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邦食品(002124)
icon
搜索文档
猪价跌破14元创年内新低!生猪“反内卷”大幕开启
第一财经· 2025-08-10 10:22
能繁母猪产能调控 - 农业农村部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以防范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1] - 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调控上限 [2] - 能繁母猪是远期生猪产能核心指标调减效果将在10个月后显现 [1][2] 生猪价格现状 - 8月10日生猪价格13.77元/公斤创年内新低环比同比分别下跌8.3%和33.6% [1] - 猪价较年初累计下跌13.9%跌破全行业盈亏平衡线 [2] - 7月猪价短暂反弹至15.3元/公斤后回落月均价格同比下跌逾30% [5] 行业供需格局 - 当前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供强需弱格局显著 [1] - 夏季消费淡季加剧价格低迷上市猪企7月销售收入普遍两位数下跌 [1] - 消费缓步复苏叠加供给充足导致旺季不旺或淡季不淡特征 [3] 猪周期特征变化 - 第六轮猪周期呈现周期缩短波动加剧产能韧性偏强特点 [3] - 成本管控能力取代猪价波动成为影响盈利的核心因素 [3] - 规模化养殖户疫病防控体系升级是成本管控重要部分 [3] 上市猪企经营表现 - 牧原股份7月销售生猪635.5万头环比下降9.5%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0.41% [6] - 温氏股份7月生猪销售收入48.7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跌8.72%和0.87% [6] - 新希望7月生猪销量130.25万头为3月以来新低收入同比减少24.62% [6] 政策调控影响 - 政策通过调减产能引导行业从出栏增长逻辑向价值方向回归 [2] - 稳产保价政策或促进中小养殖户退出市场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7] - 规模化猪企利润中枢有望提高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 [1][7]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7月份商品猪销售情况简报
证券日报· 2025-08-08 23:00
商品猪销售情况 - 2025年7月销售商品猪53.67万头(仔猪20.49万头),销售收入68,583.77万元,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商品肥猪14.60元/公斤),环比销量增6.01%、收入增1.59%、均价增1.96% [2] - 2025年1-7月累计销售商品猪349.49万头(仔猪115.52万头),销售收入482,929.80万元,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商品肥猪14.73元/公斤),同比销量降1.49%、收入降0.34%、均价降4.79% [2] - 参股公司2025年7月销售商品猪134,226头,未纳入控股子公司统计口径 [2] 生猪屠宰情况 - 2025年7月生猪屠宰量105,923头,1-7月累计屠宰量944,457头 [3] 数据说明 - 销售及屠宰数据未经审计,可能与定期报告存在差异 [4] - 数据统计范围仅涵盖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单独列示 [2][3]
天邦食品: 2025年7月份商品猪销售情况简报
证券之星· 2025-08-08 16:11
商品猪销售情况 - 2025年7月份销售商品猪53.67万头,其中仔猪销售20.49万头 [1] - 销售收入68,583.77万元,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14.60元/公斤 [1] - 销售数量环比增长6.01%,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59%,销售均价环比增长1.96% [1] - 销售数量同比下降1.49%,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34%,销售均价同比下降4.79% [1] - 参股公司2025年7月份销售各类商品猪合计134,226头 [1] 数据统计口径 - 上述数据仅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未包括参股公司 [1] - 数据未经审计,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1]
天邦食品:7月商品猪销售收入6.86亿元,环比增长1.59%
财经网· 2025-08-08 13:05
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销售商品猪53.67万头(仔猪20.49万头),销售收入6.86亿元,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14.60元/公斤)[1] - 2025年1-7月累计销售商品猪349.49万头(仔猪115.52万头),销售收入48.29亿元,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14.73元/公斤)[1] - 参股公司2025年7月销售商品猪13.42万头[1] 环比变动 - 2025年7月商品猪销量环比增长6.01%,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59%,销售均价环比增长1.96%[1] 同比变动 - 2025年1-7月商品猪销量同比下降1.49%,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34%,销售均价同比下降4.79%[1] 屠宰业务 - 2025年7月生猪屠宰头数10.59万头[1] - 2025年1-7月累计生猪屠宰头数94.45万头[1] 数据说明 - 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控股子公司,不包括参股公司[1] - 数据未经审计,与定期报告可能存在差异[1]
天邦食品(002124.SZ):7月商品猪销售收入6.86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08 08:33
销售数据月度表现 - 2025年7月销售商品猪53.67万头 其中仔猪占比38.2%(20.49万头)[1] - 当月销售收入6.86亿元 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 商品肥猪均价14.60元/公斤[1] - 销量环比增长6.01% 收入环比增长1.59% 均价环比提升1.96%[1] 累计销售情况 - 2025年1-7月累计销售商品猪349.49万头 其中仔猪销售115.52万头[1] - 累计销售收入48.29亿元 销售均价16.19元/公斤 商品肥猪均价14.73元/公斤[1] - 销量同比下降1.49% 收入同比下降0.34% 均价同比下降4.79%[1]
天邦食品(002124) - 2025年7月份商品猪销售情况简报
2025-08-08 08:30
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销售商品猪53.67万头,收入68583.77万元,均价16.19元/公斤,环比变动6.01%、1.59%、1.96%[2] - 2025年1 - 7月销售商品猪349.49万头,收入482929.80万元,均价16.19元/公斤,同比变动 - 1.49%、 - 0.34%、 - 4.79%[2] - 2025年7月仔猪销售20.49万头,1 - 7月销售115.52万头[2] - 2025年7月商品肥猪均价14.60元/公斤,1 - 7月均价14.73元/公斤[2] 参股与屠宰 - 参股公司2025年7月销售各类商品猪134226头[2] - 2025年7月生猪屠宰头数105923头,1 - 7月累计944457头[4] 业绩影响 - 商品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5]
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观察:登海种业邓丽薪酬最低 仅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08 07:10
行业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67%的财务总监薪酬在上涨 28%的财务总监薪酬在下降 [8] 农林牧渔行业薪酬分析 - 行业财务总监薪酬均值为78.71万元 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 - 22位财务总监薪酬超过100万元 其中5家公司收入规模超1000亿元 [6] - 种植业公司财务总监薪酬普遍较低 如新赛股份张兴涛年薪28万元 [8] - 生猪养殖公司中半数财务总监薪酬超100万元 温氏股份林建兴416.98万元最高 [8] 薪酬分布特征 - 50万-100万年薪区间占比最大达31% 30万-50万区间占比27% 100万-200万区间占比21% [5] - 4名财务总监薪酬超过200万元 占比5% 14名薪酬处于10万-30万区间 占比16% [5][6] - 薪酬最高为海大集团杨少林425.81万元 最低为登海种业邓丽15万元 [6] 薪酬变动典型案例 - 海大集团杨少林薪酬增加227.39万元至425.81万元 温氏股份林建兴增加153.22万元至416.98万元 [8] - 乖宝宠物袁雪薪酬增加95.73万元至159.97万元 天邦食品杜超增加48万元至108万元 [8] - 正邦科技王永红薪酬下降161.45万元至58.6万元 生物股份彭敏下降42.29万元至119.36万元 [8] 细分领域薪酬对比 - 宠物食品公司薪酬水平较高 中宠股份肖明岩184.84万元 乖宝宠物袁雪159.97万元 佩蒂股份唐照波116.5万元 [9] - 畜禽饲料公司出现3位百万年薪财务总监 大北农姜晗130.4万元 唐人神杨志110万元 播恩集团徐晔105.59万元 [9] 人口特征分布 - 40-50岁年龄段占比43%为主力人群 50岁以上占比42% 30-40岁仅占15% [1] - 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比48% 硕士占比37% 专科占比16% [3] - 最年长财务总监为63岁神农种业郑抗 最年轻为32岁驱动力沈佳 [1]
6月以来生猪超卖强化供给收缩之势,猪价新一轮上行或开启
开源证券· 2025-07-21 05: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以来生猪超卖强化供给收缩之势,猪价新一轮上行或开启;6月上市猪企生猪出栏均价环比下跌,出栏均重环比下跌[4][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6月以来生猪超卖强化供给收缩之势,猪价新一轮上行或开启 - 6至7月中旬生猪超卖,2025Q3供给收缩背景下猪价抬升幅度或更可观;2025年6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14.28元/公斤,环比-2.28%,同比-21.99%;涌益监控样本6月屠宰量431.68万头,环比-6.20%,同比+12.22%;6月生猪超卖,涌益样本6月生猪出栏较计划完成率102.29%,7月计划出栏较6月实际出栏-1.20%;6至7月中旬行业生猪存在两轮超卖,7月处于供给收缩窗口核心时段,散户后市低价接猪企图或落空并助推猪价上行;2025Q3生猪供给收缩已至,猪价中枢有望逐月上移[4][15] - 散户大猪出栏步入阶段尾声,二育入场仍谨慎;截至7月17日,涌益样本生猪出栏均重128.83公斤/头,周环比-0.20公斤/头,同比+3.44公斤/头,150kg肥猪较120kg标猪溢价0.18元/公斤;7月1 - 10日行业销至二育生猪占实际销量比重1.35%,二育栏舍利用率52%;伴随散户大猪出栏步入阶段尾声,生猪出栏均重再度回落,肥猪有溢价反映市场大猪供给紧平衡[16] - 存出栏结构方面,大猪出栏占比同环比提升,存栏占比环比持平;截至7月17日,涌益样本生猪出栏结构中150kg以上占比5.16%,周环比+0.04pct,同比+0.16pct;从My steel样本生猪月度存栏结构看,2025年6月行业140kg以上生猪存栏占比月环比持平,同比+0.09pct[19] - 供需格局改善,毛白价差环比走强,冻品入库进行对猪价形成支撑;截至7月17日,涌益监控样本毛白价差4.71元/公斤,较6月同期+0.45元/公斤,低于2024年同期但高于2023年同期;全国冻品库容率为16.85%,同比-0.03pct;当前虽为猪肉消费淡季但供给步入2025Q3收缩阶段,供需双弱供给更弱,毛白价差环比走强反映供需格局真实改善[5][27] - 6月生猪养殖利润环比收窄,行业能繁存栏同环比均微增;受猪价下行影响,行业6月自繁自养头均盈利25.15元/头,月环比-62.35%;2025年6月我国生猪能繁存栏4043万头,同比+0.12%,环比+0.02%;截至7月17日,规模场15kg仔猪价格环比小幅增至542元/头,同比-103元/头,较2023年同期+91元/头,养殖户博弈春节前猪价行情对仔猪价格形成支撑[5][29] 6月上市猪企生猪出栏均价环比下跌,出栏均重环比下跌 - 截至7月10日,12家上市猪企发布6月生猪销售数据;生猪养殖上市企业6月合计出栏生猪1614.81万头,同比+45.98%;牧原股份等12家企业6月出栏量分别为836.70、300.73等万头,分别同比+65.1%、+28.9%等[6][34] - 出栏均重方面,温氏股份、大北农6月商品猪出栏均重分别为113.7、125.9公斤/头,环比变动-1.2、-1.5公斤/头[6][40] - 销售均价方面,主要10家上市猪企销售均价环比下跌,牧原股份等10家企业6月商品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4.08、14.39等元/公斤,分别环比变动-3%、-2%等[7][41]
证券代码:002124 证券简称:天邦食品 公告编号:2025-060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概况 - 2024年8月9日宁波中院决定对公司进行预重整,并指定预重整管理人[4]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最终于2025年5月8日确定厦门建发物产有限公司联合体为中选投资人[5] - 预重整期间多次延期,最新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5][6] 重整投资人基本情况 - 共签约7家财务投资人,包括广州资管、成都吉瑞、南昌玉泽等[6][13][14][19] - 广州资管为广东省地方AMC,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近三年财务数据未披露[7][10] - 成都吉瑞和南昌玉泽均为新成立企业,暂无实际经营数据,实际控制人分别为李强和付国东[14][16][19][22] 重整投资协议主要内容 - 财务投资人以2.10元/股价格受让转增股份,该价格不低于前20日均价3.03元/股的50%[25][34][41][51] - 广州资管投资1680万元受让800万股,成都吉瑞投资3822万元受让1820万股,南昌玉泽投资4998万元受让2380万股[25][34][41] - 各投资人需支付20%保证金,并在重整计划批准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80%投资款[26][29][35][42][44] 协议履约保障 - 投资人承诺12个月内不转让所获股份[24][33][40][48] - 若投资人违约,保证金不予退还且需承担赔偿责任[27][28][35][43][50] - 逾期支付需按日0.05%缴纳违约金[30][37][45] 重整对公司影响 - 若重整成功将改善财务结构、化解债务危机并恢复盈利能力[53] - 重整完成后公司控制权不变[53] - 投资款将优先用于清偿破产债权,剩余部分作为流动资金[25][34][41]
天邦食品: 关于与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暨预重整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16:07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概况 - 公司于2024年9月3日披露预重整债权申报公告,启动债权申报工作[2] - 2024年10月22日公告显示共收到5家产业投资人和2家财务投资人提交的正式报名材料[2] - 宁波中院先后两次延长预重整期限,最新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3][4] 财务投资人基本情况 - **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属地方AMC,注册资本630945.802万元,2023年资产总额564.78亿元,净利润亏损3.5亿元[6][7][8] - **成都吉瑞泽雅**:2024年11月新设有限合伙企业,注册资本82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李强[9][10] - **南昌玉泽**:2025年6月新设有限合伙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付国东[11][12] 重整投资协议核心条款 - **投资价格**:统一按2.1元/股定价,较协议签订日前20日均价3.03元折让30.7%[27] - **投资规模**:三家财务投资人合计认购5000万股,总投资额1.05亿元[5] - 广州资管认购800万股(1680万元)[13] - 成都吉瑞认购1820万股(3822万元)[17] - 南昌玉泽认购2380万股(4998万元)[21] - **锁定期**:所有财务投资人承诺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25] - **付款安排**:需在协议生效5个工作日内支付保证金(广州资管560万元、成都吉瑞1274万元、南昌玉泽1666万元),并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5个工作日内付清余款[14][18][22] 协议执行保障机制 - 违约条款:逾期付款按日0.05%计收违约金,且保证金可不予退还[15][19][23] - 履约保障:若投资人未按期付款,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协议并没收已付款项[26] 交易影响分析 - 若重整成功将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注入增量资金1.05亿元[28] - 重整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更[28] - 股份定价符合监管要求,不低于市场参考价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