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科技(002540)
icon
搜索文档
亚太科技(002540) - 2020年12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8:41
公司基本信息 - 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注册资本为127,052.95万元,2020年三季度末总资产超52亿元、净资产超47亿元 [2] - 拥有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全资子公司 [3] - 实际控制人为周福海家庭,直接持股比例超49% [3]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等多领域,积极开发非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 [3] - 未来目标是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 [3] 产品毛利率 - 2017 - 2019年度铝制品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0.54%、20.67%、19.83% [3] - 2020年半年度铝制品平均毛利率为17.70%,其中管材类28.10%、型材类15.71%、棒材类15.85% [4] 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 - 国内1 - 9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95.7万辆和1,711.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7%和6.9% [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508.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1%;净利润为24,480.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6%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情况 - 2017年11月审议通过向全资子公司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并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 [4] - 2020年6月审议通过变更该项目实施地址,整合资源,以霍夫曼为主要经营平台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5] - 电池包箱体、托盘等产品陆续进入供货阶段 [5] 航空航天产业参与情况 - 2017年5月将8万吨轻量化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相关资产等划转至全资子公司江苏亚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划转资产负债净额为734,617,468.03元 [5] - 2017 - 2018年亚航科技取得IATF16949、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 - 2020年3月亚航科技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 - 2020年上半年亚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2,120.76万元、同比增长34.70%,净利润 - 2,295.91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7.69% [6] 与日本三菱铝业合作情况 - 2020年11月18日完成《股权转让协议》《投资协议》签署,旨在资源整合抢占市场、推进轻量化铝材零部件业务发展 [6][7]
亚太科技(002540) - 2020年12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8: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注册资本为127,052.95万元,2020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超52亿元、净资产超47亿元 [2] - 拥有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周福海家庭,直接持股超49% [3]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性能精密铝管等,应用于汽车及其他工业领域,积极开发非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 [3] - 未来目标是抓住高端铝材应用行业机遇,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全球份额,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最优供应商 [3] 行业壁垒 - 汽车行业进入壁垒包括政策、客户认证、技术工艺、管理、资金等壁垒,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对铝挤压材供应商进行资格认证,认证周期长,通过认证的供应商与零部件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关系 [3][4] 产品毛利率 - 2017 - 2019年度铝制品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0.54%、20.67%、19.83%,2020年半年度平均毛利率为17.70%,其中管材类28.10%、型材类15.71%、棒材类15.85% [4] 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 - 2020年1 - 9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95.7万辆和1,711.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7%和6.9%,跌幅收窄 [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508.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480.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6% [4][5] 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进展 - 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入年产6.5万吨新能源汽车铝材项目和年产4万吨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6.5万吨项目基建主要厂房竣工验收,4万吨项目熔铸条线调试完成,部分挤压条线调试完成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情况 - 关注电动汽车供应商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领域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 [5] - 2017年审议通过向全资子公司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的议案,2020年变更项目实施地址,将霍夫曼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经营平台,电池包箱体等产品陆续供货 [5][6] 生产模式和销售定价原则 - 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执行“铝锭价格 + 加工费”的销售定价原则,铝锭价格参照结算月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A00铝锭现货交易高价与低价的月度平均价确定 [6] 与日本三菱铝业合作进展 - 2020年11月18日完成《股权转让协议》《投资协议》签署,股权收购合作整合资源抢占细分市场,合资设立新公司推进轻量化铝材零部件业务发展,双方按协议推进交割事宜 [6][7]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3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07: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注册资本为127,052.95万元,2020年末总资产超52亿元、净资产超46亿元 [1]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汽车等领域零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领域,积极开发非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市场 [1] - 未来目标是抓住高端铝材应用行业机遇,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全球份额,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 [1] 汽车行业壁垒 - 包括政策、客户认证、技术工艺、管理、资金等壁垒,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对铝挤压材供应商进行资格认证,认证周期长,通过认证后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关系,限制潜在竞争者进入 [2] 2020年度经营业绩 - 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和1.9%,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 [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2.68%;实现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0.06% [2] 核心竞争力 - 科技与研发优势:专注工业铝挤压材研发制造,坚持自主创新,有独立研发中心,能提供高规格和非标准化产品服务,2020年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6,381.15万元,占营业收入4.04%,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有技术研发人员417人、专利353项 [2] - 硬件与质量优势:获多项体系认证,子公司获相关荣誉和证书,引进先进设备保障产品质量,拥有800吨至10,000吨级别挤压设备和进口低压真空铸造系统等 [2] 参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 2017年将“新扩建年产8万吨轻量化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相关资产等划转至全资子公司亚航科技,划转资产负债净额为734,617,468.03元 [3][4] - 亚航科技完成人员接收、房屋建筑登记等手续,获IATF16949、航空质量管理体系、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 - 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120.76万元、同比增长34.70%,净利润 -2,295.91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7.69% [4] 参与再生铝业务 - 2020年12月同意与多方签署《投资协议》,共同设立亚太环保,首次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铝渣等回收利用及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4] - 2021年1月亚太环保完成注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4]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8
公司基本信息 - 2001 年设立,2011 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020 年末注册资本 127,052.95 万元,总资产超 53 亿元、净资产超 46 亿元,有 8 家全资子公司 [1]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汽车等领域零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产品有高性能精密铝管等,应用于多领域,还开发飞机用管路等轻量化产品 [1] - 未来目标是抓住高端铝材应用行业机遇,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全球份额,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 [1] 发展前景与经营目标 - 立足汽车领域,相关政策保障业绩平稳向好,非汽车工业领域应用打开市场提升发展空间 [2] - 2021 年预计铝挤压材产能达 25 万吨左右,产销量同比增长 8% - 30% 左右;营业收入等增长 5% - 25% 左右,营业成本控制在营业收入 80% 左右,期间费用率控制在 5% 左右,研发费用占比 4% 左右 [2] 行业壁垒与市场情况 - 未提及行业壁垒具体内容 [2] - 2020 年公司销量 17.09 万吨、营业收入 39.90 亿元、净利润 3.57 亿元,推进多个在建项目提升产能,投入研发费用 1.50 亿元,新增专利 44 项 [3] - 2021 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81.7% 和 75.6%,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8.78%,净利润同比增长 87.8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33.11% [3] 核心竞争力 - 科技与研发优势:专注研发制造,坚持自主创新,有独立研发中心,2020 年投入研发费用 15,016.06 万元,占比 3.76%,有技术研发人员 386 人、专利 382 项 [3] - 硬件与质量优势:获多项体系认证,引进先进设备保障产品质量,有先进挤压设备和熔铸系统 [3] - 团队与客户优势:有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为不同客户配套经验丰富,产品获多项荣誉,截至 2020 年末有超 500 家客户认证 [4] - 规划与项目优势:是重要供应商,业绩增长、资产优化,推进新兴领域项目建设,降低成本 [4] 募投项目进展 - 2016 年度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入年产 6.5 万吨新能源汽车铝材项目和年产 4 万吨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 [4] - 截至 2020 年末,6.5 万吨项目基建基本完成,部分产能释放;4 万吨项目部分产线可使用,年化产能约 2 万吨,2020 年产量约 3,000 吨 [4] 产能释放计划及布局 - 2011 - 2020 年铝挤压材产能逐步提升,2021 年目标 25 万吨 [4] - 2020 - 2025 年实现 25 - 30 万吨高性能铝挤压材产能规模,深耕汽车领域,探索新兴下游应用领域 [5]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注册资本为127,052.95万元,2020年末总资产超53亿元、净资产超46亿元,现有9家子公司 [1]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工业特别是汽车领域零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1] 产品毛利率 - 2017 - 2019年度铝制品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0.54%、20.67%、19.83%,2020年度为16.23% [2] - 2020年按产品分类,管材类毛利率23.82%、型材类15.11%、棒材类13.91%;按销售市场分类,国内销售14.14%、出口销售35.23% [2] 2020年度经营情况 - 实现销量17.09万吨、营业收入39.90亿元、净利润3.57亿元 [2] - 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建设,产能进一步提升 [2] - 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研发投入1.50亿元,新增专利44项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情况 - 2017年审议通过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议案 [2] - 2020年将霍夫曼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经营平台,推进项目,部分产品进入开发、小批量供货阶段 [2] 与日本三菱铝业合作进展 - 2020年11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投资协议》,旨在资源整合抢占细分市场、推进轻量化铝材零部件业务 [3] - 2021年5月菱富铝业完成标的股权工商登记变更并取得《营业执照》 [3] 再生铝业务参与情况 - 2020年12月审议通过与多方签署《投资协议》,共同设立亚太环保,首次注册资本5000万元 [3] - 2021年1月亚太环保完成注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3]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6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2: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020年末总资产超53亿元、净资产超46亿元,现有9家全资子公司 [1]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汽车等领域零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领域,未来目标是成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最优最大供应商 [1] 汽车行业壁垒 - 包括政策、客户认证、技术工艺、管理、资金等壁垒,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对铝挤压材供应商有资格认证,认证周期长,通过认证后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关系,限制潜在竞争者进入 [2] 产品毛利率 - 2017 - 2019年度铝制品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0.54%、20.67%、19.83%,2020年度为16.23% [2] - 按产品分类,管材类23.82%、型材类15.11%、棒材类13.91%;按销售市场分类,国内销售14.14%、出口销售35.23% [2] 2020年度经营情况 - 实现销量17.09万吨、营业收入39.90亿元、净利润3.57亿元 [2] - 推进多个在建项目,产能提升,研发投入1.50亿元,新增专利44项 [2] 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进展 - 年产6.5万吨新能源汽车铝材项目基建基本完成,多项工作推进,部分产能释放 [2] - 年产4万吨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部分产线可使用,2020年末年化产能约2万吨,产量约3000吨 [2] 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关注电动汽车供应商影响,推动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 [3] - 2017年审议通过增资及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议案,2020年变更实施地址,霍夫曼推进项目,部分产品进入开发和小批量供货阶段 [3] 参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 2017年划转资产至亚航科技,完成人员、土地税务、房屋登记等手续,获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 - 2020年亚航科技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推进订单开发等工作,实现营收61,595.87万元、同比增长36.99%,净利润 - 2,596.1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46.35% [3][4] 参与再生铝业务 - 2020年审议通过签署《投资协议》议案,与多方共同设立亚太环保,注册资本5000万元,2021年完成注册登记 [4]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11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2-11-22 01: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发行股票完成后注册资本为127,052.95万元,2021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超56亿元、净资产超48亿元,现有多家子公司,是高性能铝挤压材制造商 [2] 铝挤压产品发展前景 - 节能减排与电动化驱动下,燃油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加速,高性能铝挤出材细分市场容量增长 [2] - 我国202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百公里油耗降至5.6升、2030年降至4.8升,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到百公里降至12.0千瓦时、2030年降至10.8千瓦时 [2] - 2019年中国燃油车、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单车用铝量分别为128、143、189Kg,2025年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预计达227Kg,传统燃油车及插电混动车为180、238Kg [2][3] - 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2025年目标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35年新能源汽车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各占当年新车销量的50% [3] 汽车行业壁垒 - 汽车行业进入壁垒包括政策、客户认证、技术工艺、管理、资金壁垒等 [3] - 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对铝挤压材供应商进行资格认证,认证周期长,通过认证的供应商与零部件厂商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关系,限制潜在竞争者进入 [3]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 2021年1 - 9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4.3万辆和1,86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8.7%,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4.5%和185.3% [3] - 公司2021年1 - 9月实现营业收入427,165.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46.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816.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28% [3] - 公司高性能铝挤压材合计产量为16.4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5.64%;销量为16.4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6.75% [3]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具有科技和研发、硬件和质量、团队和客户、规划和项目优势等主要核心竞争力 [3] 航空航天产业参与情况 - 公司通过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建设、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参与、新型材料产品开发等,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多家飞机整机客户认证并批量供货 [4][5] - 2017年8月亚通科技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1年8月获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8年10月亚航科技获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0年3月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5] 生产模式和销售定价原则 - 公司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执行“铝锭价格 + 加工费”的产品销售定价原则,铝锭价格参照结算月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A00铝锭现货交易高价与低价的月度平均价确定 [5] 再生铝业务参与情况 - 2020年12月公司同意与湖南绿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设立亚太环保,首次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营铝渣等回收利用及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5] - 2021年1月亚太环保完成注册登记,2021年11月因经营优化变更住所 [5]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7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2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 2001 年设立,2011 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注册资本为 127,052.95 万元,2020 年度末总资产超 53 亿元、净资产超 46 亿元,现有 9 家子公司 [1]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工业特别是汽车领域零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汽车多系统及其他工业领域,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市场 [1] - 未来目标是抓住高端铝材应用行业机遇,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 [1] 汽车行业壁垒 - 汽车行业进入壁垒包括政策、客户认证、技术工艺、管理、资金等壁垒 [2] - 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对铝挤压材供应商进行资格认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现场审核和产品认可等,认证周期长,通过认证的供应商与厂商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关系,限制潜在竞争者进入 [2] 2021 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 - 国内疫情防控向好,2021 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35.2 万辆和 648.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1.7% 和 75.6%,推动公司生产经营 [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2,101 万元,同比增长 8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017.65 万元,同比增长 8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8,920.66 万元,同比增长 133.11% [2] 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进展 - 2016 年度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入年产 6.5 万吨新能源汽车铝材项目和年产 4 万吨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 [2] - 截至 2020 年度末,6.5 万吨项目基建基本完成,部分条线可使用,产能开始释放;4 万吨项目部分产线可使用,年化产能约 2 万吨,2020 年度产量约 3,000 吨 [2] 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公司关注电动汽车供应商发展及对铝挤压材产业影响,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 [2] - 2017 年同意霍夫曼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2020 年变更项目实施地址,将霍夫曼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经营平台 [2][3] - 2020 年度,霍夫曼推进项目,轻量化铝合金电池包箱体等产品进入开发、小批量供货阶段 [3] 参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 2017 年将 8 万吨轻量化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相关资产等划转至全资子公司亚航科技,划转资产负债净额为 734,617,468.03 元 [3] - 亚航科技取得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BS EN ISO 9001:2015 / EN 9100:2018 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 - 2020 年度,亚航科技积极推进工作,实现营业收入 61,595.87 万元、同比增长 36.99%,净利润 -2,596.16 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46.35% [3]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注册资本为127,052.95万元,2020年度末总资产超53亿元、净资产超46亿元,现有9家子公司 [1] - 主营高性能铝挤压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工业领域特别是汽车领域零部件材料的重要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汽车多系统及其他工业领域 [1] 未来发展前景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2028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百公里油耗2025年达5.6升、2030年达4.8升、2035年达4.0升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车需车身轻量化减低能耗、延长续航里程 [2] - 2021年度预计铝挤压材产能达25万吨左右,产销量同比增长8%~30%左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比上年同期增长5%~25%左右,营业成本控制在营业收入的80%左右,期间费用率控制在5%左右,拟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4%左右 [2] 2020年度经营情况 - 实现销量17.09万吨、营业收入39.90亿元、净利润3.57亿元 [2] - 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建设进程,产能进一步提升 [2] - 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研发费用投入1.50亿元,新增专利44项 [2] 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进展 - 年产6.5万吨新能源汽车铝材项目基建基本完成,多项工作持续推进,个别条线已可使用,产能开始释放 [3] - 年产4万吨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设备调试等工作有序开展,部分产线可使用,截至2020年度末年化产能约2万吨、2020年度产量约3,000吨 [3] 参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情况 - 2017年将8万吨项目相关资产等划转至全资子公司亚航科技,完成人员划转、房屋建筑登记等手续 [3] - 2017年12月亚航科技获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8年10月获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0年3月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 - 2020年度亚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1,595.87万元、同比增长36.99%,净利润 -2,596.1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46.35% [3] 生产模式和销售定价原则 - 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执行“铝锭价格 + 加工费”的产品销售定价原则,铝锭价格参照结算月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A00铝锭现货交易高价与低价的月度平均价确定 [3][4] 未来产能释放计划及布局 - 2011 - 2020年度铝挤压材产能分别为5.85万吨、7.87万吨、8.8万吨、10万吨、11万吨、12.7万吨、15.8万吨、20万吨、21万吨、23万吨,2021年度产能目标25万吨 [4] - 2020 - 2025年期间实现约25 - 30万吨的高性能铝挤压材产能规模,深耕汽车领域,布局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等应用市场 [4]
亚太科技(002540) - 2021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5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高性能铝挤压材制造商,为全球工业领域尤其是运载工具领域提供中高端铝合金挤压材及部件开发制造服务 [1] - 公司深耕汽车行业轻量化市场,是超500家知名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客户的合作伙伴,产品进入超百家车企供应链体系 [1] - 公司积极拓展航空航天领域,已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多家飞机整机客户认证并批量供货 [1] -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对接各领域前沿客户产品升级及新材料开发需求,推动行业升级发展 [2] 汽车轻量化领域情况 - 汽车领域产品包括热管理系统、底盘、制动、车身结构等多系统用铝合金材及部件 [2] - 2021年1 - 6月,公司铝挤压材销量11.35万吨,向国内燃油及新能源乘用车供应量9万吨,占比约80%,较去年同期增长60% [2] - 2021年1 - 6月,国内乘用车产销量约100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7%,国内燃油及新能源乘用汽车对挤压铝材需求量约29万吨 [2] 铝挤压产品发展前景 - 在节能减排与电动化驱动下,燃油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加速,高性能铝挤出材细分市场容量不断增长 [2] - 我国单车用铝目标2025年达250kg、2030年达350kg;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百公里油耗2025年达5.6升、2030年达4.8升、2035年达4.0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2025年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2] - 2019年中国燃油车、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单车用铝量分别为128、143、189Kg,2025年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预计达227Kg,传统燃油车及插电混动车为180、238Kg [2] - 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2025年目标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35年新能源汽车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各占当年新车销量的50% [2] 碳减排方面举措 - 铝是交通运载工具行业理想的轻量化材料,公司生产汽车用挤压铝产品替代钢制产品可减少碳排放和电池能耗 [3] - 公司在内部运营管理方面积极推进碳减排,2020年12月同意与合作方共同出资设立亚太环保,首期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51%,用于废铝灰渣回收循环再利用业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