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全食品(002216)
icon
搜索文档
三全食品(002216) - 2015年1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26
公司发展方向 - 公司二十几年围绕主业发展,未来继续围绕老百姓一日三餐,提供速冻、常温等食品 [1] 私厨产品情况 - 2012年推出私厨产品,首轮在全国5个城市推广,第二轮在全国10个城市推广,目前已超过40个城市 [3] - 包装采用清爽型白色装,突破传统食品包装暖色系风格 [3] 三全鲜食项目情况 - 项目进展顺利,产品已在上海上市,公司会尽快完成布局 [3] - 新产品市场反应良好,获消费者较高评价与关注 [3] 市场策略情况 - 企业目的是盈利,公司更注重长期盈利 [3] - 公司处于发展阶段,虽市占率行业第一,但行业潜力大,现阶段更看重长期利益 [3]
三全食品(002216) - 2015年2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01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目前处于发展阶段,虽市占率行业第一,但更看重长期盈利和长期利益,采取先市场后利润策略 [2][3] 私厨产品情况 - 2012年推出私厨产品,首轮在全国5个城市推广,第二轮在全国10个城市推广,目前已覆盖超40个城市 [3] - 包装改变传统暖色系风格,采用清爽型白色装 [3] 冷链物流结构 - 物流结构分为干线物流和支线物流,干线物流全部来自第三方,支线物流一部分依靠自有车队,旺季会与第三方合作 [3] 三全鲜食项目 - 去年推出鲜食业务,定位于白领阶层午餐,产品已在上海上市,公司会尽快完成布局 [3] - 新产品市场反应良好,获消费者较高评价与关注 [3]
三全食品(002216) - 三全食品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08:56
鲜食业务市场前景 - 国内鲜食产品品类刚起步,市场占比较低,因保质期短、流通销售损耗大、渠道经营难度高,但优势明显,未来成长空间大,将成继速冻食品后又一大食品产业分类,且鲜食供应链业务是公司增速最高业务板块 [2][3] - 7 - Eleven中国市场鲜食商品销售占比40%,毛利占比达60.4%;日本市场有近20000家门店,配套制造工厂181家,专用工厂167家 [3] 鲜食与速冻业务协同关系 - 渠道方面,鲜食与速冻食品有重合及资源互补性,可整合不同温区产品,提高渠道供应效率 [4] - 供应链层面,原材料开发采购与研发、生产车间淡旺季互换等有协同效应,能提升公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4] 涉足区域便利店业务原因 - 与7 - Eleven合作,其经营理念与公司吻合,运营便利店可了解渠道及客户特性,为品类拓展和产品开发提供资料和方向,打造创新产品展示平台 [5] - 2018年我国人均GDP约9900美元,接近国际便利店行业成熟期标准(人均GDP达1万美元);中国便利店和待升级传统小店超12万家,但现代属性便利店比例小;90后成主力消费人群,老龄消费推动便利店发展,2018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约18%,2025年将达4亿,占比超25% [5][6] 与7 - Eleven合作基础 - 公司在零售端家庭餐桌场景、外食餐桌预制半成品领域、鲜食制造领域有领先地位和丰富能力,7 - Eleven看中其鲜食供应链优势,双方合作意向确定 [6] 区域便利店业务影响 - 不影响鲜食供应链发展,推动品类结构调整、技术能力积累、合作渠道扩容 [7] - 不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司现金流,提升生产基地综合利用效率 [7] - 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营运能力,促进鲜食业务能力提升与核心客户供应链协同 [8]
三全食品(00221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7]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60.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8%[7]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5%[7]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8473.1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45%[7]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88%[7] - 净利润为5.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32] - 营业利润为6.9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同比增长30.4%[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从3,752,770,041.19元上升至3,811,283,350.51元,增加1.6%[30] - 销售费用为7.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2] - 研发费用为25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2] - 所得税费用为1.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32] - 毛利率28.6%,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1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8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6.82%至7.51亿元,主要因盈利能力提升和销售回款增加[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59.66%至-2.51亿元,主要因新增理财产品较去年增加[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91.57%至-4068万元,主要因向股东分红同比减少[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5.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8%[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1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59.6%[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1%[3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4.59亿元人民币至15.74亿元人民币,增幅41.13%[13]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41.1%至15.74亿元[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80亿元[2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80亿元[21] - 公司总资产从6,582,999,853.75元增长至6,814,952,718.13元,增幅3.5%[24][28] - 存货从1,270,254,993.11元下降至1,068,034,459.18元,减少15.9%[24] - 合同负债从787,351,421.23元降至490,340,365.58元,减少37.7%[24] - 未分配利润从1,934,317,865.93元增长至2,284,581,559.81元,增幅18.1%[2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39,600,000.00元增至99,000,000.00元,增长150%[24] - 在建工程从110,252,652.37元增至194,309,714.71元,增长76.2%[24] - 短期借款新增150,122,916.67元[24] - 流动负债从2,980,753,823.25元降至2,887,619,495.46元,减少3.1%[28]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3525.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9.53%[13] 股东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57,101户[17] - 实际控制人陈泽民持股9.29%共计8166万股,其中质押2310万股[17] - 境外法人股东EAST JOY ASIA LIMITED持股9.01%共计7920万股[1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29%共计2894万股[17]
三全食品(00221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0%[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057.95万元,同比增长5.0%[45] - 公司经营净利润36,053.68万元,同比增长42.0%[45] - 202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47,807.56万元,同比增长13.0%[45] - 第二季度经营净利润12,030.68万元,同比增长46.4%[4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8.21亿元同比增长5.00%[69][7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0%至38.21亿元[184] - 净利润同比增长55.3%至4.31亿元[187] - 营业收入为19.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192] - 净利润为98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6.79亿元同比微增0.62%主要受益于精细化管理[69] - 营业成本同比微增0.6%至26.79亿元[18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至5.02亿元[187] - 营业成本为1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192] - 销售费用为1.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9%[192] - 研发费用为1605.3万元人民币[192] 各业务线表现 - 零售及创新市场营业收入329,821.64万元,同比增长6.2%[45] - 餐饮渠道营业收入52,236.31万元,同比下降1.9%[45] - 零售及创新市场净利润33,298.54万元,同比增长45.1%[45] - 餐饮市场净利润2,755.14万元,同比增长12.9%[45] - 直营电商营业收入105,700,331.76元,同比增长40.03%[55]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2,644,616,515.68元,同比增长5.82%[52] - 零售及创新市场收入32.98亿元占比86.33%同比增长6.18%[70] - 速冻调制食品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6.29%[70] - 零售及创新市场营业收入32.68亿元,毛利率31.63%,同比增长5.77%[73] - 速冻面米制品营业收入34.22亿元,毛利率31.47%,同比增长6.39%[73] - 速冻调制食品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6.29%[73] 各地区表现 - 北区收入14.42亿元占比37.74%同比增长6.19%[70] - 北区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6.19%[7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77%[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1.77%[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7%[19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5.92亿元人民币[19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813亿元改善至4994万元[1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748亿元变为-3.061亿元[1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62.0%至1.827亿元[19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9.6%至17.021亿元[19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增长182.6%至1.767亿元[1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收窄24.3%至-3.215亿元[19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12.5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15亿元增长12.5%[1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7.5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05亿元下降17.2%[172] - 应收账款减少至3.1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07亿元下降22.8%[172] - 存货大幅减少至7.8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70亿元下降38.5%[172] - 流动资产总额减少至32.5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9.14亿元下降16.8%[172] - 合同负债减少至2.3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87亿元下降70.4%[175] - 未分配利润增加至21.9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9.34亿元增长13.2%[1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至34.9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2.33亿元增长8.2%[178] - 资产总额减少至59.3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5.83亿元下降9.8%[175][178] - 应收账款同比减少52.4%至8.53亿元[181] - 存货同比减少40.2%至5.44亿元[181] - 流动资产合计减少24.6%至42.25亿元[181] - 应付账款减少28.6%至27.23亿元[184] - 未分配利润减少29.5%至3.97亿元[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115亿元,较期初下降34.5%[199] 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 - 其他收益1.07亿元,占利润总额19.20%[75][78] - 投资收益2136万元,占利润总额3.83%[75] -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89.8%至1.07亿元[187] - 利息收入为633.21万元人民币[192] 产能和产量 - 速冻面米制品产量24.43万吨同比增长4.20%销量33.34万吨同比增长6.77%[63] - 公司上半年设计产能38.47万吨实际产能25.76万吨产能利用率66.94%[63] 原材料和采购 - 原材料采购总额16.16亿元其中原材料占比70.10%(11.33亿元)[59] - 营业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73.57%达19.71亿元同比微降0.76%[6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河南全惠食品实现净利润1,408,278.68元,营业收入1,370,944,860.64元[94] - 子公司成都全益食品实现净利润102,528,549.86元,营业收入433,441,765.81元[94] - 子公司天津全津食品报告期亏损423,488.03元,营业收入241,909,901.78元[94] 投资和理财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50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97万元[83]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49,509,168.91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971,195.24元[88] - 鸿道鼎胜1期私募基金投资亏损4,674,257.16元,期末价值35,517,674.77元[88] - 朱雀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亏损1,165,384.39元,期末价值13,991,494.14元[88]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12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11.5亿元,其他类5000万元[142]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7.5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7亿元,其他类5000万元[142] - 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7亿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42] - 其他类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50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42] - 公司委托理财均使用自有资金,无高风险理财项目[142]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68.1%至23.627亿元[199] 关联交易 - 公司关联交易销售火锅料等产品金额为2687.2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71%[125] - 公司获批日常关联交易额度5000万元,实际使用未超额度[125] - 公司关联方锅圈供应链交易采用市场价格定价原则[12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1,705股至249,028,651股,占比保持28.32%[15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1,705股至630,155,397股,占比保持71.68%[150]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879,184,048股[150] - 实际控制人陈南持股87,677,249股占比9.97%,其中有限售股65,274,000股[153] - 实际控制人陈希持股87,032,000股占比9.90%,其中有限售股65,274,000股[153] - 实际控制人陈泽民持股81,661,348股占比9.29%,其中质押23,100,000股[153] - 境外法人EAST JOY ASIA LIMITED持股79,200,000股占比9.01%[15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3,896,345股占比6.13%,较期初增加47,985,120股[153] - 上海明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明河2016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3,100,000股占比1.49%[153] - 前10名股东中实际控制人陈泽民家族合计持股超过30%[153][156] 公司治理和激励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271名激励对象授予1513.25万份股票期权[106] - 注销因离职等原因不符合资格的激励对象股票期权39.90万份[107]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因派息从19.79元/份调整为19.59元/份[110]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51%[102] 环保和社会责任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COD排放总量10.95吨,核定排放总量12.35吨[113]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NH3-N排放总量0.76吨,核定排放总量0.925吨[113] - 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能力2000吨,报告期内排放达标且无超标情况[11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14] 基本信息和声明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21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4] - 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南[24] - 公司负责人陈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秦志强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全称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称为SANQUAN FOOD CO., LTD[24] - 公司拥有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包括河南全惠成都全益天津全津等[1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于2008年1月发行2350万股A股[20]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于2011年7月定向增发14,054,383股[20] - 公司已描述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制定对策情况[6] - 公司备查文件包括负责人签名盖章的财务报表及公开披露文件等[14]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20] 其他财务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股,同比增长44.12%[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0%,同比增长3.66个百分点[30] - 总资产5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4%[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30]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0]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0] - 货币资金12.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13%,较上年末增加4.19个百分点[79] - 存货7.8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13个百分点[79] - 合同负债2.3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04个百分点[79]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642,879,435.24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32,200,568.36元[84] - 货币资金中包含短期大额存单140,000,000元及应收利息12,310,410.94元[84] - 货币资金中包含长期大额存单450,000,000元及应收利息5,972,186.06元[84] - 无形资产中182项注册商标质押价值37,541.66元[84]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购买房产交易总价4619.87万元[134] - 短期借款新增1.50亿元人民币[17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19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31亿元人民币[19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现金减少36.2%至2703万元[199] - 分配股利利润偿付利息支付现金减少63.3%至1.769亿元[199]
三全食品(00221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19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9%[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49%至23.43亿元[11] - 营业总收入为23.43亿元,同比增长0.4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36%[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元/股,同比增长50%[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5%,同比提升2.04个百分点[4] - 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48.5%[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48.4%[27] - 综合收益总额为260,911,681.62元,同比增长48.5%[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60,950,214.35元,同比增长48.4%[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同比增长50.0%[3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86%至16.16亿元,毛利率上升2.38%[11] - 营业成本为16.16亿元,同比下降2.86%[2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88%至3.37亿元,费用率下降1.84%[11] - 销售费用为3.37亿元,同比下降10.9%[27] - 研发费用为540万元,同比增长14.9%[2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86,948,898.92元,同比下降17.0%[3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26,991,284.80元,同比增长8.0%[3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47.8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1.20亿元,同比增长247.83%[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120,837.51元,上年同期为-81,257,767.01元[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7,404,257.48元,同比扩大147.9%[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至-4.07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11]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209,400,000.00元,同比增长72.8%[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098,206,315.50元,同比增长7.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93,841,912.52元,同比下降14.9%[34] 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达11.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32.42%至11.99亿元[18] - 存货为8.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85%[8] - 存货从12.70亿元下降至8.53亿元,减少32.85%[18] - 合同负债为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11%[8] - 合同负债为4.40亿元,同比下降44.1%[21] - 货币资金减少11.65%至9.86亿元[18] - 应收账款增长6.87%至4.35亿元[18] - 长期股权投资为2.50亿元,同比下降0.76%[2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9900万元,同比增长150%[21] - 资产总计为63.02亿元,同比下降4.26%[21][24] 非经常性项目及股东信息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2418.13万元人民币[6] - 实际控制人陈泽民质押2310万股股票[15]
三全食品(00221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69.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5%[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5%[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4%[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05%[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3元/股,同比下降16.09%[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12%,同比下降8.27个百分点[33] - 总资产为65.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9%[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1%[3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694,343.99万元同比增长0.3%[56] - 公司经营净利润58,051.07万元同比增长1.8%[5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8.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02%[3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4%[3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4%[54]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02%[54] - 公司总营业收入69.01亿元,同比微增0.10%[63] - 营业成本合计50.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72] - 直接人工成本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6%[72] - 制造费用4.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8%[72] - 总生产量654,555.59吨,同比增长2.50%[72]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69.01亿元,同比增长0.10%[83] - 营业成本50.41亿元,同比增长4.23%[80] - 原材料成本37.31亿元,同比增长2.84%,占营业成本73.78%[85] - 制造费用4.90亿元,同比增长13.58%[85] - 销售量65.78万吨,同比微降0.38%[8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78%至9.012亿元,费用率下降1.4%[9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91%至1.968亿元,费用率下降0.5%[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72%至5487.14万元[92]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18.72%至9626.9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9%[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4.05%至9.627亿元[9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6.51%至-5.68亿元[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90.74%至-4.914亿元[97] - 货币资金为11.15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6.94%较年初下降0.41个百分点[101] - 应收账款为4.07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18%较年初上升1.07个百分点主要因新业务合同账期未到[101] - 存货为12.70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9.30%较年初下降0.61个百分点[101] - 长期股权投资为2.52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83%较年初上升2.26个百分点主要因购买股权[10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0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5564.88万元[107] - 应付职工薪酬为1.48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26%较年初下降1.57个百分点主要因人员薪酬变动[104] - 固定资产为17.66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6.84%较年初下降1.10个百分点[104] - 合同负债为7.87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1.96%较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10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餐饮市场营业收入117,107.11万元同比增长24.6%[56] - 零售及创新市场净利润50,774.06万元同比增长0.8%[56] - 餐饮市场净利润7,277.01万元同比增长9.5%[56] - 速冻食品行业近十年企业注册量逐年递增[50] - 煎炸点心类产品保持高速增长[49] - 电子商务及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快速增长[49]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51.24亿元,同比增长4.94%[63] - 直营模式营业收入16.17亿元,同比下降15.78%[63] - 直营电商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76.15%[63] - 经销模式毛利率27.02%,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63] - 直营电商毛利率27.81%,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63] - 公司总毛利率26.95%,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63] - 速冻面米制品营业收入6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9%[77] - 速冻调制食品营业收入7.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7%[77] - 餐饮市场营业收入1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4%[77] - 冷藏及短保类产品营业收入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15%[77] - 直营电商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76.15%,增速显著[80] - 经销模式收入51.24亿元,同比增长4.94%,占收入73.80%[80] - 速冻调制食品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29.67%[80] - 餐饮市场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24.64%[80] - 公司餐饮业务一季度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98%[133] - 公司涮烤汇系列产品成为新供应品类[133] - 公司鲜食业务营业情况受关注[133][136] 各地区表现 - 北区收入25.80亿元,同比增长7.36%,占收入37.16%[80] 成本和费用 - 原材料采购金额30.62亿元,占采购总额71.15%[69] - 原材料成本37.31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比重73.78%[7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78%至9.012亿元,费用率下降1.4%[9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91%至1.968亿元,费用率下降0.5%[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72%至5487.14万元[92] - 公司销售费用率2020年后可能增加[133] 产能和供应链 - 实际产能654,555.59吨,设计产能769,371.00吨[73] - 公司2020年总产量未显著增加且产能利用率未达100%[13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4.85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1.27%[89]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肉类、面粉、糯米粉、蔬菜、芝麻、花生等农副产品,存在价格变动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127] - 公司通过加强材料库存管理、适时调整库存量、锁定采购订单及战略性储备等措施对冲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127] - 公司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有具体措施[136]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肉类面粉糯米粉蔬菜芝麻花生等农副产品[136] 渠道和客户 - 经销商总数5,638家,较上年增加16家[65] - 前五大经销商销售额合计1.35亿元,占总销售额1.94%[6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6.72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69%[89] - 公司与河南7-11便利店有合作[133] - 公司电商业务发展情况受关注[133][136] 研发和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2.45%至151人,占比2.07%[94] - 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加大新品类、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126] - 公司围绕新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新渠道、新业态,市场效果良好[126] 投资和子公司 - 公司存在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包括河南全惠、成都全益等[20]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0,606,917.83元,净利润8,229,804.87元[123] - 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654,765.51元,净利润102,175,665.41元[123] - 天津全津食品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845,462.80元,净利润24,950,768.04元[123] - 公司对锅圈供应链投资1.096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6.72%使用自有资金[109] - 公司新设天津山河仁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投资额39,600,000元,持股比例99.00%[112] - 公司新设天津山河美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投资额257,400,000元,持股比例99.00%[112] - 鸿道鼎胜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初始投资35,000,000元,报告期收益5,191,931.94元,期末账面价值40,191,931.94元[116] - 朱雀穿越恒远资产管理计划初始投资15,000,000元,报告期收益156,878.52元,期末账面价值15,156,878.52元[116] - 中欧阿尔法混合A基金初始投资3,990,250元,报告期收益18,249.09元,已全部出售[116] - 鹏华匠心精选混合A类基金初始投资4,188,050.84元,报告期亏损362,061.58元,已全部出售[116] - 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基金初始投资4,000,000元,报告期亏损570,022.43元,已全部出售[116]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已披露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对策[6] - 公司产品为速冻食品,对储藏、运输、销售环节温度环境有特殊要求,升温解冻会造成变质发霉[129] - 公司建立产品溯源机制和应急预案机制,采用温度监控仪、电子化标签、温度超限报警及多采点智能温度仪等技术手段加强冷链监管[129] - 年度报告由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真实准确完整[5] - 审计报告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不断完善产能布局,着力提升生产效率[126] - 公司继续优化内部管理,不断挖潜成本空间[126] - 公司以提高运营效率为目标,实现业绩可持续增长[126] - 公司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126] - 公司2021年一季度收入增加5%但利润下滑31%[13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879,184,048股[6] - 公司曾于2008年1月首次公开发行2,350万股A股[23] - 公司曾于2011年7月非公开发行14,054,383股普通股[23] - 董事长陈南期末持股数增至87,677,249股,增幅10%[147] - 副董事长贾岭达期末持股数增至75,680,000股,增幅10%[147] - 董事陈泽民期末持股数增至81,661,348股,增幅10%[147] - 总经理陈希期末持股数增至87,032,000股,增幅10%[147] - 财务总监李娜期末持股数增至86,708股,增幅10%[147] - 副总经理仇晓康期末持股数增至24,750股,增幅10%[151] - 报告期内副总经理苏玲因个人原因离任[151] - 独立董事臧冬斌因任期届满离任[151] - 陈南先生自2009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152] - 贾岭达女士自2001年6月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152] - 陈泽民先生现任公司董事并担任河南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55] - 陈希先生自2009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55] - 李娜女士自2014年12月26日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55] - 张雷先生自2001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56] - 沈祥坤先生自2017年5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56] - 郝秀琴女士自2018年5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56] - 任彦君女士自2021年11月30日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56] - 李玉女士自2013年1月起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5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80.5万元[168] - 董事长陈南税前报酬为50万元[168] - 副董事长贾岭达税前报酬为45万元[168] - 总经理兼董事陈希税前报酬为45万元[168] - 财务总监李娜税前报酬为40万元[168] - 副总经理王凯旭、张宁鹤、朱文丽、庞贵忠、李鸿凯、仇晓康税前报酬均为40万元[168] - 独立董事沈祥坤和郝秀琴税前报酬均为5万元[168] - 离任副总经理苏玲税前报酬为10万元[168] - 离任独立董事臧冬斌税前报酬为4.58万元[168] - 独立董事任彦君税前报酬为0.42万元[168]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包括审议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及高管聘任等事宜[171] - 所有董事(陈南、贾岭达、陈泽民等)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9次,现场出席率超过88%[171][174] - 董事陈南现场出席董事会9次,出席率100%,无缺席记录[171] - 董事贾岭达现场出席8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次,出席率100%[171] - 独立董事任彦君仅参加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股东大会0次[174]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季度财报及审计机构聘任等议案[177][180]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11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聘任任彦君为独立董事[18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核薪酬标准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80]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所有建议均被采纳[175][176] - 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审计/提名/薪酬)均无异议事项及其他履职问题记录[177][18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63%[14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61%[144] 利润分配和激励计划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6] - 公司实施2020年度现金分红4.8亿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193] - 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4.89亿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888.77万元[197] - 2021年拟现金分红1.76亿元,每10股派息2元(含税),占可分配利润的31.2%[194][197] - 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5.63亿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94]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获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198]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271名激励对象授予1513.25万份股票期权[4] - 股票期权首次授权日为2021年12月13日[4]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2月13日审议通过授予议案[4]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同步审议通过授予事项[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1月30日审议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3] - 独立董事对股票期权授予事项发表同意意见[4] - 监事会核实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4] - 2021年12月21日完成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登记[5] - 披露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自查报告[3] 人力资源和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7,652人,其中生产人员2,434人(31.8%),销售人员3,265人(42.7%),技术人员862人(11.3%)[185]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862人(24.3%),大专学历3,826人(50%),中专及以下1,964人(25.7%)[188]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30人[185]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483.92万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61亿元[19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6] - 报告备查文件存放于公司证券事务部[17] - 受限货币资金余额为1.825亿元人民币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3020.1万元及定期存款1.523亿元[108] - 公司总股本8.79亿股,资本公积金转增后股本增加至8.79亿股[193][194]
三全食品(00221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14.41亿元同比下降2.27%[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下降2.3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1.08亿元同比下降8.98%[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下降32.42%[4] - 营业收入为5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9%[11] - 营业总收入从上年同期的52.04亿元降至本期的50.80亿元,下降2.4%[28] - 营业利润为4.99亿元,同比下降30.1%[31] - 净利润为3.85亿元,同比下降32.5%[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7.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3.98%[11] - 销售费用为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33%[11] - 营业成本为37.53亿元,同比增长14.0%[31] - 销售费用为7.09亿元,同比下降39.3%[31] - 管理费用为1.59亿元,同比下降15.8%[31] - 研发费用为2620.70万元,同比下降11.9%[31] - 财务费用为-824.16万元,同比收窄15.7%[31] - 营业总成本从上年同期的47.16亿元降至本期的46.83亿元,下降0.7%[2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5亿元同比下降55.6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67%[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9.78%[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5.29亿元,同比下降2.1%[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2.18亿元,同比下降4.0%[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7%至4.248亿元[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4.6%至24.5亿元[3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766.2%至4.827亿元[38]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5.5%至8.822亿元[38] - 支付各项税费同比增长36.9%至5.027亿元[3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23.2%至2.309亿元[38]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同比增长739.8%至4.827亿元[3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56.7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38%[4] - 长期股权投资3.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85%[8] - 在建工程5497.7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58.55%[8] - 合同负债为4.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64%[11] - 应付票据为87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2.62%[11] - 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0.46亿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9.04亿元,下降13.6%[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底的8.50亿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6.01亿元,下降29.3%[19] - 应收账款从2020年底的3.08亿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3.83亿元,增长24.5%[19] - 存货从2020年底的12.00亿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9.63亿元,下降19.7%[19]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0年底的0.95亿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3.05亿元,增长222.8%[22] - 合同负债从2020年底的7.47亿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4.13亿元,下降44.7%[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底的29.93亿元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30.27亿元,增长1.1%[26] - 资产总计从2020年底的59.96亿元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56.74亿元,下降5.4%[22][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9.1%至8.751亿元[38] - 新租赁准则增加使用权资产4.306亿元[41] - 资产总额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增至60.393亿元[44] 投资收益与政府补助 - 投资收益为-277.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34%[11] - 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末8038.39万元[7] - 投资收益为-277.71万元,同比下降102.3%[31] 股东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9,207名[15] - 前三大股东陈南、陈希、陈泽民持股比例分别为9.97%、9.90%和9.29%[15] 所有者权益结构 - 公司股本为799,258,226.00元[47] - 资本公积为269,719,741.17元[47] - 盈余公积为101,820,434.04元[47] - 一般风险准备为893,589.59元[47] - 未分配利润为1,821,587,644.46元[4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93,279,635.26元[47] - 少数股东权益为-311,766.44元[4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92,967,868.82元[47]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5,996,244,121.23元[47] 其他重要事项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3%同比下降10.26个百分点[4]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8]
三全食品(002216)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6.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55%[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9%[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4%,同比下降9.55个百分点[32]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36.22亿元,同比下降2.63%,总毛利率为26.66%[5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4%至36.39亿元,按可比口径调整后实际同比增长0.3%[76] - 整体毛利率26.66%,同比下降11.49个百分点[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5.47%至26.62亿元,调整后可比口径增长8.7%[7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1.3%至4.83亿元,调整后费用率下降2.3个百分点[76] - 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79.21%,同比增加6.71%[68] - 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上升15.79%至2.6亿元[68] - 制造费用同比增加18.86%至2.55亿元[68] - 直营电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6.86%,远超营业收入增速[55][60] 各业务线表现 - 餐饮市场营业收入为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4%[47] - 餐饮市场净利润为2440.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48] - 零售及创新市场营业收入为31.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47] - 零售及创新市场净利润为2.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48] - 餐饮市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0.41%至5.33亿元[76][79] - 速冻调制食品收入增长25.67%至2.43亿元[79] - 冷藏及短保类产品收入飙升71.14%至5667.81万元[79] - 其他新产品收入暴涨502.12%至1.06亿元[79] - 速冻面米制品销售量31.23万吨,同比下降2.05%[68] - 速冻调制食品销售量2.1万吨,同比增长19.62%[68] - 冷藏及短保类产品生产量增长74.51%至3736.26吨[68] 各地区表现 - 北区收入增长8.79%至13.58亿元[79] - 东区经销商1225家,增加3家;南区1261家,增加3家;西区1425家,增加2家;北区1720家,增加1家[59]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为24.99亿元,毛利率为27.5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55] - 直营模式营业收入为10.47亿元,毛利率为24.24%,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17%[55] - 直营电商营业收入为7548.17万元,毛利率为30.3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91%[55] - 按原口径计算直营模式毛利率为36.35%,同比下降8.66个百分点[58] - 电商上半年毛利率为43.37%,同比下降3.24%[63] - 经销商总数5631家,较2020年末增加9家,各区域均有小幅增长[59] - 前五大经销客户合计销售额6539.27万元,占销售总额比例1.79%[59] - 客户1销售额1493.89万元,占比0.41%,期末应收账款288.26万元[59]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14.6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14%[32] - 总资产为53.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0%[32] - 货币资金减少至6.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49%至11.95%,主要因向股东分红[84] - 应收账款增至4.45亿元,占比上升3.22%至8.35%,因新业务账期未到[88] - 存货减少至8.43亿元,占比下降4.18%至15.83%[88] - 长期股权投资增至3.04亿元,占比上升4.12%至5.70%,因购买参股公司股权及资本溢价增加[88] - 在建工程增至2.21亿元,占比上升1.93%至4.14%,因工厂基建投入增加[88] - 合同负债减少至3.01亿元,占比下降6.80%至5.66%,受淡旺季影响预收货款减少[88] - 使用权资产新增7318万元(占比1.37%),因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租赁费用增加[88] - 租赁负债新增6488万元(占比1.22%),同步反映新租赁准则影响[88] - 资产减值损失达2253.38万元,主要因库存商品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920万元,期内出售1.51亿元并新增投资5000万元[93] - 受限货币资金3147万元,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94] 投资活动 - 鸿道鼎胜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额1500万元,报告期收益105.07万元,收益率7.0%[97] - 朱雀穿越恒远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额1500万元,报告期亏损58.99万元,收益率-3.9%[97] - 中欧阿尔法混合A投资额399.03万元,报告期收益2.11万元,收益率0.5%[97] - 鹏华匠心精选混合A类投资额418.81万元,报告期亏损36.84万元,收益率-8.8%[97] - 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投资额400万元,报告期亏损42.11万元,收益率-10.5%[97] - 证券投资总额5000万元,报告期总亏损79.83万元,总收益率-1.6%[100] - 委托理财总额为100,000万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80,000万元[152]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60,000万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55,000万元[152] 子公司表现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2.82亿元,净利润亏损44.82万元[103] - 郑州全新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0亿元,净利润546.12万元[103] - 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58亿元,净利润1233.72万元[103] - 天津全津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78亿元,净利润亏损817.08万元[103]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2165.5万元,占年度预计额度9000万元的24.1%[134][136] - 关联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比例0.60%[136] - 公司及子公司与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存在关联交易,主要类别为销售产品[143] - 公司受让关联自然人持有的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0.9760%股权[143]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上半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李娜会计机构负责人为秦志强[5] - 公司外资法人股东包括苏比尔诗玛特(SUPER SMART HOLDINGS LIMITED)东逸亚洲(EAST JOY ASIA LIMITED)和长日投资(CHAMP DAY INVESTMENT LIMITED)[2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全津食品有限公司等[18]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郑州全新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凤食品有限公司等[18]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113] - 控股股东及持股5%以上股东均履行同业竞争承诺[124] - 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25][124] - 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泽民期末限售股数量为61,246,011股,较期初增加5,567,819股(10%),因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6] - 公司实际控制人贾岭达期末限售股数量为56,760,000股,较期初增加5,160,000股(10%),因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6] - 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南期末限售股数量为65,274,000股,较期初增加5,934,000股(10%),因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6] - 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希期末限售股数量为65,274,000股,较期初增加5,934,000股(10%),因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6] - 陈泽民持有公司股份61,246,011股为限售股,另有20,415,337股为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合计持股比例为9.29%[169] - 陈南持有公司股份65,274,000股为限售股,另有22,403,249股为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合计持股比例为9.97%[169] - 陈希持有公司股份65,274,000股为限售股,另有21,758,000股为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合计持股比例为9.90%[169] - 贾岭达持有公司股份56,760,000股为限售股,另有18,920,000股为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合计持股比例为8.61%[169] - 境外法人股东EAST JOY ASIA LIMITED、CHAMP DAY INVESTMENT LIMITED和SUPER SMART HOLDINGS LIMITED各持有79,200,000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持股比例均为9.01%[16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16,868,337股,期末持有7,697,431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持股比例为0.88%[169] 资产负债主要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从10.46亿元减少至6.36亿元,下降39.2%[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50亿元减少至5.99亿元,下降29.5%[191] - 应收账款从3.08亿元增加至4.45亿元,增长44.5%[191] - 存货从11.99亿元减少至8.43亿元,下降29.7%[191] - 合同负债从7.47亿元减少至3.01亿元,下降59.7%[197] - 应交税费从2.04亿元减少至1.25亿元,下降38.7%[197] - 资产总额从59.96亿元减少至53.25亿元,下降11.2%[194] - 负债总额从30.03亿元减少至24.23亿元,下降19.3%[197] - 在建工程从1.33亿元增加至2.21亿元,增长66.3%[194] - 长期股权投资从0.95亿元增加至3.04亿元,增长221.0%[194] - 股本从799,258,226.00增至879,184,048.00,增长10.0%[200] - 资本公积从269,719,741.17增至300,485,244.56,增长11.4%[200] - 未分配利润从1,821,587,644.46降至1,620,821,101.54,减少11.0%[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993,279,635.26降至2,902,391,839.79,减少3.0%[20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992,967,868.82降至2,901,692,667.14,减少3.0%[200]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从5,996,244,121.23降至5,324,595,737.89,减少11.2%[200] - 一般风险准备从893,589.59降至81,011.65,减少90.9%[200] - 少数股东权益从-311,766.44变为-699,172.65,恶化124.2%[200] - 盈余公积保持101,820,434.04不变[200] 每股指标 - 公司202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转增前为0.96元/股,转增后摊薄为0.87元/股[163] - 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转增前为3.27元/股,转增后为2.97元/股[163]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转增前为0.35元/股,转增后摊薄为0.34元/股[164]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转增前为3.89元/股,转增后为3.82元/股[164] 采购与生产 - 原材料采购金额为12.11亿元,占采购总额73.4%[64] - 包装物采购金额为1.84亿元,占采购总额11.2%[64] - 公司实际产能25.2万吨,设计产能32.5万吨[68] 环境与社会责任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COD排放总量12.13吨,核定量12.35吨,利用率98.2%[117] - 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NH3-N排放总量0.78吨,核定量0.925吨,利用率84.3%[117] - COD排放浓度范围26-70mg/L,低于国标二级标准[117] - NH3-N排放浓度范围0.1-2.8mg/L,符合国标二级标准[117] - 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2000吨[1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21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5]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报告期无变化位于郑州市综合投资区长兴路中段[26][27]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李鸿凯证券事务代表为徐晓联系方式电话0371-63987832传真0371-63988183[2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于2008年1月向社会公众发行2,35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21] - 公司非公开发行于2011年7月向社会定向增发14,054,383股人民币普通股[21]
三全食品:关于参加河南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1-06-02 09:40
活动信息 - 公司参加河南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时间为2021年6月8日下午16:00 - 17:20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全景网举办,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天下”(http://rs.p5w.net)参与 [1] 出席人员 - 出席人员有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鸿凯先生,财务总监李娜女士,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可能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