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方(002987)

搜索文档
京北方:关于举行2023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4-19 07:46
关于举行 2023 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 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3 年年度报告已于 2024 年 4 月 13 日在指定媒体披露,为便于广大投资者全面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增 进公司与广大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公司定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星期五)下午 15:00-16:00 在全景网举办 2023 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 网 络 远 程 的 方 式 举 行 , 投 资 者 可 登 陆 全 景 网 " 投 资 者 关 系 互 动 平 台 " (http://ir.p5w.net)参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届时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费振勇先生,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马志刚先生,独立董事 郜卓先生和董事会秘书王潇先生。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 2023 年度业绩说明会提 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投资者可于 2024 年 4 月 25 日 15:00 前(业绩说明会前 24 小时截止)访 ...
业务结构持续改善,毛利率攀升与费用优化并举
中泰证券· 2024-04-19 03: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42.42亿元,同比增长15.48%[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达到23.32%,得益于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和费用率整体管控良好[2]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营收和净利润将继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4] - 公司净利润率、资产负债比、现金流量等指标显示了公司的财务状况[13] - 公司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增长,但仍需关注一些指标的变化趋势[17] - 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比等数据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20] 技术和发展 - 公司在金融信创领域拥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完成了11项国家级信创认证,有望抓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发展机会[3] 投资评级和风险提示 - 公司提供的投资评级包括买入、增持、持有、减持等不同级别,根据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涨跌幅度来评定[22] - 公司声明报告基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力求独立客观公正,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仅反映初次发布时的判断[25] - 公司提醒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对使用报告内容引发的任何损失负责,同时可能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26][27] - 公司对报告的版权归属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翻版、发布、复制、转载、刊登、篡改,且不得对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28]
京北方:关于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
2024-04-16 10:51
股票简称:京北方 股票代码:002987 关于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1 号国贸大厦 2 座 27 层及 28 层) 二〇二四年四月 关于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深圳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 2024 年 4 月 7 日出具的《关于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不特定 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审核函〔2024〕120010 号)(以下 简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已收悉。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 行人"、"公司"、"京北方")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会计师")等相关方对《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所列问题进行了 逐项核查,现回复如下,请予审核。 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报告使用的简称与《募集说明书》中的释义相同。 本回复报告中的字体代表以下含义: | 黑体(加粗) | 审核问询函所列问题 | | --- | --- ...
京北方:天职国际关于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
2024-04-16 10:51
募投项目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13,000.00万元,投入测试云、金融数字化、研发中心等项目[8] - 三个募投项目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分别为80.26%、91.89%、96.36%,高于公司历史研发投入资本化率[8] - 本次募投项目总投资额为132800.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13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8.74%[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金融IT项目已投资26841.86万元,占项目投资额78.07%;创新技术中心项目已投资15957.74万元,占项目投资额89.15%[3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本次募投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78.60万元,开展土方、护坡、降水等施工作业[36] 研发情况 - 公司前期针对募投项目有大量前期研究和研发投入,拥有相关软件著作权16项[13] - 研发团队平均具备5年以上的研发经验[13] - 数智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针对七大专项课题进行研究[13] - 盘庚测试云产品已积累测试领域相关软件著作权11项[16] - 公司拥有数字金融领域相关软件著作权37项[19] 市场数据 - 预计至2025年金融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7亿元[17] - 2022年我国银行业IT支出达3068亿元,同比增长23.6%[20] - 预计至2025年我国银行业IT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936亿元[20]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537.43万元、 - 4948.90万元、13484.62万元和 - 61638.6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607.62万元、23048.30万元、27695.71万元及24879.40万元[42][45] - 2023年1 - 9月信用减值损失3172.94万元,资产减值准备1161.07万元等[48] - 2023年1 - 9月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额为78214.36万元[48] - 2023年1 - 9月公司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总收入204,748.72万元,华北区收入106,001.04万元,占比51.77%[62] - 2023年1 - 9月公司业务外包业务总收入107,512.25万元,华北区收入40,039.90万元,占比37.24%[66] 人员数据 - 最近一期末技术人员人数为11011人,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人员为9180人,人均薪酬为20.58万元,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42] - 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在北京员工人数分别为2,116人、3,078人、3,840人及4,147人,占比分别为43.36%、43.24%、46.93%及45.17%[63] - 2020 - 2023年9月30日研发人员分别为1354人、1858人、2020人、183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重分别为6.15%、7.49%、7.37%、6.24%[60] 业务数据 - 2020 - 2023年9月,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占合同资产比重分别为60.02%、68.80%、75.32%及75.28%,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分别为39.98%、31.20%、24.68%及24.72%[78] - 2020 - 2023年9月,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平均结算天数分别为31天、44天、63天及87天,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分别为24天、29天、35天及54天[78] - 报告期内,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123,707.35万元、182,578.38万元、232,135.17万元和204,748.7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3.96%、59.78%、63.20%及65.57%[79] -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8,666.93万元、81,472.56万元、81,859.71万元及130,020.91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9.22%、35.65%、31.64%及50.60%,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59%、26.68%、22.29%及41.64%[82][83] - 2023年1 - 9月业务流程外包收入为107,512.25万元,占比34.43%[84] 回款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报告期各期应收账款余额回款比例为98.23%、92.16%、78.35%、62.61%,未回款项为1040.20万元、6390.16万元、17726.13万元、48610.69万元[101][102] - 报告期各期公司账龄在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为94.66%、80.39%、82.74%、85.14%[102] - 近三年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回款周期基本稳定,建行、中行、光大银行平均回款周期长于约定信用政策[108] 坏账准备 - 公司对银行类、非银行金融类、非金融类客户组合基于账龄迁徙模型测算历史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11] - 公司对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不计提坏账准备[111] - 1年以内(含1年)银行类客户组合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计提比例为3%[111] - 1 - 2年(含2年)非金融类客户组合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计提比例为20%[111] - 2 - 3年(含3年)非银行金融类客户组合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计提比例为30%[111] - 3年以上各组合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计提比例均为100%[111]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扣非利润高增长,持续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开源证券· 2024-04-14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42.42亿元,同比增长15.48%[1]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5.55、6.97亿元,对应EPS为1.00、1.26、1.58元,PE为14.5、11.5、9.2倍[1]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242万元,同比增长15.5%,归母净利润348万元,同比增长25.4%[4] - 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为5200万元,同比增长22.6%,归母净利润441万元,同比增长26.8%[4] 公司业务 - 公司业务结构持续改善,毛利率提升,综合毛利率达到23.32%[2] - 公司精益运营成果显著,扣非利润高增长,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持续优化[2] - 公司持续发力第二增长曲线,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线收入增速领先[2] 未来展望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7759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11.9%[5]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697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51.6%[5] - ROE预计在2026年达到16.6%,较2022年增长4.1个百分点[5] - 每股收益预计在2026年达到1.58元,较2022年增长150%[5] - 营业利润率预计在2026年达到25.3%,较2022年增长3.7个百分点[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订单落地不及预期[3] 其他 -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使用,属于商业秘密材料[14] - 报告基于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的邀请[15] - 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意见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本公司不对投资建议负责[15] - 报告可能包含其他网站链接,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16] - 开源证券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报告涉及的证券,可能与报告涉及的公司存在业务关系[17] -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再次分发[18] - 开源证券研究所地址分别位于上海、深圳、北京和西安,提供联系邮箱[19]
京北方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国泰君安· 2024-04-14 16:00
公司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42亿元,同比增长23.32%[1] - 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25.48%[1] - 人均创收提升至13.85万元,历史新高[1] - 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4790亿元,净利润425亿元[1] - 经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逐年提升[1] 业务结构 - BPO仍是稳健基石业务,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收入增速接近25%[1] - 高毛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综合毛利率提升0.82%[1] - 金融信创持续提供成长动力,行业IT投入将保持稳定增长[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转债方式募资11.3亿元,降低经营风险[1] 风险提示 - 银行IT投入节奏不及预期、人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为风险提示[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6年公司股息率将达到2.2%[1] - 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608.6亿,净利润将达到61.6亿[2] - 2026年的ROE预计将达到16.5%,ROA预计将达到11.0%[2] - 2026年的PE估值为10.41,PB估值为1.71[2] 其他信息 -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4] - 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的客户使用,不构成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5] - 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进行交易[8] - 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9]
第二增长曲线增长较快,人均创收历史新高
国金证券· 2024-04-13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为42.4亿元,同比增长15.5%[1] - 公司2023年全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同比增长30.4%[1] - 公司2023年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线实现营收9.4亿元,同比增长24.5%[2] - 公司2023年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市场营收分别为3.8亿元和3.0亿元,同比增长27.4%和24.5%[2] - 公司2023年人均创收达13.9万元,创历史新高[2]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53.8/60.9亿元,同比增长12.5%/12.8%/13.2%[2]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3/6.5亿元,同比增长27.2%/19.3%/22.8%[2]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2] - 公司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0.23亿元,对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9.4亿元,增长率为13.2%[3] - 公司预计2026年净利润为64.8亿元,净利率为10.6%[3] - 公司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1.468元,每股股利为0.3元[3] - 公司预计2026年总资产收益率为14.5%,投入资本收益率为15.94%[3] - 公司预计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6.86%[3] - 公司预计2026年EBIT利息保障倍数为1144.5[3] - 公司预计2026年资产负债率为13.96%[3]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资金募集不及预期和高管及大股东减持风险[2] 股票信息 - 公司2023年10月20日,股票评级为买入,市价为18.46元,目标价为23.23~42.92元[5] - 公司2023年10月24日,股票评级为买入,市价为17.31元[5] 其他信息 - 公司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6] - 报告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7] - 报告仅供高风险评级投资者使用,不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状况,不构成特定证券建议[8] - 国金证券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邮箱和地址,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和深圳[9]
京北方(00298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12 16:0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987,股票简称为京北方[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2.42亿元,同比增长15.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25.44%[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3%[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23,064,152.00元,同比增长14.52%[11]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1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1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19,401,435.4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833,155.14元[14]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计18,864,041.13元,其中包括政府补助、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15]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况[16]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服务金融业,受政府政策支持,数字金融助力金融强国建设[17]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建设[19] - 公司新增法人客户49家,其中中小银行客户1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客户23家,非金融机构客户12家[20] 公司技术研发 - 公司研发投入在2023年度达到3.94亿元,同比增长13.71%[25] - 公司自研的盘庚测试云平台稳定性得到提升,智能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应用于自动化测试脚本[25] - 公司成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高效安全的资金管理[25] 公司财务管理 -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达到42.42亿元,同比增长15.48%[27]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了调整[180]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中指出,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7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建立治理架构,确保权责明确、运作规范[81][82]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具有完整的业务系统和独立经营能力[83] - 公司召开了2022年度股东大会和多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分别为62.30%、62.20%、62.10%、62.40%[84]
京北方: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024-04-12 11:21
监事会换届与会议 - 2023年12月12日和28日完成监事会换届选举[2] - 2023年监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全体监事均出席,无议案被否决[3] 募投项目变更 - 拟将两个募投项目实施方式变更为自建研发中心,建设期延长3年,投资总额不变[7] 其他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关联交易、重大收购、出售资产、对外担保等事项[6]
京北方: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郜卓)
2024-04-12 11:21
会议情况 - 2023年召开12次董事会和4次股东大会[3]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7] - 2023年提名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9][10] 议案审议 - 2023年多届董事会会议审议多项议案,独立董事均同意[4][5][6] - 2023年6月26日审议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议案[18] 制度修订与人员聘任 - 2023年12月完成《独立董事工作制度》修订[12] - 提议续聘天职国际为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20] 独立董事履职 - 2023年独立董事积极履职,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21] 财务与内控 - 公司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运行总体良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