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清环保(300187)
icon
搜索文档
【干货】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30 03:08
土壤修复产业链全景图谱 - 上游主要包括修复用剂和设备供应商,如新地标、科盛科技等设备研发企业,以及实朴检测、富邦股份等检测设备制造商[1][2] - 中游业务分为咨询类(污染调查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修复工程实施),后期还包括评估维护工作[1] - 下游需求方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等[1] 土壤修复企业分布 - 北京、广东和浙江地区上市公司密度较高,北京有建工修复、高能环境等龙头企业,广东有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检测服务企业[6] - 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也培育出部分土壤修复上市企业[6] 主要企业业务布局 - 建工修复土壤修复业务占比最高达93.12%,区域布局以华东(38.99%)和华北(25.29%)为主[9][10] - 京蓝科技、卓锦股份土壤修复业务占比均超过60%[9] - 高能环境(11.26%)和森特股份(10.81%)土壤修复业务占比较小,更多布局固废处理和金属围护系统[9][10] - 永清环保湖南省内业务占比70.21%,博世科海外业务占比高达38.3%[9][10] 企业技术发展方向 - 建工修复开发低代码ECO系统,目标实现30%以上成本降低,2025年计划推广能耗降低60%的原位热强化技术[10][11] - 高能环境聚焦重金属污染治理,自主研发原位热脱附技术,探索"土壤修复+固废处理"一体化模式[11] - 森特股份引入德国设备开发复合技术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如地下管线智能识别系统[11] - 正和生态与智谱AI合作开发土壤修复大模型,部署智能监测机器人和无人机巡检系统[11]
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项目情况及发展趋势 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将更系统化【组图】
前瞻网· 2025-07-23 08:29
土壤修复工程项目规模 - 2024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数量达1426个 较上年增加309个 [1] - 2024年工程项目投资金额大幅下降至100.9亿元 同比降幅达48% [1] - 近四年工程市场总投资规模呈现波动态势 未形成持续增长趋势 [1] 土壤修复咨询项目规模 - 咨询服务类项目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达4699个 中标金额47.18亿元 [2] - 2021年咨询项目数量首次突破3000个 同比增长9.46%至3123个 [2] - 政策驱动是咨询类项目增长的核心因素 项目金额同步提升 [2] 项目类型结构分析 - 咨询服务类项目数量占比最高 达72% 但金额占比30.9% [4][5] - 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金额占比42.7% 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4][5] - 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数量占比13.7% 金额占比18.6% [4][5] - 5000万以上大型风险管控项目26个 占该类型投资额52.2% [5] 行业发展趋势 - 工程项目数量保持300-600个区间波动 咨询类项目成主要增量 [9] - 未来将呈现法规体系完善、系统性提升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特征 [9] - 需求释放呈现分阶段、分地区特点 修复节奏保持理性保守 [9] 行业上市公司 - 主要参与者包括建工修复、高能环境、京蓝科技等上市公司 [1] - 森特股份、博世科、永清环保等企业构成行业竞争格局 [1]
永清环保(300187) - 关于收到湖南证监局对公司董事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公告
2025-07-11 07:42
增持情况 - 肖明智拟增持不低于540万,实际增持91.84万,未完成计划[1] - 王振国拟增持不低于600万,实际增持29.98万,未完成计划[3] 监管措施 - 肖明智和王振国被责令改正并记入诚信档案[2][3] - 需1个月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2][3] 影响说明 - 监管措施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公司运营正常[5]
永清环保(300187) - 关于控股股东所持本公司股份质押情况变化的公告
2025-07-10 09:54
股权质押 - 控股股东永清集团累计质押公司股份291,520,000股,占其持股96.66%[2] - 近日永清集团解除质押股份21,150,000股,占其持股7.01%[3] - 近日永清集团质押股份18,150,000股,占其持股6.02%[5] 到期情况 - 未来半年内永清集团质押到期股份168,190,000股,融资余额6.45亿元[6] - 未来一年内到期质押股份累计186,340,000股,融资余额6.45亿元[6] 借款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永清集团借款总余额117,060万元[7] - 未来半年需偿付79,210万元,未来一年需偿付85,210万元[7] 业绩数据 - 2024年永清集团资产总额651,506.85万元,净利润18,103.65万元[8] - 2025年1 - 3月资产总额664,047.56万元,净利润10,817.97万元[8] 财务指标 - 2024年永清集团资产负债率75.9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5.09%[8] - 2025年1 - 3月资产负债率74.7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5.06%[8]
永清环保(300187) - 关于2024年度江苏永之清业绩补偿款支付的进展公告
2025-07-09 08:32
业绩补偿 - 公司实控人夫妇需付江苏永之清2024年度补偿款73,226,153.24元[3][4] - 截至2025年7月7日未收到补偿款[6] 催款措施 - 2025年4 - 6月多次沟通督促支付[8][9] - 近日发书面问询函要求支付并说明[9] 后续行动 - 关注支付进展,不排除司法途径追回[10]
永清环保:会根据自身业务情况积极研判RWA业务模式
快讯· 2025-07-08 07:18
永清环保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环保和综合能源管理业务发展 [1] - 公司会根据自身业务情况积极研判RWA业务模式 [1] - 如RWA模式能与主营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将考虑纳入业务发展规划 [1]
永清环保(300187) - 关于公司办公地址和投资者联系电话变更的公告
2025-07-01 08:26
公司信息变更 - 公司因经营发展乔迁新址,办公地址从浏阳变更为长沙芙蓉区[1][2] - 邮政编码从410330变更为410000[2] - 投资者热线和传真号码从0731 - 83285599变更为0731 - 88270066[2] - 变更信息自2025年7月1日公告披露日启用[3]
永清环保两董事收监管函 1140万增持计划完成率仅11%
中国经营报· 2025-06-25 05:12
董事增持计划未完成事件 - 公司董事肖明智、王振国因未完成增持计划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原计划合计增持1140万元 实际仅完成121.82万元 完成率不足11% [2][3] - 增持计划披露于2024年6月和12月 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 稳定股价 但截至2025年6月期限届满 肖明智实际增持91.84万元 王振国增持29.98万元 [3] - 公司解释未完成原因为董事面临投资压力、资金筹集困难及流动资金状况不佳 两位董事已向投资者致歉 [4] 深交所监管措施 - 深交所指出二人违反《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及《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相关规定 要求整改并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4] - 监管函强调上市公司董事应诚实守信 切实履行增持承诺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7.13亿元 同比下降28.93% 归母净利润亏损3.87亿元 主要因危废板块处置量和价格双降导致商誉减值损失约3亿元 [6] - 2023年营业收入6.46亿元 同比下降9.47% 归母净利润7984.66万元实现扭亏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541.87万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7.60亿元 同比增长17.71% 但业务结构分化显著 传统环保业务收入1.51亿元 同比下降56% 新能源"双碳"业务收入6.09亿元 同比增长101% [7] 行业与业务挑战 - 传统环保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市场竞争白热化叠加行业需求疲软 土壤修复、危废处置等领域受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收紧影响 项目获取难度加大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提供污染治理修复、"双碳"咨询及新能源解决方案 新能源业务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7]
永清环保(300187) - 关于公司部分董事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进展暨实施结果公告
2025-06-20 10:56
增持计划 - 2024年6月部分董监高拟增持3240 - 4310万元[2] - 肖明智计划增持540 - 760万元,增持91.8355万元[3][5] - 王振国计划增持600 - 800万元,增持29.9839万元[3][5] 持股情况 - 肖明智增持后持股187400股,比例0.0290%[5] - 王振国增持后持股52500股,比例0.0081%[5] 未完成原因 - 肖明智和王振国因投资压力、资金困难未如期完成[6] 相关说明 - 本次增持符合规定,无违规情形[7] - 增持不导致控股股东等变化[7]
2025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产量、产业链、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红利下,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1:36
行业基本概况 -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用于减少、控制或消除大气污染物排放 旨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应用于工业排放、能源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1][2] - 2024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41.4万套[1][8] - 行业按应用场景分为工业烟气治理装备、VOCs治理装备、机动车尾气治理设备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2] 市场规模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6] -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 连续4年超过90%[6] - 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等[4][6]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 到2035年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陶瓷、铝、活性炭、高端纤维等原材料 脉冲阀、质量流量计、循环泵、电加热器等核心零部件 以及催化剂、还原剂等环保处理剂[10] - 行业中游为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生产制造[10] - 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建材等领域的气体排放[10] - 钢铁是主要原材料之一 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较2023年下降1.7% 钢材产量14.00亿吨 较2023年增长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呈现"多层级、差异化"特点 市场主体包括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14] - 大型国有环保集团资金雄厚、政府资源丰富 主导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的脱硫脱硝、除尘项目 承接大型EPC工程[14] - 民营企业主要专注VOCs治理、监测设备等细分领域 技术灵活性强 服务中小型企业[14] - 主要企业包括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北京清新环境、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奥福环保、凯龙高科、德创环保、盛剑科技、雪浪环境、仕净科技、楚环科技、保丽洁、艾可蓝、聚光科技等[2][14] 代表企业业绩 - 龙净环保2024年除尘器及配套设备及安装营业收入49.66亿元 较2023年增加2.44亿元 脱硫、脱硝工程项目营业收入30.53亿元 较2023年减少13.5亿元[16] - 菲达环保2024年除尘器及其配套设备营业收入17.93亿元 较2023年增加0.88亿元 烟气脱硫设备营业收入5.11亿元 较2023年增加2.83亿元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设备营业收入0.57亿元 较2023年减少0.61亿元[1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将向"技术高端化、服务综合化、市场全球化"方向发展[1][20] - 在工业化城镇化继续推进背景下 需进一步挖掘污染物减排空间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并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环境差距[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