方案,资金4000 - 7000万元,价格不超28.11元/股[2] - 2025年6月3日起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28.06元/股[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回购2500500股,占总股本1.1002%[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最高成交价16.50元/股,最低13.86元/股[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成交总金额38730636.40元(不含税费)[4]
金丹科技(300829) - 中诚信国际关于终止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评级的公告
2025-07-28 11:38
信用评级 - 2025年5月30日中诚信国际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金丹转债”债项信用等级为AA-[2] - 公告发布起中诚信国际终止对公司主体和“金丹转债”债项信用评级[4] 转债赎回 - 公司行使“金丹转债”提前赎回权,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7月10日[2] - 截至7月10日收市,总股本因转股累计增加46,620,560股,27,502张未转股[2] - 赎回“金丹转债”支付赎回款2,761,200.80元,7月22日起在深交所摘牌[2]
金丹科技“连环跳坑记”
市值风云· 2025-07-28 10:02
金丹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已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3] - 前身为河南省郸城县生物化工厂,2015年新三板挂牌,2020年创业板上市,产业链延伸至生物可降解材料共混改性领域[5]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当前乳酸年产能18.3万吨,5万吨扩产项目已完成75%,投资额3.13亿[6][7] - 上游布局玉米种植,2024年承包17,000亩土地种植高淀粉玉米[8] - 下游在建项目包括1万吨L-丙交酯、7.5万吨聚乳酸(原计划2025年8月投产,延期至2026年6月)及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2024年底完工99%,投资4.66亿)[10][11][2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乳酸产能119.3万吨,供大于求导致公司毛利率跌至18.9%新低,2023年归母净利润0.85亿(同比-35.54%),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0.37亿(同比-56%)[14][15] - 聚乳酸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2024年中国产能30万吨(全球67.64万吨),2025年规划产能超100万吨,但2024年全球消费仅26万吨[19] - 技术壁垒方面,仅海正生材等少数企业掌握"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两步法量产技术,公司仅掌握"乳酸-丙交酯"工段[21][22] 经营表现与挑战 - 2020-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34.2%→20.33%),净利率从12.85%降至0.57%[15] - 2025Q1净利润同比+125.85%,但主要因玉米价格下跌驱动,玉米淀粉毛利率长期低于5%[18] - 生物降解材料进展不及预期,2024年对聚酯项目计提4,542万减值,市场推广受政策执行力度和成本因素制约[25] 核心观点 -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未能突破同质化竞争,乳酸、玉米淀粉、聚乳酸等各环节均面临产能过剩红海[4][19] - 聚乳酸延期投产反映行业整体困境,海正生材等项目同样推迟,技术瓶颈与市场消化能力双重制约发展[22][23] - 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仍依赖政策驱动,生产成本高企导致商业化进程缓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