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联虹普(300384)
icon
搜索文档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12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38
分组1:聚酰胺行业发展情况 - 聚酰胺性能亲肤亲水、高强柔软,是高档服装等首选面料,薄膜和工程塑料应用在中国未打开,未来发展空间大 [3] - 2014年国内聚酰胺产量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5.9%,与世界11%的比例有差距 [3] - 国内己内酰胺产能达500万吨左右,聚酰胺产量不到300万吨,差距至少200万吨 [3] 分组2:公司业务领域及发展方向 - 公司服务以聚酰胺为主的新材料领域,关注生物基聚酰胺、碳纤维材料等,碳纤维是2016年外沿发展方向之一 [4] - 公司作为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优势在于工程组织能力,不存在跨行业问题 [4] 分组3:公司外沿式发展 - 目标选择标准为关注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新材料及被国外垄断的产品或技术 [4] - 方式为投资、并购或技术合作,根据具体标的确定 [4] 分组4:三联金电业务进展 - 正在筹建平台,预计明年一、二季度推出,覆盖合成纤维行业龙头企业,以征信服务带动小微企业加入 [4][5]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6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24
公司接待与活动概况 - 2015年6月2日上午10:00 - 下午16:00,招商证券、工银瑞信等多家机构到三联虹普公司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刘迪、董事会秘书韩梅等 [2] - 公司接待人向调研机构简要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及经营情况 [2][3] 金电联行选择三联虹普的原因 - 金电联行是首批获央行企业征信牌照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是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评价机构,有成熟大数据算法模型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信用技术体系 [3] - 2015年贵阳国际数博会上,金电联行与贵阳市共建的“大数据征信中心”和“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成立,标志中国首个大数据征信及资产评估标准将诞生 [3] - 8年来金电联行积累60多万家企业建模数据,完成超50亿元企业非担保信用贷款,协同银行贷后管理资金超2000亿元,与多地政府及开发区合作协同规划产业布局,但缺乏对接产业获取纵向数据的渠道 [4] - 三联虹普是纺织行业唯一技术服务上市公司,以第三方身份为合成纤维行业提供工程技术解决方案,积累大量资源,有协同效应,能补充金电联行纵向企业数据需求,完善数据模型,解决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整合行业,优化产业链结构 [4][5] 与金电联行的合作方向 - 公司发展战略以“资本”“技术”“信息”为驱动,从纺织行业出发向其他行业拓展,打造以大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核心、服务为输出、金融为推动的轻资产公司 [5] - 合作从纺织行业开始,挖掘行业内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技术,将科研技术产业化工程放大,培育细分行业新龙头企业 [6] - 公司参与国家纺织行业2030计划编撰,在梳理企业过程中,发现体育健康及智能穿戴领域前沿应用产品,推动对接金融资源,融入品牌营销理念打造高附加值品牌 [6][7] 合资公司业务方向 - 合资公司三联金电以纺织行业供应链金融技术服务为主,从聚酰胺领域开始,公司与聚酰胺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密切,该行业资金拖欠严重,市场空间大,服务可产生收益并收集数据 [7] - 基于纺织行业大数据的咨询服务、评级服务、建立产业链O2O等也是合资公司服务范围 [8]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21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易方达、安信证券、汇添富基金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时间为2015年6月12日,上午10:00 - 12:30,下午13:30 - 17:40 [2] - 地点在三联虹普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刘迪、韩梅、张敏喆、张碧华 [2] 分组2:公司情况介绍 - 公司接待人向调研机构简要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及经营情况 [3] 分组3:合作进展相关 - 北京众成产业基金与金电联行设立的合资公司已完成注册手续,正搭建经营团队,将开展纺织行业大数据梳理及征信服务业务 [3] 分组4:金电联行情况及合作原因 - 金电联行是首批获央行企业征信牌照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是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评价机构,有成熟大数据算法模型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信用技术体系,是大数据金融领域领军企业 [3] - 2015年贵阳国际数博会上,金电联行与贵阳市共建的“大数据征信中心”和“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正式成立,标志中国首个大数据征信及资产评估标准将诞生 [4] - 8年来,金电联行积累60多万家企业建模数据,完成超50亿元企业非担保信用贷款,协同银行贷后管理资金超2000亿元,还与多地政府及开发区合作 [4] - 金电联行缺乏对接产业获取纵向数据的渠道,三联虹普是纺织行业技术服务上市公司,了解行业深入,有大量资源和协同效应,双方合作可补充金电联行纵向数据需求,挖掘商业价值,完善数据模型,解决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整合行业,优化产业链结构 [5] 分组5:合作方向 - 公司发展战略以“资本”“技术”“信息”为驱动,从纺织行业出发向其他行业拓展,打造轻资产公司 [6] - 与金电联行合作从纺织行业开始,挖掘创新技术,将科研技术产业化工程放大,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6][7] - 公司参与国家纺织行业2030计划编撰,发现体育健康及智能穿戴领域前沿应用产品,推动对接金融资源,融入品牌营销理念打造高附加值品牌 [7] 分组6:盈利点 - 合作起步阶段盈利模式分四部分:协同行业龙头整合金融资源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配合联合会及政府推动中小企业用征信系统,成立产业投融资平台;发掘优质企业和技术,寻求股权投资机会,运作新三板上市;北京众成产业基金享受金电联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7][8] - 未来纵向梳理纺织行业企业积累的数据可用于咨询服务、评级服务、建立产业链O2O平台等,还可为国家产业规划及地方政府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8]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16
公司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15年5月28日下午13:30 - 17:00 [1] - 调研地点在三联虹普公司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海通证券、工银瑞信、中银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刘迪、韩梅、张敏喆、张碧华 [1] 金电联行相关情况 - 成立于2007年,最初数据源于汽车产业链,后经三年研发,引入多行业数据,通过1000个企业指标项及相关性研究形成大数据企业征信模型 [2] - 银行200人6个月票据研究结果与金电联行2周数据模型输出结果高度吻合,获银行风控部门认可,银行开放内部数据开展贷前贷后业务 [2] - 多地地方政府及开发区提供区域企业数据,部分数据来自企业主动提交 [2] - 8年来积累60多万家企业建模数据,是首批获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牌照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是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评价机构 [3] - 创造中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信用技术体系,是中国大数据金融领域领军企业 [3] - 2015年在贵阳国际数博会上,与贵阳市共建中国第一家“大数据征信中心”和“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 [3] 三联虹普业务规划 - 短期(2 - 3年内)着眼于纺织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数据应用价值挖掘 [3] - 2014年纺织行业总产值超7万亿,从业人员2000多万,带动相关行业间接从业人员近两亿 [4] - 中国纤维产量占全球纤维产量60%,亚洲纤维产量占全球纤维产量90% [4] - 公司与金电联行合作架起金融桥梁,放大行业协同及整合能力,以纺织行业产业升级模式为样板进入其他领域 [4] - 新三板基金关注投资互联网与各经济领域结合,加速外延式发展进程 [4] 三联虹普与金电联行合作盈利模式 - 协同行业龙头企业,为产业链金融等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 [5] - 配合联合会及政府,推动中小企业使用征信系统,成立产业投融资平台对接企业与资本 [5] - 提供征信服务时发掘优质企业和技术,利用基金平台进行新三板上市运作 [5] - 旗下基金享受金电联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5] 未来发展潜力 - 纵向梳理纺织行业企业积累的数据可用于咨询服务、评级服务、建立产业链O2O平台等,为国家产业规划和地方政府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6]
三联虹普(300384) - 2017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7:28
行业现状 - 国内己内酰胺现有及在建产能约500万吨,实际开工率仅70%,开工不足是因企业无法满足环保要求,产能扩建源于煤化工企业转型需求 [2] - 前几年因己内酰胺生产和聚合技术垄断,国内产能缺口大,纺丝项目多;后来己内酰胺国产化技术突破,产能大增,聚合产业发展,公司承接项目以聚合项目居多 [3] 公司业务 项目合同 - 2017年5月初与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年产10万吨PA6聚合项目,合同金额2亿元,后续合同正在洽谈 [4] 费用占比 - 2亿聚合合同中,设计费用占比约10 - 20%,设计费用毛利率比整体合同高,技术和工艺知识产权价值高 [4] 收款模式 - 工程模式采用预收款模式,合同启动、设备交货前需拿到预付款才实施项目,可降低运营风险,公司现金流较好 [5] 收入预测 - 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3100万元,不能用一季度数据预测整年,工程公司收入确认与项目执行周期有关,纺丝项目周期9 - 12个月,聚合项目周期12 - 18个月,今年除主营业务外,部分收入来源于技术改造、技术咨询和大数据等方面 [5] 行业发展趋势 - 煤基己内酰胺发展迅速是大势所趋,因国家环保要求严格,煤化工转型精细化工可解决环保问题,聚酰胺行业需求稳定,当地政府支持,公司加大煤基聚酰胺项目投入 [6] 企业并购 - 公司从上市至今一直在做企业并购工作,倾向于欧洲技术型轻资产公司,希望标的企业规模和运营模式与公司匹配,不并购大型制造型企业,倾向于纺织、化纤、新材料等相关行业 [7] 大股东解禁 - 今年8月有几位大股东解禁,暂未得到减持消息 [7]
三联虹普(300384)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亿元,同比增长17.7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7.64亿元,同比增长24.66%[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9万元,同比增长8.2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9.19%[5] - 营业总收入76388.29万元,同比增长24.7%[17] - 净利润18139.09万元,同比增长20.2%[1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466.68万元,同比增长19.2%[18] - 基本每股收益0.5482元,同比增长19.0%[19] 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为368万元,同比增长3212.71%[10] - 营业成本为4.89亿元,同比增长38.13%[10] - 营业成本48882.66万元,同比增长38.1%[17] - 研发费用4376.88万元,同比下降19.1%[17] - 所得税费用2683.32万元,同比增长38.0%[18]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6亿元,同比增长237.0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608.13万元,同比增长237.1%[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6634.85万元,同比增长39.4%[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09.58万元,对比期初数据为6.11亿元[21]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24.95万元[21] - 投资支付现金2.57亿元,同比上期7.98亿元大幅减少[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70亿元,同比上期8.29亿元显著下降[21]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52亿元,较上期-2.18亿元有所扩大[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21.84万元[21]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6298.44万元[21] -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8212.53万元[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17亿元,扭转上期-2.14亿元的负增长[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12亿元,较期初3.96亿元增长29.5%[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6.5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69%[5] - 应收账款为146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4.07%[9] - 合同负债为6.6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5.55%[9] - 公司货币资金为6.826亿元,较年初5.361亿元增长27.3%[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034亿元,较年初10.698亿元增长21.8%[14] - 应收账款为1467.81万元,较年初843.24万元增长74.0%[14] - 合同负债为6.633亿元,较年初4.264亿元增长55.6%[15] - 资产总计为36.532亿元,较年初32.417亿元增长12.7%[15] - 长期股权投资为1.239亿元,较年初1.135亿元增长9.2%[15] - 短期借款为0元,公司无短期借款[15] - 总负债139146.34万元,较期初增长31.7%[1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893户[12] - 第一大股东刘迪持股比例为40.35%,持股数量为128,720,797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96,540,598股[12] - 第二大股东刘学斌持股比例为13.69%,持股数量为43,680,734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
三联虹普(30038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3%[20] - 基本每股收益0.3712元/股,同比增长26.22%[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8%,同比提升0.83个百分点[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1%[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38.68万元,同比增长28.35%[61] - 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827.41万元,同比增长25.23%[61] - 公司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28.35%[7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8.3%至5.134亿元(2021年半年度:4.000亿元)[186] - 净利润同比增长26.7%至1.222亿元(2021年半年度:0.964亿元)[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达1.183亿元(2021年半年度:0.944亿元)[187]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26.2%至0.3712元/股(2021年半年度:0.2941元/股)[188]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至2.917亿元(2021年半年度:2.602亿元)[189] - 公司净利润为1.04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190] - 基本每股收益0.3276元,同比增长33.4%[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26亿元,同比增长40.93%[75] - 销售费用584.59万元,同比下降25.53%[75] - 管理费用2901.09万元,同比下降13.14%[75]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86.18%至567.14万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增加[76] - 研发费用达0.31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6.2%[187]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至0.567亿元(2021年半年度:0.058亿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业务收入35905.91万元[62] - 聚酰胺及聚酯领域新签合同金额总计约8.87亿元[62]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收入约12667.22万元[63] - 再生rPET业务未确认收入金额持续增加至5.93亿元[63]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993.60万元[64]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72.14%至3.59亿元,但毛利率下降11.98个百分点[77]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3.02%至1.27亿元,毛利率上升5.67个百分点[77]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5.03亿元,占净资产22.67%,主要位于瑞士[82] - Polymetrix Holding子公司营业收入为2.22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2455.5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138.83万元人民币[100] - 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营业收入为1078.58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75.63万元人民币[100] - 三联虹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营业利润为33.8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9.72万元人民币[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整体业务开展正常,新增订单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61] - 公司面临全球供应链紧张导致项目结算周期波动的风险[102] - 公司收购Polymetrix形成商誉,存在计提商誉减值风险[104] - Polymetrix业务涉及多币种交易,存在汇兑损益风险[104] - 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涵盖大部分核心技术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105] - 公司持续开发节能降耗工艺技改技术并注重通过数字化手段践行绿色制造[115] - 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等形式回馈股东实现经营成果共享[118] - 公司为上游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产能消耗[118] - 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投入并与高校进行科研项目合作[119] - 公司联合设立中国化纤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设置杰出工程师奖和杰出工人奖[1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96%[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2.96%至2.76亿元,主要因项目回款增加[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1.91%至-1.20亿元,主要因上期赎回理财较多[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9%[1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1.9%[1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8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1.6%[19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6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19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5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8%[193] - 收到税费返还1766.1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4%[19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34.2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79%[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较上年末上升2.17个百分点至18.71%[81] - 应收款项融资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60个百分点至0.62%[81]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8.08%至5.04亿元,占总资产14.68%[81] - 负债总额增长19.5%至8.895亿元(2021年末:7.443亿元)[185] - 货币资金从年初5.36亿元增长至6.42亿元,增幅19.7%[1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10.70亿元增至12.03亿元,增长12.5%[179] - 应收账款从年初843万元增至1593万元,增长88.9%[179] - 预付款项从年初6327万元增至1.33亿元,增长109.5%[179] - 存货从年初1.88亿元降至1.51亿元,减少19.6%[179] - 合同负债从年初4.26亿元增至5.04亿元,增长18.1%[180]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8.63亿元增至9.30亿元,增长7.8%[18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2.24亿元增至3.64亿元,增长62.8%[183]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10.11亿元增至11.32亿元,增长11.9%[183] - 母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从年初1.29亿元降至1727万元,下降86.6%[184]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净利润29.12万元人民币[2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达1919.16万元,占利润总额13.70%,主要来自未到期理财公允价值变动[79]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8.4%至0.877亿元(2021年半年度:2.112亿元)[18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显著改善至0.192亿元(2021年半年度:-0.048亿元)[18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05.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9.2%[190] - 资产减值损失-222.03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23.3%[19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53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34亿元[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6.05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82.4%[89][90]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4.27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8.1%[89] - 纺织产业大数据工厂项目承诺投资总额7.12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2.86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6亿元,投资进度54.54%[91] - 纺织产业大数据工厂项目报告期内实现效益1,380.2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0,431.61万元[9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49亿元,投资进度100%[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1.39亿元,存放于银行专户[90] - 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2亿元,未到期余额1.2亿元[9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两次延期,最终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93] 股东回报和股份回购 - 公司董事会提议以316,357,20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4]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9061.73万元人民币,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10] - 公司现金分红金额为5061.72万元人民币,以回购股份方式现金分红金额为4000.02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8.078亿元人民币[110] - 公司拟以总股本316,357,20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1.60元现金股利共计派发现金50,617,152.16元[11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不参与本次权益分派[112]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241,234股,占总股本0.7035%,回购总金额为人民币4000.016133万元[161]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3,018户[165] - 实际控制人刘迪持股128,720,797股占比40.40%[165] - 第二大股东刘学斌持股43,680,734股占比13.71%[165] - 刘迪持有限售股96,540,598股[163] - 刘迪质押股份17,304,047股[165] - 刘学斌质押股份23,892,655股[165] - 广发多因子基金持股8,060,269股占比2.53%[165] - 交银施罗德基金持股3,331,042股占比1.05%[165]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股2,241,234股占比0.70%[166] - 期末限售股总数98,996,162股[163]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全球己二腈产能约184万吨,英威达占据全球近60%产能[31] - 中国己内酰胺产能从2011年54万吨增长至2020年353万吨[31] - 中国尼龙6聚合产能从2011年194万吨增长至2020年537万吨/年[31] - 2020年尼龙66表观消费量约59万吨,不到尼龙6消费量的15%[31] - 欧盟要求2025年塑料瓶再生塑料含量至少25%,2029年回收率需达90%[34] - 国际食品饮料巨头计划2030年包装原料中再生塑料平均使用比例提高至50%[34] - 安全带和轮胎用丝在车用丝下游应用中占比达40%[33] - 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目标25%再生纤维产量200万吨[46] - 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目标30%再生纤维产量300万吨[46] - 预计新增己内酰胺产能200-300万吨[43] - 全球塑料废物量预计从2016年2.6亿吨增至2030年4.6亿吨[47] - 2030年全球50%塑料可被重复使用或回收是当前回收率的四倍[47] - 中国2022年废塑料回收量预计同比增长10.5%至2100万吨[49] - 中国再生rPET占废塑料回收总量28%[49] - 全球瓶级PET市场需求2020年达2876万吨同比增长10.07%[52] - 中国占2020年全球瓶级PET产能35%[52] - 2022年中国瓶级PET预计供应量1139万吨需求量1343万吨缺口204万吨[53][54] - 聚酯行业全球市场需求年增速5%部分细分领域超10%[51] - 恒力集团计划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业丝项目[55] - 中国PET瓶回收率超80%[48] - 国内尼龙66年产能不足100万吨[45] - 中国每年进口尼龙66接近30万吨占消费量一半以上[45] 技术和研发成果 - 公司持有国内外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共计258项[29] - 公司采用化学法再生尼龙技术实现万吨级以上锦纶纤维闭环回收[38] - 公司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业务完成化纤龙头企业生产线全系产品现场测试并顺利验收[40] - 公司工业AI纺丝智能吹风系统成功在锦纶6行业实现销售[40] - 公司率先落地万吨级化学法再生锦纶示范项目[41] - 己内酰胺成本大幅下降2000-2300元/吨[44] - 智能吹风系统节约能耗约30%-40%[65] - 智能吹风系统所需厂房占地面积较常规吹风节约20-30%[65] - 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在食品级再生聚酯市场全球市占率达40%[68] - 公司聚酰胺聚合纺丝技术覆盖国内80%产能[67] - 聚酰胺行业产能从2000年30万吨/年增长至2019年380万吨/年[67] - 公司智能解决方案可接入全球超10万台套化纤生产设备[72] - 方案适配化纤行业80%以上大中小型企业[72] - 公司与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建立18年战略合作[71] - 公司子公司Polymetrix再生rPET生产技术获可口可乐雀巢达能等食品级包装资质认证[116] - 公司首个年产4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持续优化核心工艺路线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115] 重大合同和项目 - 公司与台华新材签署项目合同金额累计为49,221.20万元人民币[32] - Polymetrix与C-PET及FE-PET签署rPET项目合同金额累计约26,186.40万元人民币[35] - 再生差别化锦纶6及锦纶66一体化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4.92212亿元[153] - 高品质差别化锦纶6-FDY纺丝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7027.6万元[153] - 与Polymetrix AG签订的Circular rPET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2.30328亿元[153] - 与Far Eastern Ishizuka Green PET Corporation签订的食品级再生rPET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3153.6万元[153] - 与江苏兴业塑化签订的食品级聚酯(PET)瓶片-SSP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56353亿元[153] - 与重庆万凯新材料签订的食品级聚酯(PET)瓶片-SSP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5195万元[155] - 与福建百宏聚纤科技签订的食品级聚酯(PET)瓶片-SSP项目合同交易价格为人民币5209.1万元[155] 承诺和合规事项 - 控股股东刘迪承诺长期有效减少关联交易及避免同业竞争 履行正常无违反[122] - 吴雷等股东承诺长期有效股份限售 每年转让不超过持股总数25%[122] - 刘学哲等股东承诺股份限售至2021年8月1日 每年转让不超过持股总数25%[122] - 刘迪承诺长期有效股份减持 每年减持数量不高于上市时持股数量15%[124] - 刘学斌承诺长期有效股份减持 每年减持数量不高于上市时持股数量20%[124] - 公司承诺长期有效现金分红政策 保障投资者收益权[124] - 刘迪承诺长期有效避免同业竞争 目前未开展竞争性业务[124] - 公司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价格不高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26]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公司股本总额1%且不高于2%[126]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金额不低于上年度审计归母净利润10%且不高于20%[126]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26] - 董事及高管购买股份资金不低于上年度税后薪酬总额50%[126] - 股价稳定措施触发后需在3个交易日内召开董事会[126] -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需在触发后3个交易日内提出方案[126] - 实际控制人变更后承诺有效期延续36个月[126] - 公司回购股份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与要约方式[126]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28]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影响发行条件将回购全部新股[128] - 违法事实认定后10个交易日内启动回购程序[128]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或违法事实认定前20日股票均价孰高者[128] - 回购事宜需在股东大会通过后6个月内完成[128] - 公司未履行承诺期间不得发行任何证券[128] - 公司未履行承诺期间不得为董事及高管增加薪资[128] - 刘迪承诺未履行承诺期间不得减持公司股份[128] - 刘迪承诺未履行承诺导致损失将依法赔偿[128] - 刘迪承诺若获取不当收益将全部归公司所有[12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3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5]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36] - 本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3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40]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4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4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43] - 公司与关联财务公司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144] -
三联虹普(30038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8.4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73元/股,同比增长13.5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1%,同比增长0.72个百分点[2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277亿元人民币[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9.3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4042.7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9028.39万元[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2.92%至17,282,358.12元,主要因新业务拓展导致业务宣传费上升[9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2.16%至2,255,591.00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减少[9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1.65%至78,583,783.15元[9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28.43%至-1,377,983.86元,主要因报告期末未赎回理财产品期限较短[94]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44.45%至-1,948,089.10元,主要因本期核销应收账款[9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592.64%至-2,538,608.05元,主要因已执行尚未结算金额增加计提减值准备[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收入4.791亿元,同比增长17.49%,占总收入比重57.01%[84]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收入3.013亿元,同比下降25.66%,占总收入比重35.85%[84]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5012.6万元人民币同比上涨2.47%[62]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0.65%同比增加19.61个百分点[59]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毛利率38.08%,同比下降6.29个百分点[86]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毛利率40.65%,同比上升19.61个百分点[86]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毛利率73.00%,同比上升2.10个百分点[86]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收入约3.01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6%[5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4.247亿元,同比增长40.55%,占总收入比重50.53%[84] - 境外地区收入3.409亿元,同比下降28.59%,占总收入比重40.56%[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度经营计划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6] - 公司未来经营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6] - 公司累计在手订单总额连续三年增长,突破至39.24亿元[53] - 公司已签订未完成竣工决算合同金额39.243亿元(含税),其中已确认收入19.624亿元(不含税)[88] - 公司计划2022年加大对规模化纯化学法涤纶、锦纶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142] 业务与市场趋势 - 己内酰胺成本大幅下降2000-2300元/吨,降幅显著[35] - 预计新增苯产能200-300万吨,推动锦纶6原料供给增长[35] - 锦纶6产量占比超过70%,主要应用于民用长丝[35] - 国内PA66年产能不足100万吨,年进口量接近30万吨[37] - 全球PA66年产能约300万吨,英威达占比70%[37] - 目标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25%,再生纤维产量200万吨[38] - 目标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30%,再生纤维产量300万吨[38] - 全球塑料废物量预计从2016年2.6亿吨增至2030年4.6亿吨[39] - 2030年全球50%塑料可被重复使用或回收,回收率提升四倍[39] - 预计2030年食品级rPET需求增长将是当下的10-15倍[40] - 中国和印度的PET塑料瓶回收率均超过80%[40] - 预计2022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同比增长10.5%到2100万吨[42] - 再生rPET占中国废塑料回收总量的28%[42] - 2020年全球瓶级PET市场需求约为2876万吨,同比增长10.07%[45] - 中国占2020年全球瓶级PET产能的35%[45] - 预计2022年中国瓶级PET供应量1139万吨,需求量1343万吨,供应缺口达204万吨[46] - 聚酯行业全球市场需求每年保持5%增速,部分细分领域增速超10%[44] - 恒力集团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业丝项目[48] - 恒力化纤年产20万吨工业纤维项目已于2021年全面投产[48] - 化纤行业在2021年呈现价格涨、利润增、库存稳的局面,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52] - 2021年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加31.8%[72] - 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年平均增速3.1%[72] - 国内PA6切片2010-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9.3%[72] - 2020年国内PA6切片消费总量升至402.5万吨[72] - 英威达在上海投建40万吨/年己二腈生产工厂[72] - 1950-2017年全球塑料废弃物累计约70亿吨[73] - 全球塑料回收率不到10%[73] - 全球塑料废物年产生量约3亿吨[73] - Lyocell纤维全球需求量约100万吨/年并以每年16-18%增长率稳定上升[80] - Lyocell纤维高端需求潜在需求量约108万吨高性价比替代需求可放大至445万吨[80] - 2021年化纤产量6524万吨同比增长8.29%[125] - 涤纶长丝产量同比增长10.77%氨纶同比增长10.08%[125] - 2025年化工新材料行业目标营业收入12000亿元自给率提升至75%[126] - 2020年PET瓶片总需求量951万吨预计2025年达12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5.50%[128] - 中国PET瓶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6.35%为全球最快[129] - 2025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27.4亿元[129] - 国内PET瓶片企业2021年后预计新增年产能约170万吨[129] - 国际品牌再生材料目标:优衣库2030年50%面料可再生ZARA2025年100%产品用再生材料[130] - 耐克阿迪目标2025年可再生材料产品比例分别达100%和90%[130] - 欧盟目标2030年塑料瓶含至少30%可回收成分并2029年实现90%回收目标[134] - 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承诺2025年西欧PET瓶使用至少50%再生塑料[134] - 全球纤维加工量约1亿吨其中化纤占比约70%[136] - 聚酰胺66原材料己二腈进入产能集中投放期推动产业链价格进入长期下行通道[140] - 国家发改委目标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25%再生纤维产量200万吨[142] - 国家发改委目标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30%再生纤维产量300万吨[142]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知识产权共计258项,包括国内外发明专利[33] - 公司技术涵盖固相增粘SSP再生聚酯rPET等工艺[15] - 公司重点研发大容量Lyocell纤维生产工艺技术,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95] - 公司开展再生PET工艺技术及关键装备研究,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95]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80人同比下降5.88%[99]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78,583,783.1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35%[99] - 公司开发化学法再生尼龙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取得关键突破[135] 项目与合同 - 公司与山东聚合顺鲁化新材料签署高品质聚酰胺6聚合项目,合同金额2.25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5.70%[56] - 公司功能性聚酯新增合同额实现增长,受益于产业升级和双循环政策驱动[57] - 与江苏兴业塑化签署食品级PET瓶片-SSP项目合同金额约1.654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营收18.90%[58] - 与恒力化纤签署高性能工业纤维PET-SSP项目合同金额约1.041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营收11.89%[58] - 2021年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新增合同总额约2.30809亿元人民币[59] - 2022年一季度末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新签合同额约2.61864亿元人民币超2021年全年水平[59] - 公司签署国内首条单线年产4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总承包合同[80] - 公司与浙江嘉华签订循环再生尼龙材料项目合同实现化学法化纤循环再生技术突破[79]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子公司包括Polymetrix AG三联国际有限公司等境外实体[14] - 公司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与法国Veolia合作建设业界首条年产万吨级食品级再生PET全流程生产线[65] - Polymetrix全球食品级再生聚酯市场市占率达40%[66] - Polymetrix单线产能首次提升至1100吨/天为全球最高[58] - 公司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在原生聚酯(vPET)切片领域国际市场占有率达90%[77] - Polymetrix超净技术在中国首次应用助仪征化纤获FDA/EEC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认证产品[77] - Polymetrix在食品级再生聚酯(rPET)亚洲区业务量逐年增加[78] - 子公司Polymetrix Holding AG 2021年营业收入为340,912,907元,净利润为45,855,266.58元[122] - 子公司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25,394,388.44元,净利润为5,088,998.02元[123] - 子公司三联虹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0,521,788.05元,净利润为179,949.06元[123] - 子公司Polymetrix获可口可乐雀巢达能等食品级包装材料资质认证[134] 现金流与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39%[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2.39%至155,206,120.21元[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93.20%至-55,006,278.84元[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暴跌1,344.31%至-95,287,648.63元[103] - 资产总额为32.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22] - 合同资产增长86.30%至66,134,442.40元[106] - 合同负债增长48.82%至426,433,383.61元[106]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160.39%至136,960,815.00元[106] - 境外资产净利润45,855,266.58元占净资产15.30%[10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008,911,696.81元,期末数为1,069,616,443.61元[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528,043.94元[10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222,600,000.00元[109]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1,231,511,696.81元,期末数为1,292,216,443.61元[109]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52,598,545.74元,期末数为136,960,815.00元[110]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140,514,408.10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6,121,281.60元,履约保函保证金133,463,410.10元,司法冻结资金929,716.40元[111] - 受限应收款项融资为15,000,000.00元,原因为票据质押[111] 募集资金使用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34,355,478.70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04,500,000.00元[113]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为426,697,200.00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8.10%[113]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余额为138,733,600.00元,存放于银行募集资金专户[114]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71,235.55千元,已投入28,565.8千元,投入进度为40.1%[117] - 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为44,869.7千元,已全部投入,进度达100%[117] - 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73,435.55千元,累计投入60,450.04千元,整体投入进度为82.3%[11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3,873.36千元,将用于纺织产业大数据工厂项目[118] - 公司曾使用10,000千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19年1月4日归还[11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两次延期,最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117] - 2018年公司调整3,250千元募集资金实施主体至控股子公司三联虹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117]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审计机构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公司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4] - 公司收购Polymetrix形成商誉20,985.31万元存在减值风险[149] - Polymetrix业务涉及人民币、瑞士法郎、欧元、美元等多币种交易存在汇兑损益风险[149] - 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导致各报告期收入因项目完工程度不同而波动[147] - 新冠疫情及战争导致设备交货周期延长和运输费用上涨风险[148] - 公司成功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范围涵盖绝大部分核心技术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15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56]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15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5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16%[17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41%[17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90%[171] - 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161] - 公司资产完全独立,无资产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情况[167]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机构和核算体系[169]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五方面完全独立[164][169]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无重大差异[163]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网站[160]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迪持股128,720,797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98.69%[173] - 董事、监事及高管期末总持股数为130,433,669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7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建仁持股597,161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46%[173] - 董事兼副总经理于佩霖持股638,992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49%[173] - 监事吴雷持股81,388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062%[173] - 监事吴清华持股395,331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30%[173] - 董事、监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73.3万元[179]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迪年度税前报酬为60万元,占报酬总额的21.95%[179] - 财务总监刘晨曦年度税前报酬为27.6万元,占报酬总额的10.10%[179] - 独立董事孙燕红、王明进、李金宝年度津贴均为5万元,合计占报酬总额的5.49%[179] - 公司2021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81] - 所有董事均未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82] - 董事未对公司有关事项提出异议[183] - 董事对公司提出的建议均被采纳[184]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4次会议[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2月22日审议了《内部审计部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0日审议了包括《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年度审计报告》等8项议案[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8月20日审议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186] - 审计委员会一致通过所有审议议案[186] - 公司续聘天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186] 投资者关系与沟通 - 2021年4月2日接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5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行业趋势及公司生产经营情况[151] - 2021年5月24日通过电话沟通方式举行网络业绩说明会,讨论2020年度业绩[151] - 2021年7月29日接待东方证券、太平资产等8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行业政策及公司技术应用[151] - 2021年8月31日接待广发
三联虹普(300384)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组。每个主题只包含单一维度的信息,并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2.14亿元,同比增长23.27%[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2%至2.14亿元,上期为1.74亿元[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24.32万元,同比增长15.31%[3]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7%至6104万元,上期为5187万元[2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3%至5924万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0.1859元,同比增长16.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3%,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至1327万元[2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3%至893万元[20] - 毛利率为37.9%,营业成本1.33亿元[19][2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亿元,同比增长9.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1%至1.56亿元[24] - 货币资金及等价物增加额主要来自经营现金流1.56亿元[24] 资产项目变化(期末余额较年初)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117亿元,较年初5.361亿元减少23.2%[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464亿元,较年初10.698亿元增长25.9%[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03万元,较年初843万元下降52.2%[1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161亿元,较年初1.135亿元增长2.3%[15] - 存货期末余额1.698亿元,较年初1.883亿元下降9.8%[15] 负债和权益项目变化(期末余额较年初)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5.363亿元,较年初4.264亿元增长25.8%[16]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1332万元,较年初1978万元下降32.6%[1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元[16] 特定资产项目变动原因(同比增长) - 预付款项为1.17亿元,同比增长84.16%,主要因在执行订单上升导致预付采购款增加[6] - 其他应收款为365.31万元,同比增长543.77%,主要因备用金增加[6] - 应收账款为403.12万元,同比下降52.19%,主要因应收款项收回[6] 收益和返还项目(同比增长) - 其他收益为181.97万元,同比增长2518.22%,主要因增值税退税增加[6]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85.63万元,同比增长83.25%,主要因增值税退税增加[7]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转回156万元[2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增长及金额)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02亿元,同比增长94.95%,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02,169,062.38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05,882,745.57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5,821,912.22元[25] 现金及等价物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6,571,447.98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8,998,542.91元[25]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5,569,990.89元[2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984,423.03元[25]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43.83万股,占总股本0.4514%,回购总金额2649万元[13] - 首次回购股份11.2万股,占总股本0.0352%,回购金额209万元[13] 报告说明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6]
三联虹普(300384)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1.44%[4]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下降4.95%[4] - 营业总收入61277万元,同比下降5.0%[2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209万元同比增长12.55%[4]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5.87%[4] - 净利润15088万元,同比增长6.0%[2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654万元,同比增长5.9%[23] - 基本每股收益0.4605元,同比增长6.4%[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5414万元同比增长38%[11] - 研发费用5414万元,同比增长38.0%[22] - 销售费用1448万元同比增长42.82%[1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935.07万元,同比增长6.7%[27]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790.62万元,同比下降17.2%[27] - 所得税费用1944万元,同比下降4.1%[2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9亿元同比下降24.8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37亿元,同比下降24.9%[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8730万元,同比增长6.0%[26]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76499万元,同比增长7.5%[26]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至1.4735亿元,去年同期为4698.93万元[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16亿元,去年同期为-8.4012亿元[2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9787亿元,去年同期为8.5276亿元[27]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107.73万元,同比增长231.0%[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73亿元,去年同期为900.91万元[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885亿元,较期初下降53.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1381亿元,去年同期为-6.5374亿元[2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3.41亿元较年初减少31.88%[9] - 公司货币资金为340,967,998.73元,较年初减少159,581,756.85元[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21,081,849.33元,较年初增加212,149,865.40元[18] - 应收账款1271万元较年初增长57.68%[9] - 应收账款为12,712,156.10元,较年初增加4,650,277.35元[19] - 预付账款7884万元较年初增长98.44%[9] - 预付款项为78,844,955.77元,较年初增加39,112,607.43元[19] - 合同资产为61,715,297.54元,较年初增加26,215,943.29元[19] - 资产总计为3,096,861,650.08元,较年初增加88,554,284.27元[19] - 所有者权益合计20967万元,较期初增长1.7%[21]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综合收益-1044万元,同比转亏[2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797户[15] - 第一大股东刘迪持股比例为40.65%,持股数量为128,720,797股,其中96,540,598股为限售股[15] - 第二大股东刘学斌持股比例为13.80%,持股数量为43,680,734股,其中23,892,655股被质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