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钢天源(002057)
icon
搜索文档
中钢天源(002057) - 2016年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1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人员为徐明德 [1] - 活动时间为2016年1月20日下午14:00 - 16:00 [1] - 活动地点为公司六楼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章超先生、证券事务代表罗恒先生、证券事务专员陈健先生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询问湖南特材厂做的四氧化三锰客户与公司下游客户是否有重叠 [1] - 询问公司四氧化三锰是否分高端、一般产品 [1] - 询问南磁厂拆迁进展如何 [1]
中钢天源(002057) - 2016年11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8:36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057,证券简称为中钢天源 [1] - 编号为 2016 - 003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杨华、华夏基金韦志超 [1] - 活动时间为 2016 年 11 月 24 日上午 10:00 - 11:30 [1] - 活动地点在公司六楼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章超先生、证券事务专员陈健先生 [1] 活动主要内容 - 简单介绍公司概况 [1] - 探讨公司下游客户是否长期稳定 [1] - 了解公司大股东架构以及大股东对公司的定位 [1] - 了解资产重组标的情况 [1] 其他日期信息 - 日期 2016 年 11 月 23 日 [2]
中钢天源(002057) - 2016年11月23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接待记录
2022-12-06 01:26
公司基本信息 - 2002年成立,2006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安徽省磁性材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磁性材料、磁器件、磁分离及相关配套设备以及磁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公司产品情况 - 四氧化三锰:传统主力产品,生产地址在南京市浦口区,是国内第二大软磁材料生产基地,用于软磁铁氧体、电阻、添加剂、颜料行业 [1] - 永磁铁氧体:向山子公司通力磁材生产,年产1.5万吨左右,用于各类汽车电机、家用电器电机及其他直流永磁电机等 [1] - 烧结钕铁硼磁体:年产500吨,用于各类电机、电梯曳引机、空调压缩机等领域 [1] - 磁电机:主要生产伺服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三相异步电机,产品获能源标识及认证 [1] - 选矿设备:用于钢铁、有色矿山,包括各类磁选机、高压辊磨机、过滤机等大型设备 [1] 客户与市场情况 - 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家电类生产厂家,进入大客户有难度,能否长期稳定供货取决于产品质量、产量、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产品完全市场化、充分竞争 [1] 大股东相关情况 - 公司属集团科技材料板块,该板块在集团总体规模占比较小,但代表集团技术高度,集团内多为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企业 [1] - 集团对公司有战略定位,但具体情况不清楚,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有独立性 [1] 资产重组标的情况 - 中钢制品院:生产特种钢丝绳、军工级不锈钢产品以及提供科技咨询及技术服务,拥有国家级金属制品检测中心 [2] - 鞍山热能院旗下中唯公司:做芴酮业务及冶金自动化业务,产品用于手机及数码摄像机镜头等光电子材料,特定领域市场占有率极高 [2] - 湖南特材厂:经营锰系列产品,包括四氧化三锰、锰粉、锰片等 [2]
中钢天源(002057) - 2017年1月18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接待记录
2022-12-05 06: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2年成立,2006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安徽省磁性材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磁性材料、磁器件、磁分离及相关配套设备以及磁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分三块:磁性材料及磁器件(四氧化三锰、永磁铁氧体、烧结钕铁硼磁体)、磁电机(伺服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三相异步电机)、选矿设备(各类磁选机、高压辊磨机、过滤机等) [1] 产品发展定位 - 现阶段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未来主要精力放在新材料方向,做大做强磁性材料和磁器件等相关产品,目前钕铁硼规模较小 [2] 资产重组进展 -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仍在推进,正积极准备中国证监会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相关问题,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回复 [3] 环保影响 - 公司不算重污染企业,环保方面对公司无较大影响 [4]
中钢天源(002057) - 2017年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5:44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057,证券简称为中钢天源 [1] - 公司全称为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西南证券邬华宇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活动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18 日上午 10:00 - 11:30 [2] - 活动地点在公司六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章超先生等 [2] 活动主要内容关注点 - 简单介绍公司情况 [2] - 公司产品钕铁硼磁体未来发展定位 [2] - 公司资产重组所处阶段 [2] - 环保方面对公司的影响 [2]
中钢天源(002057) - 中钢天源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16:2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有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时间为2021年9月1日上午9:30 [1] - 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章超、李克利、陈健 [1]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围绕磁性材料及检验检测两块主业发展,集中力量投入,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留空间,但与对标企业有差距需壮大 [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资金均投向磁性材料及检验检测项目,未来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驱动,做强核心产业,做优特色业务 [1] 检验检测业务情况 - 检测服务经营几十年,业务集中在铁路建设行业,近年拓展到大基建领域 [2] - 除郑州检测中心外,在多地成立分公司,外设二十多个办事处覆盖全国,通过人才引进和高校招聘增加人力和技术投入 [2] 磁性材料业务情况 - 磁性材料分为软磁和永磁,软磁产品有四氧化三锰、气雾化铁硅粉等,永磁产品有铁氧体器件和烧结钕铁硼器件 [2] 产品应用领域 - 磁性材料未来增量在风电设备、锂电池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领域 [2] - 检验检测业务面向大基建领域,军工领域丝绳应用在航天航空,近年扩大军工市场份额 [2] 原材料价格影响 - 锰等原材料涨价对公司产品有影响,公司会根据价格波动调整产品售价 [2]
中钢天源(00205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下降3.6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0.81亿元,同比增长14.30%[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91.17万元,同比增长64.4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81.3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09.25%[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3%至20.81亿元,上期为18.21亿元[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1.4%至2.80亿元,上期为1.54亿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6.0%至0.3716元,上期为0.2239元[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0%至1.26亿元,上期为0.996亿元[2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3.9%至0.144亿元,上期为0.189亿元[20]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77.98万元,同比下降25.0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显著改善,现金流入小计达19.19亿元,上期为11.97亿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578万元,同比改善25.1%[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334万元,同比改善91.1%[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134万元,去年同期为正值9.19亿元[23] - 支付给职工现金3.14亿元,同比减少4.2%[23] - 支付的各项税费8648万元,同比增长11.7%[2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2.19亿元,同比增长93.8%[23] - 投资支付现金3.9亿元,同比减少30.7%[23]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1669万元,同比增长2235.6%[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96亿元,同比减少13.5%[2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年初10.42亿元减少至7.90亿元,下降24.2%[16] - 应收账款从年初9.47亿元增加至10.21亿元,增长7.8%[16] - 存货从年初4.35亿元减少至3.70亿元,下降15.0%[17] - 短期借款从年初1.83亿元减少至0.52亿元,下降71.7%[17] - 应付票据从年初8.77亿元减少至6.06亿元,下降30.9%[17] - 资产总计从年初48.63亿元减少至46.66亿元,下降4.0%[17] - 负债总额同比下降21.5%至14.50亿元,上期为18.46亿元[18] - 短期借款5178.87万元,同比下降71.72%,主要因公司归还短期借款[10] - 长期借款1.64亿元,同比增长156.14%[10] - 长期借款同比增加156.1%至1.64亿元,上期为0.641亿元[18] 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 - 投资收益6.33亿元,同比增长169.50%,主要因参股公司磷酸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10] - 政府补助4953.14万元,同比增长66.43%[10]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69.5%至0.633亿元,上期为0.235亿元[2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225户[13] - 第一大股东中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23,345,380股,持股比例为16.25%[13] - 第二大股东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54,322,377股,持股比例为7.16%[13] - 第三大股东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7,131,430股,持股比例为4.89%[13]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4.2%至11.87亿元,上期为11.39亿元[18] 其他重要事项 - 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4]
中钢天源(002057) - 关于参加安徽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2-09-02 09:3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 2022 年安徽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 - 活动举办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7 日 16:00 - 17:30 [2] - 活动举办方式为网络远程 [2] 参与主体 - 公司为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1][2] - 指导单位为安徽证监局,联合举办单位为安徽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2] 参与途径 - 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网站(http://rs.p5w.net),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或下载全景路演 APP 参与 [2] 交流内容 - 公司高管将与投资者就 2022 半年度报告中的公司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股权激励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2]
中钢天源(00205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1 16:00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4.27亿元,上年同期为11.42亿元,同比增长24.96%[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亿元,上年同期为1.05亿元,同比增长89.43%[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4亿元,上年同期为0.69亿元,同比增长138.54%[2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27.39万元,上年同期为 - 5432.55万元,同比增长153.89%[2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2639元/股,上年同期为0.1582元/股,同比增长66.81%[2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0%,上年同期为4.64%,同比增加2.56%[2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9.67亿元,上年度末为48.63亿元,同比增长2.16%[2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63亿元,上年度末为26.70亿元,同比增长3.51%[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710.58万元,同比增长24.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02.27万元,同比增长89.43%[3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27,105,791.44元,上年同期1,142,028,186.25元,同比增减24.96%[46]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1,090,716,056.25元,上年同期886,045,181.35元,同比增减23.10%[46]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81,360,296.04元,上年同期58,502,665.62元,同比增减39.07%[4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273,915.61元,上年同期 - 54,325,487.93元,同比增减153.89%[46] - 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611,231.16元,上年同期975,522,852.51元,同比增减 - 85.28%[4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4.27亿元,同比增长24.96%[4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49.67亿元,较年初48.63亿元增长2.16%[15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33.92亿元,较年初34.06亿元减少0.41%[150]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5.75亿元,较年初14.57亿元增长8.10%[151]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8.48亿元,较年初18.46亿元增长0.13%[152] - 2022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1.19亿元,较年初30.17亿元增长3.37%[152]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1.02亿元,较年初10.42亿元增长5.77%[15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0.15亿元,较年初9.47亿元增长7.25%[150]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2.62亿元,较年初1.83亿元增长42.90%[151] - 2022年6月30日长期借款为2.22亿元,较年初0.64亿元增长245.84%[152] - 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7.59亿元,较年初7.46亿元增长1.72%[15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4.27亿元,2021年同期为11.42亿元,同比增长24.96%[157]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2.80亿元,2021年同期为10.46亿元,同比增长22.42%[157]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7亿元,2021年同期为1.15亿元,同比增长88.05%[158]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8亿元,2021年同期为1.05亿元,同比增长89.43%[159]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39元,2021年同期为0.1582元,同比增长66.81%[159] - 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6.60亿元,2021年同期为7.56亿元,同比下降12.67%[156] - 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14亿元,2021年同期为0.34亿元,同比增长529.99%[156] - 2022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8.74亿元,2021年同期为7.91亿元,同比增长10.60%[156]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78亿元,2021年同期为23.06亿元,同比增长3.14%[156] - 2022年上半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32.52亿元,2021年同期为30.97亿元,同比增长4.99%[15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74,390,661.39元,2021年同期为24,823,678.42元[162]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25,686,281.10元,2021年同期为783,743,205.04元[16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96,412,365.49元,2021年同期为838,068,692.97元[16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273,915.61元,2021年同期为 - 54,325,487.93元[164]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34,120,248.07元,2021年同期为10,637,879.65元[164]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68,854,565.34元,2021年同期为553,193,547.23元[16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734,317.27元,2021年同期为 - 542,555,667.58元[165]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77,554,163.06元,2021年同期为1,451,329,023.61元[165]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33,942,931.90元,2021年同期为475,806,171.10元[165]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611,231.16元,2021年同期为975,522,852.51元[1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3833943356亿元,上年同期为8.137663371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08994155亿元,上年同期为 - 4.0815064551亿元[16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0471757942亿元,上年同期为11.112467031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53049238亿元,上年同期为7.5545962146亿元[1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152138855亿元,上年同期为3.5533708330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318447388亿元,上年同期为5.4365969469亿元[167]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0853588809亿元,上年同期为2.1150295020亿元[167]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336.9000万元,上年同期为9.3227562264亿元[167]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3320.57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63亿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79.52万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82.01万元,所得税影响额为645.09万元[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127,795.03元,合计为34,347,371.43元[26] 公司业务产能情况 - 公司拥有约8万平方米大型检测实验室,授权3000+标准、12000+参数的检测能力和经验[31] - 公司目前拥有5000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且基本处于满产状态,计划新增10000吨产能,预计2023年初释放[33] - 公司目前拥有3000吨金属软磁粉末产能和1000吨金属磁粉心产能,改扩建后金属磁粉心年产能可达5000吨,气雾化金属软磁粉末年产能可达7000吨[34] - 公司拥有55,000吨四氧化三锰、20,000吨永磁铁氧体器件、5,000吨软磁器件、2000吨稀土永磁器件和70000吨金属制品生产制造能力[40] 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 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3,225.09亿元,自2013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94%,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37] 研发相关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40人,其中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1]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截至报告期末,拥有专利431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软件著作权14项[41] - 公司累计主导制订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14项;参与制定国标14项,行标4项[41] - 报告期内,科技投入8136万元,研发投入占比5.70%[42] 各业务线营收及毛利率情况 - 生产制造业营收11.70亿元,占比81.96%,同比增长20.17%;服务业营收2.57亿元,占比18.04%,同比增长52.62%[49] - 工业原料营收5.07亿元,占比35.52%,同比增长41.84%;电子元器件营收3.36亿元,占比23.55%,同比增长12.30%[49] - 境内营收13.26亿元,占比92.91%,同比增长21.26%;境外营收1.01亿元,占比7.09%,同比增长108.35%[49] - 生产制造业毛利率16.43%,同比下降3.63%;服务业毛利率56.04%,同比增长20.05%[50] 资产结构变化情况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11.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18%,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76%[52]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10.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44%,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97%[52] - 本报告期末存货3.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75%,较上年末比重减少1.19%[52] - 本报告期末短期借款2.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27%,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50%[52] - 本报告期末长期借款2.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4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14%[5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7年非公开募集资金25693.25万元,累计使用21595.85万元,未使用3909.85万元[60] - 2020年非公开募集资金92925.42万元,累计使用15179.17万元,未使用80033.47万元[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2017年非公开发行年产10000吨高品质金属制品产业升级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011.4万元[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2017年非公开发行新型金属制品检测检验技术服务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484.31万元[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2020年非公开发行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5000万元[61] - 2017年非公开年产10000吨高品质金属制品产业升级项目投资进度100%,2019年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3] - 2017年非公开新型金属制品检测检验技术服务项目投资进度69.84%,2022年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4] - 2017年非公开芴酮系列功能材料生产线及冶金检测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0%,2019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4] - 2017年非公开年产1000吨金属磁粉芯项目投资进度93.77%,202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4] - 2017年非公开年产2000吨气雾化制备铁硅粉项目投资进度42.48%,2018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4] - 检测检验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9300万元,进度118.05%,累计投入占比1.93%[65] - 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项目
中钢天源(00205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2%[1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58,785.44万元,同比增长54.76%[3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68.82万元,同比增长23.56%[32][36] -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7.72%[36] - 营业收入总额25.88亿元,同比增长54.76%[44] - 生产制造业收入20.54亿元,占营业收入79.37%,同比增长63.08%[44] - 工业原料收入9.37亿元,占营业收入36.21%,同比增长78.12%[45] - 电子元器件收入5.74亿元,占营业收入22.16%,同比增长79.16%[45] - 境外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02.57%[45]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522,726,780.89元,其中生产制造业贡献2,054,042,204.83元(占81.4%),服务业贡献468,684,576.06元(占18.6%)[47] - 生产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08%,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8.65%,毛利率同比下降2.75个百分点至16.61%[47] - 工业原料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12%至937,271,666.03元,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至10.82%[47] - 电子元器件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16%至573,525,984.84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31个百分点至16.87%[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76.23%至1,304,509,932.25元,占营业成本比重达76.16%[51] - 服务业委托加工成本同比激增877.05%至13,460,743.1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0.77%升至5.69%[51][5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6.68%,从1323.21万元降至970.23万元[59]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1.93%,从9507.79万元增至1.54亿元,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59]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大幅增长61.93%至1.54亿元人民币[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磁性材料产能包括电子级四氧化三锰5万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5000吨、永磁铁氧体器件2万吨[28] - 公司金属制品产业拥有7万吨金属制品生产能力[28] - 磁材厂电阻用四氧化三锰产品市占率达70%以上,进口替代率超50%[39] - 天源智能混改后利润翻番,产值增长1.5倍[39] -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库存量同比增长44.84%至2,634.43吨,主要因客户订单增长及备货[49] - 电子元件制造业销售量同比增长63.59%至14,480.04吨,生产量同比增长53.67%至14,727.94吨[49] - 永磁铁氧体器件产能规划达4万吨,稀土永磁器件规划达1万吨[90] - 软磁铁氧体器件产能规划达2万吨[90] - 电子级与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各新增1万吨产能,总产能达7.5万吨[90] - 金属制品产能规划从7万吨扩至10万吨[91] - 公司电池级磷酸铁和四氧化三锰已实现产业化[94] - 公司重点布局锂电材料+氢燃料电池相关材料产业链[94] - 完成对南京海天金宁三环电子有限公司的收购整合以完善磁性材料产业链[148] - 完成对吉林省正达交通建设检测有限公司的收购整合以开拓公路检测市场[148]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02.57%[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磁性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557亿美元,3年复合增长率9.7%[27] - 中国磁材行业空间2020年约1027亿元,预计2027年达2357亿元,7年复合增长率12.6%[27] - 中国检验检测行业2021年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机构数量突破5万家[28] - 检验检测市场未来5年预计复合增长率11.0%,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28] - 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80亿元净利润目标7.2亿元[9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30亿元利润总额目标3亿元[95] - 公司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目标1.3亿元[95] - 公司研发方向包括石墨烯/催化剂/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96] - 公司计划建立郑州研发中心和长沙研究院[97]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但风险可控[99]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99] - 公司主要产品产能扩张可能带来市场风险[9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人员340人,其中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3]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85项[33] - 授权专利154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33] - 累计拥有专利339项,其中发明专利74项[33] - 研发费用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61.93%[4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1.48%至340人[62] - 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钢项目目标实现780MPa、980MPa级别DP钢及2100MPa级别弹簧钢产业化[60] - 非圆截面弹簧钢丝项目开发抗拉强度1850-2165MPa的扁钢丝和梯形钢丝产品[60] - 超级铁精矿项目使永磁铁氧体Br达430±5 mT,Hcj达368±10 kA/m[60] - 水泥熟料辊式破碎机项目实现节能降耗≥25%,出料粒度≤25mm[61] - 氢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材料电阻率小于13 μΩm,热导率大于100W/(m·k)[61] -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氧含量≤20%,石墨片电阻率<5mΩ·cm[61] - 无钴氧化物锂电池项目开发低成本正极材料[61] - 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纳米颗粒尺寸小于10 nm,比表面积大于50 m²/g[6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9%[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29%至1.28亿元人民币[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300.94%至-5.99亿元人民币[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5,874.66%至7.6亿元人民币[64] 资产和权益变化 - 2021年末总资产为48.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6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8%[18] - 资产总额48.63亿元,较年初增长72.63%[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6.70亿元,较年初增长66.48%[3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增长1.49个百分点至21.42%[6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54个百分点至19.47%[67]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增长0.86个百分点至8.94%[67]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增长2.62个百分点至3.77%[67] - 长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39个百分点至1.32%[67]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38元/股,同比增长1.06%[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038元/股,同比增长1.06%[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02%,同比下降2.52个百分点[17]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069.53万元,其中政府补助3004.63万元[22][23] 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9元(含税)[4] - 2021年度拟现金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1.39元(含税),总金额105,507,640.86元[144] - 2021年度可分配利润为267,101,840.90元,现金分红占比达100%[144] 季度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分季度分别为:第一季度4.809亿元、第二季度6.611亿元、第三季度6.787亿元、第四季度7.671亿元[2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季度分别为:第一季度2787.11万元、第二季度7666.24万元、第三季度4980.21万元、第四季度5935.26万元[21] 募集资金使用 - 非公开发行募集近12亿资金用于产业发展[35]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9.5亿元[37]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569亿元,已累计使用2.079亿元(80.9%),尚未使用0.465亿元[75]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9.293亿元,已累计使用0.151亿元(1.6%),尚未使用7.872亿元[75] - 年产10,000吨高品质金属制品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801亿元,投资进度100%[75][79] - 新型金属制品检测检验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486亿元,投资进度61.89%[75][79] - 芴酮系列功能材料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388亿元,投资进度100%[75][79] - 年产1,000吨金属磁粉芯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291亿元,投资进度88.25%[75][79] - 年产2,000吨气雾化铁硅粉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113亿元,投资进度42.48%[75][79] - 2020年募投项目中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现全额使用1.5亿元(100%)[76][79] - 检测检验智能化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1.12万元,投资进度0.66%[76][79] - 高性能软磁铁氧体及永磁铁氧体项目投资进度均为0%[76][79] - 年产1000吨金属磁粉芯项目于2021年12月正式投产并开展批量化生产[80] - 年产2000吨气雾化铁硅粉项目节省资金1523.73万元,实际投入1125.10万元[8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2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 募集资金项目结余资金1523.7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1]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8.34亿元,其中3.88亿元用于现金管理[81] 固定资产投资 -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2亿元[3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中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营收8.94亿元,净利润1.73亿元[85]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议 - 公司2021年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包括3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次年度股东大会[107][10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23%[107]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24%[10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47%[107]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2.29%[108]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03] - 公司于2021年5月19日通过全景网举办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00] - 公司于2021年9月1日接待东吴证券实地调研[100]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05]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和财务五方面保持完全独立[106]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129][130] - 所有董事均未缺席董事会会议缺席次数为0[130][131]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130][131] - 董事毛海波出席4次股东大会[130] - 董事吴刚出席4次股东大会[130] - 董事杨阳出席4次股东大会[130] - 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133] - 独立董事提出的建议均被公司采纳[132] - 董事会对有关事项无异议[131] - 审计委员会会议无异议事项[133]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期初持股0股,本期增持61,700股,本期减持0股,其他增减变动700股,期末持股62,400股[111] - 监事会主席姜宝才离任,持股61,700股,因个人购买[110] - 监事邢磊报告期内增持700股,因担任公司监事[110] - 副总经理雍超于2021年12月21日离任,因工作调整[111] - 董事长王文军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2] - 董事长、总经理毛海波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2] - 董事张野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2] - 董事、副总经理吴刚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2] - 董事张功多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2] - 独立董事汪家常于2021年5月17日离任[110] - 董事虞夏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3] - 董事朱立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3] - 董事芮沅林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3] - 董事莫磊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3] - 独立董事汪家常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3] - 独立董事林钟高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3] - 监事会主席姜宝才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3] - 监事成秉任于2021年5月17日任期满离任[113] - 监事吴晓勇于2021年5月16日任期满离任[113] - 监事会主席王守业于2021年5月17日被选举[113]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508.58万元[124] - 董事长兼总经理毛海波税前报酬为114.94万元[126] - 副总经理余进税前报酬为59.45万元[127] - 副总经理许定胜税前报酬为57.49万元[127] - 副总经理章超税前报酬为56.92万元[127] - 副总经理洪涛税前报酬为39.39万元[127] - 财务总监唐静税前报酬为50.4万元[127] - 董事吴刚税前报酬为58.99万元[126] - 监事邢磊税前报酬为9.61万元[127] - 监事吴晓勇税前报酬为18.49万元[127]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517人,其中生产人员680人(占44.8%),技术人员544人(占35.9%)[137]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668人(占44.0%),其中博士4人,硕士203人[137] - 销售人员82人(占员工总数5.4%),财务人员61人(占4.0%)[137]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37] - 公司薪酬政策向技术创新人才与核心关键人才倾斜[139]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192,820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2,450,534.43元[141] 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1年9月24日及10月12日分别审议通过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修订稿[14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与收入直接挂钩[146] 内部控制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于2022年4月20日披露[14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及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49]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资产总额2%或≥营业收入总额4%[149]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直接财产损失>500万元或被处罚金>100万元[149] - 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50] - 内部控制审计确认公司2021年12月31日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51]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于2022年4月20日披露并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152] - 公司完成治理专项自查整改共计4个问题[152]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生产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27.12mg/L,排放总量2.468吨[155] - 生产废水氨氮排放浓度2.62mg/L,排放总量0.238吨[155] - 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3mg/m³,排放总量0.546吨[155] - 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7.44mg/m³,排放总量1.354吨[155]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COD排放浓度156mg/L,排放总量5.77吨[156] - 湖南特种金属材料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19mg/L,排放总量0.6吨[156] - 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颗粒物排放浓度10mg/m³,排放总量4.559吨[156] - 全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的行政处罚[155] - 公司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为0.252吨,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