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联虹普(300384)
icon
搜索文档
三联虹普(300384) - 2023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3-05-06 09:0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简称三联虹普,为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 -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栏目“http://irm.cninfo.com.cn”云访谈面向全体投资者开展 [2] 公司接待人员 - 主持人是三联虹普董,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刘迪、董秘张碧华、财务总监刘晨曦、独立董事王明进 [2] 投资者提问及公司回复 - 投资者提问:公司账上有接近 20 亿现金 + 理财,但 2022 年年利息收入只有 352 万,收益率仅 0.2%,远低于 1% 的天期通知存款利息,收益是如何做到的 [2] - 公司回复:公司购买的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未到期部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2][3] - 投资者提问:是否记入“投资收益”项目 [2] - 公司回复:公司购买的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未到期部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3]
三联虹普(300384)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00
公司经营计划及风险 - 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3] -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3.20元(含税)现金股利,共计派发现金102,082,324.80元(含税)[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1059.98亿元,同比增长26.1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31亿元,同比增长26.12%[1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6.65亿元,同比增长219.99%[12] 公司业务及技术优势 - 公司主要从事聚合物成套生产工艺技术提供,致力于工程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18] - 公司在合成材料和再生材料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工艺及装备技术,为行业头部生产企业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19] - 公司将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入核心装备及产线控制系统,加速客户数字化、智能化升级[19] - 公司获得268项知识产权,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项,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中心发起单位[20] 市场趋势及机遇 - 我国聚酰胺6/66产业链国产替代释放新需求,国家政策鼓励聚酰胺材料开发与生产[21] - 锦纶6在消费需求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动服,国内己内酰胺产能持续扩张,PA6切片价格降低[22] - 己二腈国产化技术正式落地,国内PA66产能不足的局面将改善,PA66行业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迎来爆发[24] 再生材料市场 - 欧盟要求食品容器中再生塑料的比例逐年增加,2030年食品级rPET需求潜力可达88.8万吨/年[27] - 亚洲对食品接触再生塑料的接受度逐渐增加,印度、韩国等国家开始允许在食品包装中使用再生塑料[27] - 闭环回收技术将成为中国PET瓶回收的主流技术,有助于延长PET材料的使用寿命[29] - 中国将成为全球塑料循环利用的主要参与国,对全球rPET市场将产生巨大影响[30] 公司业务拓展及合作 - 公司与浙江台华新材料签署的项目合同金额累计为49,221.2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6.23%[42] - 公司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实现收入29,839.66万元,食品级rPET业务新签合同额达43,733.96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44] - 公司与台华新材签署的化学法循环再生尼龙材料项目预计2023年交付客户使用,是公司重要的布局[46] 公司技术研发及创新 - 公司核心技术集中在聚合反应工程学领域,提供高分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取得多项突破并商用落地[53] - 公司拥有成熟的工艺包编制素养,可以规避研发失败风险,获得越来越多要约研发项目[53]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包成为重中之重,支撑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54] 公司治理及股东关系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召开股东大会,确保股东权利得到充分行使[149][153] - 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独立运作,各专门委员会提供科学专业意见[151][152] -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披露[154]
三联虹普(300384)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16: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96,520,930.1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3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37,736.7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1%[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3,647,257.2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0.73%[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604,570,785.63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90%[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383,176,076.2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6%[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96,520,930.17元,较上期214,295,470.81元增长38.37%[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215,627,488.78元,较上期162,240,775.73元增长32.90%[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86,396,864.44元,较上期69,907,476.71元增长23.59%[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润总额86,584,404.93元,较上期69,974,030.54元增长23.74%[20]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计3,604,570,785.63元,较上期3,674,327,145.75元下降1.90%[17]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负债合计1,158,959,016.73元,较上期1,305,972,325.63元下降11.25%[18]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445,611,768.90元,较上期2,368,354,820.12元增长3.26%[18]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4,587,795.77元,上年同期为61,039,056.59元[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8,137,736.78元,上年同期为59,243,210.02元[22] - 少数股东损益为6,450,058.99元,上年同期为1,795,846.57元[22] - 综合收益总额为74,084,201.92元,上年同期为52,119,167.68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36元,上年同期为0.1859元[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8,875,748.39元,上年同期为342,546,255.64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3,647,257.28元,上年同期为156,266,041.21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9,489,984.28元,上年同期为 -305,821,912.22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8,750.00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27,409,009.28元,上年同期为 -146,571,447.98元[26] 资产负债表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为6,138,773.84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7.06%,因本期在执行合同增加[7] - 应付票据本报告期末为31,613,341.74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1.89%,因本期应付票据到期兑付[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93,211,598.81元,年初余额1,039,768,450.38元[1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142,357,001.17元,年初余额981,097,311.79元[1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138,773.84元,年初余额3,115,203.34元[1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54,091,425.90元,年初余额64,347,094.33元[1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29,372,975.12元,年初余额120,996,764.06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存货191,539,520.64元,较上期183,785,399.57元增长4.21%[17]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资产90,069,662.62元,较上期87,883,410.63元增长2.49%[17]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124,429,565.71元,较上期120,661,103.54元增长3.12%[17] 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管理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7,270,225.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9%,因本期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8] - 财务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7,523,431.7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01.60%,因本期外币货币性项目受国际汇率波动影响[8]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796,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前10名股东中,刘迪持股比例40.35%,持股数量128,720,797股;刘学斌持股比例10.70%,持股数量34,130,734股[11]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刘学斌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4,130,734股,刘迪持有32,180,199股[11] - 刘学斌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是实际控制人刘迪之弟,公司未知其他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11] 限售股份变动情况 - 限售股份变动合计,期初限售股数98,996,162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5,214股,期末限售股数98,990,948股[14]
三联虹普:关于召开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5 13:06
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2023年4月26 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 为使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内容,公司定于2023年5月5日(星 期五)15:00-17:00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通过深圳证券 交易所提供的"互动易"平台举行,投资者可登录"互动易"网站(http://irm.cninfo.com.cn), 进入"云访谈"栏目参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 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出席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刘迪女士、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 书张碧华女士、财务总监刘晨曦女士、独立董事王明进先生。 证券代码:300384 证券简称:三联虹普 公告编号:2023-009 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此公告。 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4月26日 1 / 1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 ...
三联虹普(300384) - 2014年12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8:31
公司介绍 - 公司接待人向调研机构简要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及经营情况 [3]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十二五”规划锦纶产量目标从160万吨增加到350万吨,当前产量250万吨,锦纶产业产能过剩、投资放缓,主要受整体经济运行放缓影响,公司项目未夭折,表明客户认为锦纶行业有前景 [3] - 锦纶替代涤纶预计在两年后,标志是己内酰胺运营成本降低,以恒逸为代表的二期己内酰胺投产,锦纶性能优于涤纶,未来部分PET生产厂会转做锦纶 [4] - 己内酰胺产能释放对公司是契机,聚酰胺行业市场现状是己内酰胺产量大、聚合少、纺丝产量大,企业上聚合项目将为公司带来市场空间 [4] 项目相关 - 聚合项目工期约18个月,纺丝项目工期约12个月,具体需综合项目规模、难易程度、甲方土建建设周期等因素,公司不断优化设计,可节约人力、缩短周期 [5] - 公司承接项目中聚合和纺丝配套是趋势,市场缺口大,公司采用EPC模式 [5] 公司优势 - 国内有相似企业,但大多以设备或设计为主,无自有技术,不能提供完整聚酰胺工程服务,公司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套聚酰胺聚合及纺丝工艺技术及配套装备,可提供成套服务 [6] - 公司所有生产工艺专利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很多技术诀窍未申请专利以保护知识产权 [6] 业务情况 - 公司承担的一条工程塑料生产线正在安装,最早明年投产,项目合同金额七千多万,聚酰胺工程塑料后续发展受关注 [6] 发展规划 - 公司工程服务模式可复制到任何行业,目前希望稳住在聚酰胺行业的发展,寻找机会进军高端、新兴行业 [7] - 发达国家一般不选中国工程服务公司承担整体工程技术服务,可能购买部分设备,印度、土耳其聚酰胺产业处于起始阶段,公司有锦纶出口到印度,未来可能开拓海外业务,技术出口或采取与国外工程公司合作模式 [7]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5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58
公司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15年5月25日下午13:30 - 16:30,地点在三联虹普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天弘基金胡彧、汇添富基金赵鹏程、中银基金马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刘迪(董事长、总经理)、韩梅(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2] 北京众成产业基金情况 - 公司出资99%与环球众城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存续期20年,主要投资互联网与各经济领域结合的领域,公司累计出资3亿元 [3] - 与金电联行共同出资设立“北京三联金电联行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北京众成产业基金出资60%,金电联行出资40%,从事纺织行业大数据征信及创新金融服务 [3] - 向金电联行增资2亿自有资金,取得增资后20%的股权 [4] 选择与金电联行合作原因 - 公司作为纺织行业轻资产上市技术服务公司,响应“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号召,寻求传统产业与新经济领域结合点 [4] - 金电联行是首批获央行企业征信牌照的第三方征信机构,积累50多万家企业建模数据,有成熟算法模型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信用技术体系,是大数据金融领域领军企业 [4] - 双方都是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服务型公司,在多方面契合,金电联行服务可解决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合作能优化产业链结构 [5] 合作进展与方向 - 合资公司即将完成注册手续,正在搭建经营团队,着手纺织行业大数据梳理及征信服务业务 [5] - 公司发展战略以“资本”“技术”“信息”为驱动,从纺织行业出发向其他行业拓展,打造轻资产公司 [6] - 合作从纺织行业开始,挖掘创新技术并产业化输出,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关注行业未来动向,推动前沿应用产品对接金融资源并打造高附加值品牌 [6][7] 合作盈利点 - 起步阶段盈利模式分四部分:协同行业龙头整合金融资源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配合联合会和政府推动中小企业用征信系统,成立投融资平台对接企业与资本;发掘优质企业和技术进行股权投资及新三板上市运作;北京众成产业基金享受金电联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7][8] - 未来积累的数据可用于咨询、评级、建立产业链O2O平台等,为国家产业规划和地方政府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8]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31
公司产业布局 - 产业链卡位优势明显,三联虹普是聚酰胺材料领域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以EPC模式横跨两大产业单元,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工艺技术,在我国聚酰胺行业占有率达80%,60%企业合作项目2次以上,服务包括聚合和纺丝,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聚合切片将成产业链黄金投资环节 [5][6] - 产业链整合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基础,国内聚酰胺产业链脱节,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及独特定位推动产业资源整合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寻求向“产业组织者”飞跃 [7]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建立项目信息化平台,实施全项目周期的F/EPC/OM模式,“F”拓展项目前期服务,依托公司能力介入前沿领域研究,“OM”延伸项目后服务领域业务,拟建立相关中心及开展研究,形成完整服务链体系 [8][9][10] - 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结合产业资源和大数据科技,依托互联网和产业大数据建立平台,筛选优质企业对接资源,发挥公司特性收集数据,打造产业垂直服务体系,形成闭环一站式深度服务 [10][11] 金电联行业务开展情况 - 金融领域是根本,与合作银行累计放贷超68亿元,平均单笔贷款500万元,帮助银行贷后维管资金规模600亿元,4年无不良贷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12] - 衍生政府应用业务,与多达23个国家部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精确查询企业信息,有多个社会信息整合应用案例,未来业务场景有衍生,2016年有望挖掘数据资产化价值 [12][13]
三联虹普(300384) - 2014年1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3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0384,证券简称三联虹普 [1] - 2014 年 12 月,中信证券、泰康资产、天弘基金等机构对其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接待 [1] 业务模式 - 公司是产业性服务公司,主要业务为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 [1] - 采用“纵横向相结合”立体研发模式,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获十余项殊荣,业务模式可复制到任何行业 [2]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化纤纺织是民生支柱行业,化学纤维国内年消耗量占纺织品近 80%,聚酰胺作为重要分支前景良好 [2] - 行业短期面临融资环境问题和账款拖欠问题,但非纺织行业独有 [2] - 2013 年以来国内 CPL 产业快速扩张,打破行业发展瓶颈,预计未来五年聚酰胺整体产业产量达 1000 万吨 [3] 业务拓展与战略 - 业务模式可复制到其他行业,将通过多种途径整合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募投项目工程开发中心建设项目挖掘新领域 [4] - 近期继续做好聚酰胺产业工程服务,掌握聚酰胺工程塑料及薄膜切片生产技术,未来考虑进军其他产业 [4] - 现阶段做 CPL 领域前期技术准备,寻找合适介入时机 [5] - 有可能采用子公司经营模式,遵循国外工程服务公司路线发展并注重自我总结和创新 [5]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2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产业性服务公司,是国内首家聚酰胺领域的科技服务上市公司 [2][3] - 2015年2月3日上午10:30 - 12:40,华泰证券赵森、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王晨宇对公司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公司接待人员有刘迪、韩梅、郑文秀 [2] 业务模式 - 主要业务是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包括总图规划、工艺设计等 [3] - 研发采用“纵横向相结合”立体模式,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项殊荣,产业服务模式可复制到其他行业 [3] 利润增长原因 - 作为轻资产科技服务公司,通过服务升级、工艺技术优化及创新实现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4] 发展规划 - 考虑横向发展,扩大工程服务领域,将服务从石油基聚酰胺扩大至生物基聚酰胺等相关领域 [4] - 聚酰胺工程塑料级切片项目预计2015年6月左右投产,只做到切片;会考虑对切片下游薄膜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的开发 [6] 行业前景 - 聚酰胺行业发展曾受CPL技术垄断瓶颈制约,2013年以来国内CPL产业快速扩张,打破瓶颈 [4] - CPL企业需降低成本,未来可能出现突破性技术革命,对聚酰胺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会在高端和中端领域大量取代涤纶应用,行业前景良好 [5] 其他业务情况 - 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更注重项目质量保证,避免售后问题 [5] - 与合成纤维领域的桐昆股份、华鼎锦纶等实业上市公司是合作关系 [6] - 开拓海外市场可能选择印度、土耳其等聚酰胺产业起始阶段的国家,技术出口会采取和国外工程公司合作的模式 [6]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1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产业性服务公司,属新兴行业,主要业务是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 [3] 聚酰胺行业情况 - 聚酰胺亲肤性好、吸湿性强、强度高,在民用纤维有强推广性,国外多用于服装,中国因价格高和技术限制产量未突破,未来有望成基础材料替代涤纶 [3] - 锦纶未替代涤纶主因价格差超一万元,差价低于8000元时锦纶将大量替代涤纶,需技术革新实现差价降低 [3] - 聚酰胺纤维差别化是未来市场方向,涤纶差别化品种完成大部分,聚酰胺差别化刚起步,前景良好 [4] 公司技术人员情况 - 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不紧张,工程设计采用三维立体设计,节省人员,以前聚合项目需近20个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现在只需3 - 5个 [4] - 公司满足员工发展空间、成就感、经济提升、学习新事物四方面需求,大部分技术骨干伴随公司发展十余年 [4] 项目投资与成本回收情况 - 7万吨/年的生产线项目投资额1.5 - 1.6亿元,通常2 - 3年收回成本,技术进步使成本回收时间缩短 [5] 生产线更新调整情况 - 化纤生产企业生产线更新调整时间不确定,通常根据技术进步速度决定,技术进步对公司是利好 [5] 聚酰胺市场投资情况 - 预计未来1 - 2年聚酰胺市场出现投资高峰,依据是市场需求量上升且趋势扩大,2014年国内锦纶产能未大增但需求增加 [5][6] 公司产业规划情况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进入CPL领域,推进聚酰胺全产业链,现阶段做前期技术准备,寻找合适时机 [6] 公司技术创新情况 - 公司通过自有工业试验线试验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与客户互动推广新产品实验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更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