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盛机电(300316)
icon
搜索文档
晶盛机电(300316) - 2020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6:58
财务表现 - 2020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072.69万元,同比增长24.8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34.99万元,同比增长10.05% [3] 订单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合计38.01亿元 [3] - 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5.01亿元 [3] 半导体设备 - 8寸及以下半导体硅片设备在客户产线上稳定运行 [4] - 12寸硅片设备在国内竞争力明显 [4] - 公司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已形成长晶、切片、抛光、外延四大核心设备 [4] - 在半导体坩埚、抛光液等重要辅材耗材领域取得积极市场开拓进展 [4] 光伏设备 - 大硅片设备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已有批量出货 [3] - 叠瓦组件生产线已供应客户,未来看好叠瓦组件带动的设备需求 [4] 行业趋势 - 半导体及光伏行业维持较高的产业景气度 [3] - 210大硅片是光伏行业发展趋势,下游厂商追加产能 [3] - 国内FAB厂陆续投产,硅片需求量将更多释放 [4]
晶盛机电(300316) - 2017年12月18-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6:48
公司订单与产能 - 公司目前订单情况良好,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科学组织生产流程,产能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4] - 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设备未完成合同合计27.41亿元,其中全部发货合同金额9.79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13.94亿元,尚未到交货期的合同金额3.68亿元 [4] - 未完成合同中包含未完成的半导体晶体生长和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合计1.13亿元 [4] 经营业绩 - 公司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为36,674.75万元,具体数据以经审计的2017年度审计报告为准 [5] 蓝宝石行业 - 蓝宝石材料市场总体供给不足,公司在蓝宝石材料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5] - 公司深耕长晶工艺多年,技术先进,已量产的蓝宝石长晶炉具有较好的良率及成本优势,并研发出了300kg级蓝宝石长晶炉 [5] - 呼和浩特生产基地电费较低,对降低生产成本有积极影响 [5] - 晶环电子前期基础设施已建好,后续投资以设备为主,投入产出比较高 [5] 光伏行业 - 光伏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的技术路线在彼此不断技术演进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金刚线切割等新技术,已大幅降低成本 [6] - 作为品类齐全的光伏晶体生长设备供应商,公司每年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持续改进设备性能,提高单位产出效率,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6]
晶盛机电(300316) - 2019年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证券代码为300316,证券简称为晶盛机电 [2] - 公司接待了来自国元证券、兴业证券、光大证券、东兴证券和东北证券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 [2] 订单与产能 - 2019年新签四川晶科能源单晶炉及配套设备合同12.48亿元 [3] - 新签无锡上机单晶炉合同5.54亿元 [3] - 以上合同设备将在2019年12月底前全部交付 [3] - 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科学组织生产流程,产能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3] - 公司对供应商体系进行了优化梳理,确保未来更高标准的供货要求 [3] 研发与人才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册技术研发人员50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4% [3]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研发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4] 合同收款方式 - 设备销售合同的收款方式一般为4:3:2:1 [4] - 合同签订后客户支付合同金额的40% [4] - 发货前客户支付合同金额的30% [4] - 产品验收合格后客户支付合同金额的20% [4] - 产品质保期满后客户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 [4] - 合同金额较大时,一般逐月交付,客户验收通过后确认营业收入 [4]
晶盛机电(300316) - 2019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54
财务表现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8亿元,同比下降5.2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11.92% [3] - 截至2019年6月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57亿元,同比增长2.46% [3] - 2019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10.97亿元,其中晶体生长设备7.46亿元,智能化加工设备3.15亿元,蓝宝石材料及其他合计3600万元 [4] 研发投入 - 2019年1-6月研发经费投入1.0019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8.50% [5] - 公司设有五大研究所,分别负责晶体生长、材料加工、工业自动化等相关产品及技术的开发 [5] 市场拓展 - 2019年上半年与晶科能源、上机数控签订晶体生长设备合同合计超过18亿元 [3] - 公司完成了碳化硅长晶炉研发及市场拓展工作 [3] - 研发的大尺寸、大投料量型太阳能级单晶硅生长炉采用超强水冷技术、多次复投技术 [4] - 研发的高效太阳能组件全自动叠片机,产能和精度双提升 [4] - 成功开发了蛟舟号复合机器人和IMES软件,打造未来智慧工厂的需求定制系统解决方案 [4] 投资布局 - 报告期内公司增加对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资本投入2.5亿元 [3] - 新设浙江科盛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3] - 对江苏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八匹马超导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财务投资 [3] 行业展望 -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正走在了以技术、成本驱动的良性发展道路上 [5] - 光伏平价上网进程逐步推进 [5] - 基于目前光伏硅片产能供需仍不平衡,行业大型企业也在加速布局硅片环节 [5] - 公司携手客户在提高设备性能、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单位综合成本等方面加强合作 [5]
晶盛机电(300316) - 2019年9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5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晶体生长设备供应商,同时掌握直拉法、区熔法单晶生长炉制造技术并成功商业化应用 [3] - 直拉法制造的硅片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区熔法制造的硅片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功率器件 [3] - 公司客户覆盖国内主流硅材料厂商 [3] 光伏市场与技术趋势 - 光伏市场仍在增长,大尺寸、薄片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3] - 行业领先企业需做好技术储备,与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合作,协同产业链发展 [3] - 公司将继续加大基础材料和核心设备研发投入,推动光伏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 收入结构与产品布局 - 2019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97亿元,其中晶体生长设备收入7.46亿元,智能化加工设备收入3.15亿元 [4] - 公司量产供应市场的半导体辅材耗材包括半导体坩埚、精密零部件等,硅片抛光液逐步开拓市场 [4] - 公司通过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实现高端大规格单晶生长设备国产化突破 [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致力于打造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先企业,发展绿色智能高科技制造产业 [4] - 半导体辅材耗材是公司后续发力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公司在产业链的地位和市场影响力 [4] - 公司已成功推出半导体单晶硅滚圆机、截断机、全自动硅片研磨机、抛光机等加工设备 [4]
晶盛机电(300316) - 2019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4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未完成合同总计 25.35 亿元,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 5.84 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 11.06 亿元,尚未交货的合同金额 8.45 亿元 [3] - 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5.58 亿元 [3] 股权激励计划 - 2018 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分两批授予,首批授予 342.628 万股,分两年解锁,2019 年解锁 50%,2020 年解锁 50% [3] - 股权激励计划对吸引优秀人才、提高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较好激励效果 [3] 设备产能情况 - 公司目前订单情况较好,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科学组织生产流程 [4] - 核心部件主要使用公司自有厂房、设备完成生产,普通部件和技术含量低的辅助配套部件采用第三方外协加工完成 [4] - 产能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4] 单晶炉产能效率与发展 - 公司从开发第一代单晶炉开始,始终坚持研发投入,率先在行业内推动全自动、复投等新技术的量产应用 [4] - 在光伏平价趋势下,加大产能是创造客户价值的最好方法,下游市场规模日渐扩大 [4] - 从 MW 级到 GW 级再到现在的 10GW 级,客户和上游设备厂商都能分享到效率提升、规模扩大带来的行业红利 [4] - 公司坚持从客户需求出发,持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公司与客户共赢、可持续发展 [4]
晶盛机电(300316) - 2019年6月5-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18
经营情况 - 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未完成合同总计25.35亿元,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5.84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11.06亿元,尚未交货的合同金额8.45亿元 [3] - 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5.58亿元 [4] 产能与生产管理 - 公司目前订单情况较好,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科学组织生产流程 [4] - 核心部件主要使用自有厂房、设备完成生产,普通部件和技术含量低的辅助配套部件采用第三方外协加工 [4] - 产能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4] - 公司对供应商体系进行了优化梳理,强化了供应商的产品标准和供货能力 [4] 研发投入与人才管理 - 公司研发费用支出1.8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24% [4] - 公司建立了以董事长为研发中心主任的扁平化研发组织体系 [4] - 在半导体关键装备及辅材耗材、光伏高端装备等领域均有项目布局 [4] - 公司实施了两轮股权激励,推动员工与公司利益共享 [4] 技术路线与市场影响 - 晶硅电池技术路线占据绝对主流地位 [5] - PERC技术的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对提效、降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5] - 领先企业在研发和推广基于晶硅路线的其他高效电池技术 [5] - 公司支持下游在硅片、电池及组件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和可持续发展 [5]
晶盛机电(300316) - 2019年6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0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未完成合同总计 25.35 亿元,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 5.84 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 11.06 亿元,尚未交货的合同金额 8.45 亿元 [3] - 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5.58 亿元 [3] 设备产能情况 - 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科学组织生产流程,核心部件主要使用自有厂房、设备完成生产 [3] - 普通部件和辅助配套部件采用第三方外协加工,产能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3] - 公司对供应商体系进行了优化梳理,确保未来更高标准的供货要求 [4] 蓝宝石材料发展 - 2018 年度蓝宝石营业收入 1.25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4.93% [4] - 蓝宝石材料具有较好的成本控制和竞争力,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兴应用 [4] 股权激励及大股东增减持计划 - 2018 年度股权激励仍在执行中,已对符合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限制性股票解锁 [4] - 目前仍有预留部分及首次授予第二期待解锁,未接到大股东增减持计划 [4]
晶盛机电(300316) - 2018年4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316,证券简称晶盛机电 [1] - 公司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18 年 4 月 12 日下午 2:00 - 4:30,地点在杭州,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陆晓雯和证代陶焕军 [2][3] 订单情况 - 光伏订单一批次设备生产周期约 3 个月,交货后到客户验收需 3 - 5 个月,具体看客户产能安排、场地等配合情况 [3] - 2018 年 1 月至今,新签已公告重大订单超 11 亿元 [3] 业务经营情况 - 2017 年度业务由晶体硅生长设备、智能化加工设备、蓝宝石材料、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3] - 晶体硅生长设备同比增长 132.88%,占总营业收入 80.68%,以光伏设备为主 [3] - 智能化加工设备实现收入 1.99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 10.22% [3][4] - 蓝宝石材料实现收入 0.94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 4.81%,同比增长 173.34% [4] - 其他业务收入实现收入 0.84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 4.29% [4] 产业布局进展 - 光伏自动化产线方面,开发 IMES 管理系统,组件端开发出叠片机等关键设备,叠瓦自动化生产线已批量供货 [4] - 半导体设备方面,承担的两项课题进入产业化阶段,单晶炉产品已销售且客户反馈好,还开发了系列新产品,建立国产化优势 [4][5] 研发投入情况 - 2017 年研发费用投入 7770.78 万元,占营业收入 7%以上 [4] - 2018 年研发费用投入 1.65 亿元,占营业收入 8%以上,各板块均有合理规划 [4]
晶盛机电(300316) - 2018年4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316,证券简称晶盛机电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18 年 4 月 24 日,地点在杭州 [2] - 参与单位有银华基金、国金证券、中信证券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陆晓雯、证券事务代表陶焕军 [2][3] 经营情况 - 2018 年 1 - 3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6,557.82 万元,同比增长 53.25% [3] - 2018 年 1 - 3 月,利润总额 15,384.73 万元,同比增长 128.10% [3] - 2018 年 1 - 3 月,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 13,542.89 万元,同比增长 122.85% [3] - 2018 年 1 - 3 月,基本每股收益 0.14 元/股,同比增长 133.33% [3] - 2018 年 1 - 3 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3.72 元,同比上升 1.89 个百分点 [3] 订单情况 - 公司光伏订单一批次设备生产周期约 3 个月,设备交货后到客户验收需 3 - 5 个月,具体验收条件取决于客户产能安排、场地等配合情况 [3] 工业 4.0 布局 - 公司通过开发 IMES 管理系统、自动化装备和生产线,从客户角度提升产品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水平,推动下游客户实现生产管理模式信息化、供应链和物流信息全生产周期全流程覆盖 [3][4] 研发投入 - 2016 年研发费用投入 7770.78 万元,占营业收入 7%以上 [4] - 2017 年研发费用投入 1.65 亿元,占营业收入 8%以上 [4] - 截止 2017 年底,研发人员数量 389 人,占全体员工数量的 21.95% [4] 产品毛利率 - 2017 年度,公司主营毛利率 39.07%,产品价格体系稳定,管理费用控制较好,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供应采购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