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装股份(001332)

搜索文档
锡装股份:8100万股限售股将于9月24日上市流通
证券日报· 2025-09-22 14:06
限售股份解禁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限售期起始日为2022年9月20日 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锁定36个月 [2] -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户数为3户 股份数量为8100万股 占公司最新总股本比例73.31% [2] - 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期确定为2025年9月24日 [2]
锡装股份(001332) - 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
2025-09-22 10:47
股本情况 - 公司最新总股本1.1049亿股[2] - 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6000万股,发行2000万股后增至8000万股[4] - 2023年每10股转增3.5股,总股本增至1.08亿股[6] - 2024年授予200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1.1亿股[7] - 2025年预留授予49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1.1049亿股[8] 限售股解除 -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户数为3户,股份数量8100万股,占比73.31%[2][31] - 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9月24日[3][31] - 曹洪海、邵雪枫、惠兵所持限售股份本次全部解除,分别为6378.75万股、860.625万股、860.625万股[31] 减持限制 - 控股股东曹洪海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10%[13] - 股东邵雪枫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5%[13] - 自然人股东惠兵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5%[14] - 董事、高管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1] - 曹洪海、邵雪枫、惠兵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各自持有公司股份总数25%[31][32] 股价稳定 - 上市后三年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采取措施稳定股价[16] - 董事会5个工作日内制订或要求控股股东提出方案[17] - 公司回购股份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1%,回购价不高于每股净资产110%[18]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1%,增持价不高于每股净资产110%[19] - 董事、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收入三分之一[21] - 股价稳定方案90日内,若连续10日高于每股净资产或继续回购增持致股权不符上市条件,方案终止[22] - 董事、高管未履行承诺,公司有权扣留收入[23] 股份变动 - 变动前限售股8349万股,占比75.56%;变动后为6324万股,占比57.24%[34] - 变动前首发前限售股8.1亿股,占比73.31%;变动后为0股,占比0.00%[34] - 变动前高管锁定股0股,占比0.00%;变动后为6075万股,占比54.98%[34] - 变动前无限售股2700万股,占比24.44%;变动后为4725万股,占比42.76%[34] - 总股本本次变动后保持1.1049亿股不变[34]
锡装股份(001332)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无锡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9-22 10:46
股本变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6000万股,发行2000万股后增至8000万股[1] - 2023年每10股转增3.5股,总股本增至1.08亿股[2] - 2024年首次授予200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1.1亿股[3] - 2025年预留授予49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1.1049亿股[4] 股份限售与减持 - 控股股东曹洪海等承诺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股份[6] - 董事等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任职每年转让不超25%[6] - 曹洪海、邵雪枫、惠兵锁定期满两年内拟分别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10%、5%、5%[8][9]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期限为公告后6个月[8] 股价稳定措施 - 上市后三年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公司及相关主体将采取措施[11]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1%,价格不高于每股净资产110%[14]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1%,价格不高于每股净资产110%[15]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收入三分之一,价格不高于每股净资产110%[16] 本次解除限售 - 2025年9月24日8.1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比73.31%[28] - 3名股东申请解除限售,曹洪海等三人所持限售股全部解除[28] - 有限售条件股份、首发前限售股份、高管锁定股份、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及占比变动[30] - 保荐人对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无异议[32]
锡装股份:公司积极开拓包括可控核聚变领域在内的核电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08:14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高度重视可控核聚变作为核电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1] - 公司将整合现有技术、市场、管理等各方面优势资源开拓核电业务 [1] - 公司积极开拓包括可控核聚变领域在内的核电业务 [1] 业务拓展说明 - 相关业务开拓具有不确定性 [1]
绝味食品,思科瑞,复旦复华,即将被ST!下周这些股有解禁
证券时报· 2025-09-20 00:43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绝味食品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1天并变更为ST绝味[1] - 思科瑞涉嫌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及不当确认收入 被四川证监局处以200万元罚款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2日起变更为ST思科瑞[3] - 复旦复华2019年及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被上海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2日起变更为ST复华[5] 下周股票解禁总体情况 - 51只个股合计解禁市值达619.22亿元[6] - 9月以来51只解禁股股价平均下跌0.53%[9] 重点公司解禁详情 - 合合信息解禁0.69亿股 解禁市值108.35亿元 占总股本49.05% 9月以来股价下跌10.15%[7][13] - 紫燕食品解禁3.44亿股 解禁市值71.26亿元 占总股本83.17% 9月以来股价下跌20.46%[7][10][13] - 锡装股份解禁8100万股 解禁市值42.39亿元 占总股本73.31% 9月以来股价上涨39.06%[10][13] - 信科移动-U解禁市值41.22亿元 占总股本18.66% 9月以来股价下跌8.76%[13] 解禁股市场表现特征 - 锡装股份*ST原尚和顺科技众鑫股份月内涨幅均超20%[9] - 合合信息顶点软件华峰超纤万辰集团紫燕食品跌幅居前 其中紫燕食品跌幅达20.46%[10] - 交大铁发冰轮环境等10只解禁股近期获得机构调研 交大铁发月内获25家机构调研 冰轮环境获21家机构调研[10] 解禁股业绩表现 - 信科移动-U*ST原尚思林杰和顺科技等6股上半年业绩亏损 亏损规模均未超1亿元[11]
绝味食品、思科瑞、复旦复华即将被ST!下周这些股有解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00:29
下周解禁市值概况 - 下周51只个股合计解禁市值达619.22亿元 [9] - 合合信息解禁市值最高为108.35亿元 紫燕食品次之为71.26亿元 [9][12] - 锡装股份解禁市值42.39亿元 无线传媒解禁市值55.21亿元 [13] 重点公司解禁详情 - 合合信息解禁0.69亿股 占总股本49.05% 9月以来股价下跌10.15% [9][13] - 紫燕食品解禁3.44亿股 占总股本83.17% 9月以来股价下跌20.46% [9][12][13] - 锡装股份解禁8100万股 占总股本73.31% 9月以来股价上涨39.06% [11][13] 多家公司被实施ST - 绝味食品因2017-2021年虚报收入被罚400万元 9月22日起变更为ST绝味 [3] - 思科瑞因虚构销售业务被罚200万元 9月22日起变更为ST思科瑞 [5] - 复旦复华因2019-2023年财报虚假记载被罚400万元 9月22日起变更为ST复华 [7] 股价表现与机构关注 - 9月以来解禁股平均下跌0.53% 锡装股份上涨39.06%领涨 [11][13] - 紫燕食品下跌20.46%表现最差 万辰集团下跌19% [12][13] - 交大铁发获25家机构调研 冰轮环境获21家机构调研 [12] 解禁比例与业绩表现 - 紫燕食品/锡装股份/恩威医药解禁比例超50% 瑞华技术/合合信息/何氏眼科比例较高 [9][13] - 信科移动-U等6股上半年业绩亏损 但亏损均未超1亿元 [12]
锡装股份: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领域是公司产品和技术重要的拓展方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9 15:44
公司业务拓展 - 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领域是公司产品和技术重要的拓展方向 [1] - 公司已签订单中有部分来自该领域 [1] - 公司正积极开拓该领域的相关业务 [1] 信息披露 - 具体经营数据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1]
锡装股份:公司拥有国际著名船级社的企业资质认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9 15:44
公司资质认证 - 公司拥有挪威及德国DNV·GL、法国BV和英国LR等国际著名船级社的企业资质认证 [1]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已签订单中有部分来自该领域 [1] - 公司正积极开拓该领域的相关业务 [1]
锡装股份:公司新建产能正逐步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9-19 15:43
产能与运营 - 公司新建产能正逐步释放 [2] - 公司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2] 市场与战略 - 公司将强化市场开拓 [2] - 公司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2]