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唐智控(300131)

搜索文档
英唐智控(300131) - 英唐智控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08:50
公司转型升级背景与战略布局 - 欧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封锁加剧,国产替代成必然,公司抓住机遇向上游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型,丰富客户资源为转型提供支撑 [2] - 日本半导体产业链成熟,公司将转型突破口放在英唐微技术,已完成 100% 股权收购交割,正推进技术、产品及产线融合,还在进行收购上海芯石的尽调评估及协议谈判 [2] 英唐微技术产线情况 - 英唐微技术有 6 英寸硅基晶圆生产线,月产能 6000 片,用于光电、车载芯片产品生产 [3] - 为适配第三代半导体布局,对产线升级改造,首期改造后 SiC 器件月产能约 2000 片,保留原有硅基器件月产能 4000 片,改造预计耗时不超 12 个月 [3] 参股上海芯石变为控股情况 - 公司围绕 SiC 等第三代半导体布局全产业链,依托上海芯石获取 SiC 功率器件设计研发能力 [4] - 已将参股 10%-20% 投资方案变更为控股方案,签署补充协议,聘请中介机构尽职调查,待确定交易对价及方案,需经双方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 [4] SiC 产品市场发展趋势 - SiC 功率器件在新能源车、充电桩、新能源发电等领域有明显发展前景,但受衬底成本高、参数质量待验证影响,市场规模不大,渗透率逐步提升 [4] - 随着技术成熟,SiC 器件应用范围和稳定性提高,价格持续降低,IHS 预计未来 5 - 10 年复合增速 40%,2018 - 2027 年 9 年复合增速接近 40%,2018 年市场规模约 3.9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超 100 亿美元 [4][5] 收购对公司转型升级的帮助 - 收购英唐微技术和上海芯石填补公司在研发团队、技术储备和生产制造能力等短板,使打造全产业链条成为可能,公司有信心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质的提升 [5]
英唐智控(300131) - 英唐智控:2021年5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31,证券简称英唐智控,于 2021 年 5 月 11 日 15:30–17:00 在全景网举办 2020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 [2][3]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胡庆周,董事会秘书刘林,财务总监许春山,独立董事高海军 [3] 业务转型与对标 - 公司正转型为具有半导体研发、制造及销售全产业链条的 IDM 企业,车载 IC 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是重点发展方向,转型完成后可对标国内相同产品类型的半导体 IDM 企业 [3] 资金募集与公司名称 - 若有增发股份募集资金计划,公司将及时披露 [4] - 对于更换公司名称建议,公司会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并依规披露 [4] 生产线建设与运营 - 建立工厂需充分准备,公司一方面通过日本英唐微技术产线运营积累经验、培训人员,另一方面计划引入合作伙伴支持产线建设 [4][5][6] - 自 2020 年 12 月起推动英唐微技术产品线改造,因全球半导体产能紧张,进展不及预期 [5][8][9] - 公司计划 2 - 3 年内实现自有工厂建成投产 [9] 客户与产品 - 电子分销领域覆盖多行业,客户有飞利浦、比亚迪、小米等;子公司英唐微技术产品有光电传感器和车载 IC,供应日本公司 [4] - 英唐品牌芯片成品已在日本和国内销售,具体金额关注年报 [6] - 上海芯石产品覆盖 Si 基、SiC 基领域,SiC - SBD 部分型号已批量销售,正开发 SiC - MOSFET 产品 [10][11] - 日本子公司英唐微技术 MEMS 振镜产品主要销日本,后期开拓国内市场 [11] 业绩情况 - 2021 年一季度英唐微技术营业收入 10,483.58 万元,同比增长 23.64%,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 6.74%;净利润 1,671.27 万元,同比增长 459.06% [5][10] - 上海芯石近年来盈利,2020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1 年 5 月开始并表 [7]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与华为无直接供货关系,部分模组厂使用公司元器件 [6] - 公司不排除引入政府投资或战略投资者,后续计划将披露 [6] - 业绩情况留意公司定期报告财务部分 [7] - 上海芯石暂无科创板上市计划,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排除运作 [8] - 二级市场股价短期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基本面稳定,正推进转型升级 [7][8] - 赛格集团 2020 年 12 月 8 日后减持按规定可不通报披露 [8] - IGBT 产品是上海芯石重点发展方向,处于样品工程验证阶段 [10]
英唐智控(300131) - 2021年6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31,证券简称英唐智控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1 年 6 月 22 日 15:00–16:30,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鼎运资管谢绍海、华福证券孙靖茗等多家机构人员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及总经理胡庆周、半导体事业群总裁孙磊、董事会秘书刘林 [1] 公司战略规划 - 基于二十多年电子元器件分销渠道资源及国内半导体行业上升趋势,向半导体行业转型 [1][2] - 完成半导体设计端、产品规划整合,优化分销业务国内外客户比例,促进稳健发展 [2] - 目标成为集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半导体 IDM 企业集团 [4] 业务布局与产品规划 英唐微技术 - 2020 年 10 月完成 100%股权收购交割,专注光盘设备和图像处理 IC 研发生产 [2] - 未来承担汽车电子、传感器等领域芯片研发,打造海外拓展基地 [2][3] - 未来 2 年重点开发及推广车载 IC、传感器、MEMS Diagnostic、ALS、振镜等产品 [3] 上海芯石 - 在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领域有十几年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3] - 产品规划包括可批量供应的成熟产品如 SBD 等,重点开发产品如 SiC MOSFET 等,目标开发产品如 Power IC 等 [4] 其他产品 - 未来重点布局通用 MCU 运算单元、电源管理芯片、IPM/BLDC 等 [2] 产业链布局 - 已基本完成设计端布局,目标推进制造端布局规划落地 [4] 市场情况 电源管理芯片 - 是模拟芯片最大细分市场,2019 年出货量预计占 IC 总量 21%,排名第一,出货量预计 639.69 亿颗 [4] - 国内市场欧美企业占 80%以上份额,产业有向中国转移趋势 [4] IPM 产品 - 可应用于工业、汽车、消费等领域,国内集中在消费领域,汽车及工业领域处于发展阶段 [4][5] - 格力、美的、士兰微、华微电子等企业大力布局 [5] 产线布局规划 - 通过改造+收购+新建方式扩大产能,国内建设新产线 [5] - 将英唐微技术 6 英寸硅基生产线部分改造为第三代半导体测试、生产线 [5] - 可能收购国外完整硅基、碳化硅生产线并迁移回国内 [5]
英唐智控(300131) - 2021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2: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31,证券简称英唐智控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1 年 5 月 28 日 15:00–17:30,地点为现场交流会 [1] - 参与单位包括财信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及总经理胡庆周、半导体事业群总裁孙磊、董事会秘书刘林 [1] 转型发展背景及整合情况 - 2001 年创立,2010 年创业板上市,2019 年向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型,目标是成为全产业链半导体 IDM 企业集团 [1][3] - 2019 - 2020 年剥离数十家不赚钱或不符合经营战略的子公司,目前设计端整合基本完成,正着手整合制造端 [3] - 2015 年和 2019 年进行两次战略升级,2015 年在分销领域升级,2018 年在分销领域成为 A 股的 NO.1,2018 - 2020 年保持前三地位 [3] - 2019 年定下向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型战略,2020 年完成收购英唐微技术,2021 年完成控股上海芯石,筹备在国内建厂 [3] 公司现状 人员 - 员工总数 718 人,其中研发人员 175 人,研发人员约占总人数的 1/4 [4] 知识产权 - 拥有专利技术及 IP 共计 378 项,其中境内 329 项,境外专利 49 项 [4] 分销业务 - 电子元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业务主要由华商龙和海威思提供,产品线种类丰富,合作品牌超过 200 家,国内品牌从 2015 年的不到 10% 到现在接近 40%,服务客户覆盖国内电子行业头部企业 [4] - 2021 年 Q1 营业利润率达到 3.06%,同比上浮 260%,优于 2020 全年的 2.01%;销售净利率达到 2.2%,同比上浮 200%;2020 全年为 2.13% [4] - 2021Q1 和 2020 全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1.52 和 8.17,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11.8% 和 41.72%;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54 和 2.98,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16.78% 和 11.07% [4] - 2021Q1 和 2020 全年流动比率分别为 1.61 和 1.8,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39% 和 32%;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1.57% 和 58.36%,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21.12% 和 12.13% [4] - 2020 年净资产收益率 16.95%,处于同行第一;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8 - 2020 年期间均为行业第一,2020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几乎是同业均值的两倍 [4] 半导体研发及制造业务 - 业务主体主要是上海芯石和英唐微技术,计划打造完整半导体全产业链条 [5] - 英唐微技术 2020 年 4 - 10 月并表前 7 个月营业收入 1.77 亿元,净亏损 500 万;2020 年 11 月 - 2021 年 3 月并表后 5 个月实现营业收入 1.67 亿元,净利润 1100 万 [5] - 2021 年一季度,英唐微技术实现营业收入 10483.5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64%,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 6.74%;实现净利润 1671.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9.06% [5][9] - 上海芯石是功率器件研发、设计与销售企业,产品布局分为成熟产品、重点开发产品、目标开发产品三类 [5][7] UAS 系统 - 包括 ERP 联合应用系统、MES 智能制造执行系统、WMS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由优软科技为公司业务体系量身定制 [5] - 拥有系统级的对被并购标的的高效整合能力,除英唐智控全集团使用外,还有上百家电子制造行业及半导体公司使用 [6] 未来规划 产品规划 - 英唐微技术未来重点开发及推广车载 IC、传感器以及 MEMS 振镜 [6] - 公司根据整体战略规划未来重点布局通用 MCU 运算单元、电源管理芯片以及 IPM/BLDC [7] 产线规划 - 通过改造 + 收购 + 新建的方式扩大产能,在国内建设新产线,将英唐微技术 6 英寸硅基生产线部分改造为第三代半导体测试、生产线,有可能收购国外完整生产线并迁移回国内 [7] 投资者问答 英唐微技术新产品开发规划 - 未来几年重点开发和推广车载 IC 类、传感器、MEMS 振镜 [7] 分销业务改善措施 - 使用 UAS 系统实时监测,优化产品线,提升盈利能力 [8] 2020 年扣非后亏损原因 - 受疫情影响营收规模下滑,市场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办公楼装修费一次摊销完毕 [8] 分销业务开展方式 - 优化整合分销业务体系,做好稳步发展,加强与上游原厂合作和对现有客户服务能力 [8] 2021 年半导体业务净利润情况 - 一季度英唐微技术实现净利润 1671.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9.06%,占公司当期净利润的 48.78%,预计全年净利润逐步体现 [5][9] 资金需求问题 - 2020 年剥离资产回笼现金,目前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不排除定增融资或与其他投资者合作 [9] 与地方政府合作情况 - 已基本确定有合作意向的几家政府,正在加速推进评估和商谈具体合作细节 [9]
英唐智控(300131) - 2021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10
公司转型发展历程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处于电子行业中游,上游对接全球原厂,下游对接国内客户 [1] - 2017年以前,公司销售给国内客户的电子元器件产品九成以上来自境外;2019年,境外产品约占七成,国内产品升至三成 [1] - 因国产替代趋势和欧美制裁,公司决定向上游半导体行业转型,目前围绕半导体设计端布局基本完成,产品定位为功率器件、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 [1][2] - 今年3、4月起,公司主要精力放在制造端产能落地项目,未来5到10年可全力投入转型发展 [2] 业务发展情况 - 预计分销业务全年稳定发展,上半年分销业务好于预期,半导体业务按计划实施,自主制造、销售的半导体业务销售额预计占全年营收7%至8% [2] 合作情况 - Hulu公司是碳化硅领域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合作顺利,对碳化硅产品设计、用户、工艺以及设备方面的资源整合有落地措施 [2] 碳化硅产能布局规划 - 计划建设月产能5000片的6英寸碳化硅器件产线,并配套一定产能的硅基产线,产线落地投产后将贡献收入 [3] 碳化硅产品下游应用领域 - 碳化硅功率器件产品未来应用领域集中在电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行业 [3] 上海芯石情况 - 已实现硅基功率器件产品批量销售,IGBT产品进入工程验证阶段;在SiC等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实现SiC - SBD产品批量销售,正在开发SiC - MOSFET产品和GaN相应器件 [3][4] - 引入多名顾问,研发团队有丰富经验,形成与产品性能密切相关的IP共计63项,其中SiC产品领域5项,开发了600V、1200V、1700V、3300V的SiC - SBD产品,部分SIC - SBD产品已小批量销售,SIC - MOSFET研发进入尾声,准备开展产线投片验证工作 [3] 产能解决问题 - 对外寻求合作伙伴引进碳化硅产线资源,对内推动与政府机构产业合作;新建产线(含厂房建设)周期2 - 3年,有现成厂房资源则建设周期可缩短至1年至1.5年 [3] 半导体业务重点产品规划 - 未来产品发展重点放在MEMS振镜、功率半导体器件(硅基&碳化硅基)、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 [4] - 英唐微技术MEMS振镜第一代产品用于车用激光雷达MEMS组件,已小批量生产及销售,第二代产品(φ4mm)正在设计开发,还在研发面向激光投影显示等应用场景的产品 [4] - 上海芯石实现硅基和SiC - SBD产品批量销售,IGBT产品进入工程验证阶段,正在开发SiC - MOSFET产品和GaN相应器件,公司未来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有望分享市场增长红利,可根据市场需求搭配产线调整产品产量 [4] 碳化硅产品应用制约因素 - 目前碳化硅产品制造整体良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未来技术发展和工艺突破后,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加速国产替代 [5] 碳化硅产品价格及产量 - 以芯石的SIC - SBD(2A)产品为例,每个售价2至3元,每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大概可生产该类产品1.5万颗 [5]
英唐智控(300131) - 英唐智控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8:0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31,证券简称英唐智控,为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1] - 2022 年 9 月 14 日 10:00 - 11:00 进行电话交流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包括德邦证券、招商基金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胡庆周等 [1] 公司业务情况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 在电子分销领域深耕近三十年,产品线丰富、行业规模领先,业务覆盖多个行业且覆盖各细分行业 top10 客户,自 2017 年采用大客户战略,客户粘性强 [2] - 依托控股子公司信息化平台,提前掌握行业情况,从去年一季度开始降低手机等消费电子安全库存,加大产品线和客户优化力度,分销毛利率提升 [2] - 得益于新能源行业发展,汽车电子及电子材料细分市场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业务稳中有进,提供稳定现金流 [2] 半导体元件等研发、制造、销售业务 - 截至 8 月底研发人员占比 23%,预计年底超 25%,已取得多项研发专利技术,研发业务是重点 [2] - 控股子公司英唐微技术专注光电转换和图像处理的模拟 IC 和数字 IC 产品研发生产,有 6 英寸晶圆器件产线,在 MEMS 振镜相关领域有 11 年研发经验和 14 项专利技术 [2][4] - 第一代 MEMS 振镜产品已小批量应用,计划加入缩小化技术;第二代应用于车载 LiDAR 的 MEMS 振镜(CG0006AR)产品于 2022 年 7 月送样,预计在 4 级自动驾驶车辆投入实际使用,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望批量订单 [2] 提问交流环节要点 公司规划及展望 - 2019 年至今按目标逐步落地,优化整合原有业务、调整人员结构,自主开发企业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3] - 未来围绕汽车电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产品发展业务,如第二代 MEMS 振镜产品进入送样阶段并推动产业化落地 [3] - 预计到 2028 年,随着汽车电动化等程度提高,单台车芯片使用量将数倍增长,市场容量大 [3] - 完成产线落地,形成以电子元器件渠道分销为基础,半导体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半导体 IDM 企业集团,推动国内硅基和碳化硅基混合产线建设,待日本子公司新产品成熟后逐步国产化生产 [3] 日本英唐微技术整合 - 公司持有英唐微技术 55%股权,不排除适当时候收购剩余股权 [3] - 上半年日本放开入境管制后,派遣核心骨干人员从技术、管理、业务等方面加深整合,并对 MEMS 振镜募投项目实施和市场拓展布局进一步规划 [3][4] MEMS 振镜客户进展 - 与多方国内客户洽谈,包括车载激光雷达和激光投影领域客户,正在对接产品结合和过程开发需求,进展顺利,产品验证通过后可较准确估计销售规模 [4] MEMS 振镜核心竞争力 - MEMS 振镜研发制造技术门槛高,英唐微技术有 11 年研发经验和 14 项专利技术,第一代产品小批量销售,第二代产品启动送样检测,较第一代有影像清晰度和稳定性更高、视野角度更宽、体积更小等优势,具备先发优势 [4] 公司未来收购方向 - 研发技术整合暂告一段落,初步具备半导体设计、制造能力,全产业链条初步搭建,未来围绕汽车电子产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芯片产品与产业伙伴深入合作 [4] 成立英唐极光微考虑及规划 - 设立为独立高效推动 MEMS 振镜募投项目,计划将其打造成产业平台,未来择机引入激光雷达等产业领域合作伙伴,通过股权和产业融合推动项目开发及产业化推广 [5]
英唐智控(30013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39亿元,同比下降27.05%[7]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9.47亿元,同比下降20.21%[7]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650.67万元同比下降20.21%[25] - 营业总收入从49.46亿元减少到39.47亿元,下降20.2%[3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53万元,同比下降8.44%[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9.44万元,同比上升12.3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9.44万元同比增长12.32%[25] - 净利润同比下降19.2%至3349.84万元,上期为4147.29万元[4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29.44万元,少数股东损益为-779.60万元[43]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5%至5629.02万元,上期为1.91亿元[4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28.59万元同比下降63.59%[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上期为0.03元[43]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大幅增长454.3%至9395.27万元,上期为1694.93万元[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1.08亿元同比上升76.19%,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13] - 汇兑损失5,319.62万元主要因日元和美元汇率波动[25]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8.6%至38.85亿元,上期为47.72亿元[4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7.8%至1214.45万元,上期为1683.12万元[4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0%至1.19亿元,上期为1.23亿元[40]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3%至9236.81万元,上期为1.20亿元[40]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同比大幅上升83.8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3.87%,从118,355,908.41元增至217,621,080.76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3.9%至2.176亿元[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下降9.8%至46.29亿元[4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0.2%至45.57亿元,上期为50.72亿元[4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1.8%至40.1亿元[47]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4.6%至1.302亿元[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92.04%,从5,762,061.72元降至-45,637,874.83元,主要因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且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增加[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82.9%至2424万元[4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42.6%至5.88亿元[47]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22.8%至7.484亿元[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72.07%,从92,932,924.25元增至159,914,225.53元,主要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6]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542万元[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6.5%至4.027亿元[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销业务营业收入358,638.61万元同比下降24.15%[25] - 分销毛利率10.08%较去年同期9.35%提升0.73个百分点[25] - 英唐微技术营业收入27,516.20万元同比下降21.07%(日元计营收530,637.24万元同比略增)[28] - 英唐微技术营收占公司总营收6.97%同比提升[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对参股公司深圳英唐芯增资3,150万元持股比例保持35%[30] - 精英智联对深圳英唐芯增资5,850万元持股65%[30]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37.50%至7.57亿元,主要因发行新股收到募集资金[12] - 货币资金从5.5亿元增加到7.57亿元,增长37.5%[34] - 应收账款从8.49亿元减少到7.54亿元,下降11.2%[34] - 存货从8.26亿元增加到9.93亿元,增长20.2%[34] - 短期借款从6.53亿元增加到7.68亿元,增长17.5%[34] - 其他应付款从3.68亿元减少到2.36亿元,下降35.7%[36] - 应交税费从4008万元减少到673万元,下降83.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30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29.89%[7] - 报告期末总资产37.2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59%[7]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30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29.89%[7]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487.10%至3.01亿元,主要因溢价发行新股[12] - 资产总计从34.62亿元增加到37.25亿元,增长7.6%[34][36] - 负债合计从20.05亿元减少到18.55亿元,下降7.5%[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4.86亿元增加到19.3亿元,增长29.9%[36]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98.44%,金额从26,533,985.33元降至413,718.77元,主要因上年同期处置苏州哲思灵行部分股权所致[1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长1039.02%,从-541,237.50元增至5,082,347.15元,主要因计提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减少[16] - 营业外支出同比下降98.72%,金额从119,108,451.75元降至1,520,079.17元,主要因上年履行担保责任代青岛供应链偿还贷款所致[16] - 控股股东胡庆周持股比例为14.07%,持有159,967,455股,其中127,866,263股处于质押状态[17] - 普通股股东总数67,673名,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为0[17] - 前十名股东中,诺德基金相关资产管理计划持股1.36%,共计15,452,538股[17]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境外法人持股0.49%,共计5,541,537股[20] - 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51]
英唐智控(30013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7.07亿元,同比下降16.63%[29]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70,742.18万元,同比下降16.63%[5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63%至27.07亿元[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7.91万元,同比增长16.05%[29][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7.91万元,同比增长16.05%[5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21.83万元,同比下降48.52%[29][41]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1.83万元,同比下降48.52%[54] - 非经常性损益净损失为39.18万元[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34%至24.34亿元[81]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9.58%至5817万元,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81] - 报告期内汇兑损失2,203.26万元,去年同期汇兑收益187.70万元,差额2,390.96万元[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元,同比增长41.84%[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41.84%至1.38亿元[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同比改善102.17%至146万元[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销业务营业收入为24.61亿元,同比下降16.01%[41] -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01%至24.61亿元[82] - 分销业务毛利率为9.77%,同比增加0.49个百分点[41] - 分销业务毛利率为9.77%,较上年同期增加0.49个百分点[56] - 分销业务中汽车市场业务大幅增长,消费电子领域业务下降[56] - 优软科技拥有30多项著作权,服务超百家集团公司和企业[46] - 公司半导体业务MEMS振镜产品受益于激光雷达、HUD等需求增长[57] - 英唐微技术拥有14项专利技术和6英寸晶圆产线[64] - 英唐微技术研发团队超130人平均从业经验12年[75] - MEMS微振镜产品2022年7月进入客户送样阶段[66] - 2022年7月英唐微技术第二代MEMS振镜开启送样[57] - 业务覆盖PC/服务器/手机/家电/汽车/工业等六大行业[68][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投入不超过20亿元用于半导体产业集群项目建设[45] - 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2.9亿元用于MEMS微振镜研发[42] - 公司半导体产业集群项目将满足光电传感器/功率半导体制造封测需求[76] - 政策规划中国芯片自给率2025年达到70%[58] - 全球半导体2021年销售额达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63] - 中国半导体2021年销售额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3]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21年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63] - 公司客户资源覆盖近3万家客户[62][68] - 高管团队平均任职年限超过8年[7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庆周[22] - 胡庆周持股比例为14.96%,持股数量为159,967,455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19,975,591股,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9,991,864股[187] - 胡庆周质押股份数量为127,866,263股,占其持股数量的79.9%[187] - 甘礼清持股比例为1.68%,持股数量为17,950,000股,报告期内减持590,000股[187] - 向上持股比例为0.66%,持股数量为7,030,000股,报告期内增持1,880,000股[187] - 吕强持股比例为0.43%,持股数量为4,587,900股,报告期内减持2,710,900股[18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0,332名[187]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实际归属股份数量为360.3万股[120] - 股权激励计划实际归属人数由52人调整为49人[120] -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条件成就,归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71] - 公司股份变动中限售股减少16,042,500股,总股份数保持1,069,526,426股不变[179][18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6,042,500股至949,550,835股,占比88.78%[179]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6,042,500股至119,975,591股,占比11.22%[179] - 胡庆周期初限售股数为136,018,091股,本期解除限售16,042,50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119,975,591股[183]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5.6057%[117]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5.5514%[117]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5.0495%[117]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5.1032%[11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7.5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56%[29]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82个百分点至28.34%[88]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9个百分点至26.06%[88] - 境外资产英唐微技术占净资产比重20.63%[89] - 受限资产总额6.89亿元,含货币资金3.16亿元[92] - 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债务担保余额为40,844.49万元[165]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深圳市华商龙商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384.29万元[101] - 子公司华商龙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港币2462.63万元[101] - 子公司深圳市海威思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人民币637.30万元[101] - 子公司科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净亏损港币1079.45万元[101] - 子公司英唐微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日元772.96万元[10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全球疫情反复风险 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07] - 公司存在业务转型不及预期风险 因出售联合创泰导致营业收入比重下降[108] - 公司存在汇率波动风险 涉及美元港币日元等多币种收支[109]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芯片及电子元器件存在紧缺涨价现象[112] - 公司存在半导体领域人才缺乏风险 需大量研发及生产管理人员[113] 担保与诉讼 - 报告期末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3,000万元[16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7,844.49万元[163]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总计为40,844.49万元[165]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6.01%[16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34,450万元[163]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总计为34,450万元[165]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总计为390,091.21万元[165] - 公司对子公司深圳华商龙单笔最大担保金额为20,000万元[163] - 公司对子公司上海宇声单笔最大担保金额为9,000万元[163] - 公司为青岛供应链提供3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限1年[159] - 诉讼案件涉案金额为12,080.76万元[138] - 公司因履行担保义务导致追偿案涉诉金额约9995万元,已获一审法院支持[142] - 公司其他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诉讼仲裁总涉案金额为11248.71万元[142] - 公司履行担保义务并提起追偿诉讼,涉及青岛供应链对华夏银行、齐鲁银行的到期债务违约[171] 其他重大事项 - 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MEMS微振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171] - 公司债券"18英唐02"于2022年5月25日完成本息兑付暨摘牌[171] - 公司与乐群股份、深圳英唐芯签署半导体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合作协议,涉及土地面积53,744平方米[171] - 中唐空铁将其持有的四川英唐芯10.6%股权以1元转让给深圳英唐芯,公司放弃优先购买权[174] - 公司债券"19英唐01"支付2021年6月19日至2022年6月18日期间的利息[174] 公司基本信息与报告基础 - 公司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18] - 公司股票代码30013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2]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报告期内无变化[24] - 公司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报告期内无变化[25] - 公司注册情况报告期内无变化[26][28] -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林联系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宝兴路6号海纳百川总部大厦B座6层[23]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李昊电子信箱Yitoa_stock@yitoa.com[23] - 公司财务报告由胡庆周许春山廖华签名保证真实准确完整[5][12]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36]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2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5]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关联交易及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43][144][145][146] - 公司控股财务公司与关联方无金融业务往来[150][151] 租赁与固定资产 - 公司租赁海纳百川总部大厦6-8层办公面积4329.8平方米[155] - 公司租赁香港办公室794平方尺及香港仓库176平方米[155] - 公司上海办公室租赁面积1028平方米[155] - 西丽仓库总面积2422平方米用于仓储及办公[158] - 光明工业园租赁办公面积1822.7平方米[158]
英唐智控(30013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46%[5][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2.5%至12.06亿元,上期为15.55亿元[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81.6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0%[5][8] - 净利润同比下降18.1%至2805.24万元,上期为3426.26万元[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81.67万元,少数股东损益为-76.43万元[3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0%至10.80亿元,上期为14.01亿元[3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5.9%至2684.83万元,上期为4194.26万元[3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2.2%至3020.17万元,上期为4458.71万元[3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4.3%至455.97万元,上期为693.78万元[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0.4%[9] - 电子材料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51.5%[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34.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5.63%[5][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34.14万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155.6%[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3.109亿元,同比下降11.3%[4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353亿元,同比下降7.5%[40] - 支付给职工现金为4164.58万元,同比下降27.4%[4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26.43万元,同比下降73.1%[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164.51万元,同比改善102.1%[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84.87万元,同比扩大721.3%[4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171亿元,同比下降62.5%[43]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45.02万元,同比增加1497.8%[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61亿元,较期初下降43.9%[43] 资产和负债关键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69亿元,较年初5.50亿元减少14.7%[2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58亿元,较年初8.49亿元增长1.0%[23] - 存货期末余额为8.77亿元,较年初8.26亿元增长6.1%[2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03亿元,较年初6.53亿元减少7.7%[2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4.41亿元,较年初34.62亿元减少0.6%[26] - 其他应收款增长31.16%至8552.5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保证金和押金增加[12] - 在建工程增长96.68%至2224.15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英唐微技术投入增加[12] - 合同负债增长49.38%至4731.0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预收货款增加[1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9.4%至4731.06万元,上期为3167.13万元[29] 其他收益和损失项目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4328.27%至20.5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13] - 资产减值损失下降2246.44%至-500.13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13]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同比下降169.3%至-1674.45万元,上期为-621.33万元[3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0,577名[19] - 第一大股东胡庆周持股159,967,455股,占比14.96%,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19,975,591股[19] - 珠海阿巴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两个私募基金产品合计持股21,390,000股,占比约2.0%[19][22] - 股东彭旭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810,000股,合计持股5,889,457股[22] - 股东黄亚丹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223,200股,合计持股4,865,068股[22]
英唐智控(30013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3.38亿元同比下降39.16%[25]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633,805.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16%[59]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63.38亿元同比下降39.16%[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2.23万元同比下降89.28%[25]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9.2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2.2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28%[5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620.68万元同比扭亏增长124.34%[25]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20.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34%[59] - 营业利润15,068.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10%[5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11万元[27] - 半导体业务实现净利润2669.39万元其中归母净利润1415.69万元[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1.78亿元同比增长14.81%[95] - 管理费用1.88亿元同比下降20.41%[95] - 财务费用7885.16万元同比下降61.96%[95] - 研发费用2296.84万元同比下降26.96%[95] - 电子分销业务营业成本中库存商品占比98.85%,金额同比下降46.60%至50.88亿元[84]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人工工资同比增长423.21%至1.15亿元,占营业成本30.08%[84] - 公司新增股权激励成本摊销约4869.69万元[6] - 股权激励成本摊销4869.69万元[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及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销售[46] -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营业收入565,812.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34%[49] - 电子分销业务收入56.81亿元同比下降43.84%占比89.63%[75] - 半导体制造业务收入4.44亿元同比激增617.77%占比7.01%[75] - 电子智能控制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11.79%[75] - 软件业务收入1008.95万元同比增长46.11%[75] - 电子分销业务毛利率9.38%,较上年同期同口径提升2.41%[49] - 电子分销业务毛利率较上年整体分销业务(含已剥离)提升4.26%[49] - 分销业务毛利率9.39%同比提升4.27个百分点[60] - 电子分销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84%至56.81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6.37%至51.48亿元[78] - 电子分销销售量同比下降39.27%至183.89万件,采购量同比下降41.13%至184.42万件[79] - 电子元器件制造销售量同比增长530.40%至17.46万台,生产量同比增长515.64%至17.49万台[82] - 电子智能控制业务销售量同比下降11.35%至465.67万台,生产量同比下降11.77%至470.13万台[79]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16%至63.3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2.02%至57.09亿元[78] - 子公司深圳市华商龙商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820,645,142.58元,净利润为90,481,314.22元[122] - 子公司华商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574,509,634.52元,净利润为22,424,271.56元[122] - 子公司上海宇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40,484,530.56元,净利润为8,712,182.21元[122] - 子公司英唐微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406,497,190.65元,净利润为23,195,564.86元[122] - 上海芯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770.26万元,净利润349.83万元[12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40.45亿元同比上升37.90%占比63.81%[75]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90%至40.45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4.22%至36.19亿元[78] -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36%至22.94亿元,占营业收入36.19%[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2年"缺芯潮"仍将持续,半导体供应链供需关系短期内难以平衡[126] - 中国和亚太地区在全球IC市场份额预计从2020年63.8%增至2025年68.1%,年复合增长率9.4%[127] - 公司分销业务为现金流和业绩核心支撑,2022年将扩大电源类及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线代理资质[128] - 公司通过英唐微技术和上海芯石已具备光电传感器及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制造能力[129][131] - 2022年将协助英唐微技术开发国内市场并定制新型芯片产品,加速英唐芯产线投产[131] - 公司2020年出售联合创泰导致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下降,存在主营业务规模缩减风险[133] - 公司外汇收支涉及美元、港币及日元,汇率波动可能对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134] - 芯片及电子元器件近期存在紧缺和涨价现象,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影响利润[135] - 公司向半导体领域转型需大量研发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人才缺乏可能限制业务拓展[136][138] - 公司通过调整记账本位币、外汇套期保值等措施降低汇率波动风险[134] - 公司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加快购销速度及与供应商协商价格应对原材料波动[135]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43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520亿美元以上[46] - 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2019年达36%,但国产化率不足50%,部分器件仅30%多[46] - 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增长出现"涨价缺货"常态,下游涵盖5G、汽车、物联网等领域[44] 其他财务数据影响 - 公司获得出售联合创泰100%股权的重大资产出售投资收益约5.98亿元[6] - 公司履行担保责任代青岛供应链向银行清偿债务影响约9409.54万元[6] - 公司增加青岛供应链往来借款坏账计提2142.40万元[6] - 非经常性损益净影响-4738.45万元主要来自履行担保责任[31][3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79.27万元[31] - 政府补助收入429.37万元[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75.30万元[35] - 公司代青岛供应链偿还华夏银行和齐鲁银行逾期债务合计11,888.33万元,其中华夏银行9,915.18万元,齐鲁银行1,973.15万元[36] - 公司履行担保义务代偿华夏银行4,963.10万元和齐鲁银行1,973.15万元债务,合计6,936.25万元[36] - 公司后续为青岛供应链继续偿还华夏银行4,952.08万元债务[36] - 法院判决两名被告承担清偿金额2,478.8万元作为其他应收款,其余7,436.38万元记入营业外支出[37] - 齐鲁银行代偿金额1,973.15万元因未判决记入营业外支出[38] - 公司认定履行担保义务形成的营业外支出9,409.53万元为非经常性损益[40] - 担保责任导致营业外支出9409.54万元坏账计提2142.40万元[63] - 营业外支出占利润总额161.47%[106]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43.98%[10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5亿元同比增长153.31%[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53.31%至3.45亿元[102][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01.76%至-2210万元[102][10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71.82%至20.30亿元[102][105] 资产和投资活动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91个百分点至15.90%[107] -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大幅提升4.14个百分点至4.94%[107][110] - 短期借款占比下降5.13个百分点至18.87%[110] - 公司完成收购上海芯石4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85] - 公司对上海芯石增资投资金额为69,287,925.00元,持股比例为16.50%[114] - 公司对上海芯石收购投资金额为98,683,245.00元,持股比例为23.50%[114] - 公司新设英唐芯投资金额为125,000,000.00元,持股比例为25.00%[114] - 公司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合计金额为292,971,170.00元[116] - 成立合资项目公司四川英唐芯科技注册资本5亿元公司持股25%出资1.25亿元[90] - 四川英唐芯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年产1.2-1.8亿颗光学封测生产线[50] - 四川英唐芯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年产150-200万颗IPM封测生产线[50] - 四川英唐芯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年产72万片FAB6英寸特色工艺线[50] - 注销子公司深圳市华商维泰显示科技公司持股51%实际出资1000万元[90]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2296.84万元同比下降26.96%[95]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31.35%至2296.8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36%[101] - 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从上年5.98%降至0%[101] - 研发人员数量129人同比下降25.71%[98]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0.67%同比下降2.99个百分点[9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符合监管要求[144] - 监事会设3名监事含1名职工监事履行财务监督职能[144] - 控股股东胡庆周先生未发生占用公司资金或资产情况[145]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平台确保信息公平披露[145] - 公司严格执行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146] - 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激励方案[148]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度召开4次会议[18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度召开2次会议[186]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度召开1次会议[186]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81]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82]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190]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96]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且分红标准明确清晰[197][196] - 公司利润分配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200][196] - 独立董事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履职尽责并发挥应有作用[200] - 中小股东权益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得到充分保护[200]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与公司章程和分红管理办法规定一致[200]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59%[15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05%[15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09%[154]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07%[154] 股权激励 - 公司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总计10,300,000股,能否归属及归属数量存在不确定性[158][161] - 董事许春山被授予限制性股票1,000,000股[155] - 董事孙磊被授予限制性股票1,750,000股[158] - 董事付坤明被授予限制性股票1,850,000股[158] - 董事会秘书刘林被授予限制性股票800,000股[158] 高管与员工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庆周[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林证券事务代表李昊[20] - 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庆周期初持股181,357,455股,期末持股159,967,455股,减持21,390,000股以偿还股份质押贷款降低质押风险[155] - 公司财务总监许春山自2013年8月任职并自2014年8月起担任副总经理[163] - 分销事业群总裁付坤明自2020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63] - 半导体事业群总裁孙磊自2020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63] - 独立董事高海军在5家外部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包括德奥通用航空财务总监[164] - 董事会秘书刘林自2012年2月任职并自2014年8月起担任副总经理[165] - 副总经理鲍伟岩2021年4月入职曾任职中国外运集团深圳公司[167] - 监事会主席吕玉红自2018年11月任监事并自2020年10月担任主席[167] - 风控中心总裁莫丽娟自2018年1月任职并自2016年6月起担任监事[168] - 财务管理中心会计处总监廖华自2013年4月入职财务部并自2018年11月任监事[168] - 多名高管在子公司担任董事或监事但不领取报酬包括青岛英唐供应链深圳前海智网等[168] - 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庆周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02.5万元[172] - 董事兼财务总监及副总经理许春山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49.75万元[172] - 董事孙磊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56.09万元[172] - 董事付坤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79.42万元[172] - 董事江丽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3.31万元[172] - 独立董事许鲁光、高海军、吴波、任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均为12万元[172][175] - 监事会主席吕玉红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24.08万元[175] - 监事莫丽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7.47万元[175]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刘林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35万元[175]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361.95万元[175]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624人,其中母公司69人,主要子公司555人[191]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761人[191]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71人(11.4%),销售人员148人(23.7%),技术人员129人(20.7%),财务人员27人(4.3%),行政人员113人(18.1%),管理人员113人(18.1%),其他人员23人(3.7%)[191]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1人(0.2%),硕士40人(6.4%),本科285人(45.7%),大专155人(24.8%),其他143人(22.9%)[191] 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1年5月11日举行线上投资者会议解读2020年年度报告[139] - 2021年5月28日机构实地调研重点介绍英唐微技术和上海芯石业务整合效果及未来规划[139] - 2021年6月22日机构调研展示公司向上游半导体行业转型进展及产品产线规划[139] - 2021年9月16日高盛调研关注公司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品布局与产能规划[1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宝兴路6号海纳百川总部大厦B座6-8层[19]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一致邮编518101[19] 历史财务数据 - 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942,590.08元[196] - 2020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154,316,657.37元[19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38,573,391.27元[19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89,941,374.60元[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